李良鳳
導讀:幼兒教育是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谌の独L本引領幼兒在游戲氛圍下學習美術知識,可顯著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主要闡述當下幼兒美術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具體策略如下:內(nèi)容游戲化,萌生藝術求知熱情;模式游戲化,習得藝術創(chuàng)造技巧;互動游戲化,培養(yǎng)藝術審美能力。通過科學開展幼兒美術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游戲是幼兒學習知識、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重要媒介,繪本是幼兒的最佳讀本。教師要珍視游戲及繪本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溫馨的教育環(huán)境,讓幼兒接受美術教育,提升藝術素養(yǎng)。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美術活動中,幼兒能展現(xiàn)出自己的優(yōu)勢及不足,此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將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當下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探索興趣低下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知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幼兒的言語、動作往往有著獨特的意義,成年人不能從自己的視角看待幼兒眼中的世界,更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評判幼兒。每一個幼兒都是藝術家,他們的頭腦中有靈感、有想法,當想法不被教師或家長理解時,便失去了藝術探索興趣。
(二)越過審美培養(yǎng)
培養(yǎng)藝術欣賞能力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因為只有懂得欣賞“美”,才有能力創(chuàng)造“美”。但是部分教師在美術教學中習慣性地選擇避重就輕,以成人的眼光評判幼兒的創(chuàng)作行為,將“達標”作品放在教室或公共區(qū)域中展覽,越過藝術審美培養(yǎng)。美術課上,一些教師鮮少甚至從未引導幼兒從自己的視角對作品進行品鑒,幼兒自然難以從中發(fā)現(xiàn)“美”。
(三)漠視技藝指導
充滿智慧的頭腦+有技術的雙手,才能成就一幅有童真色彩的美術作品。身為“藝術家”的幼兒頭腦中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對美術繪畫、藝術創(chuàng)造有著獨特的想法,但經(jīng)驗有限、技能不足,難以將頭腦中最完美的作品1∶1復刻在紙張之上。如果教師未能結(jié)合幼兒的構思情況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的指導,幼兒就無法順利完成創(chuàng)造。
二、游戲化背景下基于繪本開展幼兒美術活動的策略研究
(一)內(nèi)容游戲化,萌生藝術求知熱情
1.“藝術館”參觀中吸引眼球
從本質(zhì)上來講,美術活動其實也是視覺活動。幼兒在創(chuàng)作之前需要賞析佳作,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美、產(chǎn)生靈感,藝術創(chuàng)造的思路才更清晰。游戲化背景下基于繪本開展美術活動,首先需要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出發(fā),精心選擇幼兒喜歡的繪本,再基于故事情節(jié)布置溫馨的情境,用特定氛圍吸引幼兒的眼球。產(chǎn)生視覺沖擊效果后,才能使其萌生藝術探索熱情,其潛能才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
“游客們,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森林藝術館,記得只能用眼睛看,不可以用手觸摸展柜哦!”我們以幼兒喜歡的繪本故事《那是我的》為藍本,打造了一座獨特的藝術館。正式參觀開始之前,我們向游客明確了入館要求,大家快步走向自己喜歡的作品前?!巴郏@個小象寶寶可真好看?!甭牭脚笥训暮魡荆佬雷叩搅苏构袂白屑氂^賞起來。欣欣看到小象寶寶長長的鼻子,說出了自己的猜測,她認為小象鼻子應該是用搓出來的?!斑@棵鴨梨樹可真高啊,象寶寶都只能站在樹下。”聽到子軒的贊嘆,附近的小伙伴都關注到了這棵神奇的樹,大家紛紛揣摩、研究如何做出鴨梨樹。美蘭非常喜歡那幾只用灰色黏土做成的小老鼠,想著要是當桌面擺件應該很不錯。藝術館中琳瑯滿目的作品讓游客們的眼睛根本看不過來,我們只好重新將大家組織起來,有序地對館內(nèi)的作品進行講解,讓游客多了解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
教師應該以幼兒喜愛的繪本故事為切入點,賦予其特定身份后,引導其從藝術的視角欣賞作品??粗宅槤M目、讓人眼花繚亂的藝術品,幼兒也在不知不覺中萌生了創(chuàng)作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展身手。每一位幼兒都對活動充滿熱情時,教師就能順利實施接下來的“教”。
2.“上乘品”購買中引發(fā)探討
美國著名編劇卓別林曾說,所有兒童都是表演藝術家!角色游戲中,每一位幼兒都被賦予了特定的角色。引導他們以角色的身份進行探討,在現(xiàn)場選擇心儀的藝術品,可培養(yǎng)其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他們也將在分析與揣摩中探尋到制作方法。因此,教師應主動為“游客們”創(chuàng)設交流討論、語言表達的機會,將美術活動推向高潮。
“游客你們好,剛才你們欣賞的作品是可以購買的,如果遇到特別喜歡的,記得找我哦!”聽到這里,強強立馬變得興奮起來,只見他拍著手激動地說:“太好了,現(xiàn)在我能把鴨梨樹帶回家?!弊榆幏磸涂戳丝凑构裆系膸字恍∠髮殞?,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買下它。為了讓每一位游客清楚購買理由,我們引導大家向伙伴訴說自己的想法。強強告訴好朋友,他之所以選擇鴨梨樹,是因為這件作品做得很逼真,樹的造型也很好看,可以將它作為禮物送給媽媽。舒雅聽了強強的想法,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于是決定全力支持他買下來。丁丁詢問朋友:“我能買下剛才展出的小老鼠嗎?”俊熙說:“這幾只褐色的小老鼠做工精致,買下來后可以放在玻璃柜中,這樣方便收藏?!弊罱K在詢問、交流中,每個人都買到了心儀的東西。這次的作品展銷會上,每一位游客都喜笑顏開,我們也因為產(chǎn)品找到銷路而深感高興。
偶然的靈感來自智慧碰撞中產(chǎn)生的火花,這點火花能在藝術領域中創(chuàng)造出奇跡。引導幼兒在物品“購買”時相互探討、分享觀點,能夠培養(yǎng)彼此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也可能在“說”中萌生創(chuàng)造靈感,誕生出令伙伴、教師眼前一亮的佳作。
(二)模式游戲化,習得藝術創(chuàng)造技巧
1.現(xiàn)場臨摹,揣摩方法
模仿不是創(chuàng)作,但是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能缺少模仿。臨摹能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創(chuàng)作水平,幼兒也能在手隨腦動中發(fā)現(xiàn)技巧,找到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因此,游化的課程中需插入臨摹環(huán)節(jié)。在繪本《那是我的》中挑選心儀的作品后,教師應啟發(fā)他們細致觀察原物,再運用現(xiàn)有材料嘗試臨摹。在動手操作時幼兒,教師都可能收獲意外之喜。
“能做出這些作品的,想必都是心靈手巧的人。”聽到這里,幼兒連連點頭表示贊同,接著我們追問:“你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嗎?”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我們引導現(xiàn)場的游客走到一個寬敞、有桌椅板凳的房間,自選位置坐著操作。樂樂對著眼前的野花沉思了許久,終于找到了制作方法。于是,他立馬拿起工具將黏土先切塊再切片,將一片片的黏土捏成有弧度的花瓣造型,最后把花瓣黏土一起,花托下用綠色部分做出枝干。文涵拿起手中的“一號大象”反復查看,發(fā)現(xiàn)象的尾巴又細又長,尾巴部分應該可以直接用手搓出來。于是,他便拿起粘土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起來,不多久就做好了一根象尾巴。我們在現(xiàn)場巡視,認真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順便點撥一番。
近代藝術大師徐悲鴻先生說,臨摹在美術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臨摹的過程,也是幼兒鍛煉思維能力和掌握創(chuàng)造技巧的過程。認真臨摹時,他們將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審美情趣。因此,教師需創(chuàng)設現(xiàn)場學習、揣摩反思的機會,讓幼兒在“做”中有所發(fā)現(xiàn)。
2.“同行”探討,分享心得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過程中既幫助了伙伴,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應是開放性的,不能為了維持“紀律”一味提倡獨立思考,也要允許幼兒探討、交流,在討論中分享學習心得,掌握更多操作技巧。另外,也需讓活動游戲化,鼓勵幼兒在角色扮演中與“同行”相互對話,溫馨、充滿趣味性的游戲可將美術課程推向另一個高潮。
“如何用黏土做出漂亮的作品?”嘗試一番后,藝術家們都有自己的看法,欣欣自信地告訴大家:“要先捏出小部件,然后捏出大概的輪廓。”子軒補充:“捏的時候要注意均勻?qū)ΨQ,最后把零件和整體組合到一起,如果擔心干了會掉,可以粘點膠水?!背砍靠壑X袋緩緩說:“黏土容易干,要是還想用第二次,最好裝進密封袋?!陛孑嬲J為:“制作的時候多搭配幾種顏色,作品就會很好看?!痹诮涣魈接?、心得分享中,大家學會了很多黏土制作的方法,不多久一件件漂亮的作品便新鮮出爐了。晨晨制作的小象寶寶可愛極了,它圓溜溜的眼睛、像扇子一樣的大耳朵格外引人注意。子軒制作的鴨梨樹也不錯,為了讓葉片看著更逼真,他還特地用塑料刻刀切割出了脈絡。
在交流、分享中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智慧的火花落地的一瞬間,便誕生了各種奇思妙想、有效的方法。我們引導、支持幼兒將探討中萌生的靈感運用于藝術創(chuàng)造中。此時,他們手下的作品將綻放出生命力,吸引著觀賞者的目光。
(三)互動游戲化,培養(yǎng)藝術審美能力
1.同伴游戲互動,初次體驗美
同伴游戲互動是幼兒之間進行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一種手段。游戲化背景下基于繪本開展美術教育活動,要允許幼兒在游戲中交換作品,對同伴的創(chuàng)作行為、作品進行點評。在欣賞、評價時,他們得以開闊視野,透過作品初步感受“美”到底是什么,培養(yǎng)藝術審美能力。
一年一度的藝術交流會終于到來了,大家紛紛在攤位上擺出作品,邀請“同行”欣賞、發(fā)表意見與建議。大家在交流會上邊走邊看,這次展出的是森林主題的作品,靜軒看上了繪本《那是我的》中“二號大象”的模型,找到這件作品的作者后,就迫不及待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只象寶寶很逼真,幾乎和繪本中的一模一樣?!弊幽硎灸艿玫健巴小钡目隙ㄊ撬臉s幸,同時他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制作方法。涵涵很喜歡最前面那個攤位上的“三號小老鼠”,這個有著長耳朵、身材健碩的褐色老鼠做得很精致,他告訴創(chuàng)造“小老鼠”的藝術家:“你做的這個很像繪本中的原圖,我也想跟你學著用黏土做?!卑舶惨埠敛涣邌莸叵蚧锇閭魇诹思妓嚒P佬肋@樣評價朋友的作品:“你制作的鴨梨樹顏色好看,葉片上的紋路有層次感,遠遠看上去好像真正的樹葉?!?/p>
《指南》提出,幼兒藝術領域?qū)W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帶動幼兒在特定的游戲環(huán)境下進行互動,在視覺欣賞、心靈交流中,他們將對“美”產(chǎn)生獨特的認知。
2.師幼游戲互動,再度升華美
從本質(zhì)上來看,美術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需要一定的經(jīng)驗作為依托。但幼兒心智發(fā)展不成熟、創(chuàng)造能力有限,對美術活動中的創(chuàng)作行為缺乏感性認識。如果未能得到指導,他們極有可能陷入困境之中?;谌の独L本開展有效的師幼互動,幼兒可在教師的回應中明確美術學習的目的。在教師的帶動、點撥下,幼兒能從獨特的視角出發(fā)欣賞、品鑒作品,從而在潛移默化間升華“美”。
經(jīng)過揣摩、制作、修改,藝術家們以《那是我的》為藍本的作品終于新鮮出爐了。作為“賣家”邀請的帶貨人,我們再一次來到了交流會。只見現(xiàn)場人頭攢動,買家、賣家們正在討價還價。為了以最高的價格賣出賣家的作品,我們努力介紹著作品的優(yōu)點。欣欣被攤位上的“俏皮象寶寶”深深吸引著,我們立馬抓住機會進行講解:“這只象寶寶顏色漂亮,而且重量也輕,還可以將它放在水面上哦。”聽到這里,欣欣再次欣賞起了面前的黏土小象,最后表示愿意買下它。樂樂一邊盯著我們手中的“小草”,一邊稱贊:“小草顏色翠綠,能讓人眼前一亮?!蔽覀冊诳隙ㄋ酃猹毜降耐瑫r,也向他開出了心動的價格。這一次樂樂沒多想,直接從口袋中拿出了幾張“鈔票”。
師幼互動可促進幼兒提升認知水平發(fā)展。在特定的游戲情境下進行語言交流、心靈溝通,能引發(fā)幼兒深度思考,學會從不同的視角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在認真品味中再度升華美。當幼兒具備欣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時,優(yōu)秀的作品便能從他們的手中誕生。
三、結(jié)語
藝術創(chuàng)造是幼兒感知世界、表達自我的重要途經(jīng),游戲是幼兒積累經(jīng)驗、學習技能的重要媒介。從他們的身心特點出發(fā),巧妙借助游戲和繪本開展美術教育活動,不僅能豐富他們的想象力,還可促使他們掌握創(chuàng)造技巧,培養(yǎng)審美能力。在趣味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將影響幼兒一生。綜上所述,教師需創(chuàng)設游戲化課程,引領幼兒在游戲中提升美術素養(yǎng),促進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