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積慧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線上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也逐漸出現了線上教學的方式.本文從高中數學線上教學的現狀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1)高中數學線上教學的現狀.高中數學由于其知識點繁多、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而且效率也不高.而線上教學則可以彌補這些不足之處.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在線測試、討論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2)高中數學線上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首先,線上教學需要良好的技術支持.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才能將課程內容制作成適合在線學習的形式.同時,學生也需要有一臺電腦或手機等設備,才能進行學習.其次,線上教學需要良好的互動環(huán)境.教師需要及時回答學生的問題,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線上教學需要良好的管理機制.學校需要制定相應的規(guī)定和制度,保障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權益.(3)高中數學線上教學的未來發(fā)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不斷提高,高中數學線上教學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發(fā)展.
【關鍵詞】線上教學;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線上教學,需要教師們能夠提前抓住要點,避免陷入技術的盲區(qū),合理使用技術平臺,避免陷入在線學習本身不足而帶來的困擾.特別是數學教師所困擾的問題,沒辦法展示數學教學的書寫過程,展示數學思想,計算過程等等,學生們可能都點開看了,但學習效果并不好.
提到在線教學,我們肯定會想到很多高水平的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酷炫的動畫技術手段,教學資源不再只是平臺上的信息,教師、學生都成為教學資源的一部分,然而豐富的數據資源,雖說給予學生與教師有效的支持,但是有多少人會有那么多時間來看?數據看似豐富,實則眼花繚亂,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明顯.
特別是作為數學教師,在線上平臺大部分是播放PPT,對于數學教學是百害而無一益的.數學教學重視的是思想方法,解題的思考方法,過程的邏輯和嚴密及規(guī)范性,計算的巧妙技巧及化繁為簡.播放PPT失去了教學的靈魂.作為數學教師如何將數學的思考過程性完整的表達傳授給學生是線上教學的終極拷問.
在線教學學生反饋問題較多的是:(1)學習動力不足;(2)學習內容難以調和;(3)學習體驗差;大量出現的詞是乏味、反饋不及時等.
線上學習與傳統(tǒng)線下面對面的教學有巨大的區(qū)別,普通高中學生在不適應這種沒有教師關注著的學習環(huán)境中,會由于其學習適應力,學習動機,對技術使用能力的限制,以及眾多軟件操作分散精力影響情緒等等因素帶來非常大的差異性,面向全體學生的在線學習是需要一個階段和陪伴來適應的.
數學在線課程最大的風險:
(1)直接播放PPT,學生在網上迷失或者完全脫離.
(2)教學過程缺乏吸引力,導致學生沒興趣.
(3)交互反饋不及時,學生中斷后無法繼續(xù)跟上.
因此在最初的設計階段需要教師更多地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 明確這個階段面向學生的數學學習目標是什么?
我們具體希望學生體驗解決數學什么樣的問題,怎樣解決,高效達成.一堂課的精彩之處是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思想方法,解題的思考方法,過程的邏輯和嚴密及規(guī)范性,計算的巧妙技巧及化繁為簡,而不是把知識點講完.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數學學習目標的明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未來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面向學生設置什么樣的數學學習目標.
2 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結果
如果沒有有效且明確的學習任務,學生的在線學習效果會很差,同時會產生非常大的生生差異.所有的資源供給都需要圍繞學習任務組織,不管是最終用能力測試的方法,還是任務完成匯報的方式,我們需要:
(1)明確學生具體需要做哪幾項任務,子任務完成時的提交成果是什么?
(2)這些任務的時間規(guī)劃是怎樣的?
(3)最終怎樣評價?
(4)最重要的是,怎么樣的任務是孩子喜歡的,愿意遠程去學習與完成的?
3 需要提供及時地反饋
教育技術的很多研究都會提到這一點,在線學習過程中無法實現及時反饋的問題會很大程度上中斷學生的學習.不管是知識學習的問題(看不懂,完全進行不了下一步),還是技術平臺的問題(阻斷了學習渠道).因此需要教師們根據學習任務和評價方案,持續(xù)對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和完成狀態(tài)進行跟蹤、鼓勵、督促.同時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知識問題、平臺使用問題等.
4 技術具體解決什么問題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為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和創(chuàng)新.但是,我們也需要深入思考信息技術具體解決什么教學問題.
4.1 提高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紙質教材和講義,而這些材料不僅占用了很多空間,而且還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準備.而信息技術可以通過電子教材、在線課程等方式,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提供各種學習工具和資源,如模擬實驗、互動課件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4.2 個性化教學
信息技術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和行為模式,教師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從而制定更加精準的教學計劃和策略.例如,一些在線學習平臺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績表現,自動推薦適合他們的課程和練習題,幫助他們更好地鞏固和拓展知識.
4.3 促進跨文化交流
信息技術可以打破時空限制,促進跨文化交流和合作.通過網絡會議、視頻聊天等方式,學生可以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和互動.這種跨文化的交流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國際競爭力和文化素養(yǎng).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促進全球教育的發(fā)展和進步.
4.4 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通過各種教學工具和資源,教師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一些虛擬實驗室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和數據分析,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評估和管理,及時發(fā)現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和難點.
具體到短期的在線學習,學習者無法得到有效培訓和陪伴的在線學習,技術主要致力于以下環(huán)節(jié):(1)資源整合與傳播;(2)提供有效的反饋通道;(3)過程的完整性.
因此建議面向一個學生(以年級為單位)聚焦在一種視頻與資源提供方式加一種答疑方式上,避免學生過多渠道接收信息,同時降低對工具的學習成本.以我校為例,統(tǒng)一釘釘線上直播,溝通答疑都可在釘釘上一對一解決.
因此不要過度關注于使用技術本身,而忽略了教師們對教學設計研究的最大優(yōu)勢,同時也不要忽視了技術的輔助作用,希望我們一起加油,協(xié)助學生完成這段時間的學習.
筆者覺得數學課堂上應該充分展示過程性的內容,其技術手段其實非常簡單,在這里筆者詳細地介紹一下,有不妥之處還望各位教師指正.
(1)平臺直播,我校是釘釘直播.在直播時選擇分享屏幕,或者分享窗口,允許學生連麥.這樣學生界面可以看到教師給看的屏幕,隨時隨地連麥回答問題.一個窗口展示PPT,讓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一個窗口展示互動留言,讓學生可以進行互動包括連麥;一個窗口展示書寫過程,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思想,這三個窗口共同構筑了一堂課的主體.
(2)展示數學教學過程的窗口可以使用數字視頻展示臺(其實就是攝影儀,如圖1),或者家里的相機、自己的手機(如圖2)等等也是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樣教師的書寫過程可以在電腦窗口實時傳達到學生,其就相當于黑板,教師的理念思想都可以在這里實現.學生有問題可以實時連麥提問,也可以在互動區(qū)域互動(如圖4),還可以連接電腦手繪筆,可以在PPT上簡單書寫(如圖3),這對數學的教學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相對比直接播放PPT更有利于學生的思考,對問題的理解.
(3)智慧筆是一種結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智能學習工具,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以下是一些高中數學智慧筆的功能:
在線輔導.智慧筆能夠記錄學生的筆記,并將這些信息傳輸到云端.教師可以通過查看學生的筆記,了解他們對特定概念的理解程度,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作業(yè)批改.智慧筆可以自動批改學生的數學作業(yè),節(jié)省教師的時間.
個性化學習路徑.根據學生的學習速度和能力,智慧筆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
錯題本.智慧筆可以將學生的錯誤記錄在“錯題本”中,方便學生隨時查閱和復習.此外,它還可以分析學生的錯誤類型,以便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幫助.
實時反饋.智慧筆可以在學生做題的同時提供實時反饋,幫助他們及時糾正錯誤.
互動學習智慧筆可以與網絡上的其他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共同解決難題,提高學習效率.通過這些應用,我們可以看到智慧筆如何改變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方式,使學習更加精準化和高效(圖5).
5 來自一線的一些建議
(1)不要把線上教學當成線下的復制或遷移,需要找到合適的學習任務,適當調整順序,同時整體學習量一定是小于線下教學.
(2)學生和教師都需要適應,當你覺得不熟悉技術的同時,學生同樣不適應在線學習.關于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家里網絡情況,這個全國都一樣,家校共育也需要孩子自己成長.
(3)不要只關注于學習任務,也要注意輿情,主要是家長、學生的反饋,避免因為消極情緒,進一步引發(fā)其他矛盾.
(4)現有的資源很多,你對著PPT單獨錄一遍不一定比現有資源好.另外考慮學生實際的家庭情況,提供視頻資源,不一定比完整的學習方案+學習文檔強.
(5)使用簡單的技術收集意見反饋(微信打卡,問卷星,企業(yè)微信群填表),針對需要重點關注的同學單獨微信,電話輔導幫助.
參考文獻:
[1]張麗敏,葉平枝.“我是誰?何以為師?”:社會互動中的幼兒園教師身份構建——項多案例個案研究回,全球教育展望,2019,48(12):69-85.
[2]劉光坤,符號互動論視域下的數字閱讀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3]方海光,高辰柱,陳佳,改進型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及其應用回[J].中國電化教育,2012(10):109-113.
[4]齊盈盈.初中數學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9.
[5]高魏.課堂教學師生言語行為互動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05):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