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游戲不僅是他們的日常需要,而且是其在幼兒園生活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讓幼兒感到心理滿足的重要來源。由于小班幼兒年齡較小,缺乏基本的社會生活經驗,且他們天性活潑好動、好奇愛探究,無法預見未知的危險,缺乏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識,極易發(fā)生一些安全問題,所以需要教師對其開展自我保護方面的培訓以及安全方面的教育。
由于不同種類的游戲有著不同的特點,因此,我們對小班幼兒的安全教育還應考慮到游戲的種類,如體育類游戲、角色類游戲、建構類游戲和表演類游戲等。我們以這四類游戲為主來分析和探討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應該如何做好小班幼兒的安全教育。
1體育類游戲
體育類游戲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為主要內容,以拓展其基本動作為主要目標的一類游戲,它能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是幼兒非常喜愛的游戲活動之一。由于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且他們大多活潑好動、喜歡跑、跳、鉆、爬等活動,動作協(xié)調性較弱,因此在體育活動中經常出現(xiàn)碰撞、摔倒、磕破等情況。那么,如何才能讓小班幼兒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避免受傷害呢?
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小班幼兒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及游戲規(guī)則。例如,幼兒在玩用長木板搭建的自制滑梯時,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提醒幼兒一個一個地排隊從滑梯上面滑下來,可是有的幼兒從下往上爬;有的幼兒雖然也是從上面滑向下面,但卻趴著向下滑;有的幼兒不排隊不停地往前擠——這幾種做法都是非常危險的。教師可以把這幾種錯誤做法拍攝成視頻,游戲結束后供幼兒及時觀看和反思。這種發(fā)生在幼兒身邊的典型案例是很好的安全教育素材,能讓幼兒更加直觀地看到游戲中的一些錯誤做法,從而起到有效的安全教育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把長木板帶到教室,用布娃娃當小朋友,當老師把布娃娃放在長木板上讓其腦袋朝下向下滑時,相信幼兒能夠更加直觀地意識到錯誤做法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及其危險性。這樣直觀的演示可以給幼兒更加震撼的視覺效果,進而起到積極的安全教育作用??傊?,教師要引導幼兒深刻認識到只有按照既定的規(guī)則和方法開展游戲,才能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從而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其次,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組織小班幼兒進行體能訓練,提高其自我保護的能力。幼兒們在一次次的體育游戲中得到鍛煉,并且積累了寶貴的游戲經驗,同時他們學會了躲閃、合作、快速奔跑等技能,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式方法。長此以往,幼兒的體能增強了,其自我防御和保護的能力也就逐漸得到了提升。
2角色類游戲
小班幼兒正處于平行游戲階段,當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首先應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因相互模仿而爭搶材料,進而出現(xiàn)安全隱患;其次,教師可以在幼兒進行角色游戲時利用角色人物開展安全教育,使其逐漸掌握救人和自救的方法,樹立安全意識,并將其遷移到日常生活之中。
例如,幼兒們在玩“我是小小消防員”游戲時,教師可以滲透一些安全教育內容,比如,火警電話是多少?如何撥打火警電話?應該如何救火?火災來了應該怎么辦?正確的逃生避險方法有哪些?——通過角色游戲,幼兒不僅能學到一些常規(guī)的自救技能,還能把這些技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再如,幼兒們在玩“開小車”的游戲時,教師可以滲透一些交通安全方面的生活常識,也可以加入一些交通警察、紅綠燈、交通指示牌、加油站、收費站、停車場、出租車公司、公交車等標志。幼兒們開小車時遇到堵車怎么辦?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辦?這時他們可能會想到需要交通警察來指揮交通,或者設置交通指示燈、指示牌來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教師要適時地進行引導,并將交通安全滲透在游戲規(guī)則里,也可以和幼兒一起探討如何坐公交車、坐公交車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等。
幼兒喜歡玩“小醫(yī)生”的游戲,晨檢時,米寶當起了小醫(yī)生,他先是拿著體溫槍給同伴測體溫,然后又拿起聽診器放在同伴的胸前聽一聽,最后還不忘說一句:“體溫正常,請進!”這時小滿說:“我好像發(fā)燒了,你快幫我量量體溫吧!”米寶趕緊拿起體溫槍給小滿測體溫。“不用擔心,你沒有發(fā)燒,不信你看!”其實小班幼兒不認識體溫槍上的數(shù)字,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開展快樂的游戲。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感冒發(fā)燒了應該怎么辦?感冒了必須抽血、打針、住院嗎?發(fā)燒后會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覺?我們應該怎樣打敗病毒‘小怪獸’?當我們遇到生命危險時應該怎么辦?”這一系列問題不僅有助于幼兒掌握相關疾病的基本常識,而且能讓幼兒樹立起生命健康意識。
3建構類游戲
建構類游戲是幼兒利用積木、塑料、泥沙等結構性材料為主進行搭建和建造的一種游戲。在沙水區(qū),小班幼兒樂此不疲地用小鏟子挖出一條條小溝,然后再放入水變成一條條小河,完美地將泥沙與水融為一體。但看似安全的沙水區(qū),潛在危險也不容小覷。小班幼兒在進行游戲時往往缺乏規(guī)則意識,他們專注于各玩各的。“老師,我的眼睛疼!”原來是一銘被澤澤揚起的沙子迷了眼睛。“老師,我的鞋子濕了?!痹瓉碜陷娣潘畷r不小心弄濕了琳琳的鞋子?!袄蠋煟咂叽蛭?!”原來是樂樂在挖河道的時候不小心用鏟子碰到了三朵的手……那么,如何在建構游戲中避免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呢?
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幼兒知道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危險在哪里、不斷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比如,在沙水區(qū),幼兒剛開始玩時,教師可以提前告知他們玩沙的規(guī)則,比如不能揚沙子,用鏟子時要小心,進沙水區(qū)之前要換好小雨靴,放水的時候把管子的出水口放在地面上等。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詢問幼兒游戲活動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以及哪些意外是可以避免的,還可以播放相關的安全視頻,讓幼兒了解意外可能會帶來的危險和傷害,從而建立初步的愛惜生命的意識。
4表演類游戲
表演類游戲是幼兒結合故事的主要內容,通過運用表情、動作、語言等扮演角色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演的一種游戲。小班幼兒的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欺騙,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循序漸進地滲透安全教育。例如,在表演游戲“小兔子乖乖”中,扮演小兔子的依琳突然放聲大哭,委屈地說:“我不想被可惡的大灰狼吃掉?!边@時,教師便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提問幼兒:“怎樣才能不被大灰狼吃掉?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應該怎么辦?在學校門口,如果有陌生人想把你接走應該怎么辦?如果陌生人給你糖應該怎么辦?”經過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幼兒逐漸明白了不能隨意給陌生人開門,不能跟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的東西更不能隨便吃,遇到危險時應該大聲呼救尋求幫助等,從而促使幼兒具備基本的防范意識。
利用游戲活動開展日常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安全教育方式之一,也是幼兒教師開展安全教育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手段。我們要用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和方法來處理好游戲與安全的關系,始終把安全問題看成比泰山還要重的責任,積極做到防患于未然,從而讓幼兒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