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對于人的成長具有深遠影響,能夠極大地豐富個體的閱歷和經歷,使原本單純、貧乏的心靈逐漸變得充沛、充實和豐盈。為幼兒提供一個專門的閱讀空間,關鍵在于營造一個潛移默化的閱讀環(huán)境,使幼兒在日常的接觸中逐漸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挖掘資源,打造無邊界的閱讀空間
閱讀資源是實現(xiàn)閱讀目標不可或缺的條件,對于提升閱讀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園在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的基礎上,對閱覽室進行了精心布局和書籍配置,力求將其打造成為一個無邊界的閱讀空間。這樣的環(huán)境將幫助幼兒更好地沉浸在書香氛圍中,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培養(yǎng)起良好的閱讀習慣。
1.空間更“兒童”
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是增進閱讀滿足感的關鍵舉措。在規(guī)劃空間布局時,我們堅持以兒童為中心的原則,激發(fā)幼兒參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積極性,并鼓勵他們主動搜集多樣化的材料,勇敢提出自己的設想。例如,我們提供了小墊子和小沙發(fā)等舒適的設施,以便幼兒能以最放松的姿態(tài)投入閱讀;同時,我們還設計了適合幼兒身高的專屬書架,將繪本有序地展示在幼兒的視線范圍內且封面朝上,這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秩序感,更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封面設計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興趣。此外,我們還隨時滿足幼兒表達表征的需求,鼓勵他們與同伴共同商討制定規(guī)則,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和理解這些規(guī)則。
2.空間更“融合”
根據(jù)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發(fā)展階段,我們精心構建了一個集欣賞、表達和創(chuàng)作于一體的幼兒閱讀環(huán)境,巧妙地融合了聽、說、讀、寫、畫等多種元素。例如,我們通過推薦優(yōu)秀圖書,激發(fā)了幼兒從個體到群體的閱讀熱情。他們欣賞了《小豬變形記》《獨一無二的你》《小黑魚》和《大腳丫跳芭蕾》等精美的繪本。通過閱讀,幼兒不僅討論了自己的獨特之處,還勇敢地面對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點。
為了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我們還將閱讀與益智活動相結合,利用故事內容和形象設計了拼拼樂、趣玩九宮格等智力游戲。同時,我們也將閱讀與創(chuàng)意活動相結合,鼓勵幼兒對故事進行想象和創(chuàng)造。在這個閱讀空間中,我們跟隨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設置了多樣化的區(qū)域,以滿足他們不同的個性化需求。
幼兒在這個環(huán)境中可以靜心閱讀、自信表達、勇敢表現(xiàn)。他們從初步接觸繪本,到深入理解故事內涵,再到通過表達和創(chuàng)造將繪本內容內化于心。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感受到了繪本所傳遞的力量和美好,還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
3.空間更“開放”
盡管閱覽室的空間有限,但其提供的閱讀環(huán)境卻極為寬敞。為了滿足幼兒對于更開放的閱讀空間的需求,我們巧妙地運用了各種空間布局——通過打通室內與室外的連接,設計出了錯落有致的立體閱讀區(qū)。同時,我們充分利用了大廳、過道以及走廊等公共空間,有效擴展了幼兒的閱讀空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幼兒不僅能夠安心地閱讀,還可以在閱覽室內進行多種活動,如討論、繪畫、游戲等。此外,幼兒園內的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元素,也成為了幼兒閱讀之外的寶貴教育資源。
在“特別的我”活動中,幼兒通過閱讀有關自我認同的書籍,不僅增強了對自我價值的認識,還在戶外的“祝幼影院”建構游戲中,學會了分工合作,他們共同搭建舞臺,從而收獲了快樂與自信。此外,我們還積極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讓這些幼兒精心挑選的繪本像小船一樣,傳遞給同伴。通過這些活動,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了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分享了閱讀的樂趣,也體驗到了閱讀帶來的成就感。
打破思維,支持有體驗的閱讀過程
在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理念的啟發(fā)下,我們摒棄了傳統(tǒng)閱讀模式的束縛,讓圖書不再局限于“閱讀”的范疇,而是變得更為生動、多元和互動。通過創(chuàng)新的方式,圖書不僅可以閱讀,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在“玩”中體驗,在“畫”中表達,在“演”中感悟。而且這樣的“閱讀”方式更能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會看 我們邀請家長參與閱讀活動,為此特別策劃了“故事媽媽”分享會。這一活動匯聚了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女性,以閱讀為橋梁,共同構建家園合作閱讀的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幼兒的閱讀品質。在“特別的我”主題閱讀期間,黃宸媽媽為幼兒深情講述了《大腳丫跳芭蕾》這一感人故事,以此激勵幼兒堅守自己的夢想。在家長與教師的引導下,我們根據(jù)幼兒的興趣與發(fā)展需求,在餐后時光、自由活動等時段,引領幼兒走進閱覽室,鼓勵他們自主挑選與“特別的我”相關的繪本。借助圖示引導及教師鼓勵,幼兒學習了繪本的結構,掌握了逐頁翻閱的方法,深入理解了繪本內容,充分感受了故事的魅力。
2.敢說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要鼓勵幼兒敢說、想說、喜歡說。因此,我們在閱覽室共同創(chuàng)建了一個名為“繪說繪享”的活動區(qū)域。在這里,幼兒得以自由地表達他們對所觀察、思考和想象的事物的理解。在“特別的我”這一主題活動中,幼兒主動閱讀了繪本《咕嘰咕嘰》。在活動中,他們不僅大膽地做出選擇,還清晰地闡述了關于“留”與“不留”蛋的觀點,并詳細解釋了各自的理由。當故事中的鱷魚面臨關鍵抉擇時,幼兒更是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一過程,幼兒不僅鍛煉了表達能力,還深入理解了包容與珍惜的價值。
3.樂想 我們應關注幼兒的發(fā)展動向,確保他們不僅熱愛閱讀,而且能夠基于故事的某些情節(jié)推測故事的發(fā)展脈絡,從而領略文學語言的魅力。在“特別的我”主題閱讀活動中,幼兒創(chuàng)作了“糟糕,長條紋啦”“小豬變形記”和“獨一無二的你”等故事。他們運用畫筆、橡皮泥等材料,通過剪貼、繪畫等方式,為這些故事配上了生動的插圖,最終制作成了獨具特色的圖畫書。此外,幼兒還勇于模仿,在繪本劇“你很特別”的表演中,他們展現(xiàn)出自信和從容的態(tài)度,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獨特的自我。
關注發(fā)展,建構有生長的知識經驗
我們積極引導幼兒在不同功能區(qū)域接觸豐富多樣的文學作品,助力幼兒構建具有發(fā)展?jié)摿Φ闹R體系與實踐經驗。
一、“參與”有深度
我們始終秉持著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理念,鼓勵他們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用自己的學習方式,積極、自主地汲取新的知識和經驗。例如,在創(chuàng)作區(qū)域,幼兒有機會通過親手制作《特別的我》圖書,將語言活動和繪本閱讀引向深入。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記憶、表達和整理思維的能力,更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分享的平臺。而在表演區(qū),幼兒則以靈活自由、直觀生動的方式演繹故事內容,從而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從閱讀到制作,再到表演,幼兒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既體驗到了閱讀的樂趣,又使得閱讀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二、“指導”有廣度
傳統(tǒng)的幼兒閱讀活動,主要依賴于視覺獲取知識與經驗。然而,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性及其成長需求,我們對幼兒閱讀的方式進行了優(yōu)化,同時在指導方法上,也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策略。
1.了解幼兒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將閱讀時間還給幼兒,允許他們自主地吸收文本信息,獨立地構建文本意義。例如,在幼兒自主閱讀《小豬變形記》一書時,他們通過了解小豬變形的方法和過程,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想法。他們會想:小豬為什么要變形?變形后的小豬是否真的快樂?變形對于小豬來說意味著什么?這些問題都是幼兒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產生的,也是他們獨立思考和解讀文本的表現(xiàn)。
2.放開幼兒
教育的重要任務在于啟迪心靈。在閱讀空間中,幼兒的閱讀行為日趨豐富,他們不僅能夠獨立閱讀,還能根據(jù)自己興趣選擇討論、創(chuàng)作或者表演。書本作為一個媒介,將閱讀與其他領域,如美術、音樂、益智等相結合,幼兒通過創(chuàng)造、想象、發(fā)現(xiàn)與探索,體驗到閱讀的快樂,在閱讀的世界中不斷成長與進步。
3.尊重幼兒
幼兒階段的閱讀特點在于其短暫性與形象性。為了避免單一閱讀方式導致幼兒的厭倦感,我們在閱讀空間內設計了多元化的活動,如觀看、講述、繪畫和演繹等。此外,我們還特別策劃了“故事媽媽”分享會、“圖書漂流”活動、“繪本打卡”挑戰(zhàn)以及“故事表演”等形式,旨在將閱讀融入幼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創(chuàng)設幼兒園的閱讀空間,旨在培育幼兒的閱讀習慣,促進其通感能力的發(fā)展,增強對事物發(fā)展的洞察力。閱讀需要時間與過程的沉淀,在構建的無邊界閱讀空間中,我們通過多元化的途徑和層次,全方位激發(fā)幼兒的感官體驗,引導幼兒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愿閱讀的種子在幼兒們心中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