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英文影片的引入,中國觀眾對英文影片的字幕翻譯逐漸接受。在電影字幕的翻譯中,通常情況下并非簡單地照搬外語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根據語境和原意進行翻譯。本文以《冰雪奇緣》為例,從連貫原則、目的原則和忠誠原則三個方面探討該部電影的字幕翻譯策略,以期推動英文電影字幕翻譯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目的論;英文電影;字幕翻譯;《冰雪奇緣》
【中圖分類號】H315.9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09-007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9.023
一、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全球化的發(fā)展。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使得中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都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缥幕涣髟絹碓筋l繁,大量的電影和電視作品從世界上許多不同的國家引入中國,特別是來自歐美國家的作品。但是,不同國家的語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這一交流。不懂外語的觀眾需要借助字幕或配音來理解整個影片,因此,電影字幕翻譯變得越來越重要。
《冰雪奇緣》是由迪士尼出品的動畫片,制作精良,上映后口碑和票房都大獲全勝。迪士尼創(chuàng)造許許多多經典的動畫人物,出品的動畫片深受人們喜歡。影視字幕的翻譯是中外影視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電影的字幕翻譯是一種讓目標觀眾通過自己所熟知的語言來認識影片中傳達的各種文化信息,從而更好地認識到影片中的文化差異。在字幕翻譯的過程中,需要以目的論為依據,從連貫、目的和忠實三大原則出發(fā),使翻譯更有效。通過這種方式,觀眾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并欣賞影片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從而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
二、目的論及字幕翻譯
(一)目的論簡介
目的論核心思想是“決定翻譯過程的最大因素是整個翻譯行為的目的”。通過以觀眾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為出發(fā)點,翻譯工作者需要在保持原意準確的前提下,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觀眾的文化和語言習慣,以實現最佳的傳達效果。Vermeer在他的目的理論框架中提出,受眾—譯文的接受者最大程度地決定翻譯目的,他們有著自己對譯文的期待、交際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文化知識背景。根據Vermeer的觀點,原作的唯一目的是向讀者提供信息,因此在目的論中,原作的重要性遠遠低于對等論。這意味著在翻譯過程中,重點應該放在確保譯文能夠有效地傳達信息給目標受眾,而不僅僅是對原作進行簡單的對等轉換。因此,目的論成為翻譯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理論基礎,以確保譯文能夠更好地滿足目標受眾的需求和期望。
(二)目的論三大原則
目的原則是目的論中最基本的原則。目的原則強調譯文應該符合譯文讀者所期望的交際目的和效果,而不是源語。譯文的目標是由譯者在完成特定任務時決定的,同時也受到目標語的語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約。因此,一切翻譯都應該為這個目標服務。翻譯活動可以實現多種目標,包括譯者的基本目標、目標語的交流目標和使用特定的翻譯技巧。在一般情況下,譯者應該根據目標語境來決定具體的目標,并根據目標來選擇適當的翻譯方式和技術。
連貫原則要求譯文文本具備邏輯和易讀性。翻譯作品必須在目標語言所在的國家中能夠被理解,以實現有效交流。語篇的連貫性意味著在翻譯過程中要遵循“語內連貫”的規(guī)律。譯文文本實際上是翻譯者為目標語受眾準備的信息來源。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考慮譯文的具體需求,并結合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為譯文的受眾提供連貫的、可被理解的信息來源。
忠實原則指出譯文應該在文本和文本之間保持某種“段落間的連續(xù)性”,即“語際連貫”。這意味著在翻譯過程中盡可能地對源語作品進行最大程度的模仿,以確保譯文與原作的關系盡可能接近。譯者需要在所屬的語言和文化范疇內維持“忠誠”,即使在偏離原作時也需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內。這一切都取決于目標和譯者對原作的了解程度。
在這三個原則中,以目的性原則為主導。在這三種原則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應首先保證譯文的適用性,然后才考慮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
(三)目的論在字幕翻譯中的應用及指導意義
首先,必須對影片的內容有所了解,并清楚了解影片的類型。只有深入剖析影片,理解劇情、人物、主題以及語言特點,才能決定如何選擇和表達信息。
其次,在進行電影字幕翻譯時,需要了解電影的導演和觀眾群體。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該把握電影的創(chuàng)作風格、意圖,以及發(fā)行方和觀眾的特點。只有這樣,翻譯作品才能與目的語言讀者的語言和文化特征相契合,與目的語環(huán)境相融合。
最后,由于受到時空因素的限制,電影字幕翻譯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難度,比如如何準確傳達不同文化要素給觀眾。因此,在進行字幕翻譯時,必須遵循目的性、連貫性、忠實性等原則,同時要充分考慮時空約束,制定出最實際、高效的翻譯策略和方式,以簡明、連貫的方式向受眾傳達原文的文化內涵,使觀眾能夠克服語言上的隔閡,更好地享受外國電影,實現跨文化傳播的目標。
三、目的論視角下電影字幕的翻譯
——以《冰雪奇緣》為例
(一)連貫原則下的翻譯策略
連貫性要求翻譯作品具有良好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確保語篇的連貫性,使譯語讀者能夠理解原文的意思。舉例來說,在《冰雪奇緣》中,一開始,女主角Anna希望姐姐Elsa和她一起玩,因為她沒有辦法入睡,于是Anna對她的姐姐Elsa說:
電影原聲帶:“The sky’s awake,so I am awake.”
字幕翻譯:“天上有光,我睡不著?!?/p>
在原文中,“awake”這個詞被翻譯了兩次,即“天空醒著的,所以我醒著的”。從漢語的邏輯來看,這種翻譯并不通順。但在連貫性的指導下,觀眾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出,Anna為什么會失眠,是因為天太亮了。
在目的論的指導下,“awake”字幕的英譯應該采用一種對應化和差異化相結合的策略。因此,譯者將這句話翻譯成:“天上有光,我睡不著?!?/p>
在影片的字幕翻譯中,“詞本無義,義隨文生”這一原則,從人文關懷的視角出發(fā),在影片的字幕翻譯中得到很好的體現?!霸~本無義,義隨文生”是說當一個詞獨自存在于人的眼前時,它只顯示該詞本身的內在意義,而不能在更廣泛、更現實的上下文中去進行聯系和想象。但把一個詞放在整個作品中,或是一個有明確的語言情境的句子中,它就會被賦予一個新的意義,卻不會影響到它的實質,這就是連貫原則下的影視字幕翻譯思想。
在翻譯過程中,除了連貫性,還需要考慮到觀眾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共鳴。觀眾在觀影時,希望能夠理解并與影片中的人物產生共鳴。因此,翻譯應該盡可能地保持原作的情感和文化內涵,讓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體驗影片。同時,翻譯也要考慮到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和語言特點,以確保譯文自然流暢,符合當地觀眾的口語習慣和審美需求。
(二)目的原則下翻譯策略
任何文本的翻譯都有一定的目的。非文學文本的翻譯,如廣告的翻譯,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宣傳自己的產品,從而吸引更多的人購買自己的產品,以實現最大的利潤。電影字幕的翻譯也有特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達到觀眾理解的目的,實現信息的傳遞。
“Let it go”是《冰雪奇緣》中最常見的一句話,也是該電影里最常見的一句話,但在不同的語境下,這句話的意思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根據具體的語境和表達方式來選擇合適的譯文是非常重要的。在電影開場的歌曲中,主人公Elsa唱著“Let it go”,表達了她掙脫束縛,展現真實自我的心境。因此,在這個情境下,“Let it go”可以被翻譯成“別逞能”,以準確傳達艾莎的內心世界和情感。
電影原聲帶:“Watch your step!Let it go!”
字幕翻譯:“留神腳下!別逞能!”
這段話里的“Let it go”表示“留意,注意,當心”,因此這個詞組可以譯為:“留神腳下!別逞能!”當劇情繼續(xù)向前推進時,當長公主逃亡到北部山區(qū)時,“Let it go”這句話又一次響起。
電影原聲帶:“Don’t feel.Don’t let them know.Well,now they know.Let it go.Let it go.Can’t hold it back any more.Let it go.Let it go.Turn away and slam the door.”
字幕翻譯:“將真心隱藏,不讓別人看見。如今我的內心被人們看清。我不再躲閃,不再害怕,秘密已經在世人面前真相大白。不去管它,不再害怕,和過去告別,不再留一絲牽掛?!?/p>
在女主角Elsa開始演唱這首歌以及隨后的劇情中,她逐步擺脫過去的謹慎、封閉內心和隱瞞,轉向釋放自己,擺脫束縛的精神狀態(tài)。盡管Elsa承認目前的情況,但她也要向現實生活發(fā)起挑戰(zhàn)。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將譯文與原文相聯系起來,就是為了表現出主角Elsa真實的心情。
從這樣的翻譯來看,“Let it go”這個詞的翻譯方式與原文完全不同,它是根據所要表現出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達到譯文的意圖。在目標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影視字幕翻譯,除了要將其本身的意義與影片中主角的精神狀況以及劇情發(fā)展成熟相聯系之外,還要考慮到影片中主角的思想狀況。因此,在充分考量各方面要素的前提下,實現影片的有效翻譯,可以極大地提高影片的視覺效果。
(三)忠誠原則下翻譯策略
中英兩種語言由于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存在較大差異。例如,英文強調形式和結構,而漢語注重意義和內涵,它們在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上有明顯的不同。英文在語法和句法上較為嚴格,而漢語更注重表達意思,因此英文中常使用定語從句和主從句等結構。這種差異意味著直譯是行不通的,否則會顯得生硬難懂。在忠誠原則的指導下,這類電影字幕的翻譯往往采用歸化翻譯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外文文本對譯入語讀者的陌生感。歸化是為了使譯文與目的語或目的文化更為接近,盡量減少文化差異,以達到語言表達的流暢。相較而言,在英漢語字幕翻譯中更常見歸化,這有助于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影視作品。
在《冰雪奇緣》的字幕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漢語慣用語、辯證詞匯和流行的漢語表達。
例如在影片的后半部分,當為Elsa舉行加冕儀式之前,Elsa表達了一段內心獨白:
電影原聲帶:“Don’t let them in.Don’t let them see.B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
字幕翻譯:“隱藏好自己,不會讓別人靠近,好好聽話,不讓大家擔心?!?/p>
這段獨白展現Elsa強烈的情感,盡管在加冕儀式的典禮前她仍然感到緊張,但她仍然希望展現出內心的決心,并讓所有人都能看到。因此,在翻譯這一段影片的字幕時,需要遵循目標理論,確保譯文能夠達到最佳效果,同時也要保證國內觀眾能夠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快速理解字幕內容。因此,在目的論的指導下,這一段影片的字幕被翻譯成:“隱藏好自己,不會讓別人靠近,好好聽話,不讓大家擔心?!?/p>
此外,在電影《冰雪奇緣》中,許多對話都采用通俗易懂的英語表達,從而使語言變得生動有趣。在忠誠原則的指導下,對這一部分的字幕翻譯應當從目的語的慣用表達上著手。例如,主角Olaf和眾多地精們都展現出活潑、充滿活力的個性,他們的語言也很可愛,為角色創(chuàng)造了有趣的形象,使語言變得更加生動。比如在影片中Olaf的第一句臺詞:
電影原聲帶:“How’about yellow...no,not yellow.Yellow and snow?Rrrr...no go.”
字幕翻譯:“黃色咋樣?不行,不要黃色。黃色,白雪?不,太不搭了!”
在Olaf的開場白中,他展現獨特的個性和幽默感,創(chuàng)造出生動活潑的英語語言。為了在影片的字幕翻譯中保持這種幽默風趣,需要以“目的論”為指導,采用口語化的方式進行翻譯,力求使譯文具有幽默效果。這意味著要注重保持原文的文體特征,同時結合口語化的形式,使譯文在多種形式下都能體現出最大程度的幽默感,從而使影片看起來更加貼近現實生活。
四、總結
目的論是影視字幕翻譯中最為重要的原則之一,它對于影片在國際市場的傳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國外影片被引進到中國市場時,必須確保影片本身的吸引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以便更好地開拓受眾市場。在影視字幕翻譯中,目的論的指導下,翻譯人員需要深入理解原片的文化內涵、情感表達和幽默元素,以確保譯文能夠準確地傳達原片的情感和幽默感。本文以英語電影《冰雪奇緣》為案例,在目的論指導下,從目的論的三原則,即連貫原則、目的原則和忠誠原則三個方面探討該部電影的字幕翻譯策略。通過研究得出,在目的論的指導下,《冰雪奇緣》字幕翻譯大多采用歸化翻譯、意譯、增譯等策略,以達到翻譯語言的連貫性、目的性與忠誠性。
參考文獻:
[1]Reiss K,Nord C,Vermeer H J.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Skopos theory explained[M].Routledge,2014.
[2]焦福鈺.目的論視角下淺析《冰雪奇緣2》字幕翻譯[J].名作欣賞,2022(18):169-171.
[3]呂曉華.目的論視角下英文電影字幕翻譯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8):127-130.
[4]高敏.動畫電影字幕翻譯中的隱喻翻譯——以《冰雪奇緣》為例[J].肇慶學院學報,2016,37(03):45-48.
[5]王靜.目的論指導下的電影字幕翻譯——以《冰雪奇緣》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11):121-123.
[6]趙柯雨.動畫電影字幕翻譯本地化研究——以《冰雪奇緣》和《瘋狂動物城》為例[J].中國文藝家,2019(08):57-58.
[7]張慧佳,劉秀明.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電影《冰雪奇緣2》字幕翻譯探究[J].海外英語,2020(11):181-182.
作者簡介:
薛瀟(1988.2-),女,漢族,陜西延安人,碩士,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