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
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
在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常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說法。但對于《西游記》,卻是公認的老少皆宜。年少的時候看《西游記》,覺得孫悟空調皮可愛,去西天取經的路上遇到的那些新鮮事、新鮮人(妖)也很有意思;成年后讀《西游記》,能夠領悟其借神魔世界反映現(xiàn)實社會;老年后讀《西游記》,或許會思考自己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孫悟空為什么會從美猴王一步一步成為斗戰(zhàn)勝佛,到底哪個時期的孫悟空更快樂?
有沒有另外一種視角看《西游記》?長期致力于“歷史可能性小說”探索的馬伯庸給了我們肯定的答案。他的新作《太白金星有點煩》以《西游記》為基礎,用現(xiàn)代視角另類演繹西游故事,看神仙們在職場斗智斗勇——《西游記》中的取經故事是以師徒四人遇妖除魔、遭難度劫為主線,以“救兵”的方式不斷牽引出各路妖精背后、來自天庭或靈山的關系背景,即所謂妖精們的“來歷”。而《太白金星有點煩》則是從“救兵”的角度入手,將西天取經變成了一場由靈霄寶殿和大雷音寺聯(lián)合策劃、太白金星李長庚(下稱老李)和觀音大士具體協(xié)調配合的“東土取經工程”。老李受命策劃九九八十一難,確保工程項目無虞。老神仙本以為一切盡在掌控中,誰知天大的麻煩才剛剛開始。項目過程中,如何報銷活動費用?如何寫工作匯報?如何平衡不同上級的訴求?如何應對突發(fā)狀況?如何解決人事糾紛?一系列問題在不改變經典著作《西游記》結局的基礎上展開了豐富有趣的職場生態(tài),即便老李錦囊無數(shù),也不免常常陷入焦慮。
正如魯迅所說,神佛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短捉鹦怯悬c煩》延續(xù)馬伯庸一貫的筆調,在諷刺戲謔與微言大義中讀懂普通人的牽掛、因果與苦樂得失。雖然在嬉笑怒罵中有諷刺和嘲諷職場中的“不正之風”,但更多是以幽默和深刻的形式,將傳統(tǒng)神仙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讓讀者在笑與淚中正向思考職場智慧。
俗話說,光說不做假把式,光做不說傻把式,會做會說才是好把式。這個“說”,就是總結和宣傳。
在書中的仙界,總結宣傳的載體是什么?是揭帖。揭帖,既承擔了總結報告的功能,亦是在一定范圍內傳播的新聞宣傳“通稿”,如文中所說,“揭帖要傳諸四方三界,以作揄揚宣廣之用”。
對于寫好揭帖的重要性,在職場混跡多年的老李十分明白。比如,對一場劫難的揭帖的寫法就頗有講究。如何講究?老李深諳此道:“首先要對整場劫難做一個回顧,但這個回顧絕不可提護法之事,一定要按照腳本設計那么講——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但必須這么說——然后還要提煉出這場劫難的意義所在:體現(xiàn)出了劫主的何種求道品性?感悟出了何種玄妙天道?對后來修道者有什么啟發(fā)?其中的微妙用心,換一個沒點境界的神仙來寫,根本寫不到點子上?!?/p>
揭帖如此重要,由誰來寫呢?在小說中的仙界,有兩種選擇:一是由專門的天庭“宣傳處”的筆桿子來寫;二是誰的工程、誰辦的活動誰來寫。
那么,西天取經的首場劫難的揭帖是誰寫的呢?看看老李的選擇。
老李知道,“其實靈霄殿有專門的筆桿子,不過魁星、文曲那些人懶得出奇,只會不停地找啟明殿要東西。與其讓他們弄,還不如自己先寫好方便”。
最終,我們看到,老李不僅親自寫了揭帖,而且寫得還相當認真。這一點,從他對揭帖標題的琢磨就能看出——可他改完再通讀一遍,發(fā)現(xiàn)整個標題實在太冗長了。李長庚冥思苦想了半宿,索性統(tǒng)統(tǒng)刪掉,另外寫下六個字:“敢問路在何方”。
這回差不多了。老李左看看,右看看,頗為自得。這標題文采不見得好,但勝在四平八穩(wěn),信息量大,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他相信即使是魁星、文曲那幫人也挑不出毛病。
雖然他在揭帖中的主基調是領導領導得好,但大家都明白,具體工作是他在抓的。因此,相當于比較低調地告訴了諸仙自己在取經這項工程中的功勞,同時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不俗的能力。最終,老李自己寫的揭帖效果非常好,領導滿意,諸仙認可。
老李寫揭帖的事印證了現(xiàn)實中的一個職場智慧:抓好總結宣傳與做好工作、搞好項目同樣重要。同時也反映出一個現(xiàn)象:職場中,那些既會搞業(yè)務,也會搞總結宣傳的人前途往往不可限量。因為,與專門負責宣傳的辦公室等人員相比,業(yè)務部門的人往往更了解業(yè)務本身,如果能自己寫宣傳稿,往往會更精準,效果更好。而現(xiàn)實職場中,特別是體制內單位或大型企事業(yè)單位中,筆桿子總是很搶手,尤其是那些既懂業(yè)務又能寫稿的筆桿子更是鳳毛麟角。
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老李和觀音分屬于兩個不同的部門,也有不同的分管領導,為了完成九九八十一難的策劃而暫時合作。
剛開始,觀音瞧不上這個老李,什么事都不跟老李商量,安排好了才給老李通氣。但老李并不是觀音的下級,兩人分屬不同的部門,歸各自的領導分管,自然不愿意被觀音當下屬一樣支使。然而,觀音的一系列操作讓他很生氣:
“李長庚想到這里,登時連搬運都沒心情了——所有的便宜人情,都是她的,所有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倒讓我來。她居然還好意思發(fā)飛符過來表功,說得好像在照顧我一樣?!?/p>
面對這種情況,老李怎么辦呢?他差點就要再爬上山頭去發(fā)飛符罵人,可一轉念,能罵什么呢?這些事冠冕堂皇,就算鬧到佛祖和玉帝面前,也挑不出錯,反而顯得自己修為不夠。這就是職場上一些老油條的手段:讓你吃個啞巴虧,你還得受著人情。
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呢?得有斗爭精神!老李明白,這事不能就這么算了。仙界講究“道法自然”。什么叫自然?天壓著地,高壓著低,你忍讓了一次,人家就會順勢蹬鼻子上臉,次次忍氣吞聲,你就會被欺負。
最終,老李選擇了斗爭——在設計下一難時,導演了一出金池長老覬覦袈裟縱火燒禪院,孫悟空借廣目天王的辟火罩緊急避險的戲碼。
這個戲碼看似平常,實則大有講究:故意選一個觀音禪院的地方,起貪心的也是禪院長老,看上去和觀音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但至少出事的是佛門管轄之地,且又是有“觀音”二字的禪院,不說別的,至少影響了佛門的清譽,也影響了“觀音”一脈的形象。如果再有一些仙界、靈界的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掐頭去尾傳來傳去,說不定就能傳出一個觀音指使偷竊袈裟的丑聞版本來。
這樣的設計讓觀音十分氣憤,卻又找不到能擺上桌面的理由和老李爭辯,只好質疑他不該讓孫悟空去借辟火罩。但對于這一點,觀音也只是輕輕地質疑了一下,不敢深究。天上那么多神仙,老李為什么偏偏讓孫悟空去找廣目天王借辟火罩呢?因為廣目天王雖然在天庭供職,卻是佛門出身。同為佛門中人的觀音要是再繼續(xù)質疑,就相當于打自家耳光了。
眼看挑不出老李的毛病,觀音只好拿出最后一招——去老李供職的部門靈霄寶殿告狀!對此,老李早有準備,拿出玉帝的批示文書:“不勞您去靈霄寶殿,陛下早有批示?!敝劣谟竦鄣呐揪唧w內容是什么,解釋權歸老李,因為玉帝批的不是大白話,而是需要讓人參悟的“先天太極”,身為佛門中人的觀音自然參不透玄門的暗語,只能任由老李解釋。
這下,觀音是徹底被老李制服了。觀音這才意識到,能在啟明殿干這么多年的,怎么可能是個任人欺負的老實人。她迅速調整了一下法相,換成合掌觀音,賠著笑臉說:“之前事情多,沒顧上溝通,是我不好。接下來的護法方略,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商量著來?!?/p>
至此,老李和觀音這場神仙職場斗法算是結束——老李完勝。但老李的高明之處在于,盡管自己處于上風,卻并沒有得理不饒人,而是給足對方臺階。最終,兩人合力完成了九九八十一難的這個大策劃、大項目。
由此可見,職場上,與同事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既能當好主角也能當好配角,多看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盡量積極溝通、協(xié)作配合。但是,若真是遇上特別“不講武德”的人,也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以斗爭求團結,以團結干大事。正如老李感慨的那樣:“做人尚且留一線,何況是做神仙。斗歸斗,卻不要做絕,絕則無變,終究要存一分善念,方得長久?!?h3>職場智慧之三:
老李位居啟明殿殿主,直接對接玉帝的靈霄寶殿,負責協(xié)調各方關系,大致相當于一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的職能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辦文、辦事”。作為辦公室主任的老李,在這部小說中,其兩項能力凸顯無疑:辦事能力,上傳下達,協(xié)調各種關系;辦文能力,寫揭帖,也就是公文材料、工作總結、新聞宣傳稿等。
辦事能力方面,老李的“護法”能力就是一個突出表現(xiàn)。因為,對護法的安排,就是一種溝通協(xié)調能力。
啟明殿有一項職責,為有根腳的神仙或凡人專門安排一場可控的劫難——謂之護法,確保其平穩(wěn)度劫,避免出現(xiàn)身死道消的情況。老李是護法的老手,就連觀音都說:“具體如何度劫,李仙師您是老資格,護法肯定比我們在行?!?/p>
可見,老李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安排護法:什么悟道飛升、斬妖除魔、顯圣點化、轉世應厄等,一應俱全。長年干這件事,經驗老到,這就是老李的優(yōu)勢。
這次,靈山佛祖發(fā)文天庭玉帝,希望幫忙照拂前往西天求取真經的玄奘一行,玉帝未置一詞,只作了個含糊的批示,啟明殿主老李還在參悟之際,靈山方面的護法負責人觀音已經前來對接工作了。
護法這活兒看似簡單,但其實十分瑣碎,十分考驗安排協(xié)調能力。比如,妖怪是雇當?shù)氐倪€是從天庭借調?度劫場地是租一個還是臨時搭建?給凡人傳話是托夢還是派個化身?渡劫時要不要加祥云、華光的效果?如果要調用神霄五雷,還得跟玉清府雷部去提前訂……一場劫難的護法,往往牽涉十幾處仙衙的配合,也只有啟明殿能協(xié)調得了。而啟明殿的協(xié)調,其實就是老李的協(xié)調。
更為麻煩的是,護法還不是“天庭”一家單位的事,還要考慮到合作單位“靈山”的很多想法訴求。同時,這也不是只安排一次就收工了事,而是要反復安排81次,每次還都要有所不同。最后活動結束,還要填寫各種表格、拿著大大小小的發(fā)票去財神處報銷轉賬,若是不小心過了年關,還要申請?zhí)嘏?,以免財務封賬、發(fā)票作廢……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一想下來,就連讀者也難免頭大,但是老李卻辦得頭頭是道,讓各方都滿意。
其實,以老李的職位而言,他隨時可以壓服很多人,但是他從來不以上壓下;無論對上級還是下級,他都有瞬間抓住問題關鍵,提出解決辦法的能力;為人溫和,甚至有時候看起來很軟弱,但是很多事過后很久,你會突然覺得“如果當時按照他的辦法干,或許麻煩會少一些”……這些,其實足以顯現(xiàn)老李的核心能力——溝通協(xié)調能力。
本來,單憑著溝通協(xié)調這一項核心能力,老李在天庭就可以混得風生水起,但技多不壓身,在溝通能力基礎上,老李還全面發(fā)展,擁有另一項重要能力——辦文能力,寫揭帖,也就是寫工作總結、新聞宣傳稿等。本來,寫揭帖這個活兒,老李沒必要親自干,因為有專門干這活兒的部門。但老李為了凸顯工作效果,常常親自寫揭帖,能把活動的意義寫得更通透,讓各方更滿意。
老李的職場經驗告訴我們:在職場,一定要培養(yǎng)并凸顯自己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在一個單位里,有些崗位是可以隨時替代的,但是某些環(huán)節(jié)上的精英是很難取代的。如果你能像老李一樣,在培養(yǎng)并凸顯自己核心能力的基礎上,還有其他重要的能力傍身,你的職場之路無疑將會更加順暢。
作者: 馬伯庸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23-6
內容簡介
太白金星李長庚最近有點煩。
天庭和西天聯(lián)合推出了“西天取經”的重大項目,他受命策劃九九八十一難,確保唐僧能安全走完流程,平穩(wěn)取經成佛。老神仙本以為一切盡在掌控中,誰知天大的麻煩才剛剛開始:費用報銷、工作匯報、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來的條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頭萬緒,做不完的瑣碎繁雜……當大鬧天宮的真相重新浮出水面,牽扯出無數(shù)因果,李長庚發(fā)覺自己成就金仙的道路愈加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