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激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語言領域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是讓幼兒具有書面表達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梢姡囵B(yǎng)幼兒的前書寫能力是當前幼兒教育的關鍵。幼小銜接階段是培養(yǎng)幼兒習慣、提高幼兒能力的關鍵階段,如何科學合理地培養(yǎng)幼兒的前書寫能力是幼小銜接階段的重要教育任務之一。下面,筆者簡單談談幼小銜接視角下對幼兒前書寫能力的培養(yǎng)。
一、以目標為基礎,找準前書寫活動路徑
前書寫是指幼兒所進行的非正式的書寫活動,前書寫與正式、系統(tǒng)的書寫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幼小銜接階段的前書寫活動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幼兒用筆、手或其他書寫工具,通過感知、涂畫、書寫等方式模擬符號和文字,向他人傳遞信息、表達感情的活動,它既可以是幼兒自發(fā)產生、自主進行的游戲活動,又可以是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以游戲為主的學習活動,主要目標是激發(fā)幼兒對書寫的興趣,為他們后續(xù)小學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在組織開展幼兒園前書寫活動時,教師要有明確的方向,從培養(yǎng)觀察力、方位知覺、肌肉靈活性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等方面入手,幫助幼兒奠定書寫基礎,提高幼兒的前書寫能力。
二、以幼兒為本,拓寬前書寫教育思路
培養(yǎng)幼兒的前書寫能力是一項綜合性的教育活動,是幼小銜接的關鍵任務。教師要立足幼兒本位,從幼兒的學習需求入手,開展多樣化的前書寫活動。
(一)從細節(jié)入手,進行肌肉靈活性訓練
肌肉靈活性訓練是培養(yǎng)幼兒前書寫能力的基礎。在幼兒握筆之前,教師要組織幼兒進行肌肉靈活性訓練,鍛煉幼兒的控筆能力,為其日后小學階段的正確書寫奠定基礎。
肌肉靈活性訓練并非孤立存在,教師可以從當前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和生活活動入手,將其融入幼兒的一日活動,將各個部位的肌肉靈活性訓練與幼兒的日常學習、運動等緊密結合起來,在無形中鍛煉幼兒的肌肉靈活性,在豐富幼兒日?;顒觾热莸耐瑫r,培養(yǎng)幼兒的前書寫能力。
以幼兒手腕動作練習為例。手是幼兒進行每一項活動都必須用到的身體部位,因此手腕動作的訓練是最容易組織的。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適合鍛煉手腕動作的體育運動器械,如沙包、啞鈴等,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增強手腕力量。
此外,教師還需要關注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手部精細動作,以趣味性的區(qū)域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美術區(qū),教師可以準備彩紙、繩子、彩泥等材料,組織多樣化的美術活動,如剪紙、畫畫等,通過引導幼兒嘗試剪、貼、粘等精細動作鍛煉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在一日生活中穿插肌肉靈活性訓練活動,如在進餐環(huán)節(jié)鍛煉幼兒靈活使用筷子的能力,在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系鞋帶、系扣子等,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持續(xù)鍛煉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為后續(xù)幼兒順利書寫奠定基礎。
(二)開展家園合作,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培養(yǎng)幼兒前書寫能力的另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許多幼兒在升入小學后會面臨由不良書寫習慣帶來的問題,如近視、脊柱側彎等。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的前書寫能力時,教師必須重點關注幼兒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并通過開展家園合作,確保幼兒在上小學之前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一日活動中,教師可以從坐姿、看書姿勢等細節(jié)習慣的培養(yǎng)入手,并采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引導幼兒,如唱兒歌。在幼兒音樂活動和戶外活動中,教師也可以融入與書寫姿勢有關的兒歌,配以簡單的音樂,讓幼兒在聽、唱的過程中牢記正確的書寫姿勢。此外,在閱讀、繪畫等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小游戲的方式,如“誰的坐姿好”“一二三木頭人”等游戲,引導幼兒時刻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也要關注對幼兒書寫姿勢的培養(yǎng),與幼兒一起坐到書桌旁,引導幼兒坐直、坐正,幫助幼兒保持良好的坐姿,為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奠定基礎。
(三)組織趣味活動,掌握基本書寫筆畫
引導幼兒掌握基本的書寫筆畫是培養(yǎng)幼兒前書寫能力的關鍵,教師可以滲透漢字文化,組織開展多元化趣味活動,幫助幼兒認識書寫工具、了解漢字的書寫規(guī)則、練習筆畫,進而掌握漢字的基本書寫筆畫,提高幼兒的前書寫能力。
1.多媒體融入,了解漢字文化。《指南》提出,要讓幼兒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體驗文字符號的功能,培養(yǎng)書寫興趣。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在幼小銜接階段培養(yǎng)幼兒的前書寫能力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了解漢字文化,讓幼兒對漢字產生足夠的興趣,為開展前書寫活動做準備。
教師可以利用繪本閱讀活動滲透漢字文化,選擇與漢字文化相關的繪本,如《倉頡造字》,并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以直觀生動、趣味化的形式呈現文字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了解漢字文化,了解象形文字與實物之間的關系,還原文字使用場景,并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常見的象形文字。教師還可以組織象形文字游戲,讓幼兒感知文字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為后續(xù)書寫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2.實物引導,認識田字格。認識田字格是幼兒科學合理書寫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引導方式,幫助幼兒認識田字格,讓幼兒掌握基本的書寫規(guī)則,為其后續(xù)掌握基本筆畫并書寫奠定基礎。在采用實物引導方式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如“小動物住旅館”,利用趣味化的語言幫助幼兒認識田字格的橫線、豎線、橫中線、豎中線等,讓幼兒掌握田字格的結構,為幼兒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書寫漢字打好基礎。
3.開展多元活動,了解基本筆畫?;竟P畫練習是提高幼兒前書寫能力的關鍵舉措。教師可以從小學階段學生書寫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入手,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趣味游戲場景,幫助幼兒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同時提高幼兒的控筆能力。
根據幼兒年齡段的特殊性,在基本筆畫練習中,教師可以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和日常活動的組織入手,以輕松有趣的形式呈現基本筆畫的內容,從而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筆畫。
首先,教師可以將基本筆畫練習與美術活動融合起來,讓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掌握基本筆畫。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交通安全情境,讓幼兒畫出人行道,并引導幼兒了解橫、豎等基本筆畫。又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小貓釣魚”情境,讓幼兒在畫魚鉤的過程中練習豎勾這一筆畫。教師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開展基本筆畫練習,既能避免單純練習筆畫的枯燥,又能豐富美術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其次,教師可以將基本筆畫練習與數學啟蒙活動聯(lián)系起來。在幼小銜接階段的數學啟蒙活動中,教師通常會安排簡單的數字書寫活動。在開展此類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控筆能力,并引導幼兒開展連點成線、描畫等游戲,激發(fā)幼兒的書寫興趣。
最后,教師可以在游戲活動中穿插漢字書寫規(guī)則的相關內容,將簡單的漢字作為引導幼兒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則的素材,如“日”字等,并通過邊寫邊說的方式,幫助幼兒掌握基本的筆畫順序。
教師組織開展有趣、多元化的前書寫活動,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參與前書寫活動的興趣,還能讓幼兒在無形中掌握書寫的規(guī)則和技巧,為其日后小學階段的正常書寫奠定基礎。
三、促幼兒發(fā)展,完善前書寫教育評價
在以往開展前書寫活動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忽略了評價活動的組織,或存在評價不及時、評價標準偏向小學化、評價主體單一等問題,影響了幼兒前書寫活動的效果,不利于幼兒前書寫能力的提高。因此,完善前書寫活動的教育評價成為當前教師開展前書寫活動時的重要任務。
在完善前書寫活動的教育評價時,教師應從幼兒對書寫的興趣、幼兒對漢字的敏感度、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等方面入手,根據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此外,以往幼兒前書寫活動的評價主體基本上是教師,且評價內容僅關注幼兒的學習成果而忽視了學習過程。對此,在完善前書寫活動的教育評價時,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將幼兒納入評價主體,引導幼兒評價自己的表現。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涂鴉活動,看看幼兒能否順利完成活動任務,并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在涂鴉過程中的收獲或感受,借此了解幼兒的涂、畫、寫能力,評價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后續(xù)組織開展前書寫活動提供參考。
結語
在幼小銜接視角下,教師在設計幼兒前書寫活動時要貫徹落實《綱要》《指南》的相關要求,立足幼兒本位,從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興趣、愛好入手,組織多元化活動,以鍛煉幼兒的各方面能力,激發(fā)幼兒參與前書寫活動的興趣,增強前書寫活動的教育效果。同時,教師要關注評價活動的設計,明確評價標準,拓展評價主體,開展多元評價,為后續(xù)前書寫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福建省邵武市托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