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杰
(甘肅省平涼公路事業(yè)發(fā)展中心涇川公路段,甘肅平涼)
根據項目地勘報告,本項目土層主要以素填土、粉質黏土層及巖層為主,局部孔位顯示有連續(xù)淤泥質土。其中部分路段位于池塘范圍需要進行清淤換填處理,部分路段近期已場平,為新近人工填土層,均為未壓實狀態(tài)。針對本項目地質情況,選取合理的地基處理方法如下。
(1) 對魚塘范圍、軟土≤3 m 的范圍進行換填砂礫處理。
(2) 對深度>3 m 的軟土區(qū)域,采用水泥攪拌樁進行補強,水泥攪拌樁的樁徑為0.5 m,呈等邊三角形布置,樁距1.3 m,在橋臺后50 m 范圍及涵洞范圍的樁距為1.1 m。位于水泥攪拌樁范圍的池塘段需清淤回填80 cm 路基土后再填至樁頂標高施工水泥攪拌樁。水泥攪拌樁樁位布置如圖1 所示。
圖1 水泥攪拌樁平面布置示意
水泥攪拌樁是一種加固軟土地基的施工方法[1]。主要是通過水泥的固化性能,將水泥和土通過機械攪拌,再緩慢提升攪拌機械成為樁體,水泥在水和土的作用下形成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使土體固結,從而提高了土體的承載能力[2]。除此之外,由于加入了一定量的水泥,使土體體積增加,從而起到了擠密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體的承載能力[3],其處理深度往往能達到5~20 m。
水泥在和水、土進行拌和后,主要有水泥的水解以及水化反應、土體顆粒和水泥形成固現象。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下列參數。
(1) 水灰比。該參數為水和水泥用量的質量比。該參數是水泥攪拌樁的強度、耐久性等的重要參數[4]。若水泥用量過大,則強度形成的過程中水化熱也較大,容易導致水泥攪拌樁開裂、不經濟等問題;若水泥用量較小,則會導致水泥攪拌樁強度低,其承載力不能滿足要求。
(2) 鉆進速度和提升速度。主要是指鉆進過程的速度和攪拌后鉆機提升的速度,速度過快或過慢均會導致樁體質量下降,一般情況下,鉆進和提升速度都不應超過2 m/min[5]。
某公路軟基加固補強施工時,水泥摻量為18%,采用42.5 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用量為每米樁體不少于60 kg,水灰比為0.55。在此基礎上通過試樁確定實際參數。樁頂設0.5 m 級配碎石墊層并滿鋪雙向土工格柵一層。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施工完成28 d 后,做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施工完成后進行檢測,28 d 后其無側限抗壓強度應達到0.8 MPa 以上,90 d 后其無側限抗壓強度達到1.2 MPa 以上。檢測數量為水泥攪拌樁總量的0.5%,并且至少抽檢3 根。同時進行復合地基荷載試驗,其抽檢數量為水泥攪拌樁總量的0.1%,并且至少抽檢3 處。其施工質量應達到表1 所示的標準。
表1 水泥攪拌樁質量標準
在全面進行水泥搬磚施工前,首先選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區(qū)域進行試樁。選取了18 根水泥攪拌樁進行試樁,試樁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水泥攪拌樁試樁成果匯總
達到規(guī)定的期限后,進行鉆孔取芯,其檢測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試樁鉆孔取芯檢測結果
根據試樁結果,最終確定其相關參數如表4 所示。
表4 試樁確定的水泥攪拌樁參數
水泥攪拌樁的成樁主要通過“4噴4 攪”的工藝來進行。具體如下:①場地平整。清表后,將場地進行整平,并按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位置進行放樣;②鉆機就位。將鉆機鉆桿中心對準孔位,并保持鉆機平穩(wěn),不發(fā)生較大抖動和位移;③鉆進。啟動鉆機,緩慢鉆進500 mm 后啟動空壓機,往孔內噴射高壓空氣,鉆進至設計深度;④提升。鉆進至設計孔底后將鉆機反向旋轉,一邊旋轉一邊噴水泥漿,提升速度不宜超過1 m/min,提升至樁頂后即可關閉水泥發(fā)送裝置,然后再次重復操作直至完成施工。水泥攪拌樁樁體的垂直度偏差應小于1%,樁位的偏差應不大于50 mm,樁體直徑應不小于設計,樁體之間的間距偏差應不超過100 mm,樁體長度不應小于設計,和鉆孔灌注樁類似,噴漿應超出樁頂高程0.5 m以上,施工過程如圖2 所示。
圖2 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
施工注意事項如下。
(1) 成樁設備應配備漿液的計量裝置,并且該裝置應進行標定,標定頻率為每施工1 萬米水泥攪拌樁后應進行標定至少1次,無計量裝置的成樁設備不得用于現場施工。除此之外,還應如實記錄瞬時噴漿量和累計噴漿量,漿液儲量應不小于2 根樁的用量,以確保樁體是連續(xù),否則不得開始新樁體施工。
(2) 應重點對噴漿進行控制,尤其是對開始噴漿的高程和終止噴漿的高程進行控制,并保證連續(xù)噴漿,以確保有效樁長。
(3) 若發(fā)現噴漿總量不足,則應在該樁位附近重新選擇孔位鉆進、噴漿等操作進行補樁。
(4) 成樁過程中,當復攪時,應緩慢提升或鉆進,不得快速鉆進和提升,否則應重新施工。
水泥攪拌樁施工中常見的問題主要有鉆進困難、提升困難,事故樁等情況,具體如表5 所示。
表5 水泥攪拌樁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
(1) 取芯。由于水泥攪拌樁的強度不算太高,采用普通鉆機即可取得所需的芯樣。取樣時應從樁中心垂直向下鉆取,取芯過程中應時刻注意鉆機是否保持垂直,防止鉆出水泥攪拌樁樁體外。
(2) 芯樣。取出芯樣后,首先應觀察其顏色、完整程度、硬度以及攪拌的均勻性、水泥含量等,同時做好鉆芯進尺記錄,鉆至樁底時,還應超出樁長鉆至樁端持力層,以保證其承載力。
(3) 取樣。取出完整芯樣后,應在取出的芯樣上截取3 組試件,每組3 個試件,共9 個試件,3 個試件強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強度的代表值,三組試件強度的最小值作為該樁芯樣強度的代表值。試件應從芯樣頂部距離樁頂1 m 或不大于1 倍樁徑的位置開始截取,底部應從距樁底不大于1 倍樁徑或1 m 的位置停止截取,中間的試件應從芯樣中部3~4 m 的位置開始截取。
(4) 試件制作。水泥攪拌樁的強度較小,因此在制作試件時,應謹慎小心,防止對試件造成破壞。將試件切割成高徑比為1:1 左右的圓柱體,兩端修飾平整即可。
(5) 檢測數量及強度要求。水泥攪拌樁的檢測應在施工完成28 d 后才可進行檢測,鉆芯取樣的數量應超過水泥攪拌樁總量的2%,并且不少于5 根,按照規(guī)范要求截取芯樣后,應對其28 d 單軸抗壓強度、樁身完整性、樁長、樁徑、樁端持力層等進行檢測,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施工完成后,經有關單位檢測,水泥攪拌樁加固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達到了115.3 kPa,平均單樁承載力達到125.6 kN,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因此,水泥攪拌樁處理軟土路基的方案是可行的。該公路通車后,經水泥攪拌樁處理后的軟土路基段未發(fā)現有明顯沉降和開裂,實踐表明,該方案在處理公路軟土路基具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