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
“老糖友”(即患病時間較長的糖尿病患者朋友)都知道,要穩(wěn)定血糖,萬萬不能吃“甜的”。不吃包括水果在內(nèi)的所有甜味食物,真的正確嗎?罹患糖尿病就要和舌尖上的甜蜜告別嗎?事實并非如此。適當食用新鮮水果,不僅能讓“糖友”過嘴癮,還可以幫助穩(wěn)定血糖,有益于身心健康。
水果不是糖尿病患者的“敵人”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這種認知存在一定偏差——精細加工的甜味食品中的游離糖含量很高。游離糖能很快被機體吸收,食用后可導致人體的血糖水平快速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該嚴格限制攝入的是額外添加游離糖的深加工食品,比如甜飲料、蛋糕等。同時需要“糖友”提高警惕的是:一些嘗起來不太甜的食品或調味料,也含有很多游離糖。比如酸酸的番茄醬,帶有苦味的三合一速溶咖啡,又辣又開胃的魚香肉絲等,“糖友”均應嚴格限制食用量。
相反,一些嘗起來酸甜適宜,甚至是很甜美的水果,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并非飲食禁區(qū)。水果中除了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還含有大量水分、膳食纖維,可以延緩糖分的吸收速度。只要避免食用果汁、果干、水果罐頭等添加游離糖的水果再加工制品,“糖友”適量食用水果,不會引起血糖的劇烈波動,也不會威脅身體健康。
適量食用新鮮水果
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適量攝入新鮮水果,有助于控制病情發(fā)展,預防和延緩各種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攝入3份新鮮水果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由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京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等單位聯(lián)合開展的《新鮮水果攝入與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關系的研究》顯示,每周攝入新鮮水果頻次≥5次,每日攝入水果數(shù)量≥100克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水果攝入頻次、數(shù)量較少的患者相比,血糖控制效果明顯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空腹血糖>13毫摩爾/升以上時,應暫時不吃水果。
1.水果中的膳食纖維可延緩糖分吸收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延緩機體對于糖分的吸收速度,使患者餐后血糖水平更加平穩(wěn),推遲血糖峰值的出現(xiàn)時間。此外,膳食纖維可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總膳食纖維、非可溶性膳食纖維攝入量越高,糖尿病的患病風險越低。
適當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入量,也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穩(wěn)定體重和血糖水平。
2.水果中的多種化學物質有助于穩(wěn)定病情
水果中含有白藜蘆醇、花青素、綠原酸、槲皮黃酮、柚皮苷多酚類物質,可以抑制α-葡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延緩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nèi)的消化吸收速度,維持血糖穩(wěn)定,改善胰島素抵抗。此外,水果中還含有大量的水分、維生素、礦物質,適量食用有利于均衡營養(yǎng),改善機體免疫力。
根據(jù)血糖負荷選擇
合適的水果
血糖負荷(GL)是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shù)與含糖量的乘積,可以反映特定重量的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某種食物的血糖負荷=血糖生成指數(shù)(GI)×每100克含糖量÷100。血糖負荷值<10為低血糖負荷食物,對食用者的血糖影響較小。血糖負荷值為11~19屬于中血糖負荷食物。血糖負荷值≥20為高血糖負荷食物。
蘋果、桃子、李子、杏、櫻桃、葡萄、檸檬、橙子、柚子、草莓、藍莓、桑葚等常見水果,均屬于低血糖負荷食物。榴蓮、山楂、菠蘿蜜等為高血糖負荷食物。仔細分析水果的血糖負荷值可以發(fā)現(xiàn),含水分較少、含糖分較高的水果,血糖負荷值一般相對比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少食用此類水果。
水果干和蜜餞不含或僅含有少量水分,有的還會額外添加糖分、鹽分進行腌漬,血糖負荷值比新鮮水果高。對于這類食物,不僅糖尿病患者不應該食用,健康人群也應該嚴格限制食用量。
靠口感判斷水果的含糖量不靠譜
水果的含糖量等信息要靠查詢才能知道,比較麻煩,能不能靠口感來判斷呢?答案是不能。水果的口感是糖分比例、成熟度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水果中的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這三者的甜度不一樣。具體來說,果糖甜度(約等于1.7倍蔗糖)>蔗糖甜度>葡萄糖甜度(約等于0.7倍蔗糖)。含果糖比例較高的水果一般比葡萄糖占比高的水果甜。因此,嘗起來比較甜的水果,含糖量不一定更高。
而且,部分水果中含有一些呈酸味,甚至是苦味、澀味的化學物質,如有機酸、單寧等。這些成分導致水果的口味可能是復合的,甜味不那么突出。比如,山楂雖然口感酸澀,但其含糖量高達22%。西瓜雖然嘗起來很甜,含糖量僅為5%~12%。此外,同一種水果的成熟度越高,糖分含量越高。
“糖友”可以通過查閱營養(yǎng)學書籍、進行網(wǎng)絡查詢等方式,有針對性地了解常吃水果的含糖量、血糖生成指數(shù)等指標,合理選擇攝入水果的種類。
“糖友”進食水果后
應監(jiān)測血糖水平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水果不宜超過200克。為了準確控制攝入量,一開始可以使用家用稱來稱量日常食用的水果重量,比如常見的蘋果、梨、西瓜、草莓、藍莓等。多次稱量后,“糖友”可以根據(jù)經(jīng)驗估算不同水果的食用量,有效避免“吃多了”的問題。為了避免血糖波動幅度過大,可以將200克的水果分成兩份,在早餐、午餐后至少2小時再食用。
為了保證血糖平穩(wěn),“糖友”可以在食用水果1個小時、2個小時后分別用家用血糖儀測量血糖水平,了解進食時間、水果品種和數(shù)量對血糖的影響。這是因為,不同患者對不同水果的生理反饋有區(qū)別。您可以根據(jù)血糖波動情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水果和食用量、食用時間,更安心地享用舌尖上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