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始載于南北朝時的《名醫(yī)別錄》,被列為藥用之上品,是歷代用于補氣養(yǎng)陰、健脾益腎之良藥。不知從何時起,黃精被冠以“仙人余糧”的雅號,深為有道家背景的名醫(yī)如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傅青主等推崇。
今天,藥師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味“仙氣飄飄”的中藥。
一、所從何來
黃精來源于百合科黃精屬植物,藥用部位為干燥根莖。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具有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滋腎填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脾胃氣虛、肺虛燥咳、腰膝酸軟、精血不足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收載的黃精有3種,分別為黃精、滇黃精及多花黃精—按形狀不同,以上習稱“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黃精主產(chǎn)于河北、內(nèi)蒙古、山西及北方各省,如河北承德、遷安、遵化,北京懷柔、密云、延慶、昌平,內(nèi)蒙古武川、卓資、涼城,山西應縣、陽高、繁峙等地。滇黃精主產(chǎn)于貴州、廣西、云南等地。多花黃精主產(chǎn)于貴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透心,干燥。
二、九蒸九曬
雖經(jīng)“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透心”,但黃精生品仍刺人咽喉,一般不直接入藥,炮制后刺激性降低,補益作用更勝。黃精炮制始載于《雷公炮炙論》:“以溪水洗凈后蒸,從巳至子,刀薄切,曝干用。”其他相關記載也較為豐富,自南北朝至今,陸續(xù)出現(xiàn)單蒸、重蒸、九蒸九曬、黃酒蒸、蜜蒸以及黑豆汁煮等方法—其中,以“九蒸九曬”這種反復蒸曬的炮制方法使用最為廣泛、歷史最為悠久。
所謂“九蒸九曬”,據(jù)《本草從新》中的記載,“黃精去須,要九蒸九曬用,每蒸一次,必須用半月方透”,著重介紹了黃精的蒸制時間。《本草圖經(jīng)》則對蒸制程度進行了描述:“汁盡色黑,當光黑如漆,味甘如飴糖?!痹摲ㄏ祵Ⅴr黃精洗去泥土,除去須根蒸一日,取出晾干,曬一日再蒸,如此重復九次,直到內(nèi)心現(xiàn)黑色、濁潤時為止。由此可見,黃精經(jīng)“九蒸”可以達到汁盡色黑、轉苦為甘、寒性變平的效果;經(jīng)“九曬”或用微火烘干,標準應為色黑、味甜、滋潤。
黃精“九蒸九曬”主要有兩個目的:①減輕不良反應;②增強補益之功。
—減輕不良反應?!妒朝煴静荨酚涊d:“蒸之,若生則刺人咽喉,曝使干,不爾朽壞。”現(xiàn)代研究也表明,黃精在反復蒸曬的過程中刺激性氣味會減弱,并且黏液質(zhì)會發(fā)生分解,進而消除服用時的不良反應。可見,黃精炮制可以消除或降低黃精的麻舌感,從而減輕對咽喉的刺激。
—增強補益之功?!夺t(yī)林篡要·藥性》記載:“生黃精,實有辛薟之味,戟人喉吻,惟蒸曬久,庶幾補養(yǎng)滋腎耳。”現(xiàn)代研究也表明,黃精“九蒸九曬”后,藥性發(fā)生改變,有效成分慢慢累積,其中黃精多糖的含量會增加,使黃精補脾、潤肺、益腎的作用得到增強。
三、現(xiàn)代研究
黃精作為臨床常用的中藥材之一,國內(nèi)外均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黃精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黃精多糖、皂苷、蒽醌類、生物堿以及多種氨基酸類化合物。黃精經(jīng)炮制后,各成分均有一定的變化,并伴有新物質(zhì)產(chǎn)生;但是,“九蒸九曬”前后,化學成分的改變主要集中在多糖、皂苷、5-羥甲基糠醛等。同時,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精有抗氧化、抗腫瘤、抗糖尿病、調(diào)節(jié)免疫等功效,通過修復和再生受損細胞,可以起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作用。
四、使用注意
這里,我們主要從三方面談談使用黃精需要注意的事。
1.服用誤區(qū)
對于黃精,一般人多取生品服用,而這樣其實并不好。生黃精雖無毒性,但有麻味,對咽喉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建議以生品入藥;用作補益時,黃精以熟制品為宜。
2.錯用偽品
黃精飲片性狀特點:呈不規(guī)則的厚片,外表皮淡黃色至黃棕色。切面略呈角質(zhì)樣,淡黃色至黃棕色,可見多數(shù)淡黃色筋脈小點。質(zhì)稍硬而韌。氣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市面多見容易混淆的偽品主要為湖北黃精。湖北黃精具苦味,又名“苦黃精”,明顯比正品短,外表為黃棕色,具有不規(guī)則較粗的皺紋,質(zhì)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不具有角質(zhì)樣或蠟質(zhì)狀,散在有多數(shù)橢圓形棕色小點;聞之亦氣微,但口嘗味甜而帶苦頭,嚼之也不黏口?!吨袊幍洹访鞔_指出,具苦味的黃精不可藥用,需加以區(qū)分。
此外,《雷公炮炙論》中的“鉤吻”與黃精也很接近,曰:“凡使黃精,勿用鉤吻,真相似,只是葉有毛鉤子二個是別認處,若誤服,害人。黃精葉似竹葉?!便^吻是一種馬錢科藤本,俗名“斷腸草”,與黃精差別非常大;但是,采集和使用時仍要仔細辨別,以免誤服中毒。
3.使用宜忌
黃精雖是藥食兩用之品,但陰盛氣滯、痰濕壅盛、胃逆濕盛者慎用。《本草便讀》記載:“滋膩之品……脾虛有濕者,不宜服之,恐其膩膈也?!薄队袼幗狻吩唬骸吧蟿游笟猓瑵釟獬淙??!薄兜门浔静荨吩疲骸瓣幨⒄撸滦篂a痞滿,氣滯者禁用?!被诖?,臨床上常將黃精與紅曲配伍應用:紅曲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制約黃精滋膩之性,幫助推行痰濕、化解食積、防止泄瀉痞滿。近年來,為深入推廣黃精食用保健,多名學者將黃精與紅曲共同發(fā)酵,研制出色澤通透、口感醇香的紅曲黃精酒。與此同時,研究顯示,紅曲與黃精對糖尿病、高脂血癥均有藥理作用,說明黃精與紅曲配伍使用,既能相互制約,又能功效互補,是一種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