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秀 龍素麗
(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佛山 528000)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 老年骨折的患病率不斷升高。 老年人發(fā)生髖部骨折的風險性較高,這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 導致骨骼中的鈣流失速度加快,骨鈣流失嚴重,從而造成髖臼骨折、股骨頸骨折等髖部骨折。 髖部骨折患者伴有明顯的局部疼痛和腫脹,需要及時予以手術治療。 老年人多患有各種慢性病, 其中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當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時,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的情況,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同時也影響預后[1-3]。 因此,對于行手術治療的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高血壓患者, 臨床中要加強圍術期護理干預, 實時監(jiān)測患者血壓的波動, 減輕心理應激反應, 盡可能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本研究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4 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50 例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高血壓患者為對象,進一步分析和評價圍術期護理的干預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收治的50 例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 例。 觀察組中男14 例,女11例;年齡62~83 歲,平均年齡(73.26±2.48)歲;股骨頸骨折13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2 例;體質指數(shù)(BMI)為22.14~25.87 kg/m2,平均BMI(23.85±1.47)kg/m2。對照組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齡63~84 歲,平均年齡(73.31±2.47)歲;股骨頸骨折14 例,股骨粗隆間骨折11 例;BMI 為22.20~25.96 kg/m2,平均BMI(23.88±1.52)kg/m2。2 組患者的性別、平均年齡、骨折類型和平均BMI 指數(shù)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接受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髖部骨折; 患有高血壓, 收縮壓≥140 mmHg (1 mmHg=0.133 kPa),舒張壓≥90 mmHg;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研究, 且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的聽力正常,可以與醫(yī)護人員正常溝通交流[4]。 (2)排除標準: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合并溝通障礙、意識障礙;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合并焦慮癥、抑郁癥、躁郁癥等精神障礙性疾病[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術前測量患者的血壓,記錄血壓波動情況;術后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波動,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
觀察組采用圍術期護理, 術前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 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心理健康是控制血壓波動的重要方法,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實施動態(tài)評估,了解患者是否伴有情緒障礙;深入溝通交流,了解導致患者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導患者,并鼓勵家屬參與其中,讓患者明確良好的心態(tài)與手術效果和預后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 術中注意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生理體征, 麻醉前安撫患者的情緒,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以保障手術的順利開展。術后加強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并注意切口的護理,及時為患者翻身, 預防壓瘡形成; 控制好術后輸液速度,并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和輸液速度,避免輸液過快造成患者心力衰竭;為患者提供術后飲食指導,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同時,在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注意開導患者的情緒,讓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和術后康復, 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叮囑家屬多關心患者,給予患者來自親人的支持與陪伴。
(1)血壓值:對2 組患者手術開始時、術中的血壓(收縮壓、舒張壓)進行測量,并進行組間和組內(nèi)比較。
(2)術后并發(fā)癥:統(tǒng)計2 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本組患者術后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壓瘡、切口感染,將2 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計算,并將2 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組間比較。
(3)負性情緒: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程度及焦慮改善情況。 評分<50 分說明患者無焦慮情緒, 或患者的焦慮程度已經(jīng)完全消失; 評分50~59 分說明患者的焦慮程度為輕度;評分60~69 分說明患者的焦慮程度為中度;評分≥70 分說明患者的焦慮程度為重度。 評分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情緒越嚴重。 ②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 評估2 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抑郁程度及抑郁改善情況。 評分<52 分說明患者無抑郁情緒,或抑郁情緒已經(jīng)完全消失; 評分53~62 分說明患者的抑郁程度屬于輕度抑郁; 評分63~72 分說明患者為中度抑郁;評分≥73 分說明患者為重度抑郁。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抑郁情緒越嚴重。
(4)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于術后6、12、24、48 h 對患者的疼痛嚴重程度進行評估,VAS量表的評分范圍為0~10 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嚴重。
(5)住院時間:記錄2 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6)滿意度:使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 主要評估患者對于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態(tài)度、溝通方式、護理及時性4 個方面的滿意程度, 各維度的評分范圍均為0~10 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對護理工作越滿意。 根據(jù)最終評估所得評分判定患者的滿意度情況。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開始時,2 組患者的收縮壓、 舒張壓水平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2 組收縮壓水平均低于手術開始時,且觀察組術中收縮壓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術中舒張壓水平高于手術開始時,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中舒張壓水平與手術開始時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舒張壓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 組手術開始時和術中血壓值比較(,mmHg)
表1 2 組手術開始時和術中血壓值比較(,mmHg)
注:1 mmHg=0.133 kPa。
?
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 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護理前,2 組SAS、SDS 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 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2 組負性情緒比較(,分)
表3 2 組負性情緒比較(,分)
?
2 組術后完全清醒時VAS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6、12、24、48 h 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 組術后不同時間點VAS 評分比較(,分)
表4 2 組術后不同時間點VAS 評分比較(,分)
?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住院時間為(5.56±1.37)d,短于對照組的(8.67±1.4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564,P=0.000)。
觀察組對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態(tài)度、溝通方式和護理及時性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5。
表5 2 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表5 2 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骨鈣流失速度加快,骨質疏松的發(fā)生率提高。 老年人受到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 生理功能衰退、 骨質疏松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導致其骨折的風險提高,其中髖部骨折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骨折類型。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需要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目前,手術是主要治療方法,通過手術治療可以及時解除患者的臨床癥狀, 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 但大多數(shù)老年患者均伴有高血壓病史,而高血壓髖部骨折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則需要嚴格控制患者圍術期的血壓值,避免血壓波動對手術進程、手術效果和預后產(chǎn)生不良影響[6-8]。 此外,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高血壓患者對于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較少,且患者發(fā)生骨折較為突然,多伴有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 而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一定程度地影響了患者的配合度和積極性, 同時也會導致患者圍術期出現(xiàn)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 進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 因此,臨床中要加強對此類患者的護理干預。 對于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高血壓患者, 以往臨床中主要采取常規(guī)護理,其可以滿足患者對于手術的基礎護理需求。但患者之間存在個體差異, 且老年患者的身體條件和機體健康程度不同,常規(guī)護理無法兼顧每一例患者的心理情況,這一定程度地影響了護理干預效果[9-10]。
近年來,臨床護理學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護理理念不斷更新,護理方法也逐漸增多,更多優(yōu)質的、綜合性的、系統(tǒng)性的護理方法逐漸被應用于臨床。 圍術期護理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且逐漸成熟的護理方法,即在術前、術中、術后各個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高血壓患者接受圍術期護理的干預效果更為明顯, 患者術中和手術開始時的血壓有波動, 但是相較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患者,接受圍術期綜合護理的患者的血壓更穩(wěn)定,患者手術開始時的收縮壓為(144.15±5.26)mmHg,術中收縮壓為(140.36±5.08)mmHg;手術開始時的舒張壓為(90.25±4.16)mmHg,術中舒張壓為(94.53±4.02)mmHg,說明通過實施圍術期護理更有利于保持患者術中血壓的穩(wěn)定, 可以避免對手術進程產(chǎn)生不良影響,能夠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重要保障。 此外,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P<0.05),僅有極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了心律失常, 說明通過實施圍術期護理更有利于提高手術的安全性。觀察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圍術期護理還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 實施圍術期護理患者護理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均得到了顯著性改善, 還說明實施圍術期護理更有利于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減輕患者的思想負擔和顧慮, 當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顯著改善時, 其對手術治療和術后康復及相關護理的配合度與依從性也會隨之提高。 觀察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實施圍術期護理更有利于減輕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 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復速度。 實施圍術期護理患者術后的平均住院時間更短(P<0.05),說明圍術期護理更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復。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即接受圍術期護理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度更高,患者對于手術室環(huán)境、護理態(tài)度、溝通方式和護理及時性的滿意度評分均相對較高,說明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高血壓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度更高。 圍術期護理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其具備綜合性和針對性, 不僅關注于常規(guī)護理關注的生理健康問題,同時更加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因為心理健康和情緒狀態(tài)會對患者圍術期的血壓、血氧、心率等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產(chǎn)生影響[11-12]。 通過開展術前心理護理,可以了解情緒障礙的產(chǎn)生原因;通過術中控制血壓波動,可以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通過術后開展針對性護理,可以積極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為機體提供所需的必要營養(yǎng)物質,保持營養(yǎng)的全面性。
綜上所述, 老年髖部骨折合并高血壓手術患者接受圍術期護理的優(yōu)勢顯著, 既可以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又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血壓值,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時此種護理方式也獲得了患者的認可與支持,因此具備臨床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