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琪燕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課程思政”是通過“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從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和實踐角度出發(fā),將整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到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與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內容同向同行?!罢n程思政”教學讓專業(yè)課程的課堂更富有生命力,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程的熱情,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信息時代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這是專業(yè)課程“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
“工程估價”是應用型本科工程管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與控制建設工程費用的關鍵技能。在建設投資中,造價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專業(yè)知識水平直接影響工程估價的合理性,能有效把控建設工程投資效益。在建設過程中,造價人員擁有良好的專業(yè)道德和職業(yè)道德,可減少招投標過程中不合規(guī)操作行為的出現(xiàn),預防造價管理失控而導致的偷工減料,避免一些建設工程事故的發(fā)生帶來的經濟損失。順應時代發(fā)展,各高校積極探索線上教學,如何有效開展“工程估價”線上思政課程教學,在有效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將“立德樹人”的思政育人落到深處,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互聯(lián)網+教育”快速發(fā)展,有研究表明,相對線上教學,高校課程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會存在學生對課程學習不感興趣、課堂監(jiān)管缺失以及師生信息單向傳遞等問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缺陷,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與個性化學習能力。
李超等[1]從教學的過程、活動、資源和平臺四個方面的設計,來構建基于深層次學習策略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記憶、應用及創(chuàng)見層次認知,從而使得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李麗花[2]從學生課程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學習空間和進度受限等問題出發(fā),提出了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改革設計思路與實踐,明確了需要更新教學服務計劃、增強服務意識和激勵機制。郝麗[3]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前線上學習、課中課堂互動探究、課后鞏固深化的方法進行實踐改革,課程的教學效果得到改善,學生的內驅力得到激發(fā)、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此外,也有學者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工程估價”課程思政的教書育人效果明顯。如盛娟[4]通過深入挖掘“工程估價”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來確定開展“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在“工程估價”課程目標、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學資源中如何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和思政教育的結合點,培養(yǎng)有價值情懷的造價工程師,從而達到課程思政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馬靜[5]通過前期準備、德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載體途徑等方面進行教學設計,將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該教學設計中,并實施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以找出課程思政的思政映射與融入點,表明課程思政教學還需要開發(fā)工程思政案例庫,有利于實現(xiàn)思政元素與專業(yè)知識的有效融合。雖然針對在線課程或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相關研究在理論與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與“工程估價”課程具體特點的課程思政相關研究較少,無法真正達到線上“三全育人”的思政教學目標需求。
針對“工程估價”在線課程思政教學實踐過程中,師生間交流有欠缺、在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學方法有待改進、課堂管控不夠到位、教學設計中挖掘思政元素不能與課程內容有效融合等問題,本文采用ADDIE模型[6](圖1)對“工程估價”在線課程思政教學進行改革,將課程思政教學特點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相結合,提出了一種利用ADDIE 模型的“工程估價”在線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的技術路線圖,如圖2所示。
圖1 ADDIE模式示意
圖2 基于ADDIE的“工程估價”課程思政教學技術路線圖
利用ADDIE 模型,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知識與能力目標、課程思政目標,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在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這階段需要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需求。在教學“工程估價”課程之前,通過超星平臺調查學生的學習動機,分析得出學生“有很高的學習動機”占50.7%、“中等的學習動機”占29.6%、“較低的學習動機”占19.7%。調查學生的學習習慣,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同學間的交流、請教老師或通過網絡查找資料。調查學生的學習需求,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想通過掌握“工程估價”課程的專業(yè)知識,成為一名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工程師。
知識與能力目標分析?!肮こ坦纼r”課程主要包含了建設工程費用的組成、計價原理及工程計量方法,需要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強應用實踐。本課程在授課的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計算實際項目的工程量,使學生掌握建設工程各個構件工程量的準確計算方法和合理計價的技能,靈活運用工程量清單和預算定額分析問題,能夠準確理解建設工程造價的組成,以解決實際問題。
思政目標分析。本課程還需在原教學大綱的內容里融入個人品格修養(yǎng)、科學觀、家國情懷等教學目標,與本課程教學元素相融合,學生積極參與實踐能夠通過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進一步理解、掌握和深化該課程的專業(yè)知識。使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心理素質和工程造價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學會責任與擔當,達到成為一名高素質合格造價人員的目標。
該階段是課程思政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需要通過對該課程所使用的教學素材及案例進行分析,尋找本課程思政素材及其所對應的思政元素,探索本課程在線課程教學素材與思政元素之間的匹配模型,形成課程思政邏輯框架,并設計完整的教學大綱[7]。再通過線下理論知識教學、線上實踐教學、課程考核與反饋、教學效果分析等過程,實施“工程估價”在線課程思政教學,可為類似在線課程思政教學提供參考。其中,線下理論知識教學包括三部分,基礎性知識(工程的計價原理與計量原則)、模塊化結構知識(建設項目的招標控制價或投標報價)、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案例(模擬招投標過程的預算工作,與造價人員工作崗位職責相結合)。線上實踐教學流程:課前,構建學習場景,引導學生自學;課中,教師布置思政教學任務,達到深層互動與學習的目的;課后,利用創(chuàng)新能力案例,強化知識提升與實踐拓展學習。課程考核與反饋包括學生端的學情效果反饋,教師端的教學內容導向能力、教學形式準確認可度、實踐教學滿意度的反饋。教學效果分析包括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授課內容的多因素綜合分析。
挖掘課程內容思政元素的關鍵在于如何將思政思想融入到教書育人中,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列舉“工程估價”課程教學中融合思政元素的做法。
①融合民族自信與工匠精神。例如,教師在講授“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章節(jié)內容時,介紹我國“定額”的發(fā)展史,唐朝時期夯筑城臺的用工定額,北宋時期著名的土木建筑家李誠編著的《營造式法》,不僅是一部土木建筑工程技術方面的巨著,也是一部工料計算方面的巨著,其中包含“功限”和“料例”兩個部分,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人工和材料消耗定額。明朝工部的《工程做法》有許多內容涉及到工料計算。清朝工部的《工程做法則例》則完全是一部有關工料估算的典籍。直到現(xiàn)在我國的計價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使得我國建筑工程的經濟水平也處于持續(xù)發(fā)展階段。通過了解“定額”發(fā)展史,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建筑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認同感。
②融合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與社會責任感。例如,在講授“建筑面積”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從購房的建筑面積實例出發(fā),不同功能的構造面積大小不一,進而引出建筑面積的計算規(guī)則以及工程估價人員良好職業(yè)道德與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保護老百姓的正當權益,強化學生對工程造價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主觀認同。
③融合愛國情懷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精神。例如,在講授“房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章節(jié)的內容時,教師讓學生了解,在面對人力、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如何對雷神山、火神山醫(yī)院進行建設工程計量與計價,保證雷神山、火神山醫(yī)院的建設順利完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與技術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感受到所學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能夠為人民服務的成就感。
④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安全意識。例如,在講授“措施項目與其他項目計量與計價”過程中,通過介紹“某建設項目施工時塔吊倒塌”案例,了解該建設項目事故的措施項目與其他項目的造價管理漏洞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引導學生了解國家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觀念和工程建設過程中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
最后,在挖掘“工程估價”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元素時,應根據課程內容尋找潛在DE 思政元素,使學生理解這些思政元素,從而達到課程思政教學的目標。
該階段主要是編寫“工程估價”課程的教案。開發(fā)該課程的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等方面,根據各個章節(jié)的內容,融入對應課程思政元素,更新教師授課邏輯與技術,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結合不同課程思政類別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思政教育,將教學方法與教學管理充分結合,并綜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有效實施思政教育。在開發(fā)本課程教案中,采用基于目標為導向的BOPPPS教學設計方法,以“工程估價”課程中“5.1房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土石方工程”章節(jié)為例進行分析,本節(jié)課主要是土方工程計量,內容如表1、表2所示。
表1 “工程估價”課程介紹
表2 “工程估價”課程思政BOPPPS 教學過程設計
本階段需要對課程教案不斷進行應用測試,逐步完善教學內容。
首先,要明確教學重點。課前,通過線上平臺構建學習場景,發(fā)布蘊含思政元素素材的課前知識,學生圍繞學習目標預習課程內容,采用知識記憶與測練融合的形式,及時反饋知識儲備和興趣方向,聯(lián)系實際融入思政內容,根據時代的發(fā)展,適時更新思政內容。
其次,線上與線下有效結合。課堂上采用認知重組、案例分析、在線討論和知識問答的方式分配思政教學任務,線上采用在線回復、角色扮演、作業(yè)互評、技術示范和隨堂測試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政學習。
最后,還需要注重課后的拓展教育。組織引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還可以通過與企業(yè)建立合作,讓學生走進企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職業(yè)責任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好這門課程的自信心。
本階段需建立多個維度的在線課程思政評價體系,主要包含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評價和參與過程評價。學生的課程成績評價主要有過程性評價和期末考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積分的方式持續(xù)收集學生學習課程思政的過程數據,并采用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學習過程數據,以判斷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了學習目標和思政目標。學生參與過程評價主要是課程思政思維的合理度、課程思政內容的認同度和學習課程思政元素的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問卷的結果,作ADDIE 模型的反饋,判斷每個課程思政環(huán)節(jié)的實施路徑是否合理、思政教學設計效果是否明顯。最后,根據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評價和學生參與課程思政評價的評估結果反饋,優(yōu)化分析、設計、開發(fā)與實施四個環(huán)節(jié)課程思政教育的邏輯結構與實施路徑,持續(xù)改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本文從“工程估價”課程的學生專業(yè)需求出發(fā),分析課程融入思政元素后的教學目標與思政目標,根據課程目標設計與學科內容深度融合的在線課程思政內容,引導學生理解“工程估價”課程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造價工程師,培養(yǎng)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贏DDIE 模型的教學改革是一個“分析、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反饋和優(yōu)化改進”的閉環(huán)控制過程。因此,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需要注重收集學生學習過程的心得體會和教師教學過程的記錄。采用適當的評價方法,統(tǒng)計分析收集到的過程性數據,以驅動不斷優(yōu)化的教學設計,使得“工程估價”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更精準,從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