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君
摘要:語篇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篇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當前的小學語篇教學存在導入較為隨意、任務難度設計不合理、詞匯教學與語篇教學割裂等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語篇教學中把握整體性、發(fā)展性和整合性的原則,精心布置預習任務、深挖教材、設置梯度練習、布置分層作業(y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練習;語篇教學;高效課堂
所謂語篇教學,是相對于以詞匯和句子為中心的教學而言的。任何以特定文體呈現(xiàn)的語言材料教學,廣義上都被稱為語篇教學,主要包括書面語和口語。英語新課標指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小學英語教學應以話題為中心,以閱讀、對話、聽力和寫作等為主要內容,通過語法和詞匯在語篇中的多次呈現(xiàn),使學生打好語言基本功,并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提高人文素質,提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這為語篇教學的課堂模式提供了支持。因此,英語教師要重視語篇教學,深挖教材,精心布置任務,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并且設置梯度練習,培養(yǎng)學生駕馭知識的能力。下面就“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展開探討。
1?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語篇導入較為隨意
閱讀前階段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前奏和基礎,也是語篇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導入是語篇閱讀前階段的開始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并合理安排。但部分小學英語教師不太重視導入設計,要么直接進入語篇學習,要么其設計形式與所學語篇架構整體上存在較大差異,如部分教師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對于即將開始的任務安排不夠妥當,更多的是以教師教授的角度進行設計,而對于學生如何有效地學習則考慮較少,這往往會出現(xiàn)教與學不一致的情況。
1.2任務有待優(yōu)化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語篇教學中也是如此。為了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語篇學習,很多小學英語教師選擇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但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仍存在問題,首先,任務難度設計不太合理,經常出現(xiàn)難度過大或者難度過小的問題,或者任務的層次差異安排不明顯,既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不利于全體學生參與。其次,任務的內容相對單一,主要側重于知識層面,針對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涉及較少。最后,任務評價機制不完善,缺乏針對學生完成任務情況的量表評價,難以實現(xiàn)教、學、評的一致性。
1.3詞匯教學與語篇教學割裂
詞匯教學是語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不是全部。但是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卻把語篇教學和詞匯教學割裂開來,要么過分看重詞匯而忽視語篇,要么重視語篇而忽視了詞匯,這些都會影響語篇教學的效率,也會影響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提升。
1.4拓展活動相對單一
小學英語中的語篇教學多以對話內容為主,教師通過對詞匯、語法、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解讀實現(xiàn)知識和技能的輸入,同時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拓展訓練來進行輸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但部分英語教師在此方面的創(chuàng)新性不足,活動內容相對單一。例如,部分教師針對對話句型的創(chuàng)新設計不足,學生僅僅是對教材內容的照搬照抄,缺少相關知識之間的銜接與聯(lián)系,導致學生思維狹隘,創(chuàng)編對話最后成為模仿對話。
2?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2.1整體性原則
任何語篇都是有意義的整體,無論是對話還是故事,都包含一定的情境和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因此,教師只有把語篇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才不會破壞故事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因此,英語教師在進行語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以對語篇的整體理解為主、細節(jié)理解為輔的形式開展教學,還可以輔以思維導圖,使學生從整體上準確把握學習內容,從而實現(xiàn)對學習內容的消化和吸收。
2.2發(fā)展性原則
從語篇的結構特點來看,語篇中涵蓋了詞匯、語法和句型等相關知識,并且與學生未來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關系非常密切。因此,教師在進行語篇教學時要遵循發(fā)展性原則,在重點關注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對重點詞匯的積累、對重點語法知識的理解以及對重點句型的解讀,也可以有的放矢地針對重點內容進行適當拓展或者補充,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3? ?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3.1布置任務,引導預習,激發(fā)興趣
課前預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預習任務,引導學生學會預習和自學課文。
對于一般性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聽錄音、跟讀、初步翻譯語篇,并標注不了解的地方,對課文有整體的感知。而高年級的語篇相對較長,其中包含的詞匯、句型和信息比較豐富,學生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先組織學生了解語篇的相關背景知識,然后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課前可以先讓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問詢等方式搜集有關課文的相關知識,這樣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而且能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形成相對清晰的背景框架,進而激發(fā)對語篇的探究心理和學習興趣。之后,教師通過“3W”式提問(即Who?Where?What?)為學生提出明確的預習目標,讓其將預習內容概括成幾個問題或者知識點。
3.2深挖教材,梯度練習,駕馭知識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可以實際運用所學知識,倘若僅僅是回答或者書寫一些基礎性的書面問題,形式過于單一,內容較枯燥,沒有挑戰(zhàn)性,學生的積極性會慢慢消失,導致學習的最終目標無法實現(xiàn)。尤其是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采用任務教學法進行教學,已經是教師們的共識,但是任務過于簡單,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任務過難,又不能兼顧中、差水平的學生。因此,在語篇教學中要注重體現(xiàn)任務的階梯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成就感,讓他們在活動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不僅如此,小學英語尤其是從三四年級到五六年級的跨越,語篇從原來的簡單人物對話過渡到相對較長的文章,跨越幅度較大,很多學生都難以接受。為了讓他們感受到知識之間的連貫性,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知識的梯度,由易到難,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
3.3尊重差異,多樣練習,激發(fā)興趣
鑒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性,小學生英語課堂練習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具有層次性和差異性。不僅要有形式多樣的書面表達,而且要有豐富多彩的口語練習,不僅有角色變換的聽說練習,而且可以設計小組競爭式的朗讀大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效果更加顯著。
首先,小學英語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特別是語篇學習中的學習能力,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再結合教學目標要求和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來初步明確不同層次學生參與課堂練習的側重點,使所有學生都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避免有些學生在課堂練習中成為旁觀者,這對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適度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新課改背景下非常提倡的一種能夠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方法。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實現(xiàn)知識共享、思維碰撞、相互促進,從而促進教學效率有效提高。小學語篇教學中多數(shù)內容是以對話為主,這為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因此,英語教師在學生課堂練習及口語鞏固環(huán)節(jié)要多開展合作學習,通過合理分組來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強弱搭配和互幫互助,即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組建學習小組,這樣能夠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最后,要注意練習形式的多樣化。小學生好奇心和好勝心都比較強,但他們持續(xù)學習的時間相對較短,單一的練習形式很容易使其產生厭倦心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重視對練習形式進行多樣化設計,多開展如競賽搶答和情境展示等活動,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3.4作業(yè)分層,內容多樣,合理反饋
作業(yè)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和深化理解課堂學習內容,而且能夠起到拓展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作用。根據(jù)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特點,以及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的要求,英語教師要重視對作業(yè)的精心設計和評價,充分利用作業(yè)來鞏固和提升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設計的作業(yè)一定要目標明確,即要使作業(yè)目標和教學目標一致或者互補,使作業(yè)既能夠鞏固課上所學,也能夠針對課堂教學的不足及時進行補充。其次,教師要注意作業(yè)的統(tǒng)籌設計,即重視從單元整體框架的角度設計作業(yè),實現(xiàn)作業(yè)的層次遞進、技能互補和形式兼顧,并把控好作業(yè)的難度比例。再次,教師要明確分層作業(yè)的分層標準。為了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化需求,提倡教師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要注意分層,但很多教師對如何分層不太了解,導致作業(yè)分層效果較差。對此,英語教師在布置語篇作業(yè)時要注意把握好分層標準,可以依據(jù)“明確底線,模糊上限”“給足支持,給足空間”這兩個原則進行分層,增強作業(yè)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最后,做好作業(yè)評價和反饋。作業(yè)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有矯正、導向和激勵的作用,所以英語教師要重視對作業(yè)的評價,要有針對性評語,且要以肯定和鼓勵為主,從而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力。
綜上所述,語篇教學不是短暫的過程,從小學生接觸英語開始,教師就應該慢慢滲透語篇學習思想,讓學生從簡單的句子說起,由易到難,由少到多,不斷積累,逐步形成長的語篇,直至脫口而出,助力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晉花.語篇教學,讓課堂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淺談如何使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J].校園英語, 2014(5):92.
[2]衛(wèi)艷梅.以課堂提問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探討[J].英語教師, 2012,12(2):2-5.
[3]尚飛飛.淺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問題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20, 27(5):378-379.
[4]王琦莉.以課堂提問提高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探討[J].新課程, 2016(6):82.
[5]呂平.淺談語篇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4(34):121.
[6]李慧珍.讓“語篇教學”插上成功的翅膀:淺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J].英語畫刊:高級,2016(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