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英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游戲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游戲法在小學體育中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而且比較活潑,采取小組游戲競賽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有助于發(fā)揮體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
一、注重技能鍛煉,提高學生體育水平
課程教育改革下,體育教學提出了“教會、勤練、常賽”這一教學任務,在這一要求下,教師不僅僅需要將體育技能教授給學生,同時還需要組織學生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鞏固學生掌握的知識與能力。然而,技能訓練有時需要進行不斷的重復,如果只有這一種單一的訓練方式,學生難免會感覺枯燥乏味。而在技能鍛煉中引入游戲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勝負欲,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與水平。
例如,在足球教學后,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要求每組學生以顛球達到100各為目標,將組內(nèi)成員按照順序排列并開始比賽。比賽開始后,組內(nèi)每個成員僅有一次顛球機會,四組成員同時開始進行顛球接龍,比賽哪組最先顛滿100個球,最先顛滿的為勝出者,如四組均為顛滿,則顛球最多的一組勝出組,教師對評出的勝出組進行一定獎勵。
二、設置趣味游戲,調動學生積極性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來看,其正處于好奇心強、娛樂心強且喜好新鮮事物的階段,在教學中融入游戲,能夠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在設置游戲中,體育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且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游戲,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游戲中更好地提高學生體質。
例如,在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兩組,成縱向排列相對站立,在游戲開始后,兩隊的第一拍面對面以蛙跳形式前進,再相遇后進行猜拳游戲,猜拳勝出者繼續(xù)向前跳,而輸者則退回至本隊隊尾。再由敗者隊第二個人與勝出者面對面蛙跳前進,相遇后猜拳,勝出者繼續(xù)前進,以達到對方起點線者為勝。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興趣
有效的小組競賽游戲設置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結合學生的技能水平及興趣愛好等,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游戲。同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將多媒體技術融入游戲中,使得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跑、跳是進行體育活動的基礎,為了更好地訓練學生的跑跳能力,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兔子跑跳的視頻,組織學生進行兔子跑跳動作的模仿,進而展開“兔子跳”游戲。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模仿兔子跑跳過程中的動作,哪組學習時間最短,模仿最為貼近則深處。
總而言之,游戲競賽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既能夠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又能夠增強體育學習的趣味性,有效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