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蕓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人工智能課程教學有利于學生了解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科學探索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智能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為此,文章以提升初中生信息素養(yǎng)為目的,采取案例分析方法對初中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教學進行研究,并歸納如下教學策略: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采取探究教學,強化學習體驗;加強重點講解,提高教學效果;設計實踐活動,促進學以致用。希望對教學研究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生? 信息技術? 人工智能? 教學實踐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將“人工智能”設置為課程的六大邏輯主線之一,強調在初中階段要深化原理認識,引導學生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1]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人工智能已經(jīng)隨處可見,但是其原理深奧復雜,對于初中生來講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指導中,教師應加強教學研究,重視教學引導,為學生搭建學習探究的支架,以有效落實課程標準要求。[2]
一、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學習興趣
當下,人工智能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而多數(shù)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觸運用過這一技術。因此,在教學指導中,教師應該立足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強化他們探究人工智能原理的動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歸生活,找一找自己身邊的人工智能,并進行課堂分享;安排一些實際操作的任務,要求學生使用語音助手來完成查詢天氣、播放音樂、設置提醒等簡單的任務,促使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親身體驗人工智能技術的魅力,感受人工智能技術的實用性。這樣的教學實踐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降低學生在探究人工智能原理中產(chǎn)生的畏難心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采取探究教學,強化學習體驗
探究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生通過探究和實踐來獲取知識,通過參與體驗來提高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人工智能涉及的科學知識復雜而深奧,僅憑借語言講解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因此,教師應設計探究性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親身經(jīng)歷的機會,讓他們在體驗中生成知識、形成能力、提高素養(yǎng)。例如,在“Python語言程序設計”相關內容的教學指導中,教師根據(jù)Python語言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并設計探究學習任務。1.走近Python;2.對比分析,認識Python窗口;3.結合案例,體驗Python編程;4.優(yōu)化算法,探索循環(huán)程序;5.美化圖形,應用分支結構;6.繪制導圖,總結歸納。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層層遞進,深入探究,對Python語言程序形成了初步認識,也掌握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識。
三、加強重點講解,提高教學效果
由于人工智能的理論知識比較復雜,在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問題。所以,教師要適時進行點撥指導,讓學生跨越思維的難關,理解抽象知識,實現(xiàn)學習突破。例如,學生初次接觸Python,對Python中的程序代碼很陌生,如果直接引入知識會增加其學習難度。針對此,教師組織學生觀看繪制正方形的視頻,先通過分析正方形的算法,介紹對應的程序代碼,以便于學生理解代碼含義。同時,為學生提供體驗“畫正方形”的機會,并利用程序圖進行點撥,促使學生歸納Python繪制圖形的一般過程,進而突破學習難點,正確認知了Python語言程序。
四、設計實踐活動,促進學以致用
在初中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教學指導中,教師應立足課程的實踐性特點組織拓展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能力、提升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了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后,教師通過學科融合設計了項目化學習活動。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教師以“AI學習小助手”為主題設計學習主線,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游戲“古詩對對碰”為導入,先讓學生通過體驗語音識別技術來引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分組合作,通過人的聽寫活動去了解了我們人類識別語音的過程;通過機器的聽寫活動去了解機器識別語音的過程;通過對比實驗去分析影響識別率的因素,充分認識“AI學習小助手”中聲學模型和語言模型的功能。通過實踐活動,學生鞏固了知識,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也拓展了對人工智能的認識。
結語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指導中,教師應根據(jù)課程標準設計針對性的創(chuàng)新課例,將人工智能內容通過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逐漸理解其中的科學知識,并初步認識人工智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提升教學效果。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身為教育工作者還應繼續(xù)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水平,以教研活動為契機,不斷探究信息科技課程的教學模式,將人工智能課程以更加自然、靈活的方式融入課程之中,從而推動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的有效落地。
參考文獻:
[1]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初中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模塊的項目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23(09):2.
[2]陳江.基于計算思維的初中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單元教學實踐[J].新智慧,2023(2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