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中皓 王艷
摘要:為了研究乒乓球運動對抑郁傾向的干預效果,使運動者提升自我價值感,同時有效減輕負面影響推動這一有益影響,在體育運動干預抑郁癥領域的有限研究基礎上,深入進行乒乓球運動抑郁癥領域的發(fā)展,通過精心設計的乒乓球運動課程方案,深入研究體育鍛煉對自我效能的積極影響。本實驗采用SDS抑郁自評量表對抑郁傾向的研究對象進行評估。結果顯示,乒乓球運動對抑郁癥狀的干預效果顯著,實驗組的數(shù)據(jù)明顯高于對照組。在軀體化、抑郁、焦慮和恐懼因子上,實驗組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 <0.05)。在強迫和精神因子上,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乒乓球運動是一種適合干預抑郁傾向運動的項目,能夠達到減輕癥狀的效果,為改善抑郁癥狀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乒乓球運動;抑郁傾向;SDS自評量表;干預效果
作者簡介:趙中皓(2002—),男,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乒乓球訓練理論與方法。;王艷(1966—),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學。;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analysis of table tennis on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ve tendencies
ZHAO Zhonghao ?WANG Yan
China Table Tennis College of Shanghai Sport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able tennis on depressive tendencies, significantly boosting athletes' self-worth, and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negative impac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is beneficial influenc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table tennis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on is conducted, exploring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ports exercise on self-efficacy through carefully designed table tennis training programs. The experiment utilizes the SDS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to assess depressive tendencies in the study subjects. The result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able tenni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data notab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in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fear factors (P<0.05).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in terms of compulsion and mental factors. Table tennis proves to be a suitable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ve tendencies, showing symptom relief and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depressive symptoms.
Key Words: Exercise intervention; Depression are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1 前言
抑郁癥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其表現(xiàn)主要為明顯的情緒低落。患者通常伴隨著認知能力下降、記憶減退、感到孤獨、喪失動力、自尊心減弱以及身體不適等相應的認知和行為變化。近年來,抑郁癥的患病率逐漸增加,涉及不同階段,包括更年期抑郁癥、產(chǎn)后抑郁癥、職場抑郁癥以及校園內的青少年抑郁癥等,自殺率約為10-15%,目前,抑郁癥在全球范圍內的患病率僅次于冠心病,成為第二大疾病。據(jù)預測,到2030年左右,抑郁癥將超越其他疾病,成為全球范圍內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wèi)生工作被納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安全等領域,強化了統(tǒng)籌推進的要求。心理健康作為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問題涉及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健康幸福,是一項關系國家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問題的工作。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心理健康和精神衛(wèi)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這包括加強基礎性研究、推動科普工作、規(guī)范心理健康服務,以及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等方面的重要指導。這為我國在心理健康和精神衛(wèi)生領域取得更大成就提供了堅實基礎[]。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精神壓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下,越來越多的人呈現(xiàn)出抑郁傾向及抑郁癥狀。在抑郁傾向的人群中,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人缺乏運動習慣和鍛煉身體的習慣[]。在尋求解決辦法的過程中,乒乓球運動可能是其中最合適的選擇之一。經(jīng)研究證明體育運動對抑郁傾向是有利的[],因此解決抑郁癥問題已經(jīng)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頭等大事,特別是在體育領域。
乒乓球項目是大家的喜愛的運動之一,容易上手,屬于非身體對抗的隔網(wǎng)運動。從外在看,它有助于預防近視,增強身體健康;從內在看,可以培養(yǎng)修身養(yǎng)性,緩解壓力[]。揮拍類運動對釋放壓力和提高身體素質均具有更好的作用,這類揮拍運動能夠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并刺激大腦的獎賞系統(tǒng),從而有助于改善抑郁癥狀并預防抑郁的復發(fā)。乒乓球運動是一種結合有氧和無氧運動的揮拍類運動,適合老少,備受大家喜愛[]。乒乓球運動具有調節(jié)情緒、增強體魄、提升心理素質等功效[]。本研究主要關注抑郁傾向人群,通過提升身體健康和整體機能來改善其狀況,希望在抑郁傾向人群中推廣乒乓球運動,為改善抑郁癥狀提供一定的參考。
2 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通過社區(qū)宣傳和網(wǎng)絡招募,運用貝克抑郁量表,將有抑郁傾向的成員作為研究對象,共30人,分為兩個班,每班15人,設置一班為對照班,二班為實驗班。實驗為單盲實驗。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以“乒乓球運動”、“抑郁傾向”、“SDS自評量表”、“干預效果”等作為關鍵詞,通過中國知網(wǎng)(CNKI)、上海體育大學圖書館、百鏈等中英文數(shù)據(jù)庫進行文字檢索,通過對核心期刊文獻、碩博論文和書籍的系統(tǒng)整理和深入研究,收集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并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诂F(xiàn)有的資料文獻,提出本研究的實驗假設,為論文的撰寫提供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
2.2.2實驗法
2.2.2.1實驗目的
探討乒乓球運動對抑郁傾向人群的干預效果,分析其對抑郁傾向的改善作用,為乒乓球在抑郁傾向干預中的理論提供參考,為改善抑郁癥狀的乒乓球干預提供依據(jù)和方案。
2.2.2.2相關變量的控制
根據(jù)研究需要,結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避免和減少主客觀等影響因素,兩個班授課團隊均為同一團隊,且實驗地點與設備均一致,實驗設備采用龐博特仿人智能發(fā)球機器人。
2.2.2.3教學實驗設計
實驗班的訓練方案為期12周,每周進行兩次,每次90分鐘,運動強度為中等強度。在實驗開始前,對成員進行抑郁傾向測試,然后進行一期乒乓球運動干預,隨后再進行抑郁傾向測試,對其改善情況進行分析。課程開始時,有15分鐘的準備活動,教練員進行引領和監(jiān)督,以預防運動損傷。接下來的30分鐘是多球訓練,教練員在此觀察成員對技術的接受程度并解答疑惑,同時留意課堂氛圍。隨后的30分鐘是單球訓練,強調成員之間的討論和分享成功經(jīng)驗,同時在成員之間對打中尋找乒乓球運動的樂趣。最后的15分鐘是放松階段,教練員引領并監(jiān)督,以防止成員受到運動勞損的困擾,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保持身體健康。
對照班不進行其他體育課程的學習,以便控制其他干預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2.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本研究所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均錄入 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Excel office軟件展開研究分析,結合數(shù)據(jù)對被試抑郁傾向進行對比分析,并進行表格繪制與歸納,分析出乒乓球運動對抑郁傾向人群的影響。
3 結果與分析
3.1乒乓球運動對抑郁傾向實驗前后干預效果的分析
通過對研究對象抑郁影響因子的比較分析,乒乓球運動對抑郁傾向癥狀的干預效果較好。在軀體化、抑郁、焦慮、恐懼方面,實驗組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表現(xiàn)出了顯著性差異(p<0.05)。在強迫、精神因子方面,實驗組相比對照組情況較好,盡管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研究結果表明,乒乓球運動對改善抑郁情緒有著顯著的影響,有助于全面調節(jié)全身肌肉協(xié)調,有助于釋放長期精神壓力下的壓力,并在運動中保持專注,有利于淡化消極情緒。在訓練過程中,運動者不僅能感受到肌肉的發(fā)力和放松,還能體驗到成功揮拍的喜悅;在比賽中,也能享受勝利帶來的喜悅,使每節(jié)訓練課都成為難忘的體驗,對乒乓球運動產(chǎn)生濃厚興趣。身心愉悅的狀態(tài)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毒素的排出,同時運動后有助于改善睡眠、增強食欲和提高免疫力。乒乓球作為有規(guī)律的有氧和無氧結合運動,能夠為運動者帶來更多身心愉悅的感受,對于消除和淡化抑郁傾向具有一定的效果,可見乒乓球運動對改善抑郁傾向癥狀具有一定的效果。
3.2因子分析
3.2.1強迫和精神因子干預效果的分析
根據(jù)表1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乒乓球運動在顯著性干預抑郁傾向成員方面取得了成效,軀體化、抑郁、焦慮和恐懼因子均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在強迫和精神因子方面并未顯示出統(tǒng)計學意義??赡苁且驗楦纳茝娖群途褚钟魡栴}需要較長時間積累,一期的練習難以產(chǎn)生明顯效果。盡管乒乓球運動對抑郁傾向成員有一定改善作用,但由于實驗周期和課程時間有限,效果并不十分顯著。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觀察到實驗組的得分優(yōu)于對照組,仍表明養(yǎng)成良好的乒乓球運動習慣對精神和強迫方面會取得更好的效果。若長期堅持乒乓球運動可能對患者改善程度更加明顯。
3.2.2焦慮和抑郁因子干預效果的分析
根據(jù)表1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乒乓球運動對抑郁傾向成員的焦慮和抑郁因子改善效果最為顯著,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焦慮和恐懼在心理學上被歸類為心境障礙,而乒乓球運動對人體的生理化指標產(chǎn)生積極影響,這些生理化指標會對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影響。乒乓球運動通過調整訓練計劃,例如融入趣味性游戲,能夠在短時間內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的課堂投入度,并減輕負面情緒。當前,抑郁傾向成員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上班人群和大學生,其心理情緒波動較大,很難自我控制情緒和行為。通過乒乓球運動,患者呼吸和情緒得以調節(jié),使身心壓力得到釋放。乒乓球對患有抑郁傾向人群心境障礙的改善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乒乓球對體力有一定要求,通過克服阻力和困難完成動作,培養(yǎng)了成員克服困難的毅力磨練了意志。其次,乒乓球動作要求精細,要感知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強調肌肉之間的配合使其身體形態(tài)更加協(xié)調。在乒乓球運動中沒有強迫性的動作規(guī)范,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自如地控制動作,當養(yǎng)成乒乓球運動習慣后,患有抑郁傾向成員會更善于控制自己的身體,轉移負面情緒,改善心理狀態(tài),從而增強了控制自身心理狀態(tài)的能力[]。
3.3認知障礙干預效果的分析
經(jīng)前人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可以帶給運動者自信和自豪感,減少自卑感[]。抑郁傾向患者常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思想障礙,表現(xiàn)為消極的自我認知。從心理學角度看,改善抑郁傾向患者的思想障礙,首先需要提升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在乒乓球鍛煉中,強調呼吸、體態(tài)和思想相互配合,還有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交流與討論。在訓練過程中,大腦的興奮和抑郁相互轉化,使思想穩(wěn)定,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思想穩(wěn)定性,同時促進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改善消極認知,將自己的內心的想法敢于去說出來與其他成員進行交流與溝通,使抑郁傾向患者恢復基本的社交能力,改善他們的抑郁癥狀,此外,培養(yǎng)他們積極有規(guī)律地參加體育運動,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在持續(xù)的體育運動中,不斷減輕負面情緒和釋放精神壓力,有助于消除思維障礙。
4小結
眾所周知,乒乓球運動對運動者的身體素質有多方面的提升,包括靈敏性、協(xié)調性、心肺功能、內分泌平衡、壓力緩解和心理素質等[]。進行每周兩次乒乓球訓練并堅持至第八周,便可顯著提高身體素質,包括增加肌肉量、降低體脂率,同時顯著提升靈敏性、協(xié)調性和心肺功能。乒乓球運動對抑郁傾向成員在改善身體功能阻礙方面具有顯著效果。通過調節(jié)呼吸節(jié)奏、情緒和體態(tài),控制肌肉的收縮和放松,以及根據(jù)訓練強度調整呼吸頻率,負面的情緒得以釋放,身體得到充分舒展,情緒和情感得以平穩(wěn)。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使運動成為習慣,有助于抑郁傾向成員恢復健康,乒乓球運動產(chǎn)生的效果顯著。
根據(jù)研究和每期成員結課反饋,得出結論:針對患有抑郁傾向的成員,通過乒乓球運動干預可以達到改善效果。在參與乒乓球運動后,成員的自我滿意度高,對乒乓球課堂的評價更加積極,同時感到身心愉悅。堅持進行乒乓球運動并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有助于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并分享內心想法,進而減少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和影響。如果能夠長期堅持這種乒乓球運動的方式,抑郁癥狀將逐漸減輕。
乒乓球運動作為一項隔網(wǎng)對抗類項目,不僅有著一定的運動強度,還具有顯著的心理健康益處。通過乒乓球運動有助于釋放身體內的多巴胺和內啡肽等神經(jīng)遞質,從而改善情緒狀態(tài),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乒乓球運動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通過注意力的集中,能夠減輕負面情緒,舒緩心理焦慮。同時是一項社交活動,通過與他人進行討論合作,增進人際關系,有助于減輕孤獨感,培養(yǎng)健康心態(tài)。參與乒乓球運動,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對抑郁傾向產(chǎn)生積極的干預效果。
目前本研究仍存在一些限制。首先,由于被試人數(shù)有限,難以區(qū)分不同臨床表現(xiàn)的患者,因此難以詳細區(qū)分患者癥狀嚴重程度的可能變化。其次,在實驗結束后未進行患者情況的追蹤隨訪,因此無法確定乒乓球運動干預抑郁傾向患者效果的時效性。盡管本研究證明了乒乓球干預的調控作用,考慮添加和豐富訓練內容,以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抑制能力,提升效果。
5參考文獻
[1]周琛斐.運動療法對抑郁癥患者的干預作用探討[J].武術研究,2023,8(05):150-152.
[2] 全國人大,國務院.國務院關于精神衛(wèi)生工作情況報告[EB/OL].(2023-12-27)[2024-1-20]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312/t20231227_433832.html
[3]唐聞捷. 體育鍛煉干預大學生抑郁情緒的綜合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
[4]張萌.對大學生抑郁傾向者實施不同運動訓練干預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6):168-170.
[5]商知飛.乒乓球項目在群眾體育運動中的開展與推廣途徑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24):10-12.
[6] Chekroud, S. R. , ?Ralitza, G. , ?Zheutlin, A. B. , ?Martin, P. , ?Krumholz, H. M. , & ?Krystal, J. H. , et al. (2018).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in 1·2 million individuals in the usa between 2011 and 2015: a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S221503661830227X-.
[7]蘭洋,張忍發(fā),李逸飛.乒乓球運動對某高校教師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干預效果[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4(05):65-68.
[8] 趙芝斌. 乒乓球運動對大學生工作記憶和情緒的影響[D].廣州體育學院,2023.
[9]李佳川. 體育鍛煉對降低大學生自卑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10]孫清武.乒乓球運動對學生亞健康狀態(tài)的干預及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2(0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