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浩晶,曹郁青,鄭利欣,厲偉杉,馬強,董國軍
(1.浙江可得豐種業(yè)有限公司,浙江 磐安 322300;2.中國水稻研究所 水稻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06)
秈粳雜交稻作為一類新型水稻品種,通常被認為產量相對較高,但米質較差。選育單位圍繞粳不秈恢這一秈粳亞種間雜種優(yōu)勢進行積極探索,創(chuàng)制粳不秈恢不育系和恢復系新材料,組配了優(yōu)質高產的新型秈粳雜交稻組合嘉豐優(yōu)3號,于2021年4月通過浙江審定(浙審稻2021019),2021—2023年先后通過了江西省[(贛)引種〔2021〕第001號]、安徽省(皖引稻2021066)、福建省[(閩)引種〔2022〕第1號]、湖北省(鄂引種2022055)的引種備案,適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作中稻種植。
嘉禾112A是嘉興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與中國水稻研究所合作選育的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2020年5月通過浙江審定[浙審稻(不育系)2020013]。2011年嘉興正季,利用粳型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嘉禾212A為母本,自育半矮生型長粒粳稻新品系嘉禾112作父本測交配組。2012年海南成對種植F1代,與測交父本嘉禾112成對回交;后經海南—嘉興多次回交和逐代逐株育性鑒定,2015年海南初定B6F1并少量制繁種,定名為嘉禾112A;2015年嘉興正季繼續(xù)回交并制繁種。轉育各個世代進行套袋觀察不育系自交結實率,同時對稻瘟病等多種農藝特性進行表現型鑒定。該不育系繁茂性佳,開花習性好,配合力較強,異交結實率中等,米質優(yōu),中抗稻瘟病。
恢復系G1143是中國水稻研究所選育的偏秈型恢復系。2007年在杭州富陽試驗基地用IR64與R25(獻黨/測64-7)進行雜交,通過分子標記輔助選育技術進行單株系統(tǒng)選育,通過富陽、海南10代選育而成的偏秈型恢復系。
2013年春,在海南用恢復系G1143分別與嘉禾112A、嘉禾212A等測交配組,次年開展小區(qū)品比試驗和小面積制種,2015年起由浙江可得豐種業(yè)有限公司在浙江嘉興、磐安等地布點試種,觀察其抗逆性、適應性、豐產性,最終表現長勢繁茂、生育期適中、抗性強、米質優(yōu)、產量高、后期熟色好的嘉禾112A/G1143組合入選,新組合暫定名嘉豐優(yōu)3號。
2021年4月通過浙江審定(浙審稻2021019),2021—2023年先后通過了江西省[(贛)引種〔2021〕第001號]、安徽省(皖引稻2021066)、福建省[(閩)引種〔2022〕第1號]、湖北省(鄂引種2022055)的引種備案,適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作中稻種植。
該品種株型適中,植株較高,分蘗力中等偏弱,劍葉內卷、長挺。葉下禾,著粒中等,穗大粒多,谷殼黃亮,穎尖稈黃色,短頂芒,谷粒橢圓形,結實率較高。
2.1.1 浙江省
兩年省區(qū)試平均全生育期138.2 d,比甬優(yōu)1540(CK)短5.9 d。表1表明,該品種兩年區(qū)試每667 m2有效穗數11.9萬,株高125.2 cm,每穗總粒數306.9粒,實粒數258.8粒,結實率 84.5%,千粒重25.65 g。與甬優(yōu)1540比較結實率低6.45百分點,千粒重高2.60 g。
表1 嘉豐優(yōu)3號與甬優(yōu)1540 生育期及主要農藝經濟性狀匯總分析結果(中稻)Table 1 Summary analysis results of growth period and main agronomic and economic traits of Jiafengyou 3 and Yongyou 1540 (medium rice)
2.1.2 國家統(tǒng)一區(qū)試(長江中下游晚秈早熟組)
兩年嘉豐優(yōu)3號國家統(tǒng)一區(qū)試(長江中下游晚秈早熟組)平均生育期114.3 d,生育期比CK早熟 2.7 d,表2表明,嘉豐優(yōu)3號每667 m2有效穗16.5萬,株高 112.0 cm,穗長 23.0 cm,每穗總粒數 212.4 粒,結實率79.5%,千粒重 27.2 g。與五優(yōu)308比每穗實粒數多35.6粒,結實率低2.8百分點,千粒重高3.9 g。
表2 嘉豐優(yōu)3號 與五優(yōu)308 生育期及主要農藝經濟性狀匯總分析結果(連作晚稻)Table 2 Summary analysis results of growth period and main agroeconomic traits of Jiafengyou 3 and Wuyou 308 (continuous late rice)
2.1.3 國家統(tǒng)一區(qū)試(黃淮海粳稻組)
2022年生育期154.8 d,比CK晚熟0.3 d,每667 m2有效穗16.5萬,株高118.1 cm,穗長24.3 cm,每穗總粒數233.8粒,結實率80.3%,千粒重26.3 g。
中稻:表3表明,嘉豐優(yōu)3號平均整精米率50.6%,長寬比2.7,堊白度1.90%,透明度2.0 級,膠稠度77.5 mm,堿消值5.8級,直鏈淀粉含量13.6%,與甬優(yōu)1540比較米質均為二等。
表3 嘉豐優(yōu)3號與甬優(yōu)1540 米質和抗病分析結果(中稻)Table 3 Analysis results of rice qua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between Jiafengyou 3 and Yongyou 1540 (medium rice)
晚稻:表4表明,該品種糙米率 81.2%,精米率 72.3%,整精米率 62.4%,粒長 6.7 mm,粒型長寬比 2.9,堊白度 1.5%,透明度 2 級,堿消值 5.3 級,膠稠度 81 mm,直鏈淀粉含量 15.3%,綜合評級為部標等級優(yōu)3,米質優(yōu)于五優(yōu)308(普通)。
表4 嘉豐優(yōu)3號與五優(yōu)308米質和抗病分析結果(連作晚稻)Table 4 Analysis results of rice qua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between Jiafengyou 3 and Wuyou 308 (continuous late rice)
中稻:中抗稻瘟病,稻瘟病綜合指數3.4,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感白葉枯病,白葉枯病最高7級;高感褐飛虱,褐飛虱最高9級,抗性和甬優(yōu)1540不差上下。
晚稻:稻瘟病綜合指數2.8,穗瘟損失率級別5級,白葉枯病級7級,褐飛虱病級9級,抗性優(yōu)于五優(yōu)308。
2.4.1 浙江
表5表示,2019年浙江省單季秈粳交偏秈稻區(qū)試,每667 m2平均產量712.2 kg,比甬優(yōu)1540(CK)增產3.6%;2020年區(qū)試每667 m2平均產量639.1 kg,比甬優(yōu)1540(CK)增產0.8%;兩年省區(qū)試平均產量675.7 kg,比甬優(yōu)1540(CK)增產2.2%。2020年生產試驗每667 m2平均產量628.9 kg,比甬優(yōu)1540(CK)減產0.9%,產量略高于甬優(yōu)1540。
表5 嘉豐優(yōu)3號每667 m2產量(浙江省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Table 5 667 m2 yield of Jiafengyou 3(regional and production trials in Zhejiang Province)
2.4.2 國家統(tǒng)一區(qū)試(長江中下游晚秈早熟)
表6表示,嘉豐優(yōu)3號2021年初試每667 m2平均產量 628.48 kg,比五優(yōu)308(CK)增產 4.97%;2022年續(xù)試每667 m2平均產量616.43 kg,比五優(yōu)308(CK)增產 6.29%,兩年區(qū)試667 m2平均產量622.46 kg,比五優(yōu)308(CK)增產5.62%;生產試驗667 m2嘉豐優(yōu)3號平均產量547.07 kg,比五優(yōu)308(CK)增產 1.47%,嘉豐優(yōu)3號具有明顯的產量優(yōu)勢。
表6 嘉豐優(yōu)3號每667 m2產量(國家統(tǒng)一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Table 6 667 m2 yield of Jiafengyou 3(national unified regional and production trials)
2.4.3 國家統(tǒng)一區(qū)試(黃淮海粳稻 C 組)
2022年初試每667 m2平均產量719.71 kg,比CK增產15.86%,增產點比例91.7%。
作中稻栽培于4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667 m2秧田用種量10~12 kg,大盤機插秧每盤50 g,667 m2大田用種量0.75~1.5 kg。
手插秧齡25 d之內,機插20 d以內,秧苗二葉一心期和移栽前5~7 d,每667 m2施尿素5 kg,以培育多蘗壯秧,有效穗數13萬~15萬穗利于高產。單季手插密度27 cm×27 cm,雙本插,機插密度30 cm×21 cm。
應根據當地的土地肥力水平,合理運籌肥水,實施健身栽培。每667 m2施復合肥40 kg,移栽返青曬田后結合除草,每667 m2施尿素7.5 kg,隔4~5 d后每667 m2再施尿素7.5 kg加氯化鉀10 kg;每叢分蘗數15個左右時,排水烤田7 d左右,促進根系下扎和稻株基部粗壯,此后灌水2 d,擱田5~7 d,間歇灌排,直至孕穗;主莖葉枕距為零時灌5~10 cm水層,根據苗情667 m2施尿素7.5 kg加氯化鉀7.5 kg或復合肥20 kg,以提高穎花成花率和結實率。如葉片寬長、葉色偏深則不可施穗肥,以防貪青和倒伏。
抽穗揚花結束后間歇灌水,干濕交替,直至收割前7~10 d斷水,嚴禁斷水過早,直到90%以上谷粒黃熟后收割。
播種前選對藥劑,做好浸種,防治惡苗??;稻曲病要在破口前10 d和破口期選對口藥劑連防兩次;水稻抽穗前后慎用咪唑類殺菌劑;嚴格按規(guī)范施用除草劑,嚴禁在水稻拔節(jié)或幼穗分化后施用化學除草劑;結合大田生產和病蟲害預報,及時做好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螟蟲、白葉枯病等病蟲害防治[1-2]。
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葉枯病。
播種期需根據嘉禾112A和G1143的生育期來制定播種差期,父本G1143為中秈材料,花期相遇是雜交稻制種獲得高產的前提。
父母本種子用浸種靈等抗菌劑浸種24~36 h。秧田父母本播種量每667 m2不超過10~20 kg,父本要求稀播,以培育分蘗壯秧,播后及時塌谷可以預防麻雀和鼠害。早施斷奶肥(二葉一心)和起身肥(移栽前),秧板上水前要求秧溝有水、秧板濕潤,上水后保持一定水位;秧齡20~25 d左右?guī)Х痔Y移栽。
父母本種植比為2∶12較為理想,父本按株行距33.3 cm,株距23.3 cm,單本或雙本插栽。母本株行距為16.7 cm×16.7 cm,父母本間距以20 cm為宜。
加強田間栽培管理,促進父母本平衡生長并及時擱田,及時觀察父母本幼穗分化進程,使父母本花期處于最佳相遇狀態(tài)。薄水分蘗、淺水揚花、活水養(yǎng)稻到老。
每667 m2施氮、磷、鉀肥比例為1.6∶2.0∶1.0,底肥主要以氮、磷肥為主,適施?;ǚ?,施純氮2.5~3.0 kg,促進大穗,從而提高制種產量。
授粉以人工輔助授粉方式進行,從而提高不育系異交結實率。中午開花后每天趕2~3次粉,旺花期時要求趕3~4次,如遇陰雨天需搶晴趕粉。
在病蟲防治上宜采取化學與生物綜合防治的方法,減少化學藥劑的施用。重點做好紋枯病、稻飛虱、稻瘟病的預防。除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外,還可以采用頻振式殺蟲燈等方式捕殺二化螟、稻縱卷葉螟、飛蛾,具體病蟲害的預測及防治時間以當地植保部門發(fā)布的病蟲情報和防治意見為準。
為保證制種純度,需嚴把親本質量關和親本繁殖田隔離關,繁種田四周要保持150~200 m間隔,最好選擇天然隔離田塊進行繁種,防止不同品種互相串花。
做好親本種田間去雜關,父母本移栽后應經常進行田間去雜工作,特別是噴施九二〇前要加大去雜力度,徹底去除異型株及同型可育株。
收割時嚴防機械和人為混雜,父本授粉結束后及時割去父本,以防父本混進雜交種,同時機器要清理干凈。
種子收割后應及時進行田間純度鑒定,有雜質的應及時進行加工精選,種子保存期間應經常測定含水量、發(fā)芽率,以保證大田用種質量。
嘉豐優(yōu)3號適于機械化和大規(guī)模生產,米質穩(wěn)定性好,出米率高,晶瑩剔透,米飯有勁道,冷飯不回生。2022年因長時間持續(xù)罕見高溫導致許多水稻品種脫肥早衰,產量嚴重降低,但嘉豐優(yōu)3號產量和品質都很穩(wěn)定,以優(yōu)異的表現和品質獲得了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