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冬梅
處方藥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必須憑處方購買和使用的藥品。購買方式通常涉及前往醫(yī)院或藥店,并需要醫(yī)生開具的處方。審核標準包括經(jīng)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審批,具備藥品批準文號,文號格式為國藥準字加一個字母和8位數(shù)字組成,代表不同藥品種類。此外,處方藥還可分為不同種類,包括麻醉藥品處方、一類精神藥品處方、二類精神藥品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和普通處方(醫(yī)保處方、自費處方),以更精細地管理和使用藥品。
非處方藥(OTC藥品)則是無需醫(yī)生處方,患者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購買方式更為便捷,可以在藥店、超市等地自行購買,無需醫(yī)生介入。審核標準將這類藥品分為甲類OTC和乙類OTC,具有不同的銷售渠道和安全程度,但都經(jīng)過全面考察,具備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點。
根據(jù)藥品說明書上的專用術語理解貯藏條件,如“陰涼處”(不超過20℃)、“涼暗處”(避光不超過20℃)、“冷藏”(2~10℃)等。溫度是首要因素,需按說明書規(guī)定儲存。避光和密閉是為防光線、空氣對藥物的不良影響。濕度也很關鍵,藥品最好儲存于相對濕度45%~75%的環(huán)境中,并密封保存。家庭存藥時,應將藥箱放在小孩拿不到但成人方便取用的地方,按類別分開放置,每月檢查并清除過期或變質(zhì)的藥品。此外,開封后的藥品使用期限取決于藥品類型,如糖漿劑不宜超過1個月,而固體劑型藥品則需在24小時內(nèi)使用。
一般而言,抗生素和甲狀腺荷爾蒙藥物最好在空腹時服用,而NSAIDs等藥物最好在餐后服用,以減輕對胃的刺激。胰島素、口服降糖藥等可以隨餐服用,幫助控制血糖水平。膽固醇降低藥物通常在晚上空腹時服用。當然,具體的藥物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最佳的服藥時間應遵循醫(yī)生或藥劑師的建議。
晨服藥物應在早晨起床后,吃早餐前1小時進行,如糖皮質(zhì)激素。餐前服藥要在飯前半小時內(nèi),適用于補益類中藥;餐中服藥是在吃飯時,吃完后繼續(xù)用餐,適用于一些需要在飯中嚼服的藥物;餐后服藥是在用餐后30~60分鐘服用,特別適用于胃腸道刺激的藥物。睡前服藥是在晚上睡覺前30~60分鐘服用,適用于安神藥和部分他汀類調(diào)脂藥。
首要的選擇是清水,因為水對于藥物的吞咽和胃腸道吸收具有良好的效果。送服藥物時,白開水的溫度應控制在40℃左右,不宜過低或過高。其他飲料可能含有特異成分,可能會干擾藥物的吸收或與藥物發(fā)生不良相互作用,因此最好避免使用飲料。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藥物不應該與特定的飲料一同服用,比如牛奶,因為牛奶中的鈣可能與某些藥物發(fā)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的吸收。在某些情況下,某些果汁也可能與藥物相互作用,因此在用藥前最好向醫(yī)生咨詢。
務必在給兒童使用任何藥物之前咨詢醫(yī)生,醫(yī)生將根據(jù)兒童的年齡、體重和健康狀況為其推薦合適的藥物。另外,選擇適合兒童的藥物劑型也是重要的,如液體、懸浮液或咀嚼片,因為這些劑型更容易被兒童接受。要避免給嬰兒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以防雷氏綜合癥的發(fā)生。
孕婦用藥需根據(jù)藥物分類進行選擇——
A級:安全,如適量的維生素A、U2、C、D、E。
B級:相對安全,如青霉素、紅霉素、地高辛、胰島素。
C級:僅在動物實驗中致畸,未在人類驗證,需權衡利弊。
D級:有確切胎兒危害,僅在萬不得已時使用。
X級: 禁用,可致胎兒異常。
用藥原則:需有明確指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無害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