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飛
課堂小練筆作為單元習作的重要鋪墊和補充,具有方便靈活、形式豐富的特點,能夠在閱讀與習作之間建立起通道,也是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也在課文中安排了不少小練筆,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自主安排小練筆提供了示范。在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的策略,讓課堂小練筆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緊隨課文設計小練筆,強調的是以課文為根本、從課文出發(fā),練筆點就在課文學習的關鍵處。這樣設計的小練筆是針對課文承載的語文要素學習目標,能夠有效杜絕隨意練筆和無效練筆活動的出現(xiàn)。
1.抓住課文空白點設計小練筆
每篇課文中都存在大量留白,這是作者根據創(chuàng)作需要留下的,不是表達上的疏漏,而是表達藝術的體現(xiàn)。但是,學生在閱讀課文時,需要對作者的留白進行適當補充,才能對文本有深入的理解。如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充滿溫馨的故事,百年老屋因為很久沒人住要倒下的時候,來了要住在老屋的求助者,老屋一次次答應求助者的要求,最后一直沒有倒下去。教師可以設計小練筆:“如果你是老屋,會與老母雞進行哪些對話?關心老母雞的什么事?老母雞是怎樣回應的?”有的學生補寫老屋關心老母雞孵的蛋有沒有動靜,有的學生補寫老屋答應幫老母雞看管雞蛋,有的學生補寫老母雞許諾以后帶小雞來陪伴老屋。這樣的補白,為故事結束出現(xiàn)老屋總也倒不了進行了有力的鋪墊。
2.抓住課文動情點設計小練筆
作者寫文章總是有感而發(fā)的,只是有些文章中的感情是隱性的。讀這樣的文章,需要學生挖掘課文中的動情點,才能體會到作者的感情。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動情點設計小練筆,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文字來打開作者抒發(fā)感情的大門。如教學陸游的《示兒》,詩人在詩中抒發(fā)感情的詩句“但悲不見九州同”“家祭無忘告乃翁”,看上去十分內斂,一個“但”字表達了無奈與悲傷之情;一個“無忘”在簡單的囑咐中包含著迫切的期待。教師可以抓住詩句中的動情點設計小練筆:假如兒子來到病床前,陸游把絕筆詩遞給兒子,會怎么說、怎么做?兒子能夠從中聽懂什么?這樣就把學生帶到當時的情景中,真切感受陸游給兒子遞絕筆詩《示兒》時父子之間的真情流露:陸游用顫抖的手指著詩稿上的“九州同”, 早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兒子撲通跪下,雙手接過詩稿,高聲回應:“父親,我一定第一時間告訴您,在所有的紙錢上寫上‘九州同,讓您把這個消息帶給所有不見‘九州同的宋人!”
3.抓住課文續(xù)寫點設計小練筆
在教材中有不少課文的結尾具有戛然而止、余音裊裊的特點,作者以似斷非斷的手法進行處理,或者干脆來一個省略號,讓人讀起來有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感覺。這些都為課堂教學留下了續(xù)寫點。如教學《小狗學叫》,課文在結尾處提供了三種結局,但都沒有寫完而是以“……”呈現(xiàn)的,給學生續(xù)寫留下了選擇的余地。教師可以設計續(xù)寫小練筆:“選擇一種自己認可的結局寫下去,寫出‘……的具體內容,寫出自己覺得小狗學叫經歷許多曲折后最終得到的結果?!边@樣的續(xù)寫練筆,讓學生從中認識到結局對一個故事很重要,既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又能夠使文章的結構更完整。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文本的句式、段落、布局謀篇等表達上的獨特之處,設計課堂小練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1.抓住典范句式設計仿寫小練筆
小學教材中的課文都具有文質兼美的特點,因而課文中在表達上具有典范意義的句式比比皆是,如表達生動優(yōu)美的句子、表達很獨特的句子、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等。在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并不是具有上述特點的句子都值得教師設計仿寫的小練筆。教師可以選擇該篇課文中首次出現(xiàn)或獨有的典范句式,或者選擇表現(xiàn)力強的典范句式設計小練筆,體現(xiàn)仿寫典范句式的價值。如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課文中的第一個長句子就是一個典范的句式,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典范句式設計仿寫練筆:“仿寫課文中的第一個長句子,注意:以自己的學校為中心,看看學生從哪些路上來,是怎樣來的,用‘從……從……從……寫出來;來到學校的學生,你覺得可以分為哪幾類,再用‘有……有……有……寫出來。”這樣的練筆設計抓得準,練得實,適合三年級學生的水平。
2.抓住典范段落設計仿寫小練筆
在段的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學習概括段的內容,而且要重視學習段的結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選擇典范的段落,先組織學生閱讀、分析、提煉表達范式,再依照范式仿寫。如教學《火燒云》,課文用4個自然段描寫火燒云的形狀變化。教師可以設計仿寫構段的小練筆:“讀讀課文第4自然段,關注火燒云變化的過程,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再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火燒云形狀進行仿寫?!睂W生通過研讀第4自然段,提煉出作者的構段方式“出現(xiàn)——樣子——變化——消失”,然后選擇大公雞、老虎、龍等形狀來仿寫火燒云的變化,寫得有模有樣。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抓住課文這一關鍵載體,設計課堂小練筆,可以緊貼教學目標,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