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琳 隋赟 王立新
濟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科,濟南 250021
近年來,我國成人2型糖尿?。═2DM)發(fā)病率呈不斷升高趨勢,其臨床治療也成為研究熱點[1]。T2DM一線治療藥物為二甲雙胍,它可抑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貯存,減少肝糖輸出,并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而發(fā)揮降糖作用[2-3]。T2DM是一種需要規(guī)范、連續(xù)服藥的慢性疾病,患者患病后多需終身服用藥物,二甲雙胍為基礎用藥,價格低廉、效果確切,臨床應用廣泛,而發(fā)生胃腸道不良反應是影響臨床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的主要原因[4-5]。二甲雙胍造成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具體機制并不明確,可能與藥物在消化道黏膜聚集引起刺激有關,及時采取針對性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T2DM患者發(fā)生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5]?;诖耍狙芯糠治鰬枚纂p胍治療T2DM患者發(fā)生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風險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濟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科初次接受二甲雙胍治療的318例T2DM患者,依據(jù)1個療程(3個月)內是否發(fā)生胃腸道不良反應,將患者納入胃腸道不良反應組(61例)和非胃腸道不良反應組(257例)。⑴納入標準: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T2DM診斷標準[6],存在多尿、多飲、多食等癥狀,空腹血糖(FPG)>7.0 mmol/L,隨機血糖>11.1 mmol/L;初次使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胃腸道不良反應符合《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管理辦法》[7]中惡心、腹瀉、嘔吐、消化不良、上腹痛、便秘、胃炎、腸胃脹氣、腹脹、胃食管返流、腹部不適評價結果為“肯定”“很可能”“可能”者;年齡>18歲;臨床資料完整。⑵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其他疾病需口服阿奇霉素、阿司匹林等有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藥物者;近期接受重大手術;合并急慢性胃腸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妊娠哺乳期;合并糖尿病酮癥;同時服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影響糖代謝藥物者。
本研究經濟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批準編號:JNEYE20240610)。
通過查閱病歷系統(tǒng)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包括性別(男、女)、年齡(≤60歲、>60歲)、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T2DM病程、二甲雙胍劑量、吸煙(有、無)、飲酒(有、無)、胰島素治療(有、無)、聯(lián)用α-糖苷酶抑制藥(有、無)、藥物過敏史(有、無);實驗室指標: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尿酸(BUA)、血肌酐(Scr)。入院后當日或次日,通過BP-808型電子血壓計(江蘇金吉帝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檢測SBP、DBP;取研究對象血液標本3 ml,離心處理(3 000 r/min,10 min,離心半徑15 cm)后取血清,通過PUZS-300X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檢測血清TG、TC、HDL-C、LDL-C、BUA、Scr水平;采用葡萄糖脫氫酶法(湖南達優(yōu)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檢測血清FPG、2 h PBG水平。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T2DM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情況作為因變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進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8例T2DM并發(fā)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生61例,發(fā)生率為19.18%。胃腸道不良反應組BMI水平低于非胃腸道不良反應組,二甲雙胍劑量、飲酒、胰島素治療、聯(lián)用α-糖苷酶抑制藥比例均高于非胃腸道不良反應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單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T2DM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情況作為因變量,見表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BMI升高為T2DM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保護因素(OR=0.520,P<0.05);二甲雙胍劑量升高、飲酒、聯(lián)用α-糖苷酶抑制藥為T2DM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風險因素(OR=2.008、2.179、1.933,均P<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3 2型糖尿病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多因素分析(318例)
二甲雙胍在我國已有30余年的臨床應用經驗,具有良好的療效、安全性、衛(wèi)生經濟學證據(jù)[8]。二甲雙胍主要藥物不良反應為胃腸道不適,癥狀包括惡心、腹瀉、嘔吐、消化不良、上腹痛、便秘、胃炎、腸胃脹氣、腹脹、胃食管返流、腹部不適等,有部分患者因無法耐受而終止使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二甲雙胍在T2DM患者中的應用[9-13]。本研究中,318例T2DM并發(fā)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生61例,發(fā)生率為19.18%,與既往研究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34%類似[14-15],提示T2DM患者具有胃腸道不良反應風險,臨床亟需明確胃腸道不良反應患者特征與相關影響因素,并針對性制定預防干預措施。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BMI升高為T2DM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保護因素(OR=0.520,P<0.05),二甲雙胍劑量升高、飲酒、聯(lián)用α-糖苷酶抑制藥為T2DM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風險因素(OR=2.008、2.179、1.933,均P<0.05)。既往研究顯示,肥胖人群餐后血漿胰高血糖素樣肽-1和胃腸激素肽變化幅度均低于正常體質量患者,表明二者水平變化可增加胃腸道不良反應程度[16-18]。因此,BMI升高可降低使用二甲雙胍導致的胃腸道不良反應。針對BMI較低者,可指導患者飯后進行服藥,保護胃黏膜,還可加強中醫(yī)干預,通過針灸、按摩、敷貼等方式減輕胃腸道不良反應[19-21]。二甲雙胍用藥劑量越大,藥物在胃腸道釋放迅速,局部濃度快速升高,可增加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作用,繼而誘發(fā)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22-24]。臨床應逐漸增加用藥劑量,必要時調整劑型,如不能耐受二甲雙胍普通片,可替換為腸溶片或緩釋片。人體胃黏膜十分脆弱,飲酒患者胃黏膜受損,胃腸道耐受力低下,服用二甲雙胍后造成脹氣、反酸等一系列胃腸道不適反應,導致胃腸道功能下降,增加胃腸道不良反應風險[25-27]。因此,T2DM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改善生活習慣,降低乙醇攝入,必要時應禁酒。α-糖苷酶抑制劑的代表藥物為阿卡波糖,可延緩碳水化合物在小腸的吸收,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到達大腸后,在腸道細菌作用下被進一步分解,引起腸道內產氣過多導致胃腸道不良反應,聯(lián)用α-糖苷酶抑制藥為T2DM患者發(fā)生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風險因素[28-30]。因此,建議用其他類型降糖藥替換阿卡波糖,如有必要聯(lián)用,全面評估患者胃腸道系統(tǒng)[31]。
綜上,T2DM患者具有胃腸道不良反應風險,其保護因素為BMI升高,風險因素為二甲雙胍劑量升高、飲酒、聯(lián)用α-糖苷酶抑制藥,對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高?;颊?,應及時根據(jù)以上因素調整干預策略。但本研究樣本量有限,結果可能存在偏倚,研究所提出的相關風險因素仍需進一步研究進行論證。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高琳琳:試驗設計,研究實施,論文撰寫,論文審校;隋赟:研究實施,資料收集;王立新:論文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