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建立了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檢測食品中環(huán)氧乙烷的代謝物2-氯乙醇殘留量的分析方法。樣品經分散固相萃取前處理,脈沖進樣,外標法定量。結果表明,2-氯乙醇在50~800 ng·mL-1時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shù)R2為0.999 4;檢出限為50 ng·mL-1,定量限為150 ng·mL-1;添加水平為2 mg·kg-1時,平均回收率為89.5%~104.9%。該方法前處理操作便捷,耗材價格低,準確度較高,滿足大多數(shù)實驗室需求,可以用于食品中環(huán)氧乙烷的代謝物2-氯乙醇的測定。
關鍵詞:環(huán)氧乙烷;2-氯乙醇;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儀
Determination of 2-Chloroethanol, a Metabolite of Ethylene Oxide in Food by GC-MS/MS
FAN Yaguang, ZHAO Shihong, WU Junhong, LI Qi
(Zhengzhou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cting residual amounts of 2-chloroethanol, a metabolite of ethylene oxide, in foo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sample was pre-treated with dispersion solid-phase extraction, pulse injection, and quantified using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ylene oxide and 2-chloroethanol at 50~800 ng·mL-1,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of 0.999 4; the detection limit is 50 ng·mL-1, and the quantification limit is 150 ng·mL-1; when the addition level is 2 mg·kg-1,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is 89.5% to 104.9%. This method has convenient pre-treatment operation, low consumable cost, high accuracy, and meets the needs of most laboratories. It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thylene oxide and its metabolite 2-chloroethanol in food.
Keywords: ethylene oxide; 2-chloroethanol; 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環(huán)氧乙烷是一種重要的雜環(huán)類石化產品,化學式為C2H4O,是最有效的光譜滅菌劑之一,特別是在醫(yī)療器械中被廣泛使用[1]。環(huán)氧乙烷還可以作為廣譜滅菌劑,用于殺滅細菌、病毒、芽孢等微生物,穿透力強,滅菌效果較好[2-4]。但環(huán)氧乙烷有一定毒性,長期暴露在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境中,可能會引起頭痛、嘔吐、惡心、呼吸困難[5],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其列入最新的第一類致癌物清單中[6]。現(xiàn)如今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禁止使用環(huán)氧乙烷進行食品殺菌[7]。
食品中殘留的環(huán)氧乙烷大多來源于食品包裝的遷移[8]。例如,對食品外包裝進行熏蒸滅菌,則可能導致環(huán)氧乙烷殘留;使用環(huán)氧乙烷對聚酯薄膜進行滅菌處理也可能會導致環(huán)氧乙烷殘留[9]。歐盟明令禁止使用環(huán)氧乙烷作為植保劑,但可以作為農藥使用在特定農作物上,我國規(guī)定環(huán)氧乙烷僅可使用在患有矮腥黑穗病的小麥上[10]。環(huán)氧乙烷在接觸食品后,會發(fā)生分解反應,其代謝產物包括2-氯乙醇、乙二醇、2-溴乙醇。通常情況下,環(huán)氧乙烷在滅菌操作后,72 h后清除率可以達到99%,但是2-氯乙醇的清除速率十分緩慢,在72 h的解析后,依然存在32%的殘留[11]。本方法對環(huán)氧乙烷的代謝物2-氯乙醇進行檢測。
目前,關于2-氯乙醇的檢測主要針對醫(yī)療器械、紡織品及其制品,且多采用頂空法和浸提法[11]。頂空法靈敏度低,采用水為基質進行提取時,所含樣品量較少,不適用微量測定[12];浸提法耗時較長、步驟煩瑣,對環(huán)境污染較大,不適合大批量檢測。歐盟規(guī)定使用程序升溫汽化進樣口進樣,同位素內標法定量,但該方法前處理煩瑣,操作難度較大,對人員和儀器設備要求較高,檢測成本較高,不利于大面積推廣應用。因此急需要開發(fā)出一種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的適合食品中環(huán)氧乙烷及其代謝物的檢測方法。
本文結合脈沖進樣方式,建立了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檢測食品中環(huán)氧乙烷的代謝物2-氯乙醇殘留量的分析方法。本方法前處理操作便捷,耗材價格低,定性更為準確,較大程度地避免了假陽性結果,適合食品中環(huán)氧乙烷的代謝物2-氯乙醇的檢測。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2-氯乙醇標準品(阿爾塔);試驗用水:一級純水;本實驗所有溶劑均購于Fisher公司。
TSQ 8000 EVO質譜儀,Thermo Scientic;TraceTM 1310 GC氣相色譜儀,Thermo Scientic;色譜柱:Thermo Scientic Trace GOLD TG-WAXMS(30 m×0.25 mm,0.25 μm)。
1.2 實驗方法
1.2.1 儀器條件
(1)色譜條件。進樣口溫度:200 ℃;進樣量:1 μL;進樣方式:脈沖進樣,不分離模式;載氣:高純氦氣;載氣流速:1.2 mL·min-1。升溫程序:初始50 ℃,保持1 min,以20 ℃·min-1升至100 ℃,再以5 ℃·min-1升至120 ℃,再以40 ℃·min-1升至250 ℃,保持10 min。
(2)質譜條件。離子傳輸線溫度:300 ℃;離子源溫度:300 ℃;電離能量:70 eV;溶劑延遲5 min;離子監(jiān)測模式(SIM),2-氯乙醇定量離子m/z 31,定性離子m/z 49、43、29,離子豐度比100∶6∶12∶9。
1.2.2 標準溶液配制
室溫吸取10 mg/·L-1的標準溶液1 mL于10 mL容量瓶中,乙腈定容,配制成1 000 μg·mL-1的中間液。用乙腈逐級稀釋標準中間液得到濃度分別為50 ng·mL-1、100 ng·mL-1、200 ng·mL-1、400 ng·mL-1、600 ng·mL-1、800 ng·mL-1的標準工作液。
1.2.3 樣品前處理
將樣品進行粉碎后準確稱取試樣0.5 g(精確至0.001 g),置于50 mL具塞離心管中,加入5 mL乙腈,渦旋振蕩5 min,超聲10 min,離心后準確移取2 mL上清液于15 mL離心管中,加入50 mg C18、100 mg無水硫酸鎂清除油脂、脂肪酸、蛋白質等,渦旋3 min后離心,取上清液過0.22 μm濾膜,供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上機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儀器條件優(yōu)化
2.1.1 色譜柱的選擇
TG-WAXMS是一款高極性相毛細管柱,適用于醇類的分離。經測試,TG-WAXMS柱對2-氯乙醇有較好的保留效果、分離效果好,且其靈敏度高,色譜峰形良好,出峰時間穩(wěn)定在5.88 min左右,并且目標峰附近并無其他干擾峰存在,因此選擇TG-WAXMS柱。
2.1.2 載氣流速與進樣方式的選擇
載氣流速是影響氣相色譜分離度的重要因素。流速快慢會影響峰型、靈敏度,進而影響定量結果。流速過快會降低效能,過慢則容易形成拖尾峰,在相同的樣品情況下,流速對組分的保留時間影響較大。合適的載氣流速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塔板數(shù),進而提高分離下效率。本文對比研究了流速為1.0 mL·min-1、1.2 mL·min-1時對2-氯乙醇分離效果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流速為1.2 mL·min-1時,峰形更加尖銳,分離度更好。
合適的分流比可以改善待測物峰型。分流比增大時,進入色譜柱的氣體會減少,若色譜峰發(fā)生嚴重拖尾或分離度不好時,可以適當調高分流比,從而改善分離度。分流比降低時,進入色譜柱的氣體增多,若分析物含量較低,響應值偏小,則可以適當調低分流比,增大檢測器的響應值。本方法發(fā)現(xiàn),使用脈沖不分流進樣,不存在分離度低、拖尾等情況,而脈沖不分流進樣還能有效提高本方法痕量檢測的能力,所以本方法選擇脈沖不分流進樣。
2.1.3 特征離子的選擇
在SIM模式下,對2-氯乙醇進行Full Scan掃描,選擇干擾最小、離子豐度最高的離子作為定量離子,其余作為定性離子。最終確定2-氯乙醇定量離子質荷比(m/z)為31,定性離子選擇質荷比(m/z)49、43、29。
2.1.4 基質效應
本方法同時考察了基質效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圖1是濃度為200 ng·mL-1的2-氯乙醇的基質標樣與溶劑標樣的比較圖,實驗結果表明濃度為200 ng·mL-1時基質對2-氯乙醇并無明顯增強,因此該實驗采用溶劑標與基質標均可。綜合考慮,本方法最終選擇溶劑標。
采用上述優(yōu)化后的儀器條件進樣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2-氯乙醇峰型良好,目標峰周圍不存在干擾峰。
2.2 線性方程、檢出限和定量限
以2-氯乙醇的峰面積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濃度在50~800 ng·mL-1時,線性關系良好,線性相關系數(shù)(R2)為0.999 4,線性方程為Y=1.13×104X+5.19×104。
以3倍信噪比(S/N)作為檢出限,10倍信噪比(S/N)作為定量限,得出本方法2-氯乙醇的檢出限為20 ng·g-1,定量限為50 ng·g-1,滿足日常工作的檢測需求。
2.3 加標回收試驗
取同一份樣品,進行處理并制成添加量為2 mg·kg-1的樣品,進行加標回收試驗,考察該方法的回收率,結果見表1。平均回收率為89.5%~104.9%,符合GB/T 27404—2008要求。
2.4 實際樣品檢測
鑒于在2021年8月,歐盟在韓國某品牌方便面中發(fā)現(xiàn)環(huán)氧乙烷超標,筆者從市場上購買了6款不同品牌的方便面,對其面餅中2-氯乙醇進行檢測。每批次采取雙平行檢測,兩次結果的誤差不得大于10%。結果顯示,6批次方便面面餅中均未檢出2-氯乙醇。
3 結論
本試驗通過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儀建立了食品中環(huán)氧乙烷的代謝物2-氯乙醇的檢測方法,有效提升了食品中2-氯乙醇的檢測效率。該方法操作便捷、快速,成本低廉,靈敏度低、重復性好、定量準確,可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求,為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和風險監(jiān)測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孫娜娜.無菌醫(yī)療器械中環(huán)氧乙烷的殘留問題分析[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20(16):189-190.
[2]郭秀靜,王玉瓊.3種常用低溫滅菌方法研究現(xiàn)狀[J].護理研究,2006(16):1425-1427.
[3]朱珠,楊德虎,黃婷婷,等.醫(yī)用口罩及醫(yī)用防護服中環(huán)氧乙烷的測定方法研究[J].化工設計通訊,2021,47(9):100-101.
[4]陳慧,周曉麗,黃浩,等.3種低溫滅菌方式下不同包裝材料滅菌效果比較[J].護理學雜志,2021,36(11):49-51.
[5]岳大磊,張子豪,李全忠,等.吹掃捕集-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測定兒童防護口罩中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丙烷[J].化學分析計量,2021,30(12):1-5.
[6]朱建民,劉兆濱,董振鵬,等.環(huán)氧乙烷滅菌現(xiàn)狀與發(fā)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21,38(5):373-376.
[7]張霞,周雯,王有森.環(huán)氧乙烷在滅菌物品中殘留量測定及毒性研究進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5(2):217-218.
[8]彭俊,王書晗,劉文亮,等.頂空氣相色譜法測定藥包材產品中環(huán)氧乙烷殘留量[J].廣東化工,2021,48(21):155-156.
[9]劉柏東,賀偉罡,陳敏.醫(yī)療器械中環(huán)氧乙烷滅菌殘留物的來源分析[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2020,44(5):443-447.
[10]黃慶林,劉永勝,樓旭日,等.環(huán)氧乙烷對小麥矮腥黑穗病菌的殺滅效果[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6):571-575.
[11]何孝祥,湯澤錛,李繼濤,等.環(huán)氧乙烷水解生成乙二醇的研究[J].浙江化工,2020,51(11):23-25.
[12]鞏凡,郝莉花,李珍珠,等.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同時測定方便面中環(huán)氧乙烷及其代謝物2-氯乙醇[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24):
9349-9354.
基金項目: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科技計劃項目任務書(2022sj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