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掌握英語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英語開闊視野,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培養(yǎng)競爭意識,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氛圍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指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并完成某項學習任務或解決問題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在英語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語言運用能力?;诖耍P者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以期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啟示。
一、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確定學習目標
通過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確保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確定以下四個學習目標。
一是明確語言技能目標。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學生需要達成的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二是明確知識與能力目標。除了語言技能,教師還應確定學生要掌握的語言知識和相關能力,如語法應用能力、翻譯能力等。同時,教師應結合課程內容和教材要求,確定學生需要具備的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的目標。
三是明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學生形成尊重他人、樂于分享和合作的情感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語言學習價值觀。
四是確定評價目標。評價目標是對學習目標的量化和具體化,教師可以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組內互評、教師評價和自我評價等方式,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Welcome to our school!”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明確這一節(jié)課教學的學習目標。其中,語言技能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聽力方面,能聽懂他人介紹學校設施和相關活動內容;二是口語表達方面,能用簡單的句子介紹自己的學校和課外活動的內容;三是閱讀方面,能閱讀簡短的學校介紹。知識與能力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掌握there be句型的用法和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的構造;二是掌握與學校設施、課外活動相關的詞匯;三是能用英語描述學校生活,并進行簡單的中英互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培養(yǎng)學生對學校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校經歷和感受;二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相互尊重、合作分享,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評價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口頭表達和書面作業(yè),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互動和協(xié)作,評價學生的合作能力;三是通過課堂互動和問題解答的方式,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以上學習目標的設定,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二)科學分組
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促進學生交流、合作和共同學習。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分組策略,確保學生在合作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首先,在分組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策略,即根據(jù)學生不同的特長和興趣愛好進行分組,營造相互學習的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將擅長語法的學生、善于口語表達的學生和熟練運用詞匯的學生分為一組,讓他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其次,教師可以采用隨機分組的策略,避免學生之間的固定群體關系,從而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包容性和團隊意識,幫助學生在合作中學會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
再次,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組,將學習能力相近的學生放在同一小組中,讓小組內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理解和支持,避免因學生學習差距太大而出現(xiàn)合作效果不佳的情況。
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組,將外向的學生和內向的學生組成一組,從而增強性格內向學生的自信心,增強性格外向學生的責任感。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學科特點靈活設計,通過多元化、隨機化、水平化和性格化等分組策略,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促進、共同學習,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My day”時,為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學習,筆者結合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特點,采取多元化的分組策略,讓每名學生在合作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筆者結合了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將學生分為四組,每組由一名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引導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合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積極交流、合作,并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優(yōu)勢,增強了學習效果。
(三)明確角色與責任
明確角色與責任是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一步。教師為每個小組的學生分配角色,明確責任,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團隊合作的效果。
教師可以指定學生擔任組長或團隊領導者,讓其負責組織小組活動,協(xié)調其他學生之間的合作,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組長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能夠鼓勵組員積極參與,并及時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每個小組成員都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例如,教師可以指定學生擔任記錄員的角色,負責記錄小組討論的要點和重要信息;指定學生擔任時間管理者的角色,負責把握任務進度和時間安排;指定學生擔任發(fā)言人的角色,負責向全班匯報小組的成果和觀點等。教師明確學生的分工和責任,能充分發(fā)揮每名學生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合作效率。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擔任反饋者的角色,讓其負責收集小組成員的反饋意見,如對合作過程的評價、對他人的建議等。擔任反饋者的學生可以定期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了解大家對合作學習的感受和需求,并及時反饋給教師,以便于教師及時調整策略,改進合作方式。除了上述角色,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具體任務的性質,設立其他角色,明確其責任。例如,如果是一項寫作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擔任編輯,并讓其負責修改和潤色文章;如果是一項演講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擔任排練導演,并讓其負責協(xié)調演講內容和表達方式;等等。明確角色和責任,可以使每個小組的學生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增強團隊合作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Food and lifestyle”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各個小組制作一份關于健康飲食的宣傳海報,展示他們在這一單元中學到的知識。
為了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具成效,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的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讓他們承擔不同的責任。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擔任組長的角色,讓其負責組織和協(xié)調小組成員的工作,確保小組的每個人都參與項目,并按時完成任務。組長需要掌握一些與“Food and lifestyle”這一內容相關的英語單詞,如nutrition、health、exercise等,以便更好地指導小組成員。教師還可以讓部分學生擔任內容搜集員的角色,讓其負責搜集、整理與健康飲食相關的信息,并使用課本和互聯(lián)網等資源來獲取所需的知識,如balanced diet、vitamins、minerals等英語詞匯。教師也可以讓部分學生擔任設計者,讓其負責制作海報的布局和設計。設計者需要掌握一些與“Food and lifestyle”主題相關的英語單詞,如fruits、vegetables、meat、fish等,使海報更具吸引力。
教師為小組學生分配明確的角色和責任,能使學生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務,積累更多與“Food and lifestyle”主題相關的英語單詞和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加深學生對英語主題的理解。
(四)設計合適的任務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如何設計合適的任務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下面,筆者從任務的目的、難度和形式三個方面,探討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設計策略。
首先,任務的目的應當明確。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組討論題目,要求學生就某一話題展開討論,并形成結論性觀點,從而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
其次,任務的難度應當適中。任務的難度過高會使學生望而卻步,難度過低又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知識儲備,設計難度適中的任務,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比如,對于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詞匯和語法練習;對于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更為復雜的閱讀理解和寫作練習。
最后,任務的形式應當多樣化,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初中英語課堂中,任務的形式可以是口頭表達,也可以是書面表達。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小組內模擬實際場景,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可以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寫作練習,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無論采取何種形式,教師應當注意任務的多樣性,避免任務形式過多重復或者過于單一。
二、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評估方法
(一)學生自評
學生自評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評估標準包括積極參與、與小組成員的溝通、是否與組員進行有效的合作等因素。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小組成員互評
小組成員互評是一種常見而有效的評估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并促進小組內部的良好合作和互動。在初中英語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四個步驟開展小組成員互評。
一是設定評估指標,教師可以提前設定一些評估指標,如參與度、貢獻度、溝通能力、合作態(tài)度等,讓其作為小組成員互評的依據(jù);二是設計評估表格,教師可以設計評估表格,列出各項指標;三是互相評估,小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互動經驗,結合評估表格中的指標,給出客觀而準確的評分,并提供相關的評價意見;四是教師指導,教師可以收集小組成員的評估表格,仔細分析每個組員的評價結果,提供必要的指導并提出建議。
小組成員互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強小組內部的凝聚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即確定學習目標、科學分組、明確角色與責任、設計合適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真正發(fā)揮作用,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縣經濟開發(fā)區(q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