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是終身的,是循序漸進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書都是用母語來表達的,即便是外語書,最終要讓學習者理解、運用,真正產(chǎn)生影響,或多或少還是要將其轉化為母語。由此可見,學好語文何其重要。縱觀整個語文學習階段,處處離不開閱讀,教材中的知識點皆是以篇章的方式呈現(xiàn),引導學生去閱讀的,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相應的知識點,并加以運用。
學語文,必學閱讀,而閱讀中最難的又屬整本書閱讀。整本書閱讀難在哪?對于學生來說,最大的難處無非在于篇幅多、線索多、內涵豐富,要把一本書的內容串聯(lián)起來去思考。而這種思考是靈活的,是具有主觀性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角度。既然難,那么作為教師又該如何去教學呢?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其他教師對此的經(jīng)驗分享,筆者有以下三點感悟。
一、把握課標,吃透理論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關于整本書閱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整本書閱讀教學,應以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為主。引導學生了解閱讀的多種策略,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通讀整本書,了解主要內容,關注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重視序言、目錄等在整本書閱讀中的作用。設計、組織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師生共讀、同伴共讀,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jié),建立讀書共同體,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經(jīng)驗?!睖厝迕粝壬f,要求整本書閱讀,最重要的作用是“養(yǎng)性”,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感受讀書之美,養(yǎng)成好讀書的習慣。
由此可見,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皩W貴在思,思而后得”,把握課標,吃透理論才能讓整本書閱讀教學有的放矢,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有所收獲。
二、因學制宜,積極實踐
筆者采用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為“雙線+雙向”,雙線即線上和線下,雙向即學生和教師。線上線下齊發(fā)力,教師學生共成長,這既是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初衷,也是整本書閱讀教學要實現(xiàn)的目標。下面,筆者以《神筆馬良》這本書為例,分享自己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
《神筆馬良》是享譽世界的經(jīng)典文學名著,是中國兒童文學的瑰寶,曾榮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獎一等獎,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渡窆P馬良》講的是有個愛畫畫的孩子叫馬良,他無意中獲得了一支神筆,用神筆畫的東西都能變成真的。財主和皇帝知道此事,就逼馬良為他們畫金山,馬良和他們斗智斗勇,最終懲治了那些壞人。從此,馬良專替窮人作畫,幫助窮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馬良的形象深入人心,已經(jīng)成為中國兒童智慧、勇敢和正義的化身。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對“快樂讀書吧”板塊內容的編排是梯級設計,二年級編排的內容以短小的童話故事、簡單的兒童故事為主。如二年級下冊的“快樂讀書吧”板塊以“讀讀兒童故事”為主要內容,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兒童故事書,在學生的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在《神筆馬良》這一故事中,主人公馬良善良正義,能向學生展現(xiàn)真善美的美好品質;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故事中神筆的神奇之處,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筆者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的相關內容和教材中“快樂讀書吧”板塊的學習目標,設計了以下四個《神筆馬良》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目標:一是學會看目錄,借助目錄了解全書的內容;二是通過指導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三是通過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使學生享受讀書的樂趣,愛上閱讀;四是通過交流閱讀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神筆馬良》整本書閱讀的指導過程中,筆者采用“雙線+雙向”教學方法,并結合“南昌智慧閱讀平臺”,運用科技賦能,助力整本書閱讀全過程。
1.讀前激趣,雙重導讀。圖書館導讀課,這是帶給學生別樣體驗的第一重導讀課。圖書館是最適合開啟整本書閱讀的地方。所以,筆者選擇將圖書館作為開啟整本書閱讀的第一站,使學生對整本書閱讀充滿期待。在導讀課中,筆者創(chuàng)設了“尋找畫筆”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對導讀課的興趣,將“讀封面,找信息”“識目錄,曉方位”“認作者,讀背景”“看插圖,猜故事”“聽音頻,樂閱讀”五種不同的閱讀方法變成五支不同顏色的畫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惫P者在閱讀前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同時,筆者結合作品的特點,帶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拉近學生與整本書的距離,讓學生樂于閱讀《神筆馬良》這本書。
除了線下的圖書館導讀課,筆者還依托線上的“南昌智慧閱讀平臺”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南昌智慧閱讀平臺”是利用大數(shù)據(jù)構建的線上圖書館,包含各種圖書和各類資源。筆者在線上構建閱讀課,為學生一鍵提供閱讀資源,并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的指導,實現(xiàn)學生自主閱讀。閱讀課以“流程化學習方式”“科學性指導方法”“主題式導讀設計”“多樣化課程資源”為標準,分環(huán)節(jié)和章節(jié)指導學生進行線上整本書閱讀。筆者在進行《神筆馬良》整本書閱讀指導時就運用了建課功能,開啟了第二重導讀——《神筆馬良》整本書線上閱讀課。學生自主選擇,進入線上課程,選擇“閱讀地圖”中的“第一站:導讀環(huán)節(jié)”,并完成“圖書介紹”“認識作者”“了解背景”“帶著好奇讀”等八個章節(jié)的任務。其中“帶著好奇讀”章節(jié)特別受學生的喜歡,這一環(huán)節(jié)從學生喜歡的畫畫引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
2.多元架構,整合共讀。筆者采用多元架構、整合共讀的方式,以多種閱讀方式給予學生不同的閱讀體驗,使學生保持對整本書閱讀的新鮮感,讓學生享受閱讀,愛上閱讀。
方式一:師生共讀樂成長。在閱讀過程中,筆者每周錄制兩次音頻,并將音頻發(fā)送至班級群,帶著學生一起讀故事。同時,筆者將《神筆馬良》這本書中的某個片段朗誦給學生聽,并在朗誦完后設計問題。
方式二:親子閱讀聚歡堂。筆者設計了親子共讀單輔助親子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和家長一起完成共讀單。依據(jù)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學情和《神筆馬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筆者從梳理情節(jié)、感受人物、感悟道理三個方面入手,在共讀單中設計了三道題目。同時,筆者在題目的設計中加入了“說給爸爸媽媽聽”“爸爸媽媽討論一下”等親子閱讀要素,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增進了親子關系。
方式三:學生自讀愛積累。在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筆者設計了閱讀記錄卡,讓學生將閱讀過程中找到的好詞、好句和自己的感想等內容記錄下來,在第二天來到學校后,將記錄的內容兌換成“閱讀幣”,存入自己的“閱讀存折”中。這種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堅持閱讀的習慣,又可以鼓勵學生積累語文知識。
方式四:線上閱讀趣選擇。筆者依托“南昌智慧閱讀平臺”,讓學生自主選擇線上閱讀原文的方式,隨時隨地進行閱讀或讓學生進入“閱讀地圖”中的“第二站:自讀環(huán)節(jié)”,選擇《神筆馬良》中的三個經(jīng)典片段進行精讀,感受主人公馬良志向堅定、勤奮努力、不畏強權的優(yōu)秀品質。筆者還讓學生將自己的朗讀錄音和摘抄筆記上傳,在云平臺互相欣賞、互相學習。
3.不同模式,總結閱讀。在讀完《神筆馬良》整本書后,筆者在班上開展了一堂常規(guī)模式的交流分享課。筆者在課上組織了以下五個活動。一是比一比,展示自己的“閱讀存折”,比一比誰的“閱讀幣”最多。“閱讀存折”記錄了學生閱讀的點滴情況,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每日閱讀的好習慣。二是說一說,說說自己的親子共讀單和閱讀體會,每一張親子共讀單都是學生和家長堅持親子閱讀的成果。筆者通過學生的分享,引導學生學習馬良所具有的善良、正直、智慧、勇敢等優(yōu)秀品質。三是演一演,筆者讓學生選擇《神筆馬良》這本書中最喜歡的人物進行表演,讓其他學生猜猜演的是誰。四是評一評,筆者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存折”、分享和表演情況,為學生頒發(fā)《神筆馬良》“閱讀勛章”,并通過評獎的方式激勵學生繼續(xù)閱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生閱讀的好習慣。五是引一引,筆者引導學生從一本書的單一閱讀走向一類書的群書閱讀,引導學生繼續(xù)閱讀其他的兒童故事,如教材中“快樂讀書吧”板塊推薦的《七色花》《一起長大的玩具》《愿望的實現(xiàn)》等書籍。此外,筆者鼓勵學生自主制訂閱讀計劃,繪制自己的閱讀圖集,畫出喜愛的故事人物,并定期開展閱讀分享會,頒發(fā)其他書目的“閱讀勛章”,持續(xù)關注和推進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除了常規(guī)模式,學生還可以選擇科技模式。筆者引導學生登錄“南昌智慧閱讀平臺”,讓學生依據(jù)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完成“閱讀地圖”中的“第三站:交流環(huán)節(jié)”“第四站:閱讀能力測評”“第五站:寫作能力提升”“第六站:走向更多書”等任務,鞏固整本書閱讀所得,豐富類書閱讀。
筆者在線上閱讀課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和書目的特點設計了“閱讀地圖”,讓學生像闖關一樣完成閱讀。在完成全部闖關后,線上平臺還會生成學習證書,給予學生滿滿的儀式感。此外,筆者通過后臺可以看到學生的閱讀數(shù)據(jù),并依據(jù)數(shù)據(jù)了解和分析全班學生的閱讀情況,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雖然《神筆馬良》只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一個實例,但筆者運用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同樣適用于其他書目。
“愿每一個孩子都是馬良,愿每一個孩子都有一支神筆。”筆者愿和學生共讀一本書,走進同一個世界,感受不同的閱讀樂趣。希望每一名學生都能在書的海洋中遨游,吸取更多的知識,享受閱讀的快樂。
三、前路漫漫,思向遠方
以上是筆者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方面的做法,但是筆者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仍有很多問題需要不斷完善、不斷探索。比如,整本書閱讀重在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興趣、呵護興趣,在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設計中如何多給學生一些自主性、多樣性、靈活性。閱讀伴隨人的一生,尤其是在當前“雙減”“立德樹人”等背景下,如何激發(fā)每名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更多的學生真正喜歡上整本書閱讀,更大程度地引導學生自由閱讀、個性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內驅力,這是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語文教師今后努力的方向。
整本書閱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何讓學生在閱讀后多有所得?站在教師的角度,筆者希望十年、二十年以后,學生依然熱愛閱讀。如此,筆者才可以自豪地說,是閱讀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力量,是閱讀讓他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樂觀面對生活。
(作者單位:南昌市紅谷灘區(qū)碟子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