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瑩 武歌
【摘要】現(xiàn)當代河南籍作家通過對中原方言俗語的靈活使用來展現(xiàn)河南鄉(xiāng)土世界。我們借助《漢語方言大詞典》和《河南省志·方言志》等辭書,選取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具有河南濃郁地方特色的方言詞匯,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四類,展開逐一深入探究。希望我們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探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河南方言的使用情況,體會其使用的效果及表現(xiàn)力;另一方面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提供了大量關于河南方言詞匯的例證,通過對其的深入分析,對河南方言詞匯研究及相關方言辭書的編撰、修訂,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河南方言;漢語
【中圖分類號】H17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14-011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4.036
基金項目:鄭州師范學院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JSJY-221978);鄭州師范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建設專項經(jīng)費資助(DCZ2022025)。
河南方言和文化涵養(yǎng)了出色的現(xiàn)當代河南籍作家,也孕育出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河南籍作家在對中原景象、中原文化的書寫中,帶有濃郁的河南地方色彩。這不僅得益于作品中獨特民俗風情的描述,更在于大量的河南方言詞匯在作品中恰到好處的運用。具有濃郁河南地方色彩的方言詞匯的運用,使現(xiàn)當代河南作家筆下的河南更加生動鮮活,用文字建構(gòu)了獨特的中原文化世界。下面是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河南方言的使用情況。
一、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名詞類河南方言
(1)他只要對主任和支書暗示一下,他就會磨道圈里查驢蹄找不完的事,雖說殺不了頭,也別想過安生日子了?!保▎痰溥\《小城今天有話說》)
(2)茶和水的區(qū)別,就在于水是涼的,生的;茶是熱的,熟的。當然了,家里若來了比較重要的客人,女主人會在鍋里打兩只荷包蛋,或往碗里抓進一把紅糖。打了荷包蛋的茶叫雞蛋茶,放了紅糖的茶叫紅糖茶。(劉慶邦《誰都知道》)
(3)她目光躲避著破鞋,把尿罐提起來,放在門口,找來一條鉤擔,一頭鉤上尿罐,另一頭鉤上一只荊條編的糞筐。(劉慶邦《走窯漢》)
“磨道”,《漢語方言大詞典》解釋為:<名>磨面時繞著磨走的環(huán)形道。(一)冀魯官話。(二)中原官話。李準《黃河東流去》第十六章:“我爹是個瞎子,在他家當牲口使喚,給他家推了六七年磨,活活累死在他家~里?!痹 度藲g馬叫》:“冬梅(唱):‘東坡西坡都沒有,愛勤(唱),‘小驢拴在~里?!保ㄈx語。例(1)中的“磨道圈里查驢蹄”出自于歇后語,“磨道里尋驢蹄——啥時也現(xiàn)成”。原指在磨道里到處是驢踩的印子,實指某種現(xiàn)象隨時都可以找到。喬典運在這里運用的比喻、夸張的手法,但是“磨道”和“驢”在喬典運筆下,是農(nóng)村日常勞動生活中常出現(xiàn)的事物?!安琛保逗幽鲜≈尽し窖灾尽方忉尀椋汉幽蠔|部及南部一些縣指開水?!半u蛋茶”,《河南省志·方言志》解釋為:將雞蛋打碎,攪拌后用開水沖沏,放上糖所做成的湯。是河南招待客人的湯水,流行于東部和南部縣市。例(2)中的“茶”是方言詞,劉慶邦在小說中以“茶”這個方言詞作為描寫對象,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說明。例(3)中的“鉤擔”,在《河南省志·方言志》解釋為:gou24tan53[kou24tan53]比扁擔短小,兩端有鐵環(huán)、鐵鉤,多用來挑水桶、籮頭等?!稘h語方言大詞典》解釋為:<名>兩頭帶有鐵鉤的扁擔。(一)膠遼官話。(二)中原官話。河南洛陽、孟津。李準《黃河東流去》第三十章:“他又親自扶著~放在老漢肩上,才轉(zhuǎn)了回米?!痹 读鹤R鼍墶罚骸澳氵B~帶桶板到井里,您大哥替你擔水還用啥擔喲!”(三)客話。以上這些事物的出現(xiàn),帶有強烈的生活實感,散發(fā)著濃郁的中原鄉(xiāng)土氣息。
二、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動詞類河南方言
(4)趙日穿走著噴著,到了同豐煙廠,果然抬出了三箱紙煙。(馮金堂《黃水傳》)
(5)你哥不是噴哩,你兒時見你哥穿過破鞋!(豫劇《李雙雙》)
(6)楊百利雖然當個司爐不算什么,但也走南闖北大半年,見過些世面;他又會“噴空”,說話不怵場子,上了第一桌,竟縱橫捭闔起來。(劉震云《一句頂一萬句》)
河南方言詞匯“噴”,即指普通話中的聊天?!皣姟弊鳛槭呛幽先藷嶂缘囊环N聊天方式,顯然“噴”代表的是人情感、思想的一種宣泄和釋放,更體現(xiàn)其文學表現(xiàn)的張力。在《漢語方言大詞典》解釋為:①<動>說,聊天兒,閑談;②<動>夸口,吹牛。也就是說,一個是中性詞義,指“說,聊天兒,閑談”,如例(4);一個貶義詞義,指“夸口,吹牛”,如例(5)。在此基礎上,“噴”在河南方言中與其他語素組合成詞,如:“噴將”“噴空”“噴閑話”或“噴筐兒”等。其中,“噴將”中的“噴”有吹牛的意思,所以“噴將”用來指喜歡吹牛的人?!皣娍铡?,在《漢語方言大詞典》中也有中性和貶義兩個義項:①<動>聊天。(一)中原官話。河南鄭州、封丘、舞陽、汝南、確山。(二)晉語。河南獲嘉。②<形>形容好講大話而沒有實際行動。中原官話。河南鄢陵。1936年《鄢陵縣志》:“噴,猶言人好為大言而無實際也。”例(6)中出現(xiàn)的“噴空”,詞義更傾向于“聊天”。
(7)他退后幾步,抱著槍向墻根一圪蹴,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姚雪垠《長夜》)
(8)老姑夫入鄉(xiāng)隨俗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谷堆”。(李佩甫《生命冊》)
“圪蹴”,《漢語方言大詞典》解釋為:<動>蹲下。(一)冀魯官話。(二)中原官話。(三)晉語。也作“圪就”:(一)中原官話。河南內(nèi)黃、洛陽、南陽。(二)晉語。河南安陽、湯陰、獲嘉。也作“圪”:(一)中原官話。(二)晉語?!逗幽鲜≈尽し窖灾尽肥珍浘褪恰佰倬汀边@個詞條。根據(jù)用例以及其他人的解釋,“谷堆”,表示“蹲下”的意思。《漢語方言大詞典》和《河南省志·方言志》沒有出現(xiàn)“谷堆”這一詞條,但是有收錄另一個相類似的詞“骨堆”?!肮嵌选?,在《漢語方言大詞典》中有一個動詞義項:<動>蹲。(一)冀魯官話。(二)中原官話。河南鄭州、原陽、孟縣、陜縣、開封、杞縣、南陽、新蔡。(三)晉語。河南新鄉(xiāng)、安陽、林縣、湯陰、輝縣、焦作、濟源、沁陽?!逗幽鲜≈尽し窖灾尽穼⑵溽屃x為:gu24dui[ku24tui]蹲。我們認為可能是作者對這一方言詞的誤寫,書寫中選用了同音詞代替,將“骨堆”寫成了“谷堆”。
(9)民兵連長望了呼天成一眼,見呼天成眼皮一塌蒙,便快步走了出去。(李佩甫《羊的門》)
(10)二天,海子家菜地里的芫荽,也被人薅了,薅得很殘酷,一顆不留?。ɡ钆甯Α懂嫿惩酢罚?/p>
“塌蒙”,是河南特有的方言詞語,例(9)“塌蒙”表述的是輕微地閉了閉眼睛這一動作。由此可以看出,其準確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細微表情。在李佩甫小說曾里多次出現(xiàn)“塌蒙”一詞。除了上面的例子,還有:李佩甫《滿城荷花》中的“專員依舊眼塌蒙著,似聽非聽頭一栽一栽的,像是睡去了”;李佩甫《金屋》中的瘸爺“依舊是塌蒙著眼皮走路”?!稗丁保稘h語方言大詞典》:<動>揪;抓。(一)東北官話。(二)北京官話。(三)中原官話。河南[hao]。李準《李雙雙》:“從墻上蒜瓣上~了兩頭蒜,剝了剝,放在蒜臼內(nèi)。”(四)西南官話。《河南省志·方言志》解釋為:hao24[xau24]用手揪、拔。例(10)中的“薅”,在河南方言中就是表示用手揪、拔這一個動作。河南歷來作為農(nóng)業(yè)大省,“薅”表述的莊稼人摘菜拔草這樣的生產(chǎn)勞動,地域色彩鮮明。
三、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形容詞類河南方言
(11)他身子瓤,我不敢告訴他。(喬葉《取暖》)
(12)咱吃蒸饃,蘸白糖。你看咱過的瓤不瓤。(周熠《幽遠的苦韻》)
“瓤”,《漢語方言大詞典》:①<形>軟;弱。(一)中原官話。你嘗這涼粉~的很|這皮子熟的好,你試多~丨~活柔軟。(二)蘭銀官話。(三)江淮官話。(四)西南官話。②<形>身體虛弱;軟弱無力。(一)中原官話。你身體陣~。(二)蘭銀官話。(三)江淮官話。(四)西南官話。③<形>(布、紙等)單薄而不結(jié)實。西南官話。④<形>差;不好。江淮官話。⑤<名>瓜部。引申指食品中包的餡兒。“瓤”本是“瓜瓤”的“瓤”,指綿軟瓜果的肉。在河南中用作形容詞,可以形容軟,弱,如:那根扁擔很瓤。也可以形容身體虛弱,軟弱無力,如例(11)中的用例。還可以形容差,不好,如:例(12)中的用例。但是“瓤”表示“形容差,不好”,在《漢語方言大詞典》中指明這是江淮官話,但是顯然在河南方言中也有這樣的用法,不止是在江淮官話中,這一點有待《漢語方言大詞典》日后補充完善。同時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瓜果肉的綿軟與身體的虛弱以及形容差、不好,這之間是有相似之處的,也因此“瓤”在河南方言中引申出了這些義項,顯然這類方言詞語在表達效果上更為形象生動,簡潔凝練。
(13)在平原,人要是太“各色”了,就會受到眾人的反對。(李佩甫《生命冊》)
(14)一塊“各料”必將激起村民們集體的不滿和仇恨,恰逢“運動”來了,犯了眾怒的“各料”梁五方便倒了大霉。(李佩甫《生命冊》)
“各色”,《漢語方言大詞典》:<形>怪僻,孤僻;特殊。(一)東北官話。(二)北京官話。(三)冀魯官話?!案髁稀?,《漢語方言大詞典》和《河南省志·方言志》都沒有收錄這個詞,但是收了另一個詞“圪料”?!佰倭稀痹凇稘h語方言大詞典》解釋為:<形>彎曲;不平直。晉語。板子~的厲害丨這個棍子~彎弓的。<形>形容人性格別扭。晉語。外那是個~人。<形>形容事情辦得不順利。晉語。這件事辦得才~哩?!逗幽鲜≈尽し窖灾尽罚痕倭蟝e53liao31[k?53liau31]一指條狀東西彎曲;一指脾氣怪僻、暴躁。李佩甫在《生命冊》中指出:平原鄉(xiāng)村把長勢不一般,但又特征明顯、不易咬鋸的樹木叫“各料”。河南方言中“各料”經(jīng)常用來形容人性格怪異,有脾氣。依據(jù)“各料”和“圪料”的詞義和用例,我們認為二者應該是一個詞,它們語音相近,這應該是方言詞在書寫時用字不同造成的。
四、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副詞類河南方言
(15)我那個娃沒成奶可多,憋得疼。(周同賓《皇天后土》)
(16)可真!今天就要看看你娃子能不能做到;將來能不能當大官就看你今天了?。▎痰溥\《兇手》)
(17)“可能,你看吧!”順順滿心喜歡,今天一定要像個大官。(喬典運《兇手》)
“可”,《漢語方言大詞典》:<副>全;滿;盡。(一)東北官話。(二)北京官話。(三)冀魯官話。(四)膠遼官話。(五)中原官話。河南洛陽[k'?44]。(六)晉語。在河南方言中,“可”作為一個程度副詞,表述多是對一件事情或態(tài)度,在語氣上的加強強調(diào)。例(15)中的“可”用在形容詞“多”前面,表示“十分、非常、很”的意思。我們發(fā)現(xiàn):“可”為詞根的詞語,在喬典運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使用頻率很高。如:例(16)中的“可真”,“可”用來加強“真”的可信程度;例(17)中的“可能”不再是“推測估計”,而是“確實能夠”。同樣的,河南話中的“可是”,有時并不全是表示轉(zhuǎn)折,還有表示加強肯定“確實如此”的意思。
(18)大爺心里老甜,渾身發(fā)酥。(喬典運《錢》)
(19)頭歪一邊,鼻涕流老長。(周同賓《肉味》)
(20)獨一個烤這么好的火,老沒勁,老沒味,烤瞎了,烤可惜了。(喬典運《黑洞》)
(21)娘總是還他一句:“還能提幾匣? 你老有? ”(李佩甫《上流人物》)
“老”,可以作形容詞,也可以作副詞?!稘h語方言大詞典》:<形>凈。中原官話。河南南陽。<副>當然。中原官話。河南洛陽[lau54]我~會唱,不信唱一個你聽。<副>實在,真。晉語。關于上面例子中出現(xiàn)的“老”,根據(jù)用例以及其他人的一些解釋,這里是“實在,真”的意思。我們發(fā)現(xiàn):上面例子的作者喬典運(南陽)、周同賓(南陽)、李佩甫(許昌)都是擅長運用當?shù)睾幽戏窖赃M行創(chuàng)作的作家,通過作品中的用例可以證明,“老”在河南方言中也是表示程度較深的副詞。例(18)和例(19)中的“老”用在“甜”“長”前面,表示“實在,真、很、非?!钡囊馑?。例(20)中的“老”用在“沒勁”“沒味”這樣的動賓短語前面,也是用于加深程度,表示“實在,非常”。例(21)中的“老”用在動詞之前,這是個反問句,句意是:“你難道有很多嗎?”由此推斷,“老”表示“實在,真”的意思,它不僅是個晉語方言,而且也是河南方言。
五、結(jié)語
總之,現(xiàn)當代河南籍作家運用河南方言來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無疑帶有濃厚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內(nèi)涵。本文選取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河南方言詞匯展開深入研究,從中我們體會到現(xiàn)當代作品中河南方言的使用,不僅描寫了獨特的河南地域文化,而且豐富了漢語的語言寶庫,同時還提升了文學語言的表現(xiàn)力。此外,本文對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河南方言的研究仍有很多不足。由于我們選取的是在讀這些文學作品時,有深刻印象的方言詞匯,因而并不能完全展現(xiàn)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河南方言使用的面貌,這有待日后更進一步的窮盡性研究。另外。我們從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去展開研究,當然遠不止這些,還有語氣詞、感嘆詞、擬聲詞以及一些俗語、諺語等。因此,針對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河南方言的研究還有很多探討的空間,也是我們將來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許寶華.漢語方言大詞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河南省志·方言志[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3]劉幸.新時期以來河南小說的民俗書寫與鄉(xiāng)土世界建構(gòu)[D].河北大學,2021.
[4]趙煥亭.姚雪垠中篇小說《牛全德與紅蘿卜》中的河南方言[J].語文知識,2010,(04):54-55.
作者簡介:
王珂瑩,鄭州師范學院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武歌,通訊作者,鄭州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漢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