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呈登
夏明翰,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qū)。在他短短的28年生命中,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赴湯蹈火。追溯他的光輝歷程,感受最深的是他良好家風的傳承。
湖湘子弟出鄉(xiāng)關(guān),言傳身教啟后賢
祖輩對夏明翰的思想和革命實踐具有啟迪意義。
夏明翰的祖父夏時濟系衡陽縣禮梓山人,曾任戶部主事,江南候補道員,江西、江蘇督銷局和兩江營務(wù)處總辦等職。清朝滅亡后,思想保守的他沒有出任任何政府公職,率家眷回到衡陽。在夏家十余個孫兒中,夏時濟特別喜歡夏明翰,為他取字“桂根”,抱著他在膝上教《三字經(jīng)》《千字文》,這為夏明翰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chǔ)。夏時濟還經(jīng)常帶夏明翰去拜孔廟,教他圣賢之道,啟發(fā)仁愛思想。
夏時濟希望夏明翰潛心儒學,夏明翰卻抱著工業(yè)救國的夢想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yè)學校機械科。這與夏時濟的心愿形成巨大落差。但他還是尊重孫子的選擇,為其支付學雜費和生活費。
夏明翰的外公陳嘉言系衡山縣荊花鄉(xiāng)人,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漳州知府等要職。陳嘉言曾寫對聯(lián)自勵:“甘為拙吏安貧賤,不作貪官害子孫。”他為官清廉,秉公斷案,時稱“鐵面御史”。袁世凱稱帝前夕,派人帶重金請陳嘉言撰文“勸進”,被他嚴詞拒絕。
夏明翰8歲那年,母親帶著他住在外公家中,聰明勇敢的夏明翰被外公寄予厚望。陳嘉言曾對外孫說:“國家積弱,受外人欺侮,你長大后,一定要為國家爭氣,掃盡人間不平。”
祖父、外公對知識的尊重,對德行的自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夏明翰的成長。
父母愛國鑄初心,投身革命育后人
夏明翰的父親夏紹范于1901年加封三品銜,后奉令赴日本考察政務(wù),歸國后著有《日本官職志》《東游筆記》。在日本考察期間,他萌生了向西方學習的念頭。1911年,夏紹范調(diào)任南漳知縣。武昌起義后,夏紹范率眾積極響應(yīng)。為便于夏明翰接受新思想,夏紹范將兒子送入石鼓高等小學堂讀書,鼓勵兒女學習西方思想和科學技術(shù),為國家干出實事。
夏明翰的母親陳云鳳在陳嘉言的教誨下,氣節(jié)、思想和行為非一般女子所能為:一是女扮男裝上私塾。封建時代,女子讀私塾極為罕見,由于陳嘉言開明,陳云鳳毅然找到私塾先生劉彥齋,接受了新式教學。二是仗義執(zhí)言反權(quán)威。私塾先生劉彥齋雖滿腹經(jīng)綸,但與功名無緣,晚年花光積蓄開辦學館為兒童傳授新知。1884年湖南旱災嚴重,莊稼收成不好,農(nóng)民無糧交租,便請劉彥齋起草報告請求族里減免租費。劉彥齋體貼農(nóng)民,卻得罪了鐵石心腸的族長劉伯兆。劉伯兆把劉彥齋五花大綁地押往大祠堂,讓他跪在祖宗牌位之下,準備大施刑罰。這時,陳云鳳急匆匆地趕來了:“住手!族長大人,你藐視王法,私設(shè)刑堂,濫施淫威,你不怕吃官司嗎?”劉伯兆根本沒把陳云鳳放在眼里,只想把她趕出去。陳云鳳怒斥道:“你身為當?shù)刈彘L,不但不體恤民情,還置佃戶生死于不顧。劉先生只不過為民說實話,犯了哪條天條?你要如此大開殺戒,又是為何?”這番話說得族長啞口無言,族長正思考如何收拾這個小丫頭,旁邊的鄉(xiāng)紳小聲提示陳云鳳系陳嘉言之女,劉伯兆便只好松綁讓劉彥齋回家。三是啟蒙少年學英雄。1914年,夏紹范病逝,陳云鳳義無反顧地承擔了培養(yǎng)7個子女的重任。她著力在古詩文中尋找愛國思想,生動地講述屈原、祖逖、岳飛、文天祥、林則徐等歷代名人故事,啟發(fā)兒女從小立志報國,長大后勇?lián)厝巍K诮逃⒆訒r,善于分析:“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何以要造反?都是受壓太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焉得不反?當今之世也是如此,官逼甚,民必反。”夏明翰百聽不厭,心中向往真理、追求革命的信心和勇氣逐步增長。8歲時,陳云鳳帶夏明翰坐輪船經(jīng)過九江,看見租界內(nèi)洋人隨意欺負國人,江面上洋船橫沖直撞,不禁為之憤怒。在母親的鼓勵下,夏明翰完成了第一首愛國詩作: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飄。洋人逞淫威,國恥恨難消。
革命風潮逐浪起,同輩齊心敢斗爭
20世紀初,中國歷史風云激蕩。夏明翰等年輕人思考著中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用奮斗和生命實踐了真理。
一是同輩遙相鼓舞。夏明翰的表姐陳擷芬和陳衡哲年少時便反對纏小腳,與封建禮教作抗爭。1898年,陳擷芬協(xié)助父親辦報,宣傳民主革命,1899年她創(chuàng)辦了上海最早的婦女刊物——《女報》,并在報館內(nèi)自立女學塾。因父流亡日本,陳擷芬與秋瑾等人在日本加入三合會和留日女學生組織共愛會,后陳擷芬出任會長。陳擷芬與夏明翰時常書信往來、吟詩唱和。陳衡哲是新文學運動中最早的女作家,我國第一位女大學教授,創(chuàng)作《人家說我發(fā)了癡》等白話新詩,頗受歡迎,也受到陳云鳳、夏明翰的贊賞。后來陳衡哲與丈夫在美國組織“中國科學社”,倡導實業(yè)救國、工業(yè)救國,對夏明翰的志向選擇影響很大。
二是夫妻并肩革命。在長沙組織工人運動時,夏明翰與工人鄭家均結(jié)為革命伉儷,他們新婚贈紅珠,堅定了為革命斗爭到底的決心,成為一段革命佳話。
三是兄弟同心斗爭。夏紹范逝世后,夏家一直由夏時濟當家。思想封建的夏時濟期盼后輩做官老爺,看到投身革命運動的夏明翰十分惱火,甚至把夏明翰關(guān)進了夏府私設(shè)的牢房。但夏明翰的弟弟夏明震等同情支持他,幫忙把夏明翰放出來,夏明翰還砍掉了夏府內(nèi)象征官運亨通的桂花樹,斷了爺爺做老爺?shù)哪钕?。夏明翰與封建專制作斗爭,何叔衡盛贊夏明翰等“年輕人有朝氣,有拼勁兒”!
身陷囹圄志堅貞,三封家書薦軒轅
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宋若林告密,夏明翰在漢口被捕。面對敵人嚴刑拷問:“你姓什么?”夏明翰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姓冬!”敵人說:“你明明姓夏,為什么說姓冬呢?”夏明翰怒目相對:“你們賣國求榮、貪污腐化,卻說自己為政以德、廉潔奉公,照你們顛倒黑白的邏輯,我當然說姓冬了!”遭受酷刑折磨的夏明翰仍保守黨的機密,沒有泄露一分一毫。
臨刑前,他鎮(zhèn)定自若地在牢房里用半截鉛筆給母親、妻子、大姐寫下了令人蕩氣回腸的詩歌式家書。一封致母親:“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guī)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一封致愛妻:“我一生無愁無淚無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淚漣漣。張眼望,這人世,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yè)代代傳。紅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
一封致大姐:“我一生無遺憾,認定了共產(chǎn)主義這個為人類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
夏明翰出身書香世家,崇德的家風培養(yǎng)他成為一名博學多才、正直剛毅的青年,開明的家風培養(yǎng)他成為追求真理、信仰堅定的革命者,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的赤誠奉獻精神,將鼓舞人民永葆斗志、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