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芳
摘? ?要:寫作是體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通過擴大閱讀量、儲備語言、增加生活體驗、積累寫作素材等方式,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zhì),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與審美意識,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現(xiàn)狀;寫作技巧;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4)01-0012-02
一、小學生寫作現(xiàn)狀
目前,迫于升學考試的壓力,仍然有許多師生將大部分時間用于應對考試、不停刷題,使得教師用于作文教學的時間較少,即使上作文課,也是采用范文——模仿——創(chuàng)新這樣一種快餐式的寫作程序,既沒有遣詞造句的深入思考訓練,又缺乏真情實感的表達,不能從長遠意義上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少,且大多沒有寫日記的習慣,缺乏細致、敏銳觀察生活以及周圍事物的意識。因此,當前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較弱,尤其是農(nóng)村學生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比如:不知道寫什么,無從下筆;語言表達困難;內(nèi)容單一,千篇一律,沒有新意;缺乏細致生動的描寫;沒有什么寫作技巧等等。
二、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策略
(一)擴大閱讀量
課標提出小學生的閱讀量需達到145萬字。詩圣杜甫曾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就真切地說明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閱讀不僅能獲取知識,拓寬學生視野,而且能陶冶學生情操,鍛煉思維能力。此外,通過閱讀可以積累好詞佳句,提高語言想象力、創(chuàng)作力、表達力。因此,大量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
與此同時,教師要有計劃、有目標地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可按照《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從中外各類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選擇合適的讀物,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并相互推薦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
(二)充實生活,積累素材
教師和家長不能只讓學生盯著書本和作業(yè),要把學生當成伙伴、朋友,讓學生參與到班級和家庭的一些事務中,還有一些重要的決定需要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家長需多帶學生接觸社會,認識一些不同的人、事和物,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如養(yǎng)花、養(yǎng)寵物,學唱一首歌,學跳一段舞,參與一項體育運動等。尤其在假期里,教師和家長可幫助學生制定計劃和目標,帶領其親近自然、走入社會、走進生活,學會熱愛生活、擁抱生活、享受生活,進而觀察生活、關注生活、表達生活。
(三)激發(fā)興趣,提升動力
首先,鼓勵學生寫作。不管學生在哪個階段,尤其是起步階段,教師要以鼓勵賞識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寫作,即使他們寫得再糟糕,教師也要找到其中的閃光點加以鼓勵,讓他們對寫作保持一顆熱愛之心。
其次,先放后收。教師不要過多束縛學生的寫作,應放手讓學生隨心所欲地寫,堅持“我手寫我心”,只要能把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循序漸進,就可以找到適當?shù)臋C會從技巧上得到提升,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最后,給學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臺和機會。如果寫好作文后放在一邊不管不問,學生漸漸就會失去寫作的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寫好的作文拿到班內(nèi)與同學交流,并評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將優(yōu)秀的作品刊登在學校網(wǎng)站上或整理刊印出來,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寫作的興趣,增加成功的體驗。
(四)教師給予指導
首先,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課堂是語文學習的主陣地,語文課本每單元都有明確的語文要素,并安排了精講課文和略讀課文,因而教師要針對相應的語文要素去教學。一般而言,每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都是精講課文,教師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總結一些寫作方法,而略讀課文則是通過從精講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以自學為主。同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踐行讀寫結合之法,即在單元習作中,讓學生利用本單元學到的寫作技巧書寫自己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思想情感,進而明確訓練目標,鞏固寫作手法。
其次,學會審題。仔細審題是弄清寫作要求的根本。在寫作訓練時,一般題目中會透露出明確的寫作要求,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還是自擬題目;是寫人、寫事、寫景,還是需表明觀點。弄清楚要求后,學生需思考哪些材料可以寫,哪些材料更能表達主題等,進而列出提綱,計劃好開頭結尾,以及如何通過上下銜接、布局謀篇強化主題等。
最后,勤練筆。要提高寫作能力,多練必不可少。教師平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多觀察、多寫日記的習慣。自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生學習完如何寫日記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可以不限制內(nèi)容、字數(shù),可以是所見、所聞、所感,也可以是好詞佳句積累等。與此同時,遇到節(jié)日或有重要的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文字記錄下來。比如,六一兒童節(jié),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用語言文字記錄下來。春節(jié)、端午節(jié)等可以將查找到的一些與節(jié)日相關的人物、歷史、習俗以及傳統(tǒng)文化等寫進作文。長此以往,學生積累了素材,豐富了詞匯,寫好文章便能水到渠成。
(五)學會修改
文章不厭百回改,修改是提高寫作的一個必要途徑。曹雪芹的名著《紅樓夢》歷經(jīng)十載,增刪五次。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經(jīng)過十二次的修改才完成。教師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錯別字,標點符號是否使用正確,上下是否連貫,結構與選材是否更能表現(xiàn)主題,題目是否新穎,以及修改符號是否使用正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