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左方敏
摘要:目的:基于精力管理理論探討高校學生精力管理情況與考試成績的關(guān)系。方法:以考研學生為例,采用自編考研學生精力管理問卷對424名考研學生開展研究。結(jié)果:①考取學生精力各維度得分和考試成績顯著高于未考取學生(P<0.01),精力各維度高分組考試成績高于中間組和低分組,中間組考試成績高于低分組(P<0.001),精力各維度高分組考取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低分組未考取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P<0.01);②精力各維度得分與考試成績呈顯著性正相關(guān)(r體能=0.198,r情感=0.217,r思維=0.224,r意志=0.196,r精力總分=0.242,P<0.01),精力總分對考試成績的回歸效應(yīng)顯著,效應(yīng)值為0.058(F=26.204,P<0.001),回歸系數(shù)為0.495(t=5.119,P<0.001)。結(jié)論:考研學生精力管理情況對考研結(jié)果具有影響效應(yīng),精力總分對考試成績具有正向預測作用。
關(guān)鍵詞:精力管理;考研學生;考試成績;考研結(jié)果
中圖分類號:B84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 1001-2443(2024)01-0091-11
引言
精力管理理論由美國精力管理專家吉姆·洛爾和托尼·施瓦茨[1]于 2003 年提出。該理論認為,精力就是做事的能力,包括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四個方面的精力源,做好精力管理,是高效表現(xiàn)的基礎(chǔ)。Monica Parikh研究發(fā)現(xiàn),積極的精力投入與學分績點存在正相關(guān)[2],Michael D. Milmine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提高精力投入,有助于學業(yè)成功和提高學業(yè)完成率[3]。Alfredo Rodríguez-Mu?oz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精力投入度在積極情緒與學業(yè)成績間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4]。
近年來,考研成了高校、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關(guān)切,“考研熱”、“考研高考化”[5]成為熱詞。調(diào)查顯示,有50.44%的大學生打算讀研[6]。2015至2022年,考研報名人數(shù)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5.8%,2022年增長比例超過21%,總數(shù)457萬。2023年報考人數(shù)增至474萬,較上一年增長17萬[7],增長率為3.71%。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研究生錄取人數(shù)為110.35萬人,錄取率為24.15%[8],報考人數(shù)的持續(xù)增長和不高的錄取率加劇了考研競爭的激烈程度。
關(guān)于考研,目前主要集中于對考研成敗的分析和考研意愿的調(diào)查[9-11],尚未發(fā)現(xiàn)從精力管理的角度研究考研相關(guān)問題,比如,考研學生不同的精力狀態(tài)是否會影響考試成績和考研結(jié)果,學生的精力狀態(tài)與考試成績的具體關(guān)系如何,高校如何開展精力管理教育,考研學生怎樣進行精力管理以提升其精力狀態(tài)和考試成績等,這些問題都有待研究。
本文以考研學生為例,探討高校學生精力管理情況與考試成績的關(guān)系,提煉影響考試成績的精力管理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建議,以期為高??佳兄笇Чぷ骱涂佳袑W生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diào)查對象
調(diào)查對象是參加2023年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學生,共有524人參與問卷調(diào)查,刪除74份未參加2023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和26份未填寫考試成績的問卷,累計有效問卷424份。
424名調(diào)查對象來自全國24個?。ㄖ陛犑校└咝?yīng)往屆本科畢業(yè)生。其中,安徽241人,占56.8%,山東52人,占12.2%,江蘇31人,占7.3%,遼寧17人,占4.0%,北京12人,占2.8%,浙江11人,占2.5%,其他地區(qū)60人,占14.2%。調(diào)查對象基本情況見表1。
1.2 調(diào)查工具
1.2.1 自編精力管理問卷 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及前期調(diào)研,從體能精力、情感精力、思維精力、意志精力和精力總分五個維度,分別評估個體在研究生入學考試期間的精力管理情況,共37個項目。問卷采用5點計分的方式,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較不符合”,3代表“不能確定”,4代表“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分數(shù)越高代表精力狀態(tài)越好。根據(jù)計分規(guī)則:體能精力(10個項目)最低分10分,最高分50分;情感精力(9個項目)最低分9分,最高分45分;思維精力(10個項目)最低分10分,最高分50分;意志精力(8個項目)最低分8分,最高分40分;精力總分(37個項目)最低分37分,最高分185分。
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49;體能精力、情感精力、思維精力、意志精力四個維度分量表的一致性系數(shù)分別為0.816,0.850,0.902,0.887。
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的方法對共同方法偏差進行檢驗,最大因子解釋總變異量的15.361%,低于40%的臨界標準,說明本次調(diào)查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4個因子的累積方差解釋率為51.948%,超過50%的標準,KMO 和巴特利特檢驗0.946。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四個因子HTMT值均小于0.85,說明因子之間具有區(qū)分效度。
對數(shù)據(jù)進行峰度和偏度Kolmogorov-Smirnov檢驗,峰度絕對值最大為2.973,小于10,偏度最大絕對值為1.183,小于3,數(shù)據(jù)服從正態(tài)分布。
綜上,精力管理問卷的信效度很高,數(shù)據(jù)呈正態(tài)分布,可以進行方差等分析。
1.2.2 數(shù)據(jù)采集和處理 通過問卷星網(wǎng)絡(luò)平臺發(fā)放問卷,問卷采集時間為2023年6月16日—24日;采用SPSS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 研究結(jié)果
2.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424名考生體能精力最小值10.00,最大值50.00,平均值33.99,標準差6.65,中位數(shù)34.00。情感、思維、意志、精力總分及考試成績的描述性統(tǒng)計見表2。
2.2 人口學變量不同精力維度與考試成績的差異分析
2.2.1 不同性別的比較 對男女考生精力各維度和考試成績進行t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女生考試成績高于男生(M女=346.28±41.60,M男=326.87±52.90,t=-3.891, P<0.001);男女考生在精力管理各維度上差異不顯著(P>0.05)。詳見表3。
2.2.2 不同專業(yè)的比較 對文科和理科考生精力各維度和考試成績進行t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文科生考試成績高于理科生(M文科=346.47±47.27,M理科=329.46±44.44,t=3.744, P<0.001);理科生情感精力得分和精力總分高于文科生(M理科情感=34.18±6.08,M文科情感=32.74±6.24,t情感=-2.365,P<0.05;M理科精力總分=139.90±23.45,M文科精力總分=135.00±23.32,t精力總分=-2.128,P<0.05);不同專業(yè)的考生在精力其他維度上差異不顯著。詳見表4。
2.2.3 不同戶口類型的比較 對城市與農(nóng)村戶口兩類考生精力各維度和考試成績進行t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城市戶口考生體能和情感精力得分高于農(nóng)村戶口考生(M城市體能=35.05±6.37,M農(nóng)村體能=33.44±6.74,t體能=2.386,P<0.05;M城市情感=34.21±4.92,M農(nóng)村情感=32.88±6.75,t情感=2.306,P<0.05);兩類考生在思維、意志、 精力總分和考試成績四個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 。詳見表5。
2.2.4 是否考取的比較 對考取和未考取兩類考生精力各維度和考試成績進行t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考取的學生在體能、情感、思維、意志、精力總分和考試成績六個方面均高于未考取學生,差異顯著(t體能=3.406,t情感=5.651,t思維=5.285,t意志=5.832,t精力總分=6.017, t考試成績=12.027,P<0.01)。詳見表6。
2.2.5 人口學變量在是否考取上的差異分析 對性別、專業(yè)、戶口類型與是否考取做交叉卡方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同專業(yè)類型在是否考取上差異顯著(χ2專業(yè)=10.875,P<0.01),理科生考取的比例73.45%,明顯高于文科生考取的比例57.89%,文科生未考取的比例42.11%,明顯高于理科生未考取的比例26.55%;不同性別及戶口類型在是否考取上無明顯差異(χ2性別=0.222,χ2戶口類型=0.183,P>0.05)。詳見表7。
2.3 不同精力管理情況考研結(jié)果差異分析
2.3.1 考試成績的比較 根據(jù)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和精力總分得分,取得分最低的27%作為低分組,得分最高的27%作為高分組,其余樣本為中間組,分別對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和精力總分高、中、低分組的考試成績做方差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精力各維度高、中、低分組的考試成績差異顯著(F體能=8.373,F(xiàn)情感=11.962,F(xiàn)思維=9.217,F(xiàn)意志=10.406,F(xiàn)總分=14.436,P<0.001)。詳見表8。
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和精力總分五個維度高分組考試成績顯著高于中間組和低分組,中間組考試成績顯著高于低分組。
2.3.2 是否考取的比較 對不同精力維度高、中、低分組與是否考取做卡方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和精力總分高、中、低分組在是否考取上差異顯著(χ2體能=9.388, P<0.01;χ2情感=41.636, P<0.001;χ2思維=26.897, P<0.001;χ2意志=33.922, P<0.001;χ2精力總分=37.555, P<0.001)。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和精力總分高分組考取的比例分別為74.62%、80.00%、76.98%、77.25%、78.81%,明顯高于平均水平64.39%;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和精力總分低分組未考取的比例分別為43.36%、57.80%、56.82%、58.00%、58.72%,明顯高于平均水平35.61%。詳見表9。
2.4 相關(guān)分析與回歸分析
2.4.1 相關(guān)分析 對精力各維度與考試成績進行相關(guān)分析,發(fā)現(xiàn)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和精力總分五個維度得分與考試成績存在顯著性正相關(guān)(r體能=0.198,r情感=0.217, r思維=0.224,r意志=0.196,r總分=0.242,P<0.01)。詳見表10。
2.4.2 回歸分析 將精力總分作為自變量,將考試成績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模型公式為:考試成績=274.510+0.495×精力總分,模型R方值為0.058,意味著精力總分可以解釋考試成績的5.8%變化原因。對模型進行F檢驗(F=26.204,P<0.001),說明精力總分一定會對考試成績產(chǎn)生影響。精力總分的回歸系數(shù)值為0.495(t=5.119,P<0.001),意味著精力總分會對考試成績產(chǎn)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guān)系。詳見表11。
需要說明的是,本次調(diào)查,考取學生(273人,比例64.4%)多于未考取學生(151人,比例35.6%),錄取比例為57.59%,顯著高于全國研究生考試的平均錄取率24.15%[8](P<0.001),這會對回歸效應(yīng)的大小產(chǎn)生影響,理論上,實際的回歸效應(yīng)值大于本次調(diào)查的回歸效應(yīng)值。
3 分析與討論
3.1 性別與專業(yè)對考研結(jié)果的影響
女生考試成績高于男生,文科生考試成績高于理科生,理科生考取的比例高于文科生。女生考試成績優(yōu)于男生,有研究認為,考研復習是個長期持久的過程,女生心思縝密能耐得住性子,而且女生報考基數(shù)大的專業(yè)考研錄取率相對較高[12],也可能與女生求職難,考研動機更強有關(guān)[13]。文科生考試成績高于理科生,可能與文科生求知進取強[14]、報考人數(shù)多招生人數(shù)相對少、競爭激烈?guī)淼目傮w考試成績提高有關(guān)。關(guān)于理科生考取率高于文科生,可能與理科多為應(yīng)用型、理科生重視積累工作經(jīng)驗[14],理科生就業(yè)相對容易,報考人數(shù)少、招生人數(shù)相對較多有關(guān)。
3.2 體能精力對考研結(jié)果的影響
城市戶口考生體能精力得分顯著高于農(nóng)村戶口考生。這可能與城市戶口考生家庭經(jīng)濟狀況相對較好[15]、重視體能精力管理有關(guān),比如,城市戶口考生可能更有條件進行體能訓練等。
研究還發(fā)現(xiàn),體能精力對考試成績和是否考取均產(chǎn)生顯著性影響。體能精力高分組考試成績顯著高于中間組和低分組,中間組考試成績顯著高于低分組;體能精力高分組考取的比例顯著高于平均水平,低分組未考取的比例顯著高于平均水平;體能精力與考試成績呈顯著性正相關(guān)。這說明體能精力越好,考試成績越高,考取的比例越高;體能精力越差,考試成績越低,未考取的比例越高。
體能精力是生命力的核心,是所有精力的基礎(chǔ),影響著情感、思維和意志精力,良好的體能精力是高效工作的前提[1]。有研究認為,體能訓練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可以鍛煉自信心、力量和速度,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斗志,不斷進行自我挑戰(zhàn),勇于克服困難,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16]。
張亞暾認為,考生在備戰(zhàn)考研期間,要學習身體兩手抓[17]。如,趙昌海[18]指導10名考研學生練習傳統(tǒng)太極拳,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考生每天參與定時定量的太極拳運動,能增強體質(zhì),為備考生活增添樂趣,提高學習效率,減輕焦慮。李娜等[19]對考研學生進行的瑜伽訓練也發(fā)現(xiàn),瑜伽能有效緩解消極情緒,提升精力。
吉姆·洛爾和托尼·施瓦茨在《精力管理》一書中,提出了《最重要的體能精力管理方法》[1]15,主要有:早睡早起,按時作息,每天吃早餐,飲食營養(yǎng),多喝水,多餐及時補充能量,每90分鐘休息片刻,每天進行適量身體運動,每周進行兩次心血管功能間歇性訓練和兩次力量訓練,這些都可以有效提升體能精力。
3.3 情感精力對考研結(jié)果的影響
城市戶口考生情感精力得分顯著高于農(nóng)村戶口考生,這與已有研究結(jié)論一致。陳慧君[15]4研究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戶口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差于城鎮(zhèn)學生。這可能與城市農(nóng)村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水平不一有關(guān),農(nóng)村戶口學生受家庭經(jīng)濟收入、教育條件、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限制,遇到的生存壓力和心理負擔更重,更容易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
研究還發(fā)現(xiàn),理科生情感精力得分高于文科生,這可能與專業(yè)特點有關(guān),理科生受專業(yè)熏染和訓練的緣故,表現(xiàn)得更理性,文科生由于對文學、文字的學習比較深刻,更感性,情緒波動性更強,這與陸伊人等人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20]。
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情感精力對考試成績和是否考取均產(chǎn)生顯著性影響。情感精力高分組考試成績顯著高于中間組和低分組,中間組考試成績顯著高于低分組;情感精力高分組考取的比例顯著高于平均水平,低分組未考取的比例顯著高于平均水平;情感精力與考試成績呈顯著性正相關(guān)。這說明情感精力越好,考試成績越高,考取的比例越高;情感精力越差,考試成績越低,未考取的比例越高。
情感精力主要指積極情感狀態(tài),體現(xiàn)在自信、快樂、滿足、人際和諧與社會支持等方面。研究者認為,消極情緒的代價高、效率低[1]8,而積極情緒卻能產(chǎn)生更全面的注意力、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以及更全面的思維[21]。
關(guān)于考研學生做好情感精力管理的必要性,有研究發(fā)現(xiàn),打算讀研學生的焦慮風險顯著高于沒有讀研打算的學生[6];張亞暾[17]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82%的考生認為壓力過大,32%的考生有過失眠的情況;馬亞會發(fā)現(xiàn),考研學生有輕度抑郁、失眠和焦慮等表現(xiàn),有些學生甚至畏懼考研或者產(chǎn)生了放棄的念頭[22]。另一方面,有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與積極心理品質(zhì)對考研學生會產(chǎn)生正向影響,可以通過增加社會支持力度來改善考研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23]。Timothy M. Hill的研究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情感能力越強,學業(yè)分數(shù)越高[24]。
關(guān)于提升情感精力,吉姆·洛爾和托尼·施瓦茨認為,所有能帶來享受、滿足和安全感的活動都能夠激發(fā)情感精力,快樂是維持最佳表現(xiàn)的重要因素。具體方法有:將避免壓力轉(zhuǎn)變?yōu)樽非髩毫Γ瑢⑼{看成挑戰(zhàn);至少交一位好朋友,常與親朋好友溝通交流;擴充情感容量,突破舒適區(qū),像鍛煉體能肌肉一樣鍛煉情感肌肉;學會接納不同情緒,提高駕馭情緒的能力。
3.4 思維精力對考研結(jié)果的影響
理科生思維精力得分高于文科生。這可能與專業(yè)特點有關(guān),長期的分科學習和訓練對學生大腦網(wǎng)絡(luò)的塑造和重構(gòu)有很大的影響,理學類專業(yè)更加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理科生具有更強的邏輯能力 [25]。
本次研究,思維精力高分組考試成績高于中間組和低分組,中間組考試成績高于低分組;思維精力高分組考取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思維精力低分組未考取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思維精力與考試成績呈顯著性正相關(guān)。這說明思維精力越好,考試成績越高,考取的比例越高;思維精力越差,考試成績越低,未考取的比例越高。
思維精力主要指保持專注和樂觀,即全情投入地專注于當下,同時擁有現(xiàn)實樂觀主義。積極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塞利格曼認為[21]23,專注是一種心流狀態(tài),而樂觀是一種把精力和能量專注于能控制的事情的能力,樂觀的人身體更健康,工作更高效,學業(yè)成績更好[26]。
提升思維精力,關(guān)鍵在于思維準備、構(gòu)建愿景、積極自我暗示、高效的時間管理和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具體方法有:每天早上在大腦中列出任務(wù)清單、預演不確定性情況,每天進行總結(jié)反思,每天進行積極自我暗示,定期放空大腦、左右腦交替使用,挑戰(zhàn)新的學習任務(wù),進行身體鍛煉等[1]5。
3.5 意志精力對考研結(jié)果的影響
意志精力高分組的考試成績明顯高于中間組和低分組,中間組考試成績明顯高于低分組;意志精力高分組考取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意志精力低分組未考取的比例高于平均;意志精力與考試成績呈顯著性正相關(guān)。這說明意志精力越好,考試成績越高,考取的比例越高;意志精力越差,考試成績越低,未考取的比例越高。
意志精力指通向最深層的價值觀和利他思想,跟生命的意義感有關(guān)。意志精力處在精力金字塔的塔尖,為所有層面的精力提供動力源,促進最佳表現(xiàn),意志精力甚至可以彌補嚴重不足的體能精力。拓展意志精力需要將個人的需求放在第二位,將利他和奉獻放在首位,需要為了長期回報而承受短期的不適[1]5。
備戰(zhàn)考研需要有堅定的意志能力[27]。一方面,考生需要認真審視自己的考研動機,確立長遠的人生目標,以目標來驅(qū)動全情投入的考研行為。另一方面,考研是一場持久戰(zhàn),在長達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里,從復習到最后走進考場,會經(jīng)歷很多困難[28]??忌枰獔猿植恍福鎸Νh(huán)境、學習、體能、心態(tài)、腦力等各方面的壓力和挑戰(zhàn),不斷地調(diào)整,以堅定的意志力來達成考研目標[29]。
3.6 精力總分對考研結(jié)果的影響
精力總分是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精力各項得分之和,精力總分反映的是精力管理總體情況。本次研究,理科生精力總分顯著高于文科生,這與前文討論的理科生的情感和思維精力得分高于文科生有關(guān)。研究還發(fā)現(xiàn):考取學生在體能、情感、思維、意志、精力總分和考試成績六個方面均顯著高于未考取學生;精力總分高分組考試成績高于中間組和低分組,中間組考試成績高于低分組;精力總分高分組考取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精力總分低分組未考取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精力總分與考試成績呈顯著性正相關(guān),對考試成績回歸效應(yīng)顯著,具有正向預測作用。這說明精力管理情況越好,考試成績越高,考取的比例越高;精力管理情況越差,考試成績越低,未考取的比例越高。
精力是驅(qū)動行為、達成目標的動力源。做好精力管理,需要把握四個原則:調(diào)動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四種獨立且相關(guān)聯(lián)的精力源;避免精力使用不足和使用過度,在精力消耗與恢復之間保持平衡;突破慣常極限,突破舒適區(qū),系統(tǒng)地進行訓練;建立積極的儀式習慣[1],以高效能習慣確保目標達成[30]。
總之,提升精力,需要通過明確目標、正視現(xiàn)實、付諸行動三個步驟來落實精力管理,以源于深層價值觀和利他傾向的目標來激發(fā)精力,以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來增加精力,以具體細致的行動計劃來投入精力[1]5。
4 結(jié)論與建議
4.1 結(jié)論
體能精力、情感精力、思維精力、意志精力和精力總體狀況越好,考試成績越高,考取的比例越高。精力各維度得分與考試成績呈顯著性正相關(guān),精力總分對考試成績具有正向預測作用。
4.2 建議
4.2.1 高校方面 首先,做好精力管理教育,引導學生建立高效能精力管理的認知理念,教授精力管理方法,指導考生養(yǎng)成精力管理習慣。其次,按照精力源實施精準化管理[31]:從飲食起居作息與運動等方面指導學生提高體能精力;為考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放松的平臺,提高情感精力;組織專家講座,引導考生科學用腦,激發(fā)大腦潛能,提升思維精力;加強對考生的思想引領(lǐng),引導其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確立長遠的人生目標[32],提升意志精力。
4.2.2 考生方面 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和強烈的考研動機,這是意志精力的重要來源,也是體能、情感和思維精力的動力源,有助于克服困難和目標達成;充分調(diào)動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四個方面的精力源,全情投入,每天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33]投入到考研行為中[34],以提高考研成功率。
綜上,本研究首次從精力管理的角度,探討考研學生精力管理情況與考試成績的關(guān)系,發(fā)現(xiàn)了影響考試成績的精力管理方面的因素,為高校考研學生管理相關(guān)工作和考研學生做好精力管理提供了建議。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樣本需要更有代表性,問卷有待進一步完善。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編制考研學生精力管理標準化問卷,開展提升考研學生精力管理的干預研究等。
參考文獻:
[1] [美]吉姆·洛爾,托尼·施瓦茨.精力管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22:1-223.
[2] MONICA PANIK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dox of international undergraduates[D]. United States-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2008:123.
[3] MICHAEL D. Milmine. Measures of Student Engagement as Predictors of Grade Point Average (GPA) and Degree Completion at Andrews University[D]. United States-Michigan,Andrews University,2021:4.
[4] ALFREDO RODRIGUEZ-MUNOZ, MIRKO ANINO. Positive emotions, engagement, and objective academic performance: A weekly diary study[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21(92):1-6.
[5] 倪思潔.“考研高考化”這道題難住了誰[N].中國科學報,2023-02-12(05).
[6] 傅小蘭,張侃,陳雪峰,等.中國國民心理發(fā)展報告(2021-202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90.
[7] 中國教育在線.2023全國研究生招生調(diào)查報告.[EB/OL].(2023-05-11)[2023-10-15].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2023/catalog.html.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學研究生365.36萬人 比上年增長9.64%[R/OL].(2023-03-23)[2023-09-20].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3/55167/mtbd/202303/t20230323_1052350.html.
[9] 齊艷波,馮憲萍,王芳.醫(yī)學院校本科生人格特質(zhì)與考研成敗的相關(guān)性分析[J].心理月刊,2018,(13)9:16-17.
[10] 王愛琴,彭雯.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的本科生考研意愿影響因素分析——以鄭州大學本科生為例[J]. 內(nèi)江科技,2023(2):19-20+33.
[11] 韓清,王恩民,薛淑枝.西安地區(qū)獨立院校護理本科生考研意愿的調(diào)查和影響因素的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3,(41)8:129-132.
[12] 邊軍,宋艷保,王志芬,等.民辦大學生考研分析與思考[J].高教學刊,2023(11):91-94+99.
[13] 周燁.當代大學生考研動機因素結(jié)構(gòu)分析[J].科協(xié)論壇,2011(11下):70-71.
[14] 吳銘.文科考研分數(shù)線高的原因是報考人數(shù)多[EB/OL].(2023-05-11)[2023-10-15].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27234611683602772.html.
[15] 陳慧君.家庭因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研究——對江漢大學1311名本科新生的調(diào)查[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29-33.
[16] 麻曉鴿.大學生體能訓練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運動訓練學,2022,12(16):13-15.
[17] 張亞暾.考研內(nèi)卷化背景下高校如何做好就業(yè)工作——以安徽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為例[J].數(shù)據(jù),2022(12):193-195.
[18] 趙昌海.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對考研學生心理焦慮影響研究[C]//中國武術(shù)教育學會.2021年全國武術(shù)教育與健康大會暨民族傳統(tǒng)體育進校園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二).北京:中國武術(shù)教育學會學術(shù)部,2021:3-6.
[19] 李娜,尚寧寧.瑜伽對考研學生焦慮情緒影響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3):108-113.
[20] 陸伊人,劉張沐澤,嚴格,等.文理科大學生不同心理狀況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21,(741)20:69-70.
[21] (美)馬丁·塞利格曼.持續(xù)的幸福[M].趙昱鯤? 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77+15+183-194.
[22] 馬亞會,杜兆健,景曉琳,等.高??佳腥后w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7,31(10):66-68.
[23] 劉鴻志,彭裕,高蝶,等.社會支持與積極心理品質(zhì)對考研醫(yī)學生的心理影響[J]. 黑龍江科學,2023,14(5):85-88.
[24] TIMOTHY M, HIL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D].United States-Texas,Tarleton State University,2021:76.
[25] 張銘凱,黃瑞昕,吳曉麗.大學生學習投入與學習自我效能感關(guān)系的實證研判[J].教育學術(shù)月刊 2021(11):83-90.
[26] 道格·亨施.心理韌性的力量[M].李進林,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7:70-71.
[27] 崔錦銘,王幸,金鑫.關(guān)于高校大學生考研率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研究——以江蘇省常州地區(qū)為例[J].考試與評價, 2017(8):147-148.
[28] 李玉蘭.考研季,這些新特點值得關(guān)注[N].北京:光明日報,2022-05-05(03).
[29] 王芳.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考研指導工作要點分析[J].山西青年,2021(8):12.
[30] 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21:57-77.
[31] 鐘敏敏,陳欣,彭娟.高職院校學生精力管理調(diào)查研究——基于667份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J]. 南寧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21,29(4):46-51.
[32] 車如風,曾華,胡康秀,等.成功考研學生群體特性視角下高??佳兄笇Чぷ餮芯浚跩].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9(4):379-383.
[33] 林堯祿,姚乃瑜,邵潤清,等.考研成敗的影響因素研究——來自二元離散選擇模型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J].營銷與人才培養(yǎng), 2022(3上):175-177.
[34] 楊自偉,陳欣,聶瓊瑤.認知、情感、行為態(tài)度的關(guān)系重構(gòu)與檢驗——基于學生的考研態(tài)度與考研結(jié)果數(shù)據(jù)分析[J].商丘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22,21(123):71-79.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State of Full Eengagement of Energy and their Exam Sco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Attending the National Postgraduate Enrolment Exam
WANG Xia1,ZUO Fang-min2
(1. Wanjiang College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8,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of the Theory of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of Energ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nergy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exam scores. Methods: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attending the national postgraduate enrolment exam as an example, 424 undergraduates were invited to complete the Full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 personally designed by the author. Results:①all energy dimension scores, as well as the scores of exam, of the test-takers who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exam were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who failed(P<0.01); scores of test-takers from the group of high level a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the groups of medium and bottom level; the scores of exam of the group of medium level are higher than the scores of the group of bottom level(P<0.001); the passing rates for exam from the group of high level of all energy dimen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passing rates , while the failure rates from the group of bottom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failure rates(P<0.01); ②the scores of all energy dimensio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cores of the exam(rphysical=0.198, remotion=0.217, r thinking=0.224, rspirit=0.196, rtotal energy=0.242, P<0.01), the total energy scores had a logistic effect on the scores of the exam, with the effect value of 0.058(F=26.204, P<0.001), and regression coefficient 0.495(t=5.119, P<0.001). Conclusion: The state of full engagement of energy of test-takers for postgraduate enrolment exam had an effect on the results of such exam and the total energy scores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the scores of the postgraduate enrolment exam.
Key words: full engagement of energy; college students attending the national postgraduate enrolment exam ; scores of the postgraduate enrolment exam ; results of postgraduate enrolment exam
(責任編輯:葉松慶)
收稿日期:2023-08-12
作者簡介:王霞(1973—),女,安徽銅陵市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精力管理與心理健康.
引用格式:王霞.高校學生精力管理情況與考試成績關(guān)系的研究——以考研學生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4,47(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