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星晨,祁玉芳,張科衛(wèi),汪思晨,戴桂鈺,陸兔林,毛春芹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梔子GardeniaeFructus為茜草科梔子屬植物梔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實,是中國傳統(tǒng)的藥食同源品種之一[1-2]。其性寒,味苦,具有瀉火除煩、涼血解毒、消腫止痛、清熱利濕的功效?,F(xiàn)代研究表明,梔子中所含的梔子苷、西紅花苷等成分具有保肝利膽、抗炎、抗抑郁等作用[3-7]。
有關梔子的炮制最早見于東漢,稱為“擘”,即敲擊梔子使其裂開[8]。到了宋代,《產(chǎn)寶雜錄》首載“姜汁炒焦黃”[9]。姜梔子的炮制方法自此不斷改良和完善,姜汁炙法也一直沿用至今?!吨袊幍洹?020年版收載的越鞠保和丸、黃連上清顆粒、導赤丸等14 種成方制劑均以姜梔子組方配伍入藥,但歷版《中國藥典》梔子項下均未收錄姜梔子這一飲片。查閱國家及各省市的炮制規(guī)范發(fā)現(xiàn),北京、天津、山西、河南、福建、山東、重慶等省市均收錄了姜梔子飲片及其炮制方法,但是不同地區(qū)姜梔子的炮制方法有所不同,且均缺少細化統(tǒng)一的炮制工藝參數(shù)。故有必要對姜梔子的炮制工藝參數(shù)進行細化,以使其質(zhì)量穩(wěn)定可控,從而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本研究采用 Box-Behnken 設計-響應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考察姜梔子炮制工藝,以外觀性狀與內(nèi)在指標性成分的含量相結(jié)合,以此細化姜梔子炮制工藝參數(shù),為中藥飲片炮制工藝的規(guī)范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Agilent 126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MS-105D 型1/10 萬電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集團;CM-5 型分光測色儀,日本柯尼卡美能達有限公司;KQ-500E 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H1650-W 型臺式高速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FA1104N 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美的C21-RT2170 型勻火電磁爐,廣東美的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JYL-C93T 型榨汁攪拌機,九陽股份有限公司;BO-400Y 型多功能粉碎機,中國永康鉑政五金廠;H1650-W 型臺式高速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Milli-Q Integral 3 型超純水器,南京漢隆實驗器材有限公司。
對照品梔子苷(批號21092708,質(zhì)量分數(shù)99.11%)、西紅花苷I(批號20022801,質(zhì)量分數(shù)98.29%)、京尼平龍膽雙糖苷(批號21090604,質(zhì)量分數(shù)99.20%)、西紅花苷II(批號19102303,質(zhì)量分數(shù)98.84%)均購于成都普菲德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甲醇、甲酸、乙腈為色譜純;實驗用水為經(jīng)Milli-Q Integral 3 型超純水器處理后所得的超純水。
16 批梔子藥材(編號Z01~Z16)購于8 個不同的省份,分別為浙江金華(Z01)、蒼南(Z02),四川成都(Z03),山西晉城(Z04),安徽亳州(Z05)、六安(Z06),江西井岡山(Z07)、九江(Z08)、上饒(Z09)、樟樹(Z10),湖北神農(nóng)架(Z11)、蘄春(Z12),福建三明(Z13)、福安(Z14),湖南岳陽(Z15)、湘潭(Z16);分別取上述梔子藥材按照《中國藥典》2020 年版飲片項下制備成相對應的凈梔子飲片(ZP01~ZP16);輔料生姜購于江蘇南京。經(jīng)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陳建偉教授鑒定,分別為茜草科梔子屬植物梔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實、姜科姜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新鮮根莖。經(jīng)檢測均符合《中國藥典》2020 年版的質(zhì)量要求。
2.1.1 輔料姜汁的制備 取生姜100 g,洗凈,搗碎,加水適量榨汁,用4 層紗布濾過。姜渣再加水適量,重復壓榨2 次,合并汁液,最后得生姜汁100 mL(每1 mL 生姜汁相當于生姜1 g)。
2.1.2 姜梔子的制備 取100 g 凈梔子飲片,加入一定量的姜汁拌勻,潤透,置于已設定相應功率的炒制容器內(nèi),翻炒至規(guī)定程度,取出,晾涼,即得。其中姜汁用量以凈梔子飲片質(zhì)量的百分比表示。如10%的姜汁用量即指100 g 凈梔子飲片所用姜汁量為10 g。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Agilent C-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脫:0~15 min,96%~88%乙腈;15~30 min,88%~80%乙腈;30~35 min,80%~74%乙腈;35~45 min,74%~60%乙腈;45~60 min,60%~96%乙腈;體積流量1.0 mL/min;檢測波長254 nm 和440 nm;柱溫30 ℃;進樣量10 μL。經(jīng)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檢測,樣品中梔子苷和西紅花苷I 色譜峰的保留時間與對照品的保留時間相一致,均能達到很好的分離效果。對照品及樣品的HPLC圖見圖1。
圖1 混合對照品 (254 nm, A; 440 nm, B) 和姜梔子樣品(254 nm, C; 440 nm, D) 的HPLC 圖Fig.1 HPLC of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254 nm, A; 440 nm, B) and Gardeniae Fructus processed with ginger juice(254 nm, C; 440 nm, D)
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對照品京尼平龍膽雙糖苷、梔子苷、西紅花苷I 和西紅花苷II適量,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為1.904、1.816、1.991、1.211 mg/mL 的混合對照品儲備液。
2.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按“2.1.2”項下制成的姜梔子飲片,打粉。精密稱取其粉末(過四號篩)0.1 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0 mL,稱定質(zhì)量,超聲處理40 min(功率250 W、頻率40 kHz),放冷,稱定質(zhì)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的質(zhì)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高速(12 000 r/min)離心(離心半徑5 cm)10 min,取上清液過0.22 μm微孔濾膜,即得供試品溶液。
2.2.4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2.2.2”項下混合對照品儲備液,按倍比稀釋原則制備成系列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以峰面積平均值(Y)對質(zhì)量濃度(X)進行線性回歸,計算回歸方程分別為京尼平龍膽雙糖苷Y=647.030X+1.517 2,r=0.999 9,線性范圍59.6~952.0 μg/mL;梔子苷Y=2 843.000X+2.697 1,r=0.999 5,線性范圍56.8~908.0 μg/mL;西紅花苷IY=2 460.700X-22.152,r=0.999 4,線性范圍62.2~996.0 μg/mL;西紅花苷IIY=1 012.800X-12.951,r=0.999 6,線性范圍75.7~605.5 μg/mL。
2.2.5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2.2.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 次,記錄各色譜峰峰面積,根據(jù)目標化合物峰面積計算其RSD。結(jié)果京尼平龍膽雙糖苷、梔子苷、西紅花苷I、西紅花苷II 峰面積的RSD 分別為0.66%、0.52%、0.47%、0.67%,結(jié)果表明儀器系統(tǒng)精密度良好。
2.2.6 重復性試驗 取編號為Z06 的梔子藥材,按“2.1.2”項下方法制成姜梔子飲片,精密稱取姜梔子樣品粉末6 份,按“2.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按標準曲線法計算出各目標化合物的含量,并計算得各目標化合物含量的RSD。結(jié)果京尼平龍膽雙糖苷、梔子苷、西紅花苷I、西紅花苷II 的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2.706 8%、8.052 3%、6.095 2%、1.213 8%,其RSD 分別為1.40%、0.22%、0.71%、0.68%,結(jié)果表明所建立的試驗方法重復性良好。
2.2.7 穩(wěn)定性試驗 取編號為Z06 的梔子藥材,按“2.1.2”項下方法制成姜梔子飲片,精密稱取同一份樣品粉末,按“2.2.3”項下方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分別在制備后0、2、4、8、12、24 h 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根據(jù)目標化合物峰面積計算其RSD。結(jié)果京尼平龍膽雙糖苷、梔子苷、西紅花苷I、西紅花苷II 峰面積RSD 分別為0.80%、0.73%、0.63%、0.92%,結(jié)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室溫密閉條件下放置24 h 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2.8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編號為Z06 的梔子藥材,按“2.1.2”項下方法制成姜梔子飲片,精密稱取0.05 g 已知各指標成分含量的姜梔子粉末9 份,分成3 組,每組分別精密加入0.5、1.0、1.5 mL 的混合對照品溶液(其中1.0 mL 混合對照品溶液中指標成分質(zhì)量濃度與樣品中指標成分質(zhì)量濃度總體相當),按“2.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各目標化合物的加樣回收率及其RSD。結(jié)果京尼平龍膽雙糖苷、梔子苷、西紅花苷I、西紅花苷II 的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0.12%、100.09%、99.99%、100.21%,RSD 分別為1.20%、0.90%、0.80%、1.30%,結(jié)果表明該試驗所建立的含量測定方法準確度良好。
2.3.1 BBD-RSM 試驗設計 根據(jù)本課題組前期研究情況[10],選擇炒制火力(X1)、炒制時間(X2)、姜汁用量(X3)3 個因素設計響應面試驗,Y為綜合評分。炮制工藝評價選擇梔子苷、西紅花苷I、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及外觀性狀(顏色+氣味)作為指標。BBD-RSM 試驗設計與結(jié)果見表1,外觀性狀評分標準見表2。
表1 BBD-RSM 試驗設計與結(jié)果Table 1 Design and results of BBD-RSM
表2 姜梔子外觀性狀評分Table 2 Evaluation of appearance of Gardeniae Fructus processed with ginger juice
按照Box-Behnken 試驗設計原理進行試驗設計,根據(jù)各指標重要程度確定綜合評分的方法,具體計算方法見如下公式。
i表示組別編號,S1i、S2i、S3i分別對應各組別姜梔子飲片梔子苷含量、西紅花苷I 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S1max、S2max、S3max分別對應所有組別姜梔子飲片梔子苷含量、西紅花苷I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最大值,Pi為各組別姜梔子飲片性狀評分(顏色+氣味)(分),Pmax為所有組別姜梔子飲片性狀評分最大值(分)
2.3.2 梔子姜炙外觀性狀研究
(1)色澤評價:根據(jù)響應面法設計的試驗分組進行測色試驗,按“2.1”項下方法制備姜梔子飲片并粉碎過三號篩,備用。測色儀測定光源D65,視角測量口徑φ3 mm,測定試場10°,測量波長360~740 nm,測量波長間隔10 nm,照明光源脈沖氙燈,SCE 模式(不包含鏡面反射光),30 mm。零校正(放置透明片、黑筒)與用戶校正(放置透明片、白板)。將4.0 g 樣品粉末均勻平鋪在測試皿內(nèi)采集圖像并記錄色度值,平行測定3 次取平均值。
以明度值(L*)、紅綠值(a*)和黃藍值(b*)來表示色號并計算總色度值(Eab*),公式為Eab*=(L*2+a*2+b*2)1/2,Eab*越大顏色越淺[11]。其中L*由0~100 表示顏色由黑到白;a*由正到負表示顏色由紅到綠色;b*由正到負表示顏色由黃到藍[12-13]??捎每偵钪担éab*)[11]表示2 個色號之間的色差,計算公式為ΔEab*=(ΔL*2+Δa*2+Δb*2)1/2,規(guī)定當ΔEab*>1.5 時,表示待測樣品顏色間有明顯差異[14]。顏色評分范圍見表3,不同炮制程度姜梔子飲片見圖2。由表3 可知,評分4 的總體亮度最高,顏色最淺,總體偏紅偏黃,符合主體紅黃色的外觀性狀描述;相比評分4,評分5 的姜梔子亮度、紅色度、黃色度均較小,故呈現(xiàn)金黃色的外觀;評分3、2、1 的姜梔子亮度、紅色度、黃色度隨著評分降低其下降幅度很大,其亮度逐漸變暗,顏色也逐漸加深,與肉眼所見的主觀感受相符合。取各個評分L*、a*、b*的平均值代入ΔEab*的計算公式,各個評分之間的ΔEab*按照評分順序從高到低分別為3.657、5.207、8.678、7.533 均遠大于規(guī)定所述的1.5,說明不同評分的姜梔子飲片顏色有明顯差異,故采用電子眼測色評價姜梔子的炮制程度是可行的。
表3 姜梔子顏色評分范圍Table 3 Color rating range of Gardeniae Fructus processed with ginger juice
圖2 不同炮制程度姜梔子飲片F(xiàn)ig.2 Different processing degrees of Gardeniae Fructus processed with ginger juice
(2)氣味評價:隨機選取15 名嗅覺正常的健康人員對炮制后的姜梔子飲片進行氣味測評,取其平均值作為氣味評分(評分標準見表2)。氣味評分結(jié)果見表1。
2.3.3 BBD-RSM 試驗結(jié)果 按“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按照標準曲線法計算,得出梔子苷、西紅花苷I 的含量;浸出物測定按照《中國藥典》2020 年版測定方法(通則2201),采用熱浸法提取醇溶性浸出物,提取溶劑為乙醇。結(jié)果見表1。
利用Design-Expert 10.0 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對各因素分別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和二項擬合,得到回歸方程Y=?201.590 8+0.652 9X1+24.569 9X2+24.661 8X3+0.006 5X1X2-0.006 1X1X3-0.081 1X2X3-0.000 8X12-2.933 7X22-1.139 5X32,判定系數(shù)(R)0.982 0?;貧w模型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4,本次建立的模型P<0.001,F(xiàn)值為42.441 4,表明此響應回歸模型達到了極顯著性水平,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失擬項P值為0.095 6>0.05,F(xiàn)值為4.321 9,失擬項不顯著,表明無失擬因素存在。因此,該回歸方程可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根據(jù)模型的判定系數(shù)(R2=0.982 0)、調(diào)整判定系數(shù)(Radj2=0.958 9)和預測判定系數(shù)(Rpre2=0.943 3),可知有4.11%的變異不能用該模型解釋,說明該模型擬合性較好;變異系數(shù)(CV)2.58%<10%表明試驗精確度可信度高。精密度是有效信號與噪聲的比值,為19.099 5>4,說明試驗較為合理。
表4 Box-Behnken 回歸模型方差與顯著性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Box-Behnken regression model
擬合模型中各系數(shù)的絕對值大小直接反映各因素對指標值的影響程度,X1、X2、X3、X12、X22、X32項P值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對綜合評分均有影響。其中單因素項的X1(炒制火力)和X2(炒制時間)對模型的影響表現(xiàn)出極顯著性水平(P<0.001),對綜合評分影響較大,表明這2 項是影響姜梔子飲片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X3(姜汁用量)雖然不是影響姜梔子飲片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但仍表現(xiàn)出顯著性水平(P<0.05)。根據(jù)F值大小得3 個因素對姜梔子炮制品質(zhì)量影響的貢獻率為X2>X1>X3。
根據(jù)擬合回歸方程,運用Origin 2018 軟件建立矩陣并繪制三維效應面圖和等高線圖,結(jié)果見圖3。右側(cè)各影響因素兩兩交互的等高線均呈現(xiàn)橢圓形,說明各因素交互作用較為顯著。結(jié)合左側(cè)三維效應面圖可知,炒制火力(X1)、炒制時間(X2)的三維圖傾斜度較高,坡度較陡,顏色加深變化顯著,說明這2 個因素對姜梔子炮制工藝綜合評分影響較為顯著,該結(jié)論與方差分析結(jié)果一致。
圖3 炒制溫度 (X1)、炒制時間 (X2)、姜汁用量 (X3) 3 因素對綜合評分的三維效應面圖和等高線圖Fig.3 Response and contour surface plots of processing firepower (X1), frying time (X2) and the amount of ginger juice (X3)three factors to composite score
利用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預測可知,姜梔子的最優(yōu)炮制工藝為炒制火力368.543 W,炒制時間4.459 min,姜汁用量9.677%,綜合評分為92.805 分。結(jié)合實際操作,將最佳工藝修正為炒制火力400 W,炒制時間4.5 min,姜汁用量10%。
按照上述優(yōu)化工藝制備3 份樣品,樣品表面呈金黃色,具姜辣味。具體評分結(jié)果見表5,結(jié)果表明本研究優(yōu)選出的姜梔子炮制工藝穩(wěn)定可行。
表5 驗證試驗結(jié)果Table 5 Results of verification test
取“1.2”項下的凈梔子飲片(ZP01~ZP16);按照優(yōu)選工藝制備姜梔子飲片(JZP01~JZP16),按“2.2”項下方法進行測定,計算各成分含量,實驗結(jié)果見表6。梔子飲片經(jīng)姜炙后其中的京尼平龍膽雙糖苷、梔子苷的含量均有上升;西紅花苷I、II的含量顯著降低,尤以西紅花苷II 含量下降最為顯著,平均下降幅度約為46%。
表6 16 批梔子飲片和姜梔子飲片樣品中4 種成分含量測定 (n = 3)Table 6 Contents of four compounds in Gardeniae Fructus samples (n = 3)
目前,針對姜梔子的研究較少且研究內(nèi)容基本都以單個成分含量檢測為主,缺少其他的代表性成分。本研究引入電子眼測色這一技術(shù),將外觀評價的色澤進行量化,減少了主觀因素帶來的評判失誤,這樣就能更加科學合理地對姜梔子飲片的炮制程度進行客觀評判。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梔子在姜炙過程中其外觀性狀與內(nèi)在化學成分均發(fā)生了變化。梔子在姜炙不及時呈現(xiàn)原本的紅黃色,在姜炙得當后呈現(xiàn)金黃色,在姜炙太過時顏色逐漸呈棕褐色;梔子經(jīng)姜炙后,其中所含的梔子苷與京尼平龍膽雙糖苷的含量均有上升,該結(jié)果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相一致[10,15];西紅花苷I、II 的含量顯著降低,尤以西紅花苷II 下降最為顯著,可能與其作為長鏈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性質(zhì)不穩(wěn)定,較易轉(zhuǎn)化為其他物質(zhì)有關[16-17]。
在進行氣味評價試驗時,本實驗參考姜炙工藝的相關文獻報道[18-20],發(fā)現(xiàn)目前尚未見測試氣味時所采用的測試人員的相關信息(健康狀況、人數(shù))。為了使得氣味評分結(jié)果更具客觀性,本實驗選擇15名具有正常嗅覺的健康人員進行測試評分,然后取平均值的方法來獲得最終的氣味測試結(jié)果,從而保證氣味評價數(shù)據(jù)的合理性。
本實驗將顏色變化以客觀量化方式納入考察范疇,使得試驗結(jié)果更加科學、準確、客觀。在考察指標方面選用了梔子中的梔子苷、西紅花苷等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zhì)作為評價指標,相比于單一化學成分的考察更加合理,且這些指標成分在實際測定過程中耗費的資源成本較低,符合企業(y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要求。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