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士禎
山郡逢春復乍晴,
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
雪后千峰半入城。
點評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老舍先生曾在《濟南的冬天》里描寫過濟南這座依山傍水、恬淡無爭的城市。他寫的雖然是濟南的冬天,但下筆溫潤,儼然有春的氣息,讓人想起清朝詩人王士禎這首《初春濟南作》。
王士禎,字子真,號漁洋山人,是清朝初年山東淄博走出來的一位才子,和小說家蒲松齡是老鄉(xiāng)。他出身的王氏家族出過很多進士、文臣,他自己也是著名的詩人、文學家、詩詞理論家。
王士禎從小聰明穎悟,受過良好的教育。跟著祖父王象晉讀書時,有一天,王象晉和從弟王象咸一起喝酒,席間把10歲的王士禎叫到面前,命他對對聯(lián)。祖父出上聯(lián)曰:“醉愛羲之跡?!蓖跏康澆患偎妓鞯貞晫Φ溃骸翱褚靼滓苍??!币娦∈康澰姴湃绱嗣艚荩跸髸x和王象咸喜出望外,當即決定把自己收藏的名人書畫賞給他。
順治十二年(1655)初春,21歲的王士禎和兩位兄長一同前往京師參加科舉考試,途經(jīng)泉城濟南,有感于山明水凈,王士禎寫下了這首清新自然的小詩。正如老舍先生所寫,濟南三面環(huán)山,只在北面有個小小的缺口,是被小山環(huán)抱在“小搖籃”里的城市,故王士禎把濟南稱為“山郡”。與此同時,濟南水源豐沛,城里不僅有清麗秀美的大明湖,城邊還點綴著趵突泉、珍珠泉、芙蓉泉等七十二眼清泉,因此,濟南又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詩中所寫陂塘分泉、萬戶臨水的風景,正是濟南山水映秀的真實寫照。而時值初春,雪后初霽,南面的千佛山頂著雪帽子,山影半入城中,美不勝收,一如老舍先生感嘆的“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
這首詩以輕靈的筆觸抒發(fā)了對濟南山水的喜愛。數(shù)百年后,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時,不知道是否有同樣的感受?(文/常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