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見山亭古今詞選》是清初詞壇的一部重要詞選,共分為三卷,編選范圍由隋煬帝至清初,通代編選,依調編次,時間跨度大,選詞數量多。在選詞理念上,陸次云主張古今并重,崇尚風雅,倡導多元開放的詞學風尚,并從文體流變的角度來推尊詞體。作為清初頗具規(guī)模的綜合性通代選本,《見山亭古今詞選》不僅具有存詞備史之功,而且在選詞上構建起了新的“尚雅”統(tǒng)序,為當世學詞者指示門徑,對于轉變清初詞風,促進清詞嬗變和詞學理論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見山亭古今詞選》;陸次云;選詞理念;詞史意義
【中圖分類號】I2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04-0019-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4.006
【基金項目】2023年揚州大學大學生學術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見山亭古今詞選》的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XCX20230012)。
陸次云,字云士,浙江錢塘諸生。清康熙十八年(1679)應博學鴻詞試,報罷。次年選郟縣知縣,有政聲,以丁憂去職。服滿,于二十四年補江蘇江陰令。陸次云一生詩文并工,著述頗豐,有《澄江集》《玉山詞》《北墅緒言》及選輯《見山亭古今詞選》《五朝詩善鳴集》等。《見山亭古今詞選》作為陸次云僅有的一部詞選著作,既是其詞學思想的直接體現,也是清初詞壇的一部重要詞選,對于促進清初詞風轉變、廓清詞學發(fā)展道路具有重要影響,是我們研究清代詞學發(fā)展的重要文獻。因此,本文立足于清初詞壇這一時代大背景下,通過研究《見山亭古今詞選》的編選特點,深入分析文本內容,探討陸次云的選詞理念及其在選本中的具體實踐,試圖揭示該詞選在詞史上的獨特價值和意義。
一、《見山亭古今詞選》編選特點概述
《見山亭古今詞選》是陸次云選政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該詞選由陸次云負責主要選編工作,由其友人章昞和韓銓分別負責選編和校訂工作。集名中的“見山亭”或與章昞有關,因章昞有文集《見山亭詩集》就是以“見山亭”命名的?,F存版本僅有康熙十四年刻本,可見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和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該詞選收詞豐富,博采眾家,共收錄從隋煬帝至清初詞人362家,選詞770首,人均收錄兩首。《見山亭古今詞選》以調編次,遵循小令、中調、長調的順序,共有三卷,詞作按字數多少排序。每卷先列調名,后舉詞作、詞人。卷上為小令,卷中為中調,卷下為長調。卷首有嚴沆所作序及陸次云自序?!兑娚酵そ窆旁~選》在選詞上“于古人詞約矣,而不見其少;于今人廣矣,而不見其多[1]”,古今并重,清詞比重近六成,匯集了大量古今佳作。
從表1可以看出,就詞人所處時代來看,10位前代詞人中排名靠前的有4位,皆為北宋詞人,如秦觀、蘇軾和歐陽修,且選詞偏重小令。這種傾向不難看出選家相對偏重五代北宋婉麗纖秾之詞。但從整體上來看,選家并不是一味尊崇北宋之詞。陸次云以辛棄疾選詞數量位列第一,10位詞人中共選南宋五家,幾乎與北宋詞家持平。在嚴沆為詞選所作序中又言“故論詞于北宋,自當以美成為最醇。南渡以后,幼安奮青兕之力,一意奔放,用事不休,改之、潛夫、經國尤而效之,無復詞人之旨[1]”,他既批評了北宋詞人中的柳永和蘇軾,又認為南宋詞人辛棄疾“一意奔放”,而后其追隨者亦“無復詞人之旨”,但在詞選中卻仍將這類詞人納入其中,這種安排并不矛盾,而是選家出于一定的考量而做出的抉擇。首先,作為西陵詞人之一,陸次云對豪放和婉約兩種詞風都有所接納,這與他選詞宗旨相契合。其次,就個人而言,陸次云既崇尚雅詞,但在詞選中仍選入不少艷曲。他自言“余之所斥者,惟自縇繪登徒之容,刻畫河間之態(tài)者耳[1]”,這種超凡的認識體現了選家在選政上對詞體清晰的認知和辯證的態(tài)度,《見山亭古今詞選》正是在這一認知的基礎上操選的。
在當代詞人的選取上,位居高位的兩位是李天馥和梁清標。首先,就個人情感而言,李天馥乃陸次云恩師,陸次云是其首座。李天馥曾為其《北墅序言》作序,序中有言:“自下載酒余門,余樂與之游,幾二十年如一日也?!盵2]陸次云亦為其賦詞《賀新郎·感遇》,以表達對李天馥的知遇之恩。該詞選中選李詞居多,自是流露出一種崇敬與感恩之情。陸次云與梁清標亦有交往,《玉山詞》中有詞《雨中花慢·和韻》為和梁清標詞所作,梁清標為其《澄江集》作評,可見二人交游已久。當然,選本雖難免涉及選家的主觀因素,但對該詞選而言,并非是主導因素。在清代詞人的選擇上,陸次云沒有選陳維崧、吳偉業(yè)、龔鼎孳等聲名遠揚的詞壇名家,而是以李天馥、梁清標為首,可見其試圖樹立清詞的新典范,并透露出以雅為宗的新觀念。李天馥品行正直,廉潔自律,一生著述頗豐,交游廣泛。梁清標亦為當世名家,文學活動豐富,詩詞自成一體。二人皆在清初政壇及文壇都具有一定的聲望,更為重要的是在詞風上皆有相似之處,即透露出一股雅正之風,與選家選錄詞作的標準相契合。
二、從《見山亭古今詞選》看陸次云的選詞理念
陸次云的詞學理論雖然沒有專門的表述,也沒有對選錄詞人及作品進行評點或解釋,只是將符合他詞學觀及選詞標準的詞人詞作載錄出來,但《見山亭古今詞選》卷首有嚴沆所作序,又有陸次云自序,能從中對陸次云的詞學觀、選詞緣由等問題加以分析。本文即從《見山亭古今詞選》的文本和序言入手,結合陸次云相關言論及作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選本理念進行論述。
(一)崇風雅
作為清初詞學界的詞人之一,陸次云致力于選政工作,其中一個意圖便是挽救清初詞壇風氣,使詞體歸于雅正。他在《古今詞選序》中言“學步之家,紛然鵲起,謂短長諸闕,專詠柔情,嬌花解語,競工桑濮之音;芳草懷人,爭染芍蘭之色。大雅貽譏,衰藏于盛矣[1]”,認為詞至明代已然進入雅詞的低谷期,淫艷綺靡之風盛行,即便清初詞壇流派紛呈,但仍積弊甚深,故有“衰藏于盛”之感。在他看來,清初詞人作詞有兩個弊端,第一是錯以詞為房中之樂,且專事柔情,極力雕琢;二是誤以詞為艷體,既失去溫柔敦厚,又無所寄托,強行修飾,以致作詞流于形式,失去意義。陸次云對當世詞壇有著強烈的反思意識,并且表現出了一種想重振詞學的美好愿望,才會尋根溯源,對清初詞壇“似盛而衰”這一現象作思考和總結。
再次把視野回歸到選本上,嚴沆在序中譽此選為“雄而不肆,溫麗而不俚”,已經明確表明了該選本的尚雅觀念。此外,在《見山亭今古詞選》中,對于詞的雅俗之辯,選家在選錄詞人及其作品時也是有所體現的。陸次云自序中直言作詞與選詞皆應“以三百篇為法”,使之不失“四始六義之旨”,在實際選本過程中,這種標準也是有所貫徹的。選本以周邦彥為“最醇”,其選入詞作為7首,已經遠高于人均2首,且皆為溫厚雅詞,以小令和中調居多。周邦彥乃詞學之集大成者,其詞語言秾麗,渾厚典麗,深婉秀逸,在詞史上影響深遠。除此之外,在前十位前代詞人中,除了辛棄疾和蘇軾,以及并列的陸游和劉過,其余詞人均為婉雅之風。陸次云標舉周邦彥,不難看出其斥淫哇、求大雅的心境,欲建立起以周邦彥為宗主的統(tǒng)序。
(二)尊詞體
《見山亭今古詞選》明確體現了陸次云的編纂目的,便是“尊詞體”,為詞正名。從辨體到尊體,是清初詞人廣泛采用的一種批評手段。陸次云序言中寫道:“自風變而騷,騷變而賦,賦變而詞?!盵1]即從文體流變的角度說明詞體的源流,言明詞體是詩歌變體,其意在通過將詞的起源追溯到傳統(tǒng)地位較高的詩體,以達到改變詞被輕視的地位。把《詩經》作為作詞和選詞的標準,即從詞的本體上強調其韻律之嚴謹和語言之精工,主張詞要合乎比興之旨,批判當世俚俗風氣,從而維護詞體的獨立性和價值,又從外在形式上進一步將詞向詩靠攏,強調詞與詩在文體上應被同等對待。
陸次云不僅在選詞方面有強烈的尊體意識,在自身的詞學創(chuàng)作上也表現出了對詞體的尊崇。其詞注重表達自己的真摯之情,并能從現實世界上升到情意上,兼有婉約和雅正之風。從具體的表現形式來看,陸次云詞作較為特別的一點是擅長以敘述風格呈現具體的事物,如其詞《滿庭芳·倒喇》,通過對表演者連續(xù)動作的描寫,將雜技動作的驚險描摹出來,給人如臨其境之感。其中兼有從聽者的反應來表現表演的驚奇,如“傾耳際、忽悲忽喜,忽又恨難平”[3],情景交融,表現力更加突出。除此之外,陸次云詞作中還有描寫苗族民風、抒寫人生際遇和在任上對當世民生的關懷等,取材廣泛,詞境開拓,在詞的表現功能上有所拓展??梢姡懘卧仆谱鹪~體的理念在詞的創(chuàng)作和選政工作上都是一以貫之的。
(三)開放包容
“開放包容”在陸次云的詞學觀念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在序中直言詩體已然難以超越前人,而“詩余一道,裴表乎駕古人而上之[1]”,并且明確表示對詞人“專詠柔情”之偏見的不滿,認為當世之詞“婉麗者皆宜付艷女紅牙,雄放者并可按銅將軍之綽板”,從“婉麗”與“雄放”兩個角度肯定了清詞的風格特色和價值,《見山亭今古詞選》就是基于這一基本原則進行操選的。此外,陸次云在編刊詞選時,將今詞與古詞相提并論,并認為可以超越古詞,體現了他對當代詞學發(fā)展成就的自信和肯定。當然,陸次云對詞學的發(fā)展并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有著較為清晰的認知,其言“余合古今而一之,彰其盛,擬以杜其衰也[1]”,旨在強調詞學的發(fā)展前景廣闊,后來人大有可為,在大背景下對清詞發(fā)展進行了展望和反思,體現了他開放包容的詞學觀。
陸次云這種開放包容的詞學觀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可見于其所屬的西陵詞人群體。西陵詞人的詞學理論十分豐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地域特色的就是其不偏不倚、包容開放的詞體審美觀念。西陵詞人在詞學審美上雖然經歷了由前期崇尚主“情”論到后期發(fā)展為向詩教靠攏,強調“大雅元音”的不同階段,但其婉約、豪放并存不廢的詞學主張始終沒有變化,逐漸成了群體共識。這種共識體現在實踐上,可見于兩個方面。在詞作方面,西陵詞人不滿明詞俚俗和單一的風格,在詞風上有趨雅的傾向,但并不限制于具體的詞風上,而是強調創(chuàng)作應以詩教精神為準則,促進詞體在內涵和功能上的發(fā)展。在詞選方面,西陵詞人頻操選政,編選《古今詞統(tǒng)》《見山亭古今詞選》《西陵詞選》等選本,試圖構建出風格多元、兼容并蓄且古今一體的詞學路徑,達到彰顯詞學之盛而杜其衰的目的。作為西陵詞人之一,陸次云倡導多元開放的詞學風尚,為轉變詞壇風氣以及消除詞壇偏頗的門戶之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三、《見山亭古今詞選》的詞史價值
從文獻價值來看,《見山亭古今詞選》記錄詞作,保存了大量的詞作,對清代文獻典籍具有存史價值。此外,《見山亭古今詞選》的編選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西陵詞派的發(fā)展,有利于詞人存詞和詞旨宣揚。雖然該選本并非地域性選本,但嚴沆在序中言及“選者自珂月后,復得陸子,皆出于吾鄉(xiāng)曲”,并將詞學傳統(tǒng)追溯到同鄉(xiāng)詞人周邦彥和馬洪,其間透露出的鄉(xiāng)邦意識不言而喻。在該詞選中,陸次云選己詞22首,選嚴沆詞10首,已遠超選詞平均數,且選本透露出來的選詞理念也與西陵詞人群體具有一致性。從整體上看,陸次云在編撰詞選的過程中,既沒有濫選詞人詞作,又有意識地為西陵詞家做宣揚,有存詞備史之用心,也為后人研究西陵詞派乃至清詞史留下了重要的史料。
《見山亭古今詞選》的價值還在于構建起新的“尚雅”統(tǒng)序,對清詞的嬗變和詞學理論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兑娚酵す沤裨~選》表現出了一種超越《古今詞統(tǒng)》的新思路,即推舉周邦彥為詞史典范,構建新的雅正詞統(tǒng)。這種有意識的統(tǒng)序建構一定程度上預示著詞史上的新變,而后以朱彝尊為代表的浙西詞派將雅正詞統(tǒng)推舉到了新的高度。盡管這部選本在選編詞作上,未能與其論詞理念達到完全意義上的一致,但它是詞史上最早提出雅詞統(tǒng)序的詞選,是清詞嬗變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陸次云作為選家,憑借強烈的自覺意識,有意通過《見山亭古今詞選》的編訂,融古今為一體,以當代接續(xù)傳統(tǒng),借助于詞統(tǒng)的建構,客觀上對清初詞壇創(chuàng)作的經典化過程起到了促進作用。
《見山亭古今詞選》還為清初詞風轉變以及清詞中興有所貢獻。在選本內容上,陸次云編選《見山亭古今詞選》在選詞上追求雅正風尚,主張開放包容,并不專詠某種詞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當時的詞壇風氣,為當世學詞者提供了新的范本。在選本體例上,《見山亭古今詞選》以詞調為序進行分體列詞,并嚴格按照字數多少進行排列,體現了對詞調和詞律的重視,能夠承擔起指示詞調格律、引導詞體創(chuàng)作的作用。作為一本通代選本,《見山亭古今詞選》對整個詞史的發(fā)展進行了關照,并通過追溯詞源強調尊體意識,其選詞宗旨與后來的浙西詞派也有所接續(xù),體現出了選家追比先賢的強烈中興意識,為清詞的中興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總體上來看,《見山亭古今詞選》是清初一部重要的詞選,其古今并重,推重清詞,崇尚雅正,為詞學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推尊詞體,促進詞學發(fā)展的意義?!兑娚酵す沤裨~選》的選詞理念對清初詞風演變以及詞壇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于我們研究清初詞壇及清詞史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參考文獻:
[1]陸次云,章昞,選.韓銓,校.見山亭古今詞選[M].刻本.見山亭,1675(清康熙十四年).
[2]陸次云.北墅緒言[M].增修刻本.宛羽齋,1684(清康熙二十三年).
[3]陸次云.玉山詞[M].刻本.[出版者不詳],[出版時間不詳](清康熙年間).
[4]閔豐.清初清詞選本考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嚴迪昌.清詞史[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作者簡介:
吳舒揚,揚州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詞學、文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