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摘要:伴隨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美術課堂的教育價值得到凸顯,開展高質量的美術活動逐漸成為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以故事為催化劑,圍繞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引用故事的必要性,從三方面闡述讓故事成為小學美術課堂的催化劑的具體策略,從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故事 小學美術 催化劑
引言: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借助故事的催化作用,能夠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對學生欣賞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對美育的目標進行有效的實現(xiàn)。小學美術教師在實際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高美術教育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熱情與積極性。
一、小學美術課堂上引用故事的必要性
小學是一個人精力充沛且好奇心強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借助豐富有趣的故事作為小學美術課堂的催化劑,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發(fā)散思維,它是促進學生美術知識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教學改革下引導學生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不僅如此,借助形形色色的故事情節(jié)和以及多種多樣的講述形式,有利于擴充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對學生提高美術鑒賞能力和美術知識儲備有積極影響。[1]
二、讓故事成為小學美術課堂的催化劑的具體策略
(一)合理選擇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生動有趣的故事能夠幫助學生更迅速、更透徹地了解美術課堂的教學主旨,基于這種特質需要教師對故事進行合理選擇。首先,故事的篇幅應短小精悍,避免學生不分主次,對故事的情節(jié)過分關注而忽視美術課堂;其次,故事的內容要簡單易懂,讓學生能夠理解相關故事,舉一反三地融合美術知識;最后,故事的題材要引人入勝,營造輕松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美術《花地毯》的課程講解時,教師可以講述為地面穿花衣的故事。小豬哼哼搬了新家,在新房子里準備了好多漂亮的新家具,忙碌一天,哼哼終于在夜里進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但是新家里卻出現(xiàn)了爭吵聲,原來是家具們都認為自己是房間里最漂亮的。沙發(fā)率先表態(tài)說:“我最漂亮,因為我有像秋天麥穗一樣的金黃色外套?!辈妥啦环猓骸拔也抛钇粒矣刑炜漳菢铀{色的裙子,上面還有白云一樣的圓點?!边@時光禿禿的地面哭了起來,因為他沒有新衣服,這時,教師就可以順勢發(fā)問:同學們要不要一起為地面設計一件花地毯呢?通過新穎的擬人化故事,引導學生完成花地毯的教學設計,不僅能帶領學生分辨繽紛的顏色,同時又將色彩與麥穗、天空等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具象性事物聯(lián)系起來,拉近學生與美術課堂的距離。
(二)注重課堂導入,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教師在開展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時,如果過早地運用課堂故事引入,容易使得學生難以保持長久的關注度,降低后半階段的教學效率;而遲緩的故事敘述,也會讓學生難以沉浸式體驗課堂教學,不利于課程的有序開展。因此,以故事為契機進行的課堂導入要注重時機,時刻關注學生的真實需求。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做年歷》一課時,可以分步驟教學。(一)通過趣味問答的形式導入課程,教師可以提出一年內節(jié)氣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具體日期,鼓勵學生收集資料,踴躍發(fā)言。(二)在年歷制作的時候,教師將學生分為12個小組,通過抽簽決定每組制作一個月份。學生討論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有哪些風俗習慣,并融入如打年獸、屈原投江等故事,為小組的設計制作提供借鑒解。(三)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對制作的月份進行分享和講解,并最終將十二個月份裝訂在一起,組成一本年歷在教室內使用。通過分階段的故事引入,能夠在全方面多角度共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
(三)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增強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
故事作為美術課堂的催化劑,實施的過程不僅僅是教師對故事講解的一種形式,也鼓勵學生嘗試對故事角色扮演和演繹的表達方式。要求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做好導入設計,創(chuàng)設合適的表演環(huán)境,課堂上突破以往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直觀體驗,感受美術的魅力。[2]
例如,教師在進行六年級課程《宇宙之旅》教學時,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神州火箭的發(fā)射,以及宇航員太空遨游漫步的相關視頻,幫助學生置身于神秘的銀河系。在課程講解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扮演組成火箭的不同部分,如軌道艙、推進艙和返回艙等,模擬升空和飛行過程中的情形,幫助學生了解火箭的構造和原理;也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星體,自編自演關于銀河系的對話故事,并在課堂上模仿星體的自轉、公轉等天文現(xiàn)象。這樣的教學模式既是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貫徹實施,同時也能在新奇有趣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和了解繪制對象,為美術知識的講解作鋪墊。
結語: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與生動有趣味的故事相結合,不但可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也能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做好課堂的激趣,有利于進一步實現(xiàn)美術教育的功能目標。故事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的發(fā)展與需求,也是教學方式發(fā)展趨勢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杜晉池.以故事為契機促進小學美術課堂高效化[J].讀與寫.2019(02).
[2]馮麗軍.“故事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探究[J].啟迪·中.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