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麗
【摘要】目的:探析低強度有氧運動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yīng)用效果。方法:2021年6月—2022年6月,將68名血液透析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對兩組疲乏感評分、焦慮和抑郁評分以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與對照組比較,干預后觀察組具有更低的疲乏感評分(P<0.05),更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P<0.05)和更高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P<0.05)。結(jié)論:低強度有氧運動應(yīng)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疲乏癥狀,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應(yīng)用價值較高,可在臨床中推廣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有氧運動;血液透析;疲乏感;生活質(zhì)量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ow-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 on fatigu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U Kaili
Hemodialysis room,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Anhui Province (Hefe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low-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 in the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From June 2021 to June 2022, 68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ow-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fatigue score(P<0.0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lowe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P<0.05) and higher quality-of-life scores(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ow-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 in the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atigue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Aerobic exercise; Hemodialysis; A sense of fatigue; Quality of life
血液透析是當前終末期腎病患者最常用且有效的一種治療方式,并且隨著醫(yī)學技術(shù)的進步,血液透析患者的預后效果得到明顯提升,生活質(zhì)量水平得到明顯改善[1]。但是血液透析患者普遍伴有脂代謝異常、微炎癥反應(yīng)以及疲乏等不良癥狀,這些癥狀的存在加之治療帶來的巨大負擔,造成患者通常伴有嚴重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其中患者的疲乏癥狀體現(xiàn)在患者體力和腦力勞動能力下降以及主觀方面的疲憊等,而且此癥狀即使在患者休息狀態(tài)也難以得到改善。相關(guān)研究表明,合理的有氧運動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癥狀,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方面具有較好效果[3-4],本科室針對此類患者也進行了低強度有氧運動干預研究并取得較好的應(yīng)用效果。對此本研究對科室采用的相應(yīng)低強度有氧運動干預措施和應(yīng)用效果進行分析,以為臨床提供參考,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21年6月—2022年6月,隨機選取68名血液透析患者開展研究,并按照擲骰子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32~71歲,平均年齡(48.82±5.69)歲,透析時間18~42月,平均時間(17.59±2.18)月;觀察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齡31~72歲,平均年齡(48.93±5.81)歲,透析時間18~43月,平均時間(17.71±2.23)月。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患者血液透析時間均超過3個月,每周透析時間均為3d;患者具有清醒意識,能正常溝通;患者均具有穩(wěn)定病情;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伴有下肢肢體運動障礙患者;伴有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患者;伴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患者。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含常規(guī)透析護理、營養(yǎng)指導、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導等,但并未進行運動干預。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具體如下:(1)運動方式選擇:本次研究應(yīng)用踏步訓練機對患者開展有氧運動訓練,主要鍛煉患者的雙下肢功能,其中選用踏步訓練機品牌為上海玖健。(2)運動時間安排:運動時間選擇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療前的2h內(nèi),其中每周進行3次訓練,每次訓練的時間控制在40min,總干預周期為6個月。(3)運動內(nèi)容:針對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氧運動分四個不同階段進行,具體為:①準備階段;②熱身階段;③運動階段;④放松階段。(4)運動強度控制:患者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并維持低強度,其中客觀上可依據(jù)博格認知體力消耗量表對患者運動期間的強度進行監(jiān)測,控制評分在11~12分范圍內(nèi),主觀上根據(jù)患者主觀疲乏情況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心悸、氣喘等不良反應(yīng)等進行判斷。(5)運動期間監(jiān)測和安全保障:對患者的心率、血壓和脈搏等指標每間隔10min進行一次檢測,以確?;颊叩倪\動安全性,如運動中患者伴有呼吸困難、心悸、抽搐、胸痛、頭暈以及大汗等不良情況,應(yīng)馬上停止運動,并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疲乏感評分、焦慮和抑郁評分以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如下:①疲乏感評分:采用疲勞量表-14(FS-14)評定患者的疲乏感水平,F(xiàn)S-14共包含軀體疲勞評分和腦力疲勞評分2個不同維度,第一個維度包含8個測評條目,第二個維度包含6個測評條目,兩維度評分和為總評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疲乏感越嚴重[5]。②焦慮和抑郁評分: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SAS評分包含20個不同的測評條目,其中各條目均采用四級評分方式進行計分,量表總分值范圍為20~80分[6];SDS評分包含20個不同的測評條目,其中各條目均采用四級評分方式進行計分,量表總分值范圍為20~80分[7],兩個量表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7]。③生活質(zhì)量評分:采用生活質(zhì)量量表(SF-36)評定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SF-36共包含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等8個不同維度,分值介于0~100分,越高表明患者具有越高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8]。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疲乏感評分對比分析
與對照組比較,干預后觀察組具有更低的疲乏感評分(P<0.05),見表1。
2.2 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分析
與對照組比較,干預后觀察組具有更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分析
與對照組比較,干預后觀察組具有更高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P<0.05),見表3。
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營養(yǎng)不良情況,并伴有疼痛、疲乏等不良癥狀,加之缺乏運動對疾病影響的正確認知,造成患者運動量較小甚至擔心運動會影響病情而不愿意運動。英國相關(guān)臨床實踐指南表明[9],針對沒有伴有禁忌血液透析患者可在透析期間開展運動鍛煉,以增強患者機體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我國也有很多研究表明,適當?shù)挠醒踹\動在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改善下肢運動功能,改善患者貧血癥狀,減輕疲乏癥狀,提升生活質(zhì)量等方面有較好的效果[10-11]。對此本研究對血液透析患者開展低強度有氧運動干預,以探析其效果,并為臨床提供參考。
Karakan等[12]調(diào)查指出80%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伴有中重度的疲乏癥狀。對血液透析患者開展低強度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增強患者的體質(zhì),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肌肉功能和內(nèi)分泌功能,提升患者機體免疫力,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疾病引發(fā)的疲乏癥狀。本研究顯示,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低強度有氧運動干預后,血液透析患者具有更低的疲乏感總評分,說明低強度有氧運動在緩解血液透析患者伴有疲乏癥狀方面具有較好效果。由于疾病以及并發(fā)癥對患者生理的影響,加之血液透析治療給患者帶來的巨大負擔,導致血液透析患者多伴有較為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焦慮、抑郁情緒較為常見,不良情緒的存在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影響透析效果,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顯示,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低強度有氧運動干預后,血液透析患者具有更低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說明低強度有氧運動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負面情緒方面具有較好效果,與相關(guān)研究結(jié)論一致[13]。分析原因可能是,有氧運動能夠刺激患者大腦促使其分泌內(nèi)啡肽,此物質(zhì)功能與嗎啡功能相類似[14],從而促使患者負面情緒得以改善,此外運動能夠改善患者體質(zhì),舒緩壓力,并且可以豐富患者生活,也利于患者負面情緒的改善。另外有很多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較健康人群有更低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即使與PD、KPT等其他腎臟替代治療相比,血液透析患者也具有更低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
綜上所述,低強度有氧運動應(yīng)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疲乏癥狀,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應(yīng)用價值較高,可在臨床中推廣應(yīng)用。
參考文獻
[1] 陳麗云,郭招治,鄭毅娜,等.精細化優(yōu)質(zhì)護理對行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中英文),2022,8(4):45-48.
[2] 魏曉薇,李強,袁茜,等.焦點解決取向團體輔導對血液透析患者負面情緒及醫(yī)學應(yīng)對方式的干預效果[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2,30(1):207-211,240.
[3] 周雨婷,林亞妹,王娜,等.有氧運動療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營養(yǎng)狀態(tài)影響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醫(yī)學,2019,47(9):1177-1179.
[4] 趙萍,黃燕林,何莉,等.腳踏車運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運動能力和循環(huán)狀態(tài)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0,23(14):1769-1777.
[5] 焦亞星.有氧運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勞狀況的干預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46-47.
[6] 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26(9):676-679.
[7] 李宗艷,施雁,陳靜娟,等.癌癥患者心理焦慮測評工具的研究進展[J].淮海醫(yī)藥,2021,39(3):326-329.
[8] 許晶,李曉秋.慢性應(yīng)激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評價[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3,12(1):14-17.
[9] Ashby D,Borman N,Burton J,et al.Renal Associ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Haemodialysis[J].BMC Nephrol,2019,20(1):379.
[10] 李瑞花,陳慧玲,吳雪玉.蹬車訓練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實驗室客觀指標的影響[J].廣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47(2):116-118.
[11] 黃柳,黃燕林,李建英,等.有氧運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肢運動功能及疲乏狀況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5,37(4):476-478,484.
[12] Karakan S,Sezer S,Ozdemir F N.Factors related to fatigue and subgroups of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J].Clin Nephrol,2011,76(5):358-364.
[13] 王娟,黃燕林,吳卓媚,等.運動訓練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4, 36(9):1225-1227.
[14] 羅興華,馮云輝.“亞健康”與有氧運動關(guān)系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