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從教十多年了。這些年我一直把“做一名讓孩子喜歡的生物教師”當成奮斗目標,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一直行走在路上。
堅守教育的初心
大學畢業(yè)后,我來到了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安宜高級中學。在這里,同事們在專業(yè)領(lǐng)域和生活中都給了我很多支持和幫助,讓我用兩年的時間以優(yōu)秀的成績提前通過了三年考核,從而站穩(wěn)了講臺。
后來,由于家庭的需要,我來到了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實驗學校。初登初中講臺,有的是對這所學校的敬畏和好奇;一來就帶八年級,有的是對知識點把握準確與否的忐忑。好在我遇見了師父孟誠,聽一課上一課的傳授方式,讓我對知識點有了很好的把握。終于,我不再彷徨。
對生命的熱愛支撐起我對教育的熱愛。諾貝爾說過:“生命,那是自然付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苯處熅秃帽仁且幻厥獾牡窨處?,教師的愛是雕刻學生的刻刀,這一把刻刀塑造出千千萬萬不同的學生。如果孩子是橡皮泥,熱愛就是捏橡皮泥的手。我希望我捏的每一個橡皮泥都能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都能將自己的美好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我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雖然沒能實現(xiàn),但是我可以播撒科學的種子。我可以利用所學帶領(lǐng)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尤其看到他們聽懂后恍然大悟的表情,我收獲的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滿滿的幸福感。
感恩團隊的力量
一個人行走在路上難免會有些孤獨。我是幸運的,因為不管走到人生的哪個節(jié)點,都會有團隊指引著我前行。從2006年初登高中講臺,到2013年來到初中講臺,我的教學對象、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任務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我自己有時激情澎湃,有時彷徨不定,有時懶惰焦慮,每當這時,總會有人帶動我走起來。
從教十幾年,我經(jīng)歷了各級各種比賽和培訓,發(fā)現(xiàn)正是這一次次的比賽和培訓,在督促著我前行,告訴我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同時,這也讓我明白了團隊的助力是多么強大。賽前訓練期間,無錫市教研員陳嚴老師、江陰市教研員崔敏霞老師以及學校領(lǐng)導積極為我聯(lián)系專家名師,讓我從心底里感受到了大家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視,這種感覺很溫暖。我也跟著這些行業(yè)專家們認真參訓,努力鉆研,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每次低谷時,我們團隊總能給我暖心的話語、溫暖的擁抱和實實在在的幫助。在這些團隊助力中,我收獲了很多感動。正是有著這樣的團隊指引,我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堅持自我的提升
回首每次比賽,我知道認真準備、努力提升自我才是王者之道。
江蘇省基礎(chǔ)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的備賽經(jīng)歷至今仍讓我記憶猶新。教學設計PPT的制作時間是晚上七點到十點,為了使自己在比賽時間段頭腦清楚,我早早就進行了仿真模擬,最多的一周共模擬了6個教學設計。正是有了這樣的準備,我才會在拿到課題后不慌不忙地去書寫、設計。
即興演講一直是我頭疼的問題。即興演講需要準備故事素材,不是故事不夠感動,就是我故事講述得不夠感人,欠缺講故事的技巧。一開始我覺得自己的演講很好,可是評委說聽了我的演講之后感覺不夠自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不斷地模仿、揣摩、練習,別無他法。學生放學后,我在階梯教室架起自拍桿模擬即興演講,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
實驗操作要想提高也沒有他法,只有練習。為了表皮不帶葉肉,我不知道撕了多少菠菜葉;為了解剖實驗快速安全,我也記不清解剖了多少鯽魚、蝗蟲、蚯蚓……其他比賽也是如此,我積極學習仿真模擬,提高自己的興奮度。因為我明白,“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們要想抓住機會,應該時時刻刻準備著”。
回首從教路,我更加相信行走起來,就會奔向美好。當你心中有愛,便會眼中有光。當你眼中有光,便會腳下有路。當你腳下有路,便會充滿希望。我相信只要我有著對生命的熱愛,就能繼續(xù)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地守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