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汪秀梅, 陳曉燕
(鄭州大學(xué)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河南 鄭州 450001)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固有腺體發(fā)生萎縮的一種疾病, 患者發(fā)病時會感到上腹部劇烈疼痛, 還伴有上腹部飽脹、反酸等癥狀, 若治療不及時, 隨著病情進展甚至?xí)霈F(xiàn)癌變,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 臨床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藥物對癥治療為主。 莫沙比利、 瑞巴派特作為臨床常用西藥,能夠有效根除幽門螺桿菌, 改善患者胃動力, 保護胃黏膜[1]。中醫(yī)學(xué)中將慢性萎縮性胃炎歸屬于 “胃皖痛”、 “痞滿” 等范疇, 治療以健脾和胃、 理氣消痞、 通絡(luò)止痛為原則。 研究[2]表明, 摩羅丹輔助常規(guī)西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可明顯提升臨床療效, 改善患者相關(guān)臨床癥狀。 基于此, 本研究選取2020年2 月至2022 年3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旨在探討摩羅丹聯(lián)合瑞巴派特及莫沙比利的臨床治療效果, 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 年2 月至2022 年3 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 觀察組男性36 例, 女性24 例; 年齡55 ~75 歲, 平均年齡 (62.01 ± 6.29) 歲; 病程1 ~8 年, 平均病程 (2.16 ± 0.33)年; 胃部萎縮程度: 輕度萎縮23 例, 中度萎縮29 例, 重度萎縮8 例。 對照組男性34 例, 女性26 例; 年齡51 ~76 歲, 平均年齡 (62.10 ± 6.48) 歲; 病程1 ~5 年, 平均病程 (2.18 ±0.24) 年; 胃部萎縮程度: 輕度萎縮25 例, 中度萎縮28 例,重度萎縮7 例。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符合 《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3]中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標準, 且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 近期4 周未使用藥物治療; 無精神障礙或表達障礙; 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 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性潰瘍等其他胃??; 呼氣試驗診斷為Hp 陽性或嚴重器官功能障礙;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1.3 方法對照組采用瑞巴派特聯(lián)合莫沙比利治療: 瑞巴派特片 (生產(chǎn)企業(yè):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批準文號:BX980042, 規(guī)格: 100 mg/片) 餐前口服, 1 片/次, 3 次/d;枸櫞酸莫沙比利片 (生產(chǎn)企業(yè):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Co., Ltd., 批準文號: H20060038, 規(guī)格: 5 mg × 10 s) 口服,1 片/次, 3 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采用摩羅丹 (生產(chǎn)企業(yè): 邯鄲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 Z13021325, 規(guī)格: 9 g × 9 丸) 口服治療, 1 丸/次, 3 次/d。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 周。
1.4 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 患者相關(guān)癥狀及體征消退, 胃鏡檢查結(jié)果顯示胃黏膜炎癥消失; 有效:患者相關(guān)癥狀及體征基本消退, 胃鏡檢查結(jié)果顯示胃黏膜創(chuàng)面基本愈合; 無效: 未達上述標準甚至病情加重。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 /總例數(shù)× 100%。 ②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 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 離心后分離血清, 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胃蛋白酶原Ⅰ(PGⅠ)、 胃蛋白酶原Ⅱ(PGⅡ) 水平。 ③炎性因子水平。 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 離心后分離血清, 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白細胞介素-6 (IL-6)、 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 水平。
1.5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 [n (%)]
2.2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治療后, 觀察組PGⅠ水平高于對照組, PGⅡ水平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較 ( ± s, μg/L)
表2 兩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較 ( ± s, μg/L)
組別nPGⅠPGⅡ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60 85.46±12.16 127.46±14.02 12.43±3.357.46±3.15對照組 60 85.69±12.71 112.85±14.23 12.87±3.19 10.28±2.49 t 0.1015.6650.7375.440 P 0.9200.0000.4630.000
2.3 炎性因子水平治療后, 觀察組IL-6、 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3。
表3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 ± s)
表3 兩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 ± s)
組別nIL-6 (ng/L)TNF-α (μ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 60 34.16±5.169.48±3.154.86±1.432.41±0.97對照組 60 34.79±5.48 12.46±3.124.65±1.453.49±0.76 t 0.6485.2060.7996.789 P 0.5180.0000.4260.000
慢性萎縮性胃炎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 臨床多認為其發(fā)生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自身免疫及飲食不當(dāng)?shù)纫蛩赜嘘P(guān)。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常無特異性癥狀, 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 腹痛、惡心、 曖氣、 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等, 隨著病情發(fā)展, 患者還會伴有頭暈、 乏力、 貧血及肢體麻木等癥狀, 嚴重者甚至存在癌變風(fēng)險[4], 故一旦確診需及時予以治療。 瑞巴派特是一種胃黏膜保護劑, 可促進胃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復(fù), 從而改善患者病情[5]; 莫沙必利是一種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 可增強患者胃腸道動力, 改善其臨床癥狀[6]。 摩羅丹是由白術(shù)、 三七、 石斛、延胡索、 麥冬等組成的純中藥制劑, 具有和胃降逆、 健脾消脹、 通絡(luò)定痛之功效[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且治療后PGⅠ水平高于對照組, PGⅡ、 IL-6、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 (P <0.05), 提示摩羅丹聯(lián)合瑞巴派特及莫沙比利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具有顯著效果, 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炎性因子水平。 分析原因為, 摩羅丹主要成分中的三七含總皂昔、 人參皂昔等有效物質(zhì)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環(huán), 具有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 抑制炎性作用, 同時可調(diào)節(jié)多種因子的表達, 促進胃黏膜腺體分泌及胃黏膜修復(fù), 從而改善患者癥狀及胃蛋白酶原指標, 故摩羅丹與瑞巴派特聯(lián)合莫沙比利可協(xié)同增效, 治療效果較常規(guī)西藥治療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 摩羅丹聯(lián)合瑞巴派特及莫沙比利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顯著, 可明顯改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炎性因子水平, 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