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廣路
朔方的雪總是來得那么唐突且猛烈,睡夢里不覺得一夜寒風,醒來時窗外已是白雪皚皚。漫天飛舞的雪似飛天而墜的潔白棉絮瓊花碎玉般砸將下來,頃刻間城市的樓宇和街道都披在一片銀色的光里,滿樹的冰凌瀑布般沿枝頭傾瀉而下,似天宮仙境的玉玲瓏。
伴著孩子們一天天零星的鞭炮聲,龍年到了。一想到過年,心頭不禁一陣竊喜和向往,但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種成年人的漠然,這是年齡漸漸增加的人們的通病,于是不免啞然一笑。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時代洪流滾滾向前,遠離案牘勞形回歸田園,縱然一介閑夫,也總要一歲一歲地過年,豈能怨怪這光陰之如梭、歲月之如水!
于是,覆被高枕,閉目懷想,剎那間,那些早年間過年的景象伴著油炸的香味,和著鞭炮的炸響,如電影版一幕幕撲面而來……
除夕,傳說是古時的一種怪獸,每到歲末便會出來傷害人畜。為了驅(qū)趕怪獸,人們于新年前一天在門窗上貼上紅色對聯(lián),點燃鞭炮、煙花,確保新的一年吉祥安寧。記得小時候,我會拿著用刀割好的一摞紅紙到街上找會寫書法的爺爺,排隊等著寫寓意美好的對聯(lián),回來和弟妹們吆吆喝喝、歡歡喜喜地把春聯(lián)貼到門窗上。大門上的對聯(lián)是有講究的,那時村里生產(chǎn)隊的欠款戶都會早早貼上對聯(lián),這樣別人就不會來討要欠款了,而存款戶則在天快黑了才貼對聯(lián),以彰顯自家的富有自信。我那時小,不懂這些,只知道為了養(yǎng)活四個孩子,終年黑天白日干活還掙不夠工分四處借錢的父母會一遍遍催促我早早地貼對聯(lián),還說這就叫“大年三十貼花門”。
傍晚,幾個孩子拿著油炸的咸食圍在灶火旁,等著吃用豬肥肉煉的油渣和蘿卜拌餡包的餃子,紅紅的爐火照著一個個饞涎欲滴的小臉。終于,開飯的二踢腳兩響炮飛向天空,頓時鞭炮齊鳴,禮花滿天。我們端著過年才能吃上一頓的餃子,臉上露出了幸福的歡笑。
晚飯后,父親點燃了用大樹疙瘩堆砌的篝火,一家人圍坐一起,聽父母講家里的陳年老事。老祖宗是從山西大槐樹挑擔來洛陽的,一筐一子,前筐的孩子放在我們村,形成了今天的任氏家族,祖爺是十里八鄉(xiāng)唯一的晚清秀才。而母親白家是至今還年年到龍門白園集體上墳的白居易正宗后裔,因此,母親常囑托我們要好好學習,傳承世代耕讀的家風。
炭火暖紅,我看到了辛勞的父母一年難得的笑臉……
凌晨零點到了,我們飛快跑進屋內(nèi),把母親做的過年新衣套在棉衣棉褲上,然后蓋在兩層被子中間暖著,在半夢半醒中期待大年初一的到來。
后來知道,這就是除夕熬年。
一夜的鞭炮加上過年的興奮,讓人難以入眠。隨著大年初一早上的雞鳴和燃放的鞭炮聲,孩子們爭相穿好期盼已久的新衣,飛奔出門 ;院內(nèi),父母正將一塊煮熟的豬肉放在小桌上,拜老天、祭祖宗,祈求新年風調(diào)雨順、一家平安!
大街上,人們穿著新衣在雪地里放炮追逐,有大人帶著孩子在街旁堆起了雪人,有南極仙翁、財神爺,還有孫悟空和豬八戒,最后把眼睛、鼻子做成時,總能引起一片驚呼和嘖嘖稱贊。小孩子們在街邊滑冰、推桶箍,比賽看誰跑得快;還有的拿著從樹上摘下的冰凌放在嘴里“咯嘣”吃得正歡……寒風里,紅紅的小臉、小手早已被過年的激動溫暖得忘乎所以、不亦樂乎。
餃子熟了,我們會端著一碗碗餃子去向鄰居和本家長輩拜年,老人們高高興興地吃著餃子,還會賞我們一些鞭炮、點心,發(fā)幾毛壓歲錢,共同祈求新年快樂、兒孫快快長大成才!
一會兒,大人們表演的腰鼓隊、排鼓隊沿街游行而來,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小孩子們一路緊跟,歡歌笑語,追到戲樓下,新年的這場大戲會一直唱到子夜……
這,就是最熱鬧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二,是媳婦回娘家、女婿拜看岳父母的日子,也是過年走親串門的第一天。父母早早地把我們喊醒,穿戴整齊后一人提一個裝滿油條點心、用一條花毛巾蓋著的紅色提籃,當然還有一塊帶著三根肋條的豬肉,據(jù)說這叫禮肉,是初二必拿的重禮。
我們坐在毛驢拉的架子車上,隨著父親一聲響鞭,車子便匯入串親的車流人群。路面冰凍如鐵,北風呼嘯,雪花飄飛,可人們卻沒有一絲寒意,相互打招呼,開玩笑,過年的喜悅溢于言表,恰似一支迎親的大篷車隊。秋月良明享天倫,冬雪茫茫會親朋,人間的親情摯愛、天倫之樂在北方的雪國里仿佛融化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到了外婆家,過年中午是兩頓飯,一人先吃一碗剛出鍋的熱騰騰的餃子,休息聊天后再吃一頓豬肉粉條燴菜,據(jù)說這是幾十年傳下來的風俗,大家邊說邊吃,越說越親。這也是回憶中濃濃的年味兒。
接下來幾天,天天都是走親訪友,一路歡歌,一路笑語,成為幾十年來長在心中的幸?;貞洝?/p>
“ 嘭!啪!”一聲炸雷般的鞭炮把我從長長的回憶中驚了回來,窗外高樓林立,路上汽車如流,室內(nèi)溫暖如春,改革開放讓我們國富民強,祖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如今,人們的生活天天都像過年,再也沒了過去那種對過年的向往。過年開車串親,一日數(shù)家,少了停留,少了交往,少了親情。
又要過年了,愿我們能遠離城市喧囂,除去一身浮躁,回到故鄉(xiāng),回到年老的父母身邊,在一盆紅紅的炭火旁,一家人圍在一起,聽老人嘮叨那一遍遍的家長里短……
那一刻,你會重新體會濃濃的親情和遺失的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