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昌
司馬遷《史記》兩次提及楚威王之名,一為《六國年表》“楚威王熊商元年”,一為《楚世家》“子威王熊商立”。中華書局點校及修訂本皆如此。
歐陽修《集古錄跋尾》十卷,最早版本為南宋周必大刻《歐陽文忠公集》本。卷一《秦祀巫咸神文》載:“司馬遷《史記·世家》,自成王以后,王名有熊良夫、熊適、熊槐、熊元,而無熊相?!本砟┬?庇浽啤靶苓m,一作啇”,附錄別本亦作“熊啇”。知《跋尾》或作“熊適”,或作“熊啇”,并無“熊商”?,F(xiàn)存《史記》早期版本中,北宋景祐監(jiān)本《 六國年表》《 楚世家》均作“熊商”;南宋紹興刻本《六國年表》作“熊商”,《楚世家》作“熊啇”;乾道刻本《六國年表》《楚世家》均作“熊啇”;慶元刻本《六國年表》作“熊啇”,《楚世家》作“熊商”。顏元孫《干祿字書》云:“啇、商……并上俗下正?!痹谔拼皢悺币驯豢醋鳌吧獭敝鬃?。
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管子四》載:“禺筴之商日二百萬。尹注……注說非是。‘商字應(yīng)作‘啇?!畣?,古‘適字。金文“適”字通作“啇”?!遁p重戊》‘以商九州之高,‘商亦‘啇之訛,言以適九州之高也。”知先秦“適”字已有作“啇”者,且后世常訛作“商”字。歐陽修所據(jù)《史記》楚威王之名即為“熊啇”,題跋時一仍舊作“啇”,一轉(zhuǎn)寫作“適”。
楚威王之名不見于其他傳世典籍,“啇”用作人名,亦無法由字義考察。因此,在新材料被發(fā)掘之前,楚威王之名仍以沿襲《史記》舊貌作“啇”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