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水域條件,對中國重點保護動物白鱀豚、長江江豚等進行易地養(yǎng)護的基地。 攝影/劉雪云
“噗!噗!噗!”幾頭江豚正在江里嬉戲打鬧,不時躍出水面發(fā)出聲響。正值冬季的午后,陽光灑在江面上,伴隨著江豚在水中翻轉跳躍,呈現出一片熱鬧景象。
這樣難得一見的場景,出現在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這些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于長江中特有的淡水鯨豚類動物,它們是檢驗長江保護成效和長江生態(tài)系統健康狀況的重要指示物種。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坐落在安徽省銅陵市郊區(qū)大通鎮(zhèn)與悅洲和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夾江長1600米,寬220米,與長江相連接,與江豚的生活環(huán)境相似,非常適合江豚保護。春節(jié)期間,《中國報道》記者走進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探訪長江江豚與它的“養(yǎng)豚人”是如何“歡度”春節(jié)的。
2月11日下午2點,保護區(qū)內的觀豚臺上已經擠滿了前來“看望”江豚的游客,此時正是給江豚喂食的時間,江豚寶寶們早已等候在投喂點周圍,它們時不時躍出水面,相互追逐戲水。
這時,一位穿著樸素的六旬老人,提著一桶新鮮的魚食來到觀豚臺準備開始投喂。這位老人叫張八斤,是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飼養(yǎng)員。張八斤向記者表示,江豚一天要進行4次喂食,冬天第一次喂食一般是在早上7點,天氣暖和的時候就是5點左右,準備魚食需要花費20分鐘左右,所以他一般都起得很早?!敖o江豚喂養(yǎng)的魚食都是專門送來的新鮮活魚。”他補充道。
受到投喂的江豚們頻繁地躍出江面展示著它們可愛的笑臉,引得觀豚游客不時發(fā)出驚嘆的呼聲。江豚的腦袋很圓,吻部比較短,身體一般呈現灰暗色,嘴角微微上揚,看起來仿佛是在微笑,因此它們也被稱作“微笑天使”。
據介紹,目前保護區(qū)內的江豚數量已經從建立之初活捕的4頭增長到12頭?!澳憧?,這頭是去年剛出生的小江豚?!睆埌私锔嬖V記者。在外人看來除了個頭大小幾乎毫無區(qū)別的江豚,他卻能熟練地分辨出它們中的每一頭。
江豚對于水質的要求非常高,保護區(qū)每個月都會進行水質監(jiān)測與檢查。為了防止近親繁殖出現死亡率高、物種退化等問題,保護區(qū)主動參與長江江豚遷地保護行動,2021年從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引入2頭成年雄性長江江豚,當年12月遴選出2頭雄性江豚運往湖北?!斑@兩頭就是從湖北引進的?!睆埌私镎f,“江豚的個體交換為種群復壯和更好地開展遷地保護基地江豚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了條件。”
喂食結束后,張八斤又拎著桶回到工作的地方,他的身后跟著一條黃色的小狗,小狗會叼著一條小魚走在張八斤前面,好像也要給江豚喂食一般。“我養(yǎng)了3只小狗,它們有時候會陪我一起喂食。”張八斤說。
今年春節(jié),張八斤和往年一樣在保護區(qū)里和家人一起度過。“一年365天我都在這里,即使沒有游客我每天也是要按時給它們喂食。”這是他和江豚們一起度過的第18個春節(jié)。對張八斤來說,十幾年的堅守既是對江豚、對這份事業(yè)的熱愛,也成為了他的一種生活習慣。
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長江銅陵段與悅洲和鐵板洲之間的夾江江心洲上,去往保護區(qū)需要從大通輪渡口坐船才能到達。每日渡船往返于渡口之間,將江對岸的人送到洲上去。
春節(jié)期間,輪渡口顯得十分熱鬧。從輪渡口到洲上僅需5分鐘,渡船上站滿了帶孩子的家長,附近的老人……“今年春節(jié),坐輪渡的人明顯比平時多很多,一部分是來探親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來旅游看江豚的?!倍煽诘墓ぷ魅藛T向記者表示。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來看江豚了?!奔易”Wo區(qū)附近的方小姐是土生土長的銅陵“大通人”,自記事起,有關“江豚”的記憶就一直伴隨她。正值春節(jié)放假期間,方小姐說就想和家人來看看她的“老鄰居”?!皬男∥揖椭澜?,小時候我們都叫它江豬。這次也是好久沒去過了,想再去看看,想知道這段時間里江豚增加了還是減少了?!?/p>
“江豚不僅是國家級保護動物,更是我成長路上的伙伴,是一直關心的朋友。有時候心情不好就會走到保護區(qū)跟江豚待一會兒,有時候也會跟爸爸一起看看,想知道它們怎么樣了,有沒有生病啊,它們像是陪我一起長大的朋友?!狈叫〗阏f。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銅陵市郊區(qū)大通鎮(zhèn),大通在明清時期曾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為“安徽四大商埠”,熱鬧繁榮的渡口曾迎接了無數文人的來訪與路過,是當地獨特的文化景觀,也是長江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
吳先生是銅陵市大通鎮(zhèn)旅游保護區(qū)的一名觀光車司機,他每天的工作是將渡口的游客接送到保護區(qū)。有這么多的人認識、關心江豚,讓他覺得自己的工作也變得有價值起來。
對于生活在那里的人,江豚不僅是珍貴的保護動物,也是他們的生活記憶,是刻在這座小鎮(zhèn)的名片,大通古鎮(zhèn)的特產包裝上也印有“長江江豚”的字樣與圖案。
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的江豚正在追逐戲水。攝影/ 劉雪云
人們一直認為長江江豚與東亞江豚同是窄脊江豚的兩個亞種,但在2018年,長江江豚被確認升級為獨立物種。對于長江江豚保護,原農業(yè)部印發(fā)的《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2016—2025)》提出“基本維持干流和兩湖長江江豚自然種群相對穩(wěn)定,自然種群的衰退速度明顯下降”等目標。
長江江豚為何曾面臨瀕危?江豚自身特點和長江生態(tài)是兩個主要原因?!敖嗟淖匀环敝陈史浅5?,一般懷胎需要11個月,通常是一胎一仔,幼豚哺乳期則需要差不多半年的時間?!睆埌私飳τ浾弑硎?。
據了解,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前身為銅陵白鱀豚養(yǎng)護場,但因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日趨惡化,白鱀豚的數量越來越少,實現白鱀豚遷地保護的可能性也變得非常渺茫。于是在原白鱀豚養(yǎng)護場基礎上,2000年成立了銅陵淡水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qū)(2006年升為國家級)、2003年建立了國家環(huán)境保護長江重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中心。
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江豚,近年來,保護區(qū)管理局積極申請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改建升級遷地保護基地,建成水生哺乳類聲影像智慧監(jiān)測管理平臺,分別在安平洲頭、大通鵲江、保護區(qū)補水躉船水下安裝江豚聲吶監(jiān)測裝置,以及9個鐵塔高空視頻監(jiān)控平臺,不僅填補了保護區(qū)野外技防的空白,也使得江豚保護更加精準化。
2021年,長江開始實行常年“十年禁漁計劃”,同年農業(yè)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長江十年禁捕,共計退捕上岸漁船11.1萬艘、涉及漁民23.1萬人。多年來,我國堅持“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三大保護策略,并于2021年將長江江豚調整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江豚種群數量逐步回升。
2023年2月28日,農業(yè)農村部公布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其中,長江干流約595頭、鄱陽湖約492頭、洞庭湖約162頭。與2017年1012頭相比,5年數量增加23.42%,年均增長率為4.3%。
與此同時,近年來,保護基地在主要出入口、村莊交界處等人類活動地帶還懸掛了濕地保護橫幅,張貼江豚保護宣傳標語。當地管理部門通過禁漁、禁釣、加強科普宣傳等措施及方法,向游客們講述長江江豚保護、長江保護法相關知識,使得保護區(qū)成為長江中下游江豚的樂園,到長江看江豚也成為假期市民休閑旅游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