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蝶
【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護理在急診昏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急診昏迷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急診護理,觀察組實施院前急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病情相關時間、昏迷相關并發(fā)癥、護理后生活質量與滿意度之間的差異。結果:觀察組病情相關時間更短于對照組,昏迷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于對照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與總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院前急救護理模式應用于急診昏迷患者護理服務中,有利于縮短急救時間與昏迷時間,降低昏迷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促進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急診昏迷患者;院前急救護理;急救時間;護理滿意度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pre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for emergency coma patients
LI Die
Caoxian Peoples Hospital, Heze, Shandong 274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in emergency coma patients.Methods:72 emergency com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disease-related time,coma related complications,quality of life after nursing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disease-related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ma related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fter nursing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Applying the pre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model to the nursing services of emergency coma patients is beneficial for shortening emergency time and coma time,reducing the risk of coma related complications,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and has promotional value.
【Key Words】Emergency coma patients; Pre hospital emergency nursing; First aid time; Satisfaction
昏迷是指持續(xù)無意識狀態(tài),臨床表現(xiàn)為神經反射障礙、感覺運動喪失、喚醒困難[1]。該病具有復雜的病因,如顱內損傷、心力衰竭、不合理使用藥物、大量飲酒以及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等[2]。若未及時進行救治,將產生較高的并發(fā)癥風險,如窒息、水電解質紊亂等,甚至因為長時間深度昏迷導致腦死亡,降低生活質量,威脅生命安全[3]?;杳宰鳛榧痹\常見急癥,為了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優(yōu)化預后,對急診急救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前急救護理是指危重癥患者在進入醫(yī)院前的護理環(huán)節(jié),要求護理流程有序銜接,提高急救效率,減少病情對患者的不利影響[4]?;诖?,本研究選擇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72例急診昏迷患者為研究對象,目的在于探索急救昏迷患者采取院前急救護理的價值,具體做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研究申請經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72例急診昏迷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兩個獨立小組,每組36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跨度區(qū)間:36~79歲,年齡平均值(56.67±5.31)歲;入院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區(qū)間:8~12分,評分均值(10.67±1.34)分;昏迷病因:8例由于腦血管疾病,9例由于酒精中毒,9例由于糖尿病并發(fā)癥,5例由于顱腦外傷,5例由于心血管疾病。觀察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跨度區(qū)間:33~82歲,年齡平均值(56.64±5.45)歲;入院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區(qū)間:8~12分,評分均值(10.53±1.89)分;昏迷病因:9例由于腦血管疾病,7例由于酒精中毒,8例由于糖尿病并發(fā)癥,7例由于顱腦外傷,5例由于心血管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納入標準:(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8分;(2)患者家屬熟知研究內容,簽署研究同意書。
排除標準:(1)重度昏迷,腦死亡患者;(2)確診為癌癥患者;(3)同時患有傳染性疾病患者;(4)昏迷前有精神疾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5)視力、聽力、語言能力障礙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急診護理。包括初步檢查患者病情、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指標、適當流量氧氣支持以及遵醫(yī)囑用藥等常規(guī)護理內容。
觀察組:院前急救護理。(1)接到急救電話后,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在5min內準備好急救物品,前往現(xiàn)場。在途中以電話方式聯(lián)系家屬,獲取患者病史、發(fā)病時間、意識狀態(tài)等基本病情。指導家屬為患者進行簡單的急救護理,如頭偏向一側,清理口腔分泌物等,告知家屬保持電話暢通。(2)到現(xiàn)場后對患者情況進行評估,緩慢將患者調整至平臥位,頭向一側偏移,對鼻腔分泌物進行清理。解開患者的衣領、褲帶,檢查是否存在舌后墜情況,對于舌后墜患者放置口咽通氣道。對患者進行高流量氧氣支持,對于呼吸微弱的患者,實施面罩加壓吸氧。為患者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路,遵醫(yī)囑予以藥物支持,控制水電解質平衡。(3)轉運途中,使患者保持去枕平臥位,頭向一側偏,避免誤吸,同時保持頭部位置固定。嚴密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與醫(yī)院急診科聯(lián)系,告知急診科患者基本情況,確??焖龠M行院內救治。(4)到達醫(yī)院后,經急診綠色通道進行緊急救治,做好各項護理配合及銜接工作。同時為患者家屬進行心理疏導,指導其辦理各項手續(xù)。
1.3觀察指標
(1)病情相關時間:記錄急救時間、昏迷時間。(2)昏迷相關并發(fā)癥:水電解質紊亂、窒息、吸入性肺炎。(3)護理后生活質量:使用生活質量簡易量表(SF-36)作為評估工具,選取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活力四項指標,每項最低0分,最高100分,分數(shù)接近滿分則生活質量好。(4)護理滿意度:使用科室自制滿意度問卷作為評測工具,滿分100分,最低0分;其中非常滿意:90~100分;比較滿意:60~89分;不滿意:0~59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情相關時間對比 觀察組急救時間與昏迷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昏迷相關并發(fā)癥對比 觀察組昏迷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總滿意度更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昏迷為急診科常見危重癥,患者表現(xiàn)為意識喪失、隨意運動喪失、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甚至無反應,但有呼吸和心跳。導致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如顱腦損傷、腦卒中、糖尿病并發(fā)癥等[5]。該病具有病情危重、進展迅速的特點,發(fā)病后需及時接受救治,以減輕昏迷狀態(tài)。接受救治時間和病情預后存在緊密聯(lián)系,若未及時予以救治,將加重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的失調,增加一系列并發(fā)癥風險,影響預后[6]。因此,探索具有可實施性、有效性的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及時為昏迷患者提供可靠的急診護理,對于優(yōu)化預后結局的意義重大。
常規(guī)急診護理在臨床護理服務中應用廣泛,能夠滿足昏迷患者病情基本需求,但整體護理內容缺少預見性和流程的銜接性,在提高急救效率、縮短急救時間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7]。對于昏迷患者而言,時間即生命,優(yōu)化急救護理程序,縮短急救時間,能夠為患者的有效救治提供更多的可能。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急救時間和昏迷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院前急救護理側重急診護理流程的優(yōu)化,在發(fā)生急診狀況時迅速為患者提供緊急救助,使得各項流程銜接有序,縮短急救時間。通過早期干預、識別病因、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以及優(yōu)化急診資源利用等方面,縮短院前急救時間和昏迷時間[8]。觀察組昏迷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提示院前急救護理可降低昏迷患者并發(fā)癥風險。分析原因,在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預先了解患者情況,對病情進行評估后,根據(jù)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風險性實施護理內容,在預防并發(fā)癥方面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預見性,如為避免水電解質紊亂,予以吸氧并及時建立靜脈通道,遵醫(yī)用藥,使得水電解質平衡狀態(tài)得以調節(jié)[9]。窒息是昏迷患者常見并發(fā)癥,護理人員對患者舌后墜情況進行檢查,使用口咽通氣道保持呼吸道暢通,預防窒息和休克出現(xiàn)。全面清理鼻腔分泌物,在平躺時保持頭部偏向一側,減少誤吸所致的吸入性肺炎風險,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及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院前急救護理為昏迷患者提供及時、科學、有效的護理服務,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患者能夠盡早脫離昏迷狀態(tài),優(yōu)化預后結局,提高生活質量,對護理內容更加認可。
綜上所述,為急診昏迷患者提供院前急救護理在縮短急救時間、促進昏迷狀態(tài)改善、降低相關并發(fā)癥風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雪鳳.腦出血后昏迷患者進行院前急救護理的效果觀察[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8):148-149.
[2] 徐長春.院前急救護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7):101-102.
[3] 張洪露.實施院前急救護理干預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救治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22,40(18):106-109.
[4] 袁文靜,任優(yōu)梅.院前急救護理流程優(yōu)化對急性腦卒中患者急救效率及預后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學,2021, 45(12):1274-1275.
[5] 王小杰.院前急救護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22,40(24):95-97.
[6] 陳亞娜,陳瓊梅,蘇麗玉.腦卒中患者急救中院前7急救護理路徑的應用及對急救效果與院前急救時間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20,18(32):74-76.
[7] 李艷君,郭凱,姜秀霞.院前急救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顱腦損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J].中華災害救援醫(yī)學, 2020,8(8):455-456,462.
[8] 邱探探,曾繁華,朱小芹.急救優(yōu)先調度系統(tǒng)指導的腦卒中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2,29(35):181-184.
[9] 王珍.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對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搶救時間及搶救效果的作用分析[J].臨床護理研究,2023,32(1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