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年人肺癌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青年型肺癌患者的發(fā)病原因、病理特征、治療方法及預后與老年型肺癌存在一定差異。本文將介紹青年型肺癌及其治療情況。
青年型肺癌患者年齡處于18~40歲。青年型肺癌起病隱匿,癥狀表現(xiàn)缺乏規(guī)律,易被忽視,可能會因為癥狀不典型而被誤診。
在青年型肺癌患者中,多數(shù)患者為低分化腺癌,且為單器官轉移,只有少部分患者存在多個器官出現(xiàn)轉移病灶的情況。青年型肺癌患者常見的轉移器官為肺部、骨骼、肝臟、胸膜和腦。
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因此,應重視青年型肺癌患者的治療,綜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為目標。
1.手術治療
手術是青年型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以肺切除術為主。青年型肺癌手術方法包括完全性、不完全性及不確定性切除術等,主要目的是盡可能徹底地切除癌變組織,從而降低癌癥復發(fā)和轉移的風險。由于青年型肺癌患者基礎疾病少、機體功能較強,因此手術耐受度也更高。對有手術指征的青年型肺癌患者,手術治療是首選方案。
手術適應證:①I、Ⅱ期及部分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I期小細胞肺癌;②部分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單發(fā)雙側肺部病變,單發(fā)腦及腎上腺轉移等;③肺內結節(jié)疑似肺癌,可考慮手術探查以明確診斷。
手術禁忌證:①患者身體狀況不佳,合并心臟、肺、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組織功能障礙的情況,無法承受手術。②大部分診斷明確的Ⅳ期、部分ⅢB期及部分ⅢA期評估后認為手術風險過高或預期效果不佳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2. 放射治療與化療
放射治療包括根治性放療、姑息治療、輔助放療和預防性放療等,在多種治療場景中均可應用,如術前與術后的輔助治療、局部晚期病灶的局部治療、為不可治愈患者提供的姑息治療及早期癌癥的根治性治療。如果患者拒絕手術治療或者手術不耐受,可選擇根治性放療。術后,除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輔助化療外,若需加用放療,通常建議先進行化療,隨后再進行序貫放療。對于腫瘤已經轉移到縱隔淋巴結(pN2期)且切緣陽性患者、Ⅱ~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切緣陽性患者,以及因全身性問題而不能接受治療的患者,若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許可,可以考慮進行適當?shù)姆派湫灾委熀屯交?。對于Ⅳ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若存在廣泛轉移,可以考慮接受針對原發(fā)病灶和轉移病灶的放療,從而達到緩解癥狀的效果。
3.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靶向治療是當前青年型肺癌患者的新型療法,尤其是存在基因突變的青年型肺癌患者,對靶向藥物的反應會更為顯著。如果患者無法接受靶向治療,還可選擇免疫治療,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青年型肺癌患者腫瘤惡性程度、轉移風險等均較高,但相比于老年型肺癌患者,其總體的治療效果和預后質量更高。因此,青年型肺癌患者應對治療保持積極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癌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