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卒中通常發(fā)生于老齡人群。然而,近年來青少年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青少年缺血性腦卒中與腦灌注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腦灌注不足是重要原因。
缺血性腦卒中,又稱為腦梗死,是指由各種腦血管病變所致的腦組織動脈血流灌注減少或完全中斷,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而迅速出現(xiàn)相應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一類臨床綜合征。缺血性腦卒中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但青少年患者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與多種因素有關。雖然青少年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與老年人有所不同,但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吸煙、肥胖等仍然是主要原因。
高血脂:會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高血液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從而增加血栓的風險。
高血壓: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血壓長期處于較高水平可能會使血管彈性變差、內(nèi)膜增厚,進而導致血管出現(xiàn)狹窄或閉塞。
心臟?。盒呐K病患者容易形成附壁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順著血流流向腦部,堵塞內(nèi)徑小于血栓直徑的腦部血管,造成局部腦組織缺血。青少年心源性疾病相對于中老年人更加復雜,心房壓力差變小會導致血液瘀滯、卵圓孔未閉內(nèi)形成原位血栓,從而誘發(fā)腦卒中。
吸煙酗酒:香煙中的尼古丁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血液黏稠度,使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加快。而酒精直接作用于人體腦血管平滑肌,大量飲酒則會誘發(fā)腦血管痙攣,降低腦血流量。
肥胖:容易導致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增加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
血液異常:血液異常主要是指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紅細胞增多癥、慢性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等,會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或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影響腦灌注。
除此之外,先天性的腦血管結構異常、高尿酸血癥、惡性腫瘤等也會增加青少年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風險。
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來說,盡早識別早期發(fā)病癥狀,就能及時接受治療,從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及時識別腦卒中的跡象并實施適當?shù)闹委煷胧┓浅jP鍵。例如:要檢查是否存在口角偏斜的情況,觀察手臂是否一側力量不足,以及是否語言表達困難。若出現(xiàn)以上情況,應考慮急性腦梗死的可能性,需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送往醫(yī)院接受治療。
腦灌注是指人體腦部的血液供應情況,能夠反映大腦組織獲得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的能力。如果供血充足,表明灌注情況好,供血不足,則表明灌注情況較差。青少年腦灌注不足時可能出現(xiàn)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會引發(fā)腦梗死等疾病。腦灌注情況可以通過CT或磁共振成像的腦灌注成像檢查來了解,對于診斷腦卒中有重要意義。
腦灌注CT檢查,通過向患者的靜脈注射造影劑,結合局部腦組織的碘聚集量情況,計算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磁共振灌注成像技術可以測定局部腦組織的血流灌注情況,從而了解其血液動力學和功能的變化,對于腦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