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歌 褚迎輝 徐春麗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心肌梗塞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1]。據(jù)統(tǒng)計[2],中國每年約有150萬人因此死亡,其中大多數(shù)屬于急性期心肌梗塞。在心肌梗塞急性期,迅速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這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復情況。急診護理作為醫(yī)療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搶救質量和效果。目前,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3-4],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即病發(fā)后2小時內)患者急診搶救中的應用,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和推廣應用前景。其中,心電圖檢查是心肌梗塞診斷的重要手段,早期的導聯(lián)檢查,能夠較為快速地確定梗塞的部位和范圍[5]。此外,急性期心肌梗塞獲得再灌注治療的時間窗口非常短,在此期間行動迅速和高效的護理流程,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搶救效果[6]。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的搶救水平和臨床效果,本文將從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的角度,探討這一應用價值,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82例。
納入標準:年齡在18歲及以上;臨床表現(xiàn)符合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的診斷標準,包括劇烈胸痛或不適,伴隨心電圖改變、高敏肌鈣蛋白等心肌損傷標志物的升高;患者具備完整的醫(yī)院急診科就診記錄,并進一步確認診斷為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癥狀發(fā)作時間從起病到急診科就診時間不超過12小時。排除標準:具有PCI或溶栓治療史;已經(jīng)建立了慢性冠心病的診斷;合并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其他嚴重器官功能損害的患者;出血傾向;存在活動性惡性腫瘤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患者或家屬不愿意配合或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組,即對照組、觀察組,均41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57.05±2.77)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0.5~8h,平均時間(57.08±2.76)h。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7.11±2.56)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0.5~8h,平均時間(57.11±2.54)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
1.2 研究方法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
對照組:(1)心電圖檢查:疑似心肌梗塞者立即予以12導心電圖檢查,包括常規(guī)導聯(lián)和右側胸導聯(lián),以確定心肌梗塞的程度和范圍。(2)給予口服藥物:給予硝酸甘油、肝素等口服藥物治療,根據(jù)病情及時調整用藥劑量,以緩解胸痛和降低血液凝結風險。(3)靜脈通路建立: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靜脈通路,包括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通路,以便迅速輸液和給藥。(4)轉運至心內科:對于需進一步治療的患者,及時安排轉運至心內科,確?;颊吣軌虻玫礁鼘I(yè)的治療和護理。
觀察組:(1)快速診斷和處理:患者入院后的5分鐘內,立即進行12導心電圖檢查,并由專業(yè)醫(yī)師快速解讀結果,確定心肌梗塞的部位和范圍,以便及時制定治療方案。(2)快速血管通路建立:對于需要緊急治療的患者,優(yōu)先選擇中心靜脈或穿刺動脈,以確??焖佥斠汉退幬飸敝委?。(3)病情動態(tài)監(jiān)測: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至少每15分鐘進行一次測量,以及早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4)立即實施再灌注治療:對于符合再灌注治療的患者,立即進行血栓溶解或介入治療等相關治療,爭取在黃金時間內恢復梗塞血管的通暢以拯救心肌。(5)綜合干預措施: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及時給予氧氣吸入、呼吸機治療、血流動力學支持治療等綜合干預措施,以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穩(wěn)定和器官功能。
1.3 觀察指標(1)搶救時間:接診到心電圖檢查、接診到進入導管室、接診至給予用藥、接診至介入開始、接診至收入住院時間。(2)搶救成功率、死亡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7.0 軟件分析,搶救時間以均數(shù)±標準差形式表示,獨立樣本t檢驗;搶救成功率、死亡率用[n(%)]表示,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兩組搶救時間比較觀察組接診到心電圖檢查、接診到進入導管室、接診至給予用藥、接診至介入開始、接診至收入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搶救時間比較(min)
2.2 兩組搶救成功率、死亡率比較觀察組搶救成功率95.12%高于對照組,死亡率4.88%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搶救成功率、死亡率比較[n(%)]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接診到心電圖檢查、接診到進入導管室、接診至給予用藥、接診至介入開始、接診至收入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通過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診搶救中的應用,可以顯著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觀察組在入院后5分鐘內就進行了12導心電圖檢查,并由專業(yè)醫(yī)師快速解讀結果,迅速確定心肌梗塞的部位和范圍,從而能夠更早地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這樣可以節(jié)省寶貴的時間,盡早展開治療[7]。觀察組優(yōu)先選擇中心靜脈或穿刺動脈建立血管通路,以確??焖佥斠汉退幬飸敝委?。相比于對照組的選擇外周靜脈的常規(guī)護理,中心靜脈或穿刺動脈通路更快、更有效地輸液和給藥,可以更迅速地提供緊急治療。觀察組頻繁監(jiān)測患者體征,至少每15分鐘一次。這樣可以更早地發(fā)現(xiàn)病情的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進一步縮短搶救時間[8]。觀察組在符合再灌注治療條件的患者上立即進行血栓溶解或介入治療等相關治療。這樣可以在黃金時間內恢復梗塞血管的通暢,拯救心肌[9]。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更早地進行再灌注治療,從而加快了治療效果。
觀察組搶救成功率95.12%高于對照組,死亡率4.88%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采取了快速診斷和處理的策略,通過在入院后5分鐘內進行12導心電圖檢查,并由專業(yè)醫(yī)師快速解讀結果,能夠迅速確定心肌梗塞的部位和范圍,從而能夠提供更加準確、及時的治療措施,提高搶救成功率。觀察組優(yōu)先選擇中心靜脈或穿刺動脈建立血管通路,以確??焖佥斠汉退幬飸敝委煟行撵o脈或穿刺動脈通路相比于對照組的外周靜脈通路,具有更快、更有效的輸液和給藥速度,可以更迅速地提供急需的治療,提高搶救成功率[10]。觀察組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如調整藥物劑量、再灌注治療等[11]。觀察組立即實施再灌注治療,包括血栓溶解或介入治療等。這樣可以在黃金時間內恢復梗塞血管的通暢,拯救心肌,提高搶救成功率。綜上所述,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可顯著縮短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加強急診護理流程的優(yōu)化和完善,以提高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的救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