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腦卒中,被稱作“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是大腦細胞和組織壞死的一種疾?。痪哂忻黠@的季節(jié)性,寒冷季節(jié)發(fā)病率更高;發(fā)病人群年齡多在40 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其中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較高。
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干預因素和可干預因素,不可干預因素主要包括年齡、性別、種族、氣候、卒中家族史,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吸煙、酗酒、高脂血癥、超重肥胖等。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預防被認為是最好的措施。衛(wèi)生經(jīng)濟學分析,在預防上投入1 元錢,約可以減少8 元錢的治療費用。所以,要積極改善高危因素,從而減少腦卒中事件的發(fā)生。
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預防呢?
●日常預防
注意天氣變化,氣溫降低時及時添加衣物;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禁煙,避免過量飲酒,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尤其是春節(jié)假期期間;保持心理健康,做好情緒和睡眠的管理;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及其他高危因素,按照醫(yī)囑規(guī)律服藥,從而更好地預防腦卒中。
●健康飲食
平衡能量攝入,多吃全谷物,控制食物總能量,減少精致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包括糕點、糖果、含糖飲料等。建議1 / 3 主食量換成全谷物及其制品如燕麥、糙米、藜麥、小米等,注意粗細搭配,保持理想體重。
避免吃太多的脂肪,在保持適量的脂肪的基礎上還是應當注意減少飽和脂肪酸(肥肉、油炸食品等)的攝入,這些食物容易使血膽固醇水平過高,增大患中風的概率。
多攝入水果蔬菜,多吃營養(yǎng)價值高的深色蔬果有益于心臟,能幫助人體降低血脂,減少中風風險。
建議每日蔬菜攝入量為300~500克,水果類200~350克,在此鼓勵大家要有意識地多吃蔬菜。
建議食鹽每日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可以用蔥、姜、蒜、蘑菇、檸檬和醋等物提升咸味。
●適量運動
運動目標是每周3~5 次,每次30 分鐘,推薦任何年齡段的健康成年人,一周之內不低于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每周不低于75 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或同等運動效度的混合運動。
可以考慮多時段的運動形式,每次至少持續(xù)10 分鐘,一周中均勻地花時間去進行,比如每周選擇4~5天,最好是每天都進行。
規(guī)律運動,減少久坐行為,在身體承受范圍內有規(guī)律地進行身體鍛煉以維持日?;顒幽芰Γ纳菩呐K功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提升機體免疫力。
有心腦血管危險因素的久坐人群,參與高強度運動時應進行臨床評估,包括運動測試。
●控制體重
定期測量體重,至少一周測一次體重,這樣能更好地培養(yǎng)自律習慣,同時要學會計算BMI[BMI= 體重(kg)/ 身高(m)2]和判斷風險程度。BMI在18.5~23.9之間為正常范圍。男性腰圍>90 厘米、女性腰圍>80 厘米,提示代謝性風險增加。
個體總體風險狀態(tài)的評估內容包括:確定超重程度(BMI)、是否存在腹型肥胖(腰圍),以及是否存在腦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或其他共存疾病(如睡眠呼吸暫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通過BMI 與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可識別出何時適合減重干預。
風險近乎于無:BMI介于18.5~23.9之間,幾乎不會增加風險,除非腰圍偏大(心血管代謝風險增加的標志)或18 歲以后體重增加超過10公斤。
低風險:BMI為24~27.9,但沒有腦卒中危險因素或其他體重相關共存疾病者可歸為低風險。年齡較大者應該接受有關預防體重增加的專業(yè)指導,包括對飲食習慣和體力活動的建議。
中風險:BMI 為24~27.9,且有1 個或多個腦卒中危險因素(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者為中風險,需接受強化行為干預,包括改變飲食、增加體力活動,并促進和維持減重。也應該考慮藥物治療。
高風險:BMI≥28 者為高風險,尤其是20~39歲的年輕人。包括強化的行為干預、藥物治療和減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