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閱讀”教育理念是一種綜合性的、面向個體全人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它突破了傳統(tǒng)閱讀教育的局限,不僅關注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閱讀不再是孤立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促進師生、生生之間以及其與環(huán)境之間和諧共生的重要途徑。它倡導在閱讀活動中構建積極互動關系,讓每位參與者都能找到自我、發(fā)現樂趣、提升能力。
在幼兒園教育中,閱讀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繪本閱讀更是幼兒閱讀的起點。精美的繪本能夠以豐富的色彩和生動的圖畫熏陶幼兒的美感,幫助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產生感悟,進一步提高專注力、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本文將結合繪本閱讀活動實例,探討在“全閱讀”理念下如何實施有效的繪本閱讀活動,以便更好地助力幼兒實現全人發(fā)展的目標。
一、創(chuàng)設真實繪本情境,引導完整式閱讀
繪本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故事情境。通過閱讀繪本,幼兒能夠細致地觀察書中角色的情緒波動和行為變化,深切感受故事場景和情節(jié)內容的變化,進一步激發(fā)內心深處的獨特感受。在“全閱讀”理念引領下,繪本閱讀活動應充分發(fā)揮繪本的教育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思考,或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體驗深度閱讀,實現知識與情感的全面發(fā)展。
以繪本閱讀活動《螞蟻和西瓜》的生動實踐為例。教師精心挑選這本充滿趣味與幽默的繪本,為幼兒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閱讀情境。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教師巧妙提出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小的螞蟻是如何搬運比它們身體要大好幾倍的西瓜的呢?”這一貼近幼兒生活的問題迅速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們紛紛結合自己的觀察和想象提出了各種有趣的猜想。隨后,教師通過一系列連貫的問題情境驅動幼兒進行持續(xù)閱讀,如:“小螞蟻在炎熱的午后發(fā)現了什么?”“小螞蟻是如何將西瓜搬回去的呢?”“它們不僅搬回來西瓜,還用西瓜做了什么?”這些問題不僅有助于幼兒發(fā)現繪本中的信息,還能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此外,教師還創(chuàng)設了角色扮演的情境,讓幼兒扮演“小螞蟻”,共同商議如何搬走西瓜。在這樣的趣味情境中,幼兒不僅認真閱讀了繪本,還展開了豐富的創(chuàng)意對話,通過手勢、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表演,鍛煉并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在邊演邊讀的過程中,幼兒認識到小螞蟻團結協(xié)作解決難題,領悟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樸素真理。這種基于真實情境的閱讀體驗不僅讓幼兒在繪本的世界中收獲了知識與快樂,更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在生活中面對挑戰(zhàn)時,攜手并肩,共同解決問題,為全人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真實的繪本閱讀情境,將繪本中的不同內容、情節(jié)、場景用一個完整的情境串聯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幼兒進行深入閱讀,體驗閱讀過程帶來的樂趣。同時,情境的運用還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展開多層次的聯想,感受生活與生命中的哲理智慧。
二、轉變繪本閱讀場域,構建全息式閱讀空間
全息式閱讀強調打破原有閱讀空間的局限和壁壘,改變傳統(tǒng)的固定教室閱讀的觀念,讓幼兒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自由閱讀。教師應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閱讀場景,并根據不同的生活環(huán)節(jié)為幼兒提供合適的繪本。教師也可以利用幼兒園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組織戶外閱讀活動,讓幼兒在大自然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增進與自然的接觸。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走進社區(qū),鼓勵他們在社會活動中閱讀繪本。
例如,在“全閱讀”理念的引領下,教師精心構建了多元化的閱讀環(huán)境,為幼兒打造了一個全息式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能夠自由徜徉于豐富的繪本世界中,促進全面發(fā)展。幼兒園特設繪本讀書角,創(chuàng)新性地融入游戲元素,圍繞《小豬變形記》《幸運的鴨子》《黑兔和白兔》等充滿動物元素的趣味故事,并提供動物卡片、玩具及手工材料,開展一系列的互動游戲。這些材料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在游戲中深化對繪本內容的理解,還促進了他們的智力發(fā)展,鍛煉了其動手實踐能力,真正踐行了“在玩中學、在學中樂”的教育理念。
教師還可以從幼兒的一日生活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閱讀空間。例如,在餐后散步時,講述繪本《一粒麥子》,讓幼兒了解糧食種植的不易,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做到不挑食、不浪費。同時,教師帶領幼兒走進科學閱讀區(qū)瀏覽自然科普繪本,如繪本《大自然的禮物》傳遞了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理念,可以讓幼兒了解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此外,在幼兒園內的草地和花園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一邊閱讀一邊觀察和探索,發(fā)現大自然的秘密。
繪本是一種生動形象的閱讀素材,繪本閱讀不應局限在教室內。幼兒教師應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生動、豐富的閱讀環(huán)境,讓他們在輕松的體驗中感受繪本的魅力。在多樣化的閱讀環(huán)境中,幼兒將得到全面發(fā)展,實現“全閱讀”理念下的繪本閱讀目標。
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入全媒介閱讀方式
在“全閱讀”理念的引導下,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全媒介閱讀方式,借助數字化工具、多媒體設備等現代科技,增強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互動體驗。通過整合電子書、互動軟件等資源,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有效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和探索欲。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平臺,教師可以精準推送定制化的繪本素材,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選擇權,提升他們閱讀的主動性與個性化水平。此外,利用多樣化的視頻資料打破傳統(tǒng)紙質閱讀的局限,引領幼兒進入一個更為生動、多元的閱讀世界。在信息技術的強大支撐下,教師不僅能與幼兒實現高效互動,還能促進幼兒間的充分交流,營造積極向上的共讀氛圍。
例如,在“全閱讀”理念下的繪本閱讀實踐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電子繪本《一顆超級頑固的牙》,并利用白板投影技術,讓幼兒能夠清晰地觀察每一個細節(jié),獲得更加直觀的閱讀體驗。在全媒介的閱讀體驗中,幼兒不僅深入了解了繪本內容,還親歷了“如何讓頑固的牙齒脫落”的趣味情節(jié),嘗試了跳舞、讓烏龜拉、在蹦床上蹦跳甚至使用超黏口香糖等各種有趣的方法。最終,出乎意料的結局讓幼兒認識到換牙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培養(yǎng)了樂觀的心態(tài)。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利用線上平臺讓幼兒進行“彈幕式”的互動,交流各自在換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趣事,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交流與分享。教師還通過微信公眾號為幼兒推送《蚯蚓的日記》《生氣湯》《花婆婆》等繪本故事,讓幼兒能夠在線上進行閱讀。例如,繪本《生氣湯》可以幫助幼兒學會情緒管理,理解并接納自己的情緒,同時教會他們如何以健康的方式表達情緒。在線上的自主閱讀中,幼兒不僅認識到情緒的多樣性,還掌握了管理情緒的方式。此外,教師還利用信息技術對幼兒身心成長數據、興趣特點等進行記錄和分析,為幼兒提供個性化的繪本閱讀資源,并分享到家長群中,從而提高幼兒閱讀繪本的效果。
全媒介閱讀方式不僅拓展了幼兒的閱讀體驗,讓他們在數字化的世界中探索閱讀樂趣,還促進了幼兒的認知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同時,它也加強了幼兒之間的社交互動和情感溝通,營造了一個更加豐富有趣的閱讀氛圍。通過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變得更加生動多樣,有效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有益支持。
四、豐富幼兒閱讀體驗,開展多樣化閱讀活動
幼兒正處于各項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包括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受“全閱讀”理念影響的繪本閱讀活動,教師應以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將繪本閱讀和綜合化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鼓勵幼兒自由表達,勇于創(chuàng)新,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教師可以開展朗讀比賽、故事會、繪本編創(chuàng)等多樣化活動,為幼兒提供展現個性的機會。
以繪本《蜂蜜失竊迷案》為例,在踐行“全閱讀”理念的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精心設計了多元化的拓展活動,旨在全面促進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均衡發(fā)展。該繪本講述了一件蜂蜜失竊案,“沒頭緒”警長和“聞個遍”狗探員通過到案發(fā)現場尋找線索,最終成功破案。教師結合繪本內容,在幼兒園的活動區(qū)域設計了“小小警察”的趣味扮演角色活動,模擬繪本的場景,讓幼兒通過排除嫌疑人、匹配腳印等方式,與“沒頭緒”警長一起發(fā)現線索,從而破獲大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個人的想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組織繪本創(chuàng)作活動,引導幼兒以幼兒園生活為創(chuàng)作素材進行繪本故事編創(chuàng)。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分工明確,積極貢獻自己的各種創(chuàng)意,親手繪制豐富多彩的圖案,共同創(chuàng)作出一個充滿趣味的繪本故事。
活動育人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教育方式。教師應將繪本和各類活動有機融合,構建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讓每位幼兒都能夠在活動中展示最真實的自我。通過多樣化的活動體驗,幼兒能夠感受繪本閱讀的無窮樂趣,對閱讀產生持續(xù)的熱情,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高綜合素養(yǎng)。
五、強化親子互動閱讀,提升全員式閱讀效能
在“全閱讀”視域下,教師和家長需認識到閱讀陪伴的重要性,讓幼兒在閱讀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親子閱讀不僅是“看書”,強調的是家長與幼兒互動,共同游戲,建立親密的情感聯結。另外,幼兒園也可以開展親子繪本表演、親子繪本游戲等活動,提升全員式閱讀能效。
在“全閱讀”理念下的繪本閱讀實踐中,幼兒園開展了親子閱讀活動,帶領家長和幼兒一同沉浸于繪本的奇妙世界,共同探索故事的奧秘,以此加深親子間的情感聯結,有效營造家庭閱讀氛圍和提升幼兒的閱讀興趣。
以《一片葉子落下來》這一富含教育哲理的繪本為例,教師以聲情并茂的講述和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呈現繪本內容,將家長和幼兒引入繪本世界,感受一片葉子的四季之旅,感受生命的循環(huán)。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家長與幼兒攜手合作,利用手工材料共同創(chuàng)作一棵寓意生命成長與變化的“生命之樹”,不僅增強了親子間的默契,也讓幼兒在實踐中體驗到了創(chuàng)造的樂趣。此外,教師還鼓勵幼兒結合繪本中描繪的四季,融入個人情感與想象,繪制出獨一無二的四季畫卷。家長則在一旁細心觀賞幼兒的作品,給予積極的反饋與鼓勵。這一互動過程不僅是對幼兒藝術能力的肯定,也是親子間情感交流的寶貴瞬間。為延續(xù)閱讀的樂趣,教師還為家長提供了豐富的繪本閱讀材料,建議家長在家庭環(huán)境中與幼兒共讀,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閱讀氛圍,讓閱讀成為連接親子情感的橋梁和滋養(yǎng)幼兒心靈的甘露。這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活動不僅豐富了親子共讀的內涵,更為幼兒的全面成長與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幼兒早期成長的關鍵階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園共育作為現代教育發(fā)展的主流趨勢,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親子互動繪本閱讀作為家園共育的一種有效方式,為幼兒與家長提供了一個共享的成長平臺,加深了彼此的理解與默契,使雙方在共同閱讀的過程中共同進步。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與家長攜手合作,營造溫馨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為他們的終身學習與成長保駕護航。
六、結語
綜上所述,“全閱讀”理念下的繪本閱讀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助力他們在多元的閱讀體驗中全面發(fā)展。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以幼兒的健康成長為核心,精心構建多維度、內容豐富且更加自由開放的閱讀環(huán)境。通過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趣味閱讀活動、加強師幼互動以及親子共讀等方式,可以讓閱讀成為滋養(yǎng)幼兒心靈、豐富其精神世界的源泉,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閱讀過程中自由翱翔,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