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直播帶貨行業(yè)的火熱,越來越多的品牌爭先恐后涌入直播間宣傳自己的產品,以瓜分一塊流量蛋糕,其中不乏餐飲企業(yè)的身影。從西餐到中餐,從火鍋到烤肉……餐飲企業(yè)線上直播賣貨早已不是新鮮事,但今年“雙十一”期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幕:餐飲企業(yè)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線上宣傳,而且折扣力度和活動規(guī)模都不同以往。
10月25日,太二酸菜魚在抖音開啟首場直播,開播不到6小時,銷售額已經破億元,并登上抖音團購帶貨榜第1名。根據太二酸菜魚官方公眾號消息,這場直播共持續(xù)了15個小時,從上午9點開始,到24點結束。當天,太二酸菜魚直播間共上架了25個商品,包括代金券、套餐、熱銷單品等。截至25日下午4點,“69元代100元”代金券已經賣出了30多萬張。低價團購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事實上,低價團購不只在“雙十一”期間,這種以往只存在于新店開業(yè),或者商家店慶時的促銷活動,已經成為餐飲行業(yè)的一種“新常態(tài)”,并有愈演愈烈之勢。
A低價團購常態(tài)化
今年以來,低價團購在餐飲行業(yè)十分流行,大量商戶通過這種形式開展營銷,在北京開燒烤店的大飛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剛30歲的大飛,已經是從事餐飲行業(yè)5年的“老人”了。
2018年,大飛在北京朝陽區(qū)開了第—家燒烤店。嚴格來說,這家店的位置并不好,店里也不算寬敞,不過憑借出眾的味道,這家店的生意相當不錯?!爱敃r就是一心專注品質,潛心研發(fā)菜品”,大飛表示,即便是疫情期間,這家店也靠著不錯的口碑頑強存活了下來。
2022年,大飛又盤下了一家店,位置比上一家店更好,緊靠商圈,客流量很大。除了線下經營,這次大飛還借助了線上流量推廣。“這幾年探店這人在餐飲圈很受歡迎,所以我也組織了幾場,很快就把生意帶火了。”如今,這家店的營業(yè)額已經超過第一家店了。
連續(xù)兩家店的成功,給了大飛繼續(xù)開店的信心。今年S月,大飛的第三家店開業(yè)。起初,大飛按照第二家店的成功經驗全盤復制,繼續(xù)尋找達人探店,希望通過流量帶火生意。然而這一次卻事與愿違,開業(yè)兩個月,這家店的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這期間,多個本地生活平臺的“地推”陸續(xù)找到大飛,向他“安利”低價團購的營銷方式。在堅持了兩個月后,大飛決定在7月上線團購套餐。一份辣子雞、一份麻辣龍蝦尾、8串烤肉、一份涮肚鍋、一份烤韭菜、一份炒方便面,這些產品如果全部按照菜單正價需要256元,但線上團購價只要88元。
“團購確實有用,客流量直線上漲,而且恰逢7-8月的餐飲消費旺季.店里天天排隊。”大飛表示。
“對于消費者來說,低價團購是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消費方式,同時也是商家,特別是新店打開知名度的有效手段?!彼拇ㄊ』疱亝f(xié)會執(zhí)行會長嚴龍表示,“通過低價團購讓更多的顧客到店消費,能有效地減少門店閑置時間和店內成本浪費,同時也讓店家有機會獲得顧客好評?!?/p>
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整體消費情況上看,過去三年,餐飲團購的訂單價格集中在50元至100元之間,可見極具性價比的團購產品更容易獲得消費者青睞。
另據辰智餐飲大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多個連鎖快餐品牌平均客單價下降了1~2元。此外,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餐飲人均消費為35.4元,30元以下占比超過60%。
在今年這波低價團購活動中,參與者不僅僅是小商家,中大型餐飲連鎖品牌也被席卷其中。
李猛是國內某連鎖火鍋店的營銷負責人,他所在的企業(yè)在全國擁有超過300家門店。“疫情前,我們基本不做團購。一是因為生意還不錯;二是價格本身也不貴,降價空間不大?!睋T餐眼數據顯示,該品牌平均客單價在80元左右,海底撈則在101元左右。
但李猛表示,今年公司也上線了低價團購,起因是海底撈上線了一款160多元的雙人團購餐?!霸瓉砦覀兒秃5讚频目腿褐丿B度并不高,但降價后的海底撈直接進入我們的價格區(qū)間,團購不做不行了?!?/p>
李猛還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低價團購正在常態(tài)化?!斑^去低價團購只是開業(yè)或者節(jié)假日的引流工具,有規(guī)模的餐飲企業(yè)一般不會長期做團購。但今年卻不同以往,很多餐飲企業(yè)日常也有8折優(yōu)惠,節(jié)假日更是直接打5折,否則很難吸引到顧客。”
B低價引流雙刃劍
上線團購套餐10天后,大飛發(fā)現到店正價消費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少,有時候一天下來接待的全部都是團購顧客。
事實上,這種情況大飛早有預料,所以團購套餐在上線時并不包含酒水,“當初就是考慮如果菜品虧錢了,可以通過酒水回本”??蓻]想到,很多消費者到店時都自帶飲品,大飛的這一想法最終落空。
7月底,大飛算賬時發(fā)現,當月線上外賣和線下堂食流水超過10萬元,比前一個月上漲了50%。但由于團購虧錢,再加上水電、人力成本等都跟著上漲,利潤反而變成負數,而前一個月雖然營收不多,但起碼利潤是正的。
“虧點兒就虧點兒吧,就當是為了引流。”大飛這樣安慰自己,畢竟團購券是有限的,每個人僅限使用3次。大飛相信靠高質量的產品可以打動消費者,“只要他們成為回頭客,虧掉的錢就賺回來,畢竟餐飲的核心是復購。”
可大飛還是想錯了,一個商家的團購券確實是有限的,但提供團購券的商家卻是無限的。在絕對的價格讓利面前,很難有回頭客。從9月開始,店里的顧客一天比一天少,仿佛叉回到了剛開業(yè)的時候。
為何團購一停就沒有回頭客了呢?連鎖經營專家文志宏表示,低價團購有一套看似很有道理的邏輯說辭:低價是引流用的,客人到店后商家可以通過店里的產品、服務將其轉化為私域流量,從而提升營收業(yè)績?!爱數蛢r團購只是部分企業(yè)或者只限在部分時間段使用時,上述邏輯確實成立,但當所有餐飲企業(yè)都這么營銷的時候,低價團購就沒有這種效果了。”
“低價團購下,很多消費者并非真正需要商品,可能只是單純因為便宜,這其實是虛假需求?!眹例垖Υ私忉?,一旦團購活動結束,消費者就會“跑路”,而在這個過程中,商家實際的銷售額很難獲得提升,甚至會看到顧客流失的現象。
對餐飲企業(yè)來說,長期低價團購的弊端還不止于此。文志宏指出,當低價成為常態(tài)化以后,就會影響到商家的品牌形象,而品牌形象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產品價格?!吧碳一ㄙM無數心血打造出來的菜品矩陣,很難再回歸正價銷售。”
C餐飲同行“報復性開店”
“團購”,這個出現已超過十年的產品形態(tài),為何突然在今年又火了?
在文志宏看來,今年低價團購卷土重來,其實就是價格戰(zhàn)的具象化,背后反映了今年餐飲行業(yè)的變化,即消費者越來越理性。
美團也表示,追求極致性價比正在成為消費常態(tài),從而帶動“團購”這一由來已久的交易模式再次“翻紅”。
《2023中國餐飲品牌白皮書》顯示,今年消費者對于餐飲消費的預期偏向謹慎,46.3%的消費者對于餐飲預期消費支出保持不變,表示“小幅增加”的占到32.6%。對比2021年至2023年的數據,除了中式正餐、火鍋、燒烤,其他品類人均消費均有不同幅度下降趨勢,上市餐企的客單價也出現一定下降趨勢。
消費力不足的同時,餐飲行業(yè)的店家數量卻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全國餐飲相關企業(yè)的新注冊量已經高達276.8萬家,相當于2019年全年新注冊量的115%。對于很多餐飲商家來說,沒等來“報復性消費”,卻等來了同行的“報復性開店”。
餐飲行業(yè)的新店越開越多,與兩個因素有關。首先,去年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讓很多人認為餐飲將迎來“報復性消費”。從數據上看,今年前9個月,餐飲收入為37105億元,同比增長18.7%。而放在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中,餐飲增速之快更加明顯。今年前9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42107億元,同比增長6.8%。據此計算,餐飲收入同比增幅領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幅11.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餐飲行業(yè)復蘇已走在前列。
其次,餐飲業(yè)較低的入行門檻,也讓很多“餐飲小白”跨界而來。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服務經濟與餐飲產業(yè)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趙京橋表示,目前餐飲業(yè)產業(yè)生態(tài)比原來更加完善了,普通人想開店創(chuàng)業(yè)可以得到更多體系化和專業(yè)化服務,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餐企加盟模式,二是餐飲專業(yè)化服務。
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目前,門店規(guī)模1000家以上的餐飲品牌有85個,其中只有星巴克和海底撈,仍在堅持直營,其余的千店品牌都開放了加盟合作,或者合伙聯營模式。
以茶飲行業(yè)為例,今年多個品牌開啟萬店競速。2月,發(fā)源于浙江臺州的古茗率先公布萬店計劃:計劃2023年新增門店超過3000家,總門店數要突破1萬家;4月,滬上阿姨也公布了萬店計劃:年內計劃新增門店3000家,年底營業(yè)門店數預計將會突破8000家,簽約門店超過1萬家。
餐飲服務的細化,也讓餐飲經營變得更加簡單?!叭缃駨氖浙y管理到營銷推廣再到供應鏈,全部都有了專業(yè)服務商?!壁w京橋表示。
D餐飲同行“報復性開店”
餐飲低價團購越來越卷的背后,還有整個生態(tài)中無法忽視的一環(huán)——平臺。
餐飲本質上是一門流量生意。李猛表示,過去,餐飲的流量主要來自線下,商家獲客的主要方式是選址、廣告,而隨著線上成為流量的主要入口后,餐飲人也集體轉向線上?!暗脚_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間接加劇了行業(yè)競爭的程度?!?/p>
趙京橋也持相同觀點。他分析,線上平臺改變了餐飲服務供需匹配方式,擴大了餐飲服務半徑,但也讓餐飲競爭的半徑擴大?!岸医涍^平臺的傳播,很多人在消費之前會先去平臺看一下有沒有低價的團購套餐,并且逐漸養(yǎng)成了習慣。”
更重要的是,當競爭轉移到線上后,過去的獲客經驗不再奏效。
在大飛看來,很多平臺基于線上流量的邏輯,將價格作為品牌曝光的權重項,如果餐飲商家不上線低價團購產品,便得不到優(yōu)先推薦和曝光,線上的流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生意也很難做起來。
平臺彼此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了行業(yè)內卷。
過去幾年,以餐飲為代表的本地生活領域,被越來越多的大廠盯上,平臺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從去年起,抖音開始大力推廣餐飲團購,用流量換商家,這直接威脅到了頭部平臺的勢力范圍。
據多位餐飲商家介紹,抖音在剛上線時,對于團購扣點采取完全免費的政策,之后雖然也開始收費,但也只有2.5個點,低于頭部平臺的6個點。此后,小紅書、支付寶、高德也都紛紛加入戰(zhàn)局。
為了爭奪商家,各個平臺開始不斷推出各種低價活動,并通過曝光機制、流量扶持等手段,引導商家入駐。
在文志宏看來,價格戰(zhàn)既是最高級的競爭手段,也是最低級的競爭手段?!案呒壷傅氖?,大浪淘沙之后,能存活下來的都是優(yōu)秀的選手;低級則指的是,有可能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出現?!?/p>
李猛也有這樣的擔憂。他觀察到,目前平臺上的評分機制并不合理,比如團購套餐的排名機制是看銷量,而不是看口碑,這就意味著越便宜的套餐,銷量越好,排名越靠前。
對于此現象,趙京橋表示,“企業(yè)真正需要思考的,一是如何降本增效練內功,二是如何構筑起數字化經營環(huán)境下的數字化經營能力?!?/p>
“從長期來看,流量終究是輔助,產品和服務還是核心,否則流量來了也接不住。”文志宏也表示。
但問題是,如何能在激烈的價格戰(zhàn)之后存活下來?
比格比薩創(chuàng)始人趙志強表示,如今的消費者愈發(fā)理性,更傾向于“高品質+超高性價比”的產品,但餐飲企業(yè)能同時做到這兩點并不容易。
流量內卷之下,餐飲企業(yè)競爭愈發(fā)激烈,大量商家陷入“不降價影響生意,降價影響利潤”的兩難境地。一些餐飲業(yè)新手不堪壓力,只能退出餐飲市場,而那些暫時活下來的商家,雖然看似贏得了競爭,但依舊需要面對更多的后來者。
(應受訪者要求,大飛、李猛為化名)
摘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