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強(上海市奉賢區(qū)交通建設管理中心,上海 201400)
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城市公用與民用建筑,公路與市政基礎設施大量進行建設、更新和改造,由此產(chǎn)生的建筑垃圾數(shù)量也急劇攀升,其中上海市每年廢混凝土量可達600萬t~700萬t。目前,部分品質(zhì)較好的廢混凝土被回收利用,一般經(jīng)破碎、加工制成再生集料后用于中低強度等級再生混凝土等建材的生產(chǎn),但其摻量較低,一般不超過15%;而諸如道路工程改、擴建及大中修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量低品質(zhì)廢混凝土回收利用率低,傳統(tǒng)的處理方法是運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不僅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而且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與此同時,公路建養(yǎng)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因此,道路廢混凝土經(jīng)處理后再回用于公路建設具有顯著的社會、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效益。
溫勝強等[1]結(jié)合開蘭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復改建工程,鋪筑了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再生集料的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部分試驗路段,再生集料的壓碎值、磨耗率以及水泥穩(wěn)定舊集料的強度均能滿足路面基層的技術(shù)要求。趙亞蘭[2]對基層舊料的再生利用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基層舊料再生骨料全部取代天然骨料時,再生基層材料7 d抗壓強度和路用性能滿足相關施工規(guī)范要求,適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基層或高速、一級公路底基層。辛富強[3]通過需水量的調(diào)整與施工技術(shù)的合理選擇,利用廢棄混凝土路板再生集料開發(fā)半剛性基層材料,其性能與普通基層材料相當,能滿足各級公路基層的要求。
本文利用經(jīng)不同處理工藝得到的道路固廢再生集料,通過再生集料級配、水泥穩(wěn)定再生集料基層材料(以下簡稱“再生水穩(wěn)”)配合比設計,研究處理工藝對再生水穩(wěn)的力學性能、路用性能影響,為道路固廢用于道路基層材料提供參考。
(1)再生集料。再生集料包括來源于道路廢側(cè)平石、廢道板磚、廢混凝土路面等道路固廢。分別采用實驗室小型破碎機破碎篩分(以下簡稱“實驗室加工”)和工廠加工2種方式形成再生集料。再生集料基本性能如表1所示,顆粒級配如圖1所示。由表1可知,經(jīng)不同處理工藝得到的再生集料性能差異大,實驗室加工的再生集料壓碎值、吸水率均高于工廠加工的再生集料,說明實驗室加工對再生集料的損傷較大,破碎過程使再生集料產(chǎn)生更多的微裂縫,使其壓碎值、吸水率增大。
(2)水泥。采用南方P?O 42.5水泥,水泥基本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水泥基本性能
再生水穩(wěn)的重型擊實試驗參照JTG E51—2009《公路工程無機結(jié)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進行,但在進行擊實試驗的前1 d,根據(jù)預定的含水量,提前將再生集料級配優(yōu)化后進行加水(加水量低于預定的含水量2%左右)預混浸潤,浸潤時間不低于12 h;第2 d進行擊實試驗前,補足預定的含水量并與水泥拌合均勻。
再生水穩(wěn)的無側(cè)限抗壓強度、間接抗拉強度(劈裂試驗)、抗壓回彈模量測試參照JTG E51—2009《公路工程無機結(jié)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進行。
按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shù)細則》中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基層材料的集料推薦級配(C-C-1),對再生粗集料與再生細集料復配形成再生級配集料:①再生集料為實驗室加工,再生級配集料配比為GFC∶GFF=65%∶35%,其吸水率為13.1%;②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再生級配集料配比為RCA-1∶RCA-2∶RFA=35%∶35%∶30%,其吸水率為7.9%。
根據(jù)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shù)細則》,用于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的水穩(wěn)7 d無側(cè)限抗壓強度一般<5.0 MPa,則水泥的推薦用量一般為3%~7%,實際應用中為減少開裂風險,水泥用量以4%~5%居多。考慮實驗室加工的再生集料壓碎值較大、品質(zhì)較差,而工廠加工的再生集料性能優(yōu)于實驗室加工的再生集料但劣于天然集料,因此設計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實驗室加工)用水泥摻量為3.0%、4.0%、5.0%、6.0%、7.0%,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用水泥摻量為4.0%、4.5%、5.0%、5.5%、6.0%,研究不同水泥摻量對再生水穩(wěn)性能影響。
再生水穩(wěn)最佳含水率與最大干密度如表3所示,隨著水泥摻量的不斷增加,最大干密度與最佳含水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增長幅度不大。主要因為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更多的水泥漿填充集料間的空隙,使結(jié)構(gòu)變得更加密實,所以最大干密度會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而變大;同時,水泥水化需要吸收更多的水,所以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最佳含水率會略有提高。
表3 再生水穩(wěn)最佳含水率與最大干密度
再生道路基層材料無側(cè)限抗壓強度如圖2所示。
圖2 再生道路基層材料無側(cè)限抗壓強度
從圖2可以看出:
(1)再生集料處理工藝相同,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再生水穩(wěn)7 d和28 d無側(cè)限抗壓強度均不斷提高,主要因為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水泥水化硬化產(chǎn)生的強度越高,另外水泥漿會滲入到再生骨料內(nèi)部的微裂紋中,從而提高水穩(wěn)材料強度。
(2)同齡期且同水泥摻量的情況下,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較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實驗室加工)的無側(cè)限抗壓強度有明顯提高;當水泥摻量為5%時,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7 d和28 d無側(cè)限抗壓強度分別提高29%和21%。
(3)根據(jù)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shù)細則》,當水泥摻量為4%~4.5%時,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可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交通及中、輕交通)的底基層、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中、輕交通)的基層以及底基層;當水泥摻量為5%~6%時,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可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中、輕交通)的基層、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重交通及中、輕交通)的基層以及各等級公路的底基層。
再生道路基層材料間接抗拉強度如圖3所示。
圖3 再生道路基層材料間接抗拉強度
從圖3可以看出:
(1)在處理工藝相同的情況下,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再生水穩(wěn)的7 d和28 d間接抗拉強度均不斷提高。
(2)在水泥摻量和處理工藝一定時,再生水穩(wěn)的間接抗拉強度隨著齡期的增長而升高。
(3)同齡期且同水泥摻量的情況下,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較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實驗室加工)的間接抗拉強度持平或略有提高;當水泥摻量為5%時,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的7 d間接抗拉強度提高3.5%,28 d間接抗拉強度較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實驗室加工)幾乎相同。主要因為實驗室加工的再生集料表面更為粗糙,易于水泥水化產(chǎn)生的水化硅酸鈣凝膠凝結(jié)與附著,從而增加水泥漿體與集料界面黏結(jié)。因此盡管實驗室加工的再生集料壓碎值較大,但對劈裂強度的影響小于無側(cè)限抗壓強度。
再生道路基層材料抗壓回彈模量如圖4所示。
圖4 再生道路基層材料抗壓回彈模量
從圖4可以看出:
(1)在處理工藝相同的情況下,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再生水穩(wěn)的7 d和28 d抗壓回彈模量均不斷提高。
(2)同齡期且同水泥摻量的情況下,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較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實驗室加工)的抗壓回彈模量有所提高;當水泥摻量為5%時,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7 d、28 d抗壓回彈模量分別提高7.9%、11.0%;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工廠加工)其水泥摻量為5%時的7 d和28 d抗壓回彈模量,與水泥摻量為6%的再生水穩(wěn)(其再生集料為實驗室加工)抗壓回彈模量相當。因此,實際應用中可適當提高再生水穩(wěn)中的水泥用量來彌補再生集料自身壓碎值較大造成的再生水穩(wěn)力學性能、路用性能較低的缺陷。
(1)實驗室加工的再生集料品質(zhì)劣于工廠加工的再生集料,其壓碎值比后者高約10%;前者再生細集料中細粉較多,吸水率比后者高約9%。
(2)再生水穩(wěn)最佳含水率與再生集料吸水率有關,實驗室加工的再生集料制備的再生水穩(wěn)最佳含水率比其再生級配集料吸水率高約1%,工廠加工的再生集料制備的再生水穩(wěn)最佳含水率比其再生級配集料吸水率高約5%。
(3)為保證相近的力學性能、路用性能,用實驗室加工的再生集料制備再生水穩(wěn)時,應比用工廠加工的再生集料制備的再生水穩(wěn)提高約1%~2%的水泥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