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沛林
記敘文寫作側重寫人記事、寫景狀物,通過精心選擇的典型事例,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鋪展精彩動人的情節(jié)……在高考考場有限的時間里要實現(xiàn)這樣的若干目標,無異于登泰山、走蜀道——難。因此,在高考作文文體的選擇中,不管是教師的“教”,還是同學的模仿創(chuàng)作,基本都立足于議論文,相比較而言,議論文的結構形式較為簡單,通俗點說就是“提出觀點—分析觀點—總結觀點”的“三段論”式結構樣式,只要論據(jù)與論點相統(tǒng)一,論證過程嚴密,論證方式豐富且得當即可??偟膩碚f,議論文的構思不是最大的問題,因此它是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選擇。那么,如何才能讓自己的作文成為閱卷老師的關注焦點呢?首先,議論文的開頭有足夠的吸引力,就能讓自己的作文離高分作文更近一步。
然而,很可惜的是,很多同學的作文開頭存在以下的毛病。
第一,濫用題記,故弄玄虛。為了讓自己的作文能夠引起閱卷老師的青睞,有些同學使用了題記。所謂“題記”,是在作文題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簡練文字。好的題記能吸引讀者引發(fā)思考,另外,題記既可以交代寫作緣由,也可以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前面的一段話。但由于自身素養(yǎng)和積累受限,大家并未能把握題記的內(nèi)涵,因此難以將其融入作文中,反而讓題記變得突兀,有故弄玄虛之嫌。
第二,美曰比興,重點不現(xiàn)。有的同學作文開頭總是喜歡由別的事物引入,美其名曰“比興”,但是談及的話題或者事物與作文內(nèi)容關系不大,甚至相去甚遠,有的越扯越遠,看起來“聲東擊西”,讓閱卷老師在閱卷時抓不到重點,這樣的作文自然難拿高分。
第三,長篇大論,枯燥無味。有的同學在作文開頭大量引用名人名言,看起來是為了展現(xiàn)自己的文采和素材積累,實際上卻讓人在閱讀時感覺遲遲沒有引入正文,東拉西扯乃至長篇大論,這時,閱卷教師往往會感覺到枯燥無味,這樣談何高分作文?
那么,在作文的開頭,我們應該怎么寫才算是有效的、出色的呢?首先,要知道開頭的要求。細細說來,不外乎四個方面:1.鮮明。所謂“鮮明”,就是要求我們在首段就提出自己的觀點,觀點不能模棱兩可,要集中且具體,不要東拉西扯,尤其要注意語言表達的形式,盡量不使用抒情性及描述性語言,最好用判斷句的格式來寫。2.簡潔。這個很好理解,畢竟累贅的語言不能準確反映自己的觀點,語言必須簡潔,才能讓人知曉。3.扣題。雖然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內(nèi)容并不做特別具體的要求,但也不是說可以天馬行空地發(fā)揮聯(lián)想,完全架空材料的內(nèi)容,我們還是要腳踏實地緊緊圍繞題目的內(nèi)容去寫,才能得到閱卷老師的認同。4.高雅。所謂“高雅”,就是提出的觀點一定代表時代的新風向,那些落后的、過時的,甚至難登大雅之堂的語言不能出現(xiàn)在作文中。作文一定要用文雅的、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最精妙的觀點。
除了要知道議論文開頭的要求,還需要腳踏實地學會議論文開頭的技巧。
一、引:引述材料,緊扣題目
所謂“引”就是“引用”,在2023年大多數(shù)高考作文中,基本采取話題作文或者材料作文的形式,而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命題作文或者半命題作文。這樣的形式不管在作文內(nèi)容還是擬題上都比較靈活,可以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感受自由寫作。高考作文往往會提供一段導語式文字,它就是審題的關鍵。在審題后,我們要根據(jù)導語的提示,先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材料,特別要注意——概括要巧妙、精簡,字數(shù)控制在80—100,否則會給人一種大幅引用材料文字的嫌疑。而且還要緊扣題目內(nèi)容,對題干有所選擇,因此,在引述作文題目材料時目的性要強。
二、議:點評材料,自然過渡
在引述材料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對材料的內(nèi)容進行點評。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題干中提及的材料畢竟是命題者對生活的看法,只是第三方的觀點而非我們的觀點。閱讀之后,我們可以表示贊同,也可以表示懷疑和批評,不迷信所謂的權威,這才是作為一個求學者、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的亮麗姿態(tài)。也就是說,點評引述的材料是作為過渡到我們自身觀點上的橋梁,這樣做也不會使自己的觀點突兀,讓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具有一定說服力。
三、亮:開門見山,亮出觀點
所謂“亮”就是在評述材料之后,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觀點,這個觀點必須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支持什么、提倡什么、主張什么、反對什么。特別注意觀點要與時俱進,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既是古訓,又是時代賦予每一個高中生的歷史使命,因此要求我們提出觀點的立意角度與社會現(xiàn)實相對應。
下面以2023年全國乙卷和全國新課標I卷來談談“引”“議”“亮”這種開篇點題的方式和策略。
(一)2023年全國乙卷真題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比绻澜缟现挥幸环N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diào)的。
以上兩則材料出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了普遍的道理。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們先來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進行簡要的分析。第一則材料表明“損人未必利己”,換句話說,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讓自己行得更遠;第二則材料表明在當前這個世界中,要尊重他人,繽紛的文明才能呈現(xiàn)更加豐富多彩的新視界。下面分析一篇優(yōu)秀作文的開頭: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仍在耳邊回響——‘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他的話說明了文明是開放的(簡評:這是‘引,緊扣話題),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麗和魅力,只有將這份美麗和魅力展現(xiàn)出來,方能成就自己的偉大,不管是成功也好,奪魁也好,都不是獨占鰲頭,而應該是眾志成城(簡評:這是‘議,發(fā)表對材料的評價,為后續(xù)觀點的提出鋪路)。因此,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進程中,我們要團結起來,先綻放自己的青春和美麗,繼而同心同德邁向新時代,更要以集體的姿態(tài)成就光明的坦途(簡評:這是‘亮,在‘議的基礎上,表明自己的觀點,發(fā)人深?。!?/p>
這段文章開頭非常簡潔,在提出自己觀點的環(huán)節(jié)緊緊圍繞題干的材料有感而發(fā),是一段好的開頭,讓人拍案叫絕。
(二)2023年新課標Ⅰ卷真題
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xiàn)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們先來簡單分析這個題目,題目中“好的故事”其實源自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提及“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xiàn)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可見,“好的故事”是關于中國的故事,是關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故事。下面是一段優(yōu)秀的議論文開頭:
“泱泱中華,五千年歷史,多少故事在歷史長河中緩緩流淌。浩浩中華,百年奮斗史,多少故事在時代的脈絡中經(jīng)久不衰(簡評:這是‘引,緊扣話題中的‘好的故事)。好的故事始終影響著現(xiàn)實中的每一個人,我們每天都在聽著老師、長者、同學談及這些英雄的故事,耳濡目染,它不但改變著我們的思想,更改變了我們的命運,讓我們時刻跟上故事中的人的腳步,寫就光彩之路(簡評:這是‘議,發(fā)表對材料的評價,為后續(xù)觀點的提出鋪路)。有鑒于此,在新時代的洪流中,我們作為一名學生,要延續(xù)先輩光榮的歷史故事,更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譜寫屬于自己的好故事,讓自己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才能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足?。ê喸u:這是‘亮,在‘議的基礎上,表明自己的觀點,發(fā)人深?。??!?/p>
一位資深高考專家說過:“考場作文的開頭必須有光輝。沒有太陽,應該有個月亮;沒有月亮,總得有個星星。沒有星星,總得有個螢火蟲吧! 如果連螢火蟲都沒有,那就只能在基礎等級徘徊了。”可見,優(yōu)秀的議論文開頭是多么重要,這告誡我們需要從作文開篇突圍,從“源頭上”開始精準扣題,在做到“快、準、狠”的同時,讓自己的作文開頭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和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