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竣越/成都師范學院
在美術舞臺設計上,色彩是視覺核心。通過有效利用,基于良好的視覺感知可以增強人們對于舞臺演繹之美的了解,進一步提升整個演繹設計的質量,真正實現舞臺演繹設計的美術感。色彩的使用對舞臺美術設計的表現效果有顯著的影響,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對色彩使用的原理和規(guī)則進行準確把握,確保色彩設計與主題的要求保持同步。在此過程中,運用適當色彩來傳達情緒,以達到受眾對藝術美學的需求,使色彩與設計表演相互呼應,達到最佳的舞臺表演效果,盡可能選用可以協(xié)調內容的顏色,以提高整個舞臺美術設計的品質,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為專業(yè)化的設計環(huán)境。而色彩的應用又給舞臺設計注入了新的內涵。例如現代化設計手段對傳統(tǒng)設計的包容與創(chuàng)新,實現了綜合設計效果的顯著提升。而在我國,舞臺設計作為一門文化藝術,其表現也將關乎整個舞臺所展現美術設計的力量。
色彩是一種具有生命的物質,是礦物對入射的自然可見光(波長為390 ~770nm)中不同波長的光波選擇性吸收后,透射和反射出來的各種波長可見光的混合色。色彩是客觀存在的,它既能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反應,也能激發(fā)人們產生聯想。色彩具有情感性,是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意義不同。色彩是一種感性的藝術,它能引起人們感情上的聯想和共鳴。運用色彩來表達藝術設計主題,能增強作品的表現力。例如:梵高的《向日葵》是他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這幅畫的主題就是對生命和生活熱情的贊頌。梵高在創(chuàng)作這幅畫時,沒有受任何流派和流派風格的束縛,他用明亮、鮮艷的色彩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整幅畫看起來充滿了生命和活力,讓人感受到了畫家對生命和生活熱情、強烈而真摯的情感。色彩具有情感性是指色彩可以通過視覺刺激,引起人們的情緒上的變化。例如,紅色可以讓人產生熱情、激動、興奮的感覺;黃色可以讓人產生愉快、溫暖的感覺;藍色可以讓人產生平靜、清爽的感覺;綠色可以讓人產生舒適、輕松的感覺;紫色可以讓人感到神秘、高貴的感覺;粉色可以給人帶來溫柔、甜蜜的感覺;黑色可以讓人感到壓抑、沉重、嚴肅等。所以,色彩設計時,其色彩情感性的考慮也有著非同尋常的魅力[1]。
舞美設計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藝術,古時人類就可以在舞臺上進行演繹觀賞,從而體會到舞臺藝術的魅力。隨著科技發(fā)展,各類型燈光設備充實了舞臺,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也進一步更好地推動并展現出美術舞臺中的未來場景。前段時間,北京人藝經典話劇《茶館》采用8K 高清直播創(chuàng)下5000萬觀演人次的佳績;大型民族舞劇《醒獅》推出“一元惠民云演出”,吸引超過340 萬人次在“云端”欣賞……以《對話·寓言2047》系列演出為例,主創(chuàng)團隊不僅包括京劇、古琴、呼麥、木偶劇等表演團隊,還云集了舞臺激光、無人機、3D全息等技術創(chuàng)意團隊,后者以數字化舞臺語言將特色鮮明的民族藝術與聲光電前沿技術置于非常規(guī)演藝空間進行重新詮釋,營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同樣,京劇《龍鳳呈祥》、舞蹈《舞上春》等傳統(tǒng)舞臺藝術作品在數字化演出中,借助交互體驗與數字技術實現了立體化表達,呈現出全方位與多中心的特征。
舞臺演繹是一項綜合藝術表現形式,為保證演繹的成功進行,需要注意對美術設計進行最優(yōu)的編排。舞臺美術設計是演出當中的一個重要結構,其目標是要讓觀眾的視覺感受和行為需要得到充分滿足。要在舞臺美術設計中達到深度展示藝術魅力的效果,就需要提高設計者對演出題材的主題演繹把握,對場面的設計表達有準確感知。在舞臺美術設計中,色彩直接關系到意義表現和舞臺氛圍營造。由于在舞臺藝術中的色彩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顯著表達感,因此,設計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的排列組合,給演員帶來更大的表現空間,從而提高演員們的藝術張力,與色彩相匹配。在使用不同色彩時,會產生不同的藝術表達效果,而正如此,不同的色彩也將差異性藝術主題所展現出來。在布景時,如何表現出有張力的舞臺效果,是設計師關注的焦點。數字化重構了舞臺藝術作品的呈現形態(tài)與觀演模式。數字技術的加持,讓科技與藝術碰撞出眾多全新形態(tài)的作品,這些作品除了依靠數字化“移屏展示”,整個創(chuàng)作鏈也都開始深度數字化。跨媒介劇場、劇場播映及在線點播只是數字化的試水之作,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XR(擴展現實)等一系列數字技術正在重構舞臺藝術的演出場景。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接受線上付費、虛擬演出、裸眼3D、實時評價等觀演模式。數字技術不僅帶來虛擬場景、非線性敘事方式,也帶來交互體驗和實時反饋,觀眾的評論反饋成為作品內容的一部分,因此創(chuàng)作者與受眾的邊界開始模糊。此外,為了豐富舞臺藝術語言,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讓觀眾在欣賞演出時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通常案例將景片分為靜態(tài)景、動態(tài)景和綜合景三大類,如本屆杭州亞運會的數字人出場,無論是靜、是動、亦或者綜合效果都展現了科技賦能舞臺的獨特性[2](圖1)。
圖1 智能科技賦能舞臺
3.2.1 突出舞臺主題,展現戲劇內核
色彩是舞臺美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設計者要結合劇情內容與要求,合理搭配色彩。在色彩搭配中,要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與人物的職業(yè)特點。例如,《舞臺姐妹》劇中主要圍繞姐妹倆展開敘述,通過舞臺美術設計來展現姐妹倆的性格特點。在設計中,設計者要突出舞臺人物的性格特點,利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3.2.2 優(yōu)化設計效果,塑造獨特藝術形象
在舞臺美術設計中,色彩配置對突出舞臺主題、展現戲劇內涵具有重要作用。在設計過程中,應考慮觀眾的接受程度,結合劇情內容與主題要求,合理應用色彩配置,有效塑造舞臺藝術形象。因此,在色彩配置中要結合戲劇內容與主題要求,將戲劇內涵融入到設計過程中,突出舞臺藝術形象。例如在話劇《雷雨》的設計過程中,為了突出周家的悲劇氛圍,在話劇的舞臺背景中加入了紅色的燈光和紅色的裝飾,從而表現出悲劇色彩。為突出周樸園與繁漪之間的愛情悲劇色彩,將藍色作為點綴色。在戲劇演出過程中,隨著劇情發(fā)展不斷變換色彩效果,同時配合音樂和燈光效果,以豐富舞臺藝術形象。隨著戲劇演出的不斷深入,舞臺背景中出現了紅色與藍色等多種顏色[3]。通過色彩的變化表現出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有效展現了作品內涵。同時也突出了舞臺主題與氛圍(圖2)。
圖2 雷雨舞臺劇
在舞臺美術設計中,對色彩的恰當選用,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出符合演出內容的氛圍,還可以表現出演員內心的真情實感,引發(fā)觀眾共鳴。在確定色調時,要對戲劇的內容及題材進行綜合分析,并根據研究結果來確定色彩選用。例如,在六一兒童節(jié)聯歡晚會的節(jié)目中,應將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等因素都融入到思考中,從而更好地為兒童所接受。所以,在進行舞臺美術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要實現思維的融合與開拓,對舞臺演繹主題以及觀眾特征進行深刻剖析,從而選擇與其主題內容相符,能夠引起觀眾注意的色彩,進一步創(chuàng)造出讓觀眾感到驚喜的舞臺效果。
在進行舞臺美術設計的時候,要特別關注主色調和背景色調之間的關系。在主色調和背景色調的選取上,要注重二者的搭配效果和襯托效果,一般來說,二者的關系應該是相互協(xié)調、相互統(tǒng)一的,主色調是整體的基礎色調,而背景色調起輔助作用,與主色調搭配后,呈現出和諧感。但是,協(xié)調并不意味著兩者之間是近似的,根據色彩學基礎原理,如果將主色調和背景色分別選為鄰近顏色,或是將兩種明度相近的顏色選為主色調和背景色,都會對色彩的飽和度和能見度產生一定影響,例如,可以將白色作為主色調,而將與白色比較相似的淡色作為背景色,將這兩種顏色結合在一起,就很難表現出色彩的飽和度[4]。
為了使舞臺演出具有更好的審美與藝術效應,應當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在現代新媒體的沖擊下,觀眾對于海量信息的關注已顯現疲勞感,因此,唯有強烈視覺效果的色彩呈現,才能給觀眾帶來全新視覺印象。因此,在進行舞臺美術設計時,要根據觀眾的視覺習慣來選用顏色,根據觀眾的視覺需要來開拓思維,在帶來強烈視覺沖擊力的標準下,提高整體舞臺展現效果。另外,在色彩選用上,要注重色彩協(xié)調,不管是復雜色彩,還是簡單色彩,科學合理的選用都能產生一定視覺沖擊,提高舞臺美感,并把觀眾帶進演繹氛圍,引起靈魂共鳴。
布景是一種有特殊性的藝術方式,其色彩關系直接影響到舞臺美術的整體效果。通過覆蓋到舞臺、組合到舞臺的理念,能夠使得舞臺場景中題材的表達更加突出,將設計者所要傳遞的表現力與美進一步淋漓盡致地展現。在進行服飾設計時,不要使用與服飾色彩相近的顏色,以及較為平淡的色彩,這樣會破壞服裝造型的整體效果。在幕布的選取上,要認真考慮舞臺演出題材與場景之間的聯系,以突出幕布能充分發(fā)揮出劇目特色的效果。藝術場景的設計,不應偏離生活,應努力貼近融合于生活,即讓觀眾感受到演繹的真實,進一步展現舞臺演繹風格和獨特性[5]。
在舞臺美術設計中,色彩選取也包含道具色彩選取,在道具的設計過程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如果道具的色彩實現恰當組合,那么在基于真實性的情況下,再利用鮮明色彩反差來進行道具的藝術性設計,完成色彩的充分搭配,進而將道具帶來的感知力表現出來,在舞臺上的演繹也將更易于被觀眾所接受。合理選擇道具色彩能體現出道具的個性化特點,從而營造多樣化的藝術氛圍。室內展現使用花色系色彩,那么在對道具進行設計時,就應避免使用花色系設計手法。如果使用了單一色彩來設計,會讓人覺得更大氣、簡潔(圖3)。如果完全使用花色系設計,不但錯綜復雜,更易讓觀眾感知上混亂。而在設計內景墻面時選擇單色系的色彩,那么在設計道具時應盡量避免選擇單色系,建議選擇花色系,如此一來將使舞臺設計更加靈動,符合觀眾的欣賞習慣,體現舞臺整體的藝術性。
圖3 道具與舞臺
舞臺美術設計中燈光是一個“小太陽”,其色彩設計又將這個“小太陽”所散發(fā)的“感知”進一步提升,其豐富的燈光色彩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更生動活潑的舞臺環(huán)境,給演員們的演繹帶來活力感,而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對燈光色彩進行適宜調節(jié),進一步襯托出舞臺的主旋律,為劇情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積極的回應[6]。在舞臺上,不同的燈光色彩表達不同的意義,燈光色彩分為兩類,冷色調與暖色調。藍色、紫色、青色是冷色調中的代表色,它們可以塑造悲傷、憂郁的氣氛,通常被用于表達舊時代事物;紅、黃、橘是暖色的代表色,經常被用于表達新時期和未來憧憬,雷雨燈光對比展示,對于燈光的沖擊力設計更是做到了對于舊時代事物與新時期的歷史感的鮮明交融,極具舞臺沖擊感(圖4)。另外,燈光時間也可以表示季節(jié)和時間,冬季可以選擇白色光,秋季可以選擇金黃色光,紅黃色光表示早晨,灰暗色光表示夜晚。長期以來,舞臺美術設計中都非常強調燈光色彩的合理運用,藝術家也相當重視燈光色彩與表演內容的關系。
圖4 沖擊色彩
舞臺美術設計是舞臺演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輔助,是演繹基礎。在舞臺美術設計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色彩,是決定舞臺表現效果的核心因素。色彩除了可以體現舞臺美感之外,還可以烘托人物與渲染氣氛。但是值得關注的是,舞臺美術與色彩的組合要掌握內部規(guī)則,遵循著色彩運用的基本原理,繼而將色彩的運用最大程度地利用起來,最終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