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倩
摘? 要:單元作業(yè)是整個單元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只有把它放在單元的視域中來考慮,才能解決其缺乏統(tǒng)一設計、缺乏個性化的問題,從而達到設計與實施的統(tǒng)一。在單元視域下,初中英語單元作業(yè)的設計,首先要根據單元教學目標來設定作業(yè)目標、作業(yè)內容和評估方法,然后以此為依據,根據學生的差異設置作業(yè),并對作業(yè)結果進行分析,以更好地進行后續(xù)教學。
關鍵詞:單元視域;單元作業(yè);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
單元式教學是實施學生核心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建議”一節(jié)中提出了要加強模塊教學的整合,推動模塊學習的實施,因此“以全面的方式設計模塊,可以解決與模塊相關的組織問題,并將其與課程、學習有效地聯系起來”這項工作是整個單元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在課程中加以考慮,以解決初中英語單元作業(yè)缺乏統(tǒng)一設計、個性化設計以及設計與實施有機結合的問題。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概述
傳統(tǒng)的重復性、機械性作業(yè),是指教師注重學生的單詞拼寫、課文背誦,在布置作業(yè)時存在盲目性、任意性。這不僅無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解題能力,而且限制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研究。對此,教師要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圍繞單元整體內容,定期安排工作任務,建立分階段、分階段的時間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應包含模塊整體目標、單元具體目標、課時精細目標三個方面。
二、單元整體教學的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策略
(一)情境化作業(yè)設計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了以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認知層次為基礎的“體驗”“實踐”“參與”“合作”和“交流”的教學模式,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作業(yè)中發(fā)現“有意思”的東西,提前了解課文的背景知識和相關信息,設置具有情境意義的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作業(yè)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可以大幅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作業(yè)完成質量也會更高。
(二)語言內化能力的作業(yè)設計
語言技能是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發(fā)音、閱讀和寫作,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了語言意識。
1. 遷移閱讀,改編目標句式
在“互聯網+”的時代,教育和英語的結合將會帶來更多的變化,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配音、朗讀等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模仿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這種有聲作業(yè)能促使學生對上下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感。此外,教師也可以使用Daily報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短文、英語故事、英語笑話以及繞口令。
2. 關聯閱讀,替換目標句式
每一單元都有兩節(jié)詞匯學習課程,也就是“Lets learn”,課文所提供的句型僅限于練習某一特定詞匯,但是它為詞匯教學中的重點練習的句子提供了一個范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師可以用任務型的方程式讓學生在課后進行鞏固。
(三)探究性作業(yè)設計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把學生置于教學中心,適當地進行“深度學習”和“學習體驗”。這要求教師應指導和鼓勵學生對與模塊相關的主題采用全面的拓展方法,包括通過信息獲取、團隊合作等來擴展話題,從而使話題得以延伸。
1. 思維復述,個性化凸顯思維
帶有圖像和文本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連接文本中的信息并形成一個軌跡。學生在掌握了課文主體結構的基本知識后,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作為教學載體,對學生進行內化教學,能夠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思維。
2. 主題匯編,實踐化發(fā)展思維
寫作擴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寫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促使學生從閱讀資料中汲取各種信息和營養(yǎng),拓寬視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關于“設備”的主題閱讀中,學生可以通過設備的語言和旋轉來積累英語語法,這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提升了英語寫作技巧,學生可以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經驗有效表達寫作主旨。
(四)體驗式作業(yè)設計
針對學生核心知識的整體作業(yè)設計,教師應采取綜合的設計形式。通過實踐、沉浸、對話、互動、參與、體驗等方式,學生可以深入學習經典,了解不同的文化。在中西文化的認知和跨文化交流中,教師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質。
1. “復習本”式站點研學
語言教學的重點是應用、理解和自學。為了體現重復模塊的階梯性,教師應當要求學生通過“網站”,根據其指示或要求完成模塊的學習,并在不同的網站上進行聽、說、讀、寫等技能的綜合訓練,以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做到“一站一個任務,一項任務形成一項成果”。這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英語能力,又鍛煉了學生英語的交際能力、社交能力和綜合知識能力。
2. “復習本”式圈層研習
“圈層式”學習是指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組織具有同等水平的學習者進行的一種學習活動,從而更好地體現出語言教學的競爭性。在同一個“圈層”里,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都是一樣的,學生會根據教師制訂的學習任務,進行一對一的學習,如果通過完成任務,就可以進入下一層的學習。
三、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案例
以八年級英語下冊(外研版)Module 6 “Hobbies”為例,來探討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作業(yè)設計。本單元的主要課程有:一篇聽力課文和兩篇閱讀課文,以及一篇討論興趣愛好的會話、一篇語法(英語中的一種)。在分析該單元內容的基礎上,首先,教師要設計整個單元整體的任務目標,找到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人”和“自我”;其次,教師圍繞“hobbies”這個問題,設計出一套清晰、互相聯系的任務。在設計每個單元任務之前,教師必須明確定義每個單元的目標,以驗證和總結每個單元的知識?!癏obbies”課程的整體目標是:根據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學習能力、思維質量、文化知識水平。本模塊的全部工作是教師收集材料、比較和分析、嘗試展示,讓學生進行理解、感受、內化和輸出。最后,學生將各部分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而達到了任務的目的。
(一)制訂預學案
學習能力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它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對初中生而言,預學案有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意識。本研究以教學案例為基礎,設計了一套教學計劃:包括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和學習過程。
第一,課前預習(自主學習),包括學生對生詞的預習,在此基礎上,學生掌握所有的單詞。第二,協(xié)作式的探究式教學法。本課程包括了選項和問答,讓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并作出自己的選擇。問答題是針對有自己想法和思考能力的學生,讓他們與其他學生一起討論自己的問題,從而得到解答。通過這種預習,學生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下一節(jié)課的重點和教師的設計思路,從而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二)劃分作業(yè)目標項目組
本課堂案例的第一個課時是讓學生背誦單詞、進行聽力練習、補全對話,并畫出這堂課的思維導圖。針對聽力訓練,教師可以選擇相應的教材,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改編或摘錄,以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避免過度擴展、減少課后作業(yè),來強化學生的聽力訓練;同時根據學生的能力,教師會選擇一個單獨的題目來進行測試。題目可以從教材中選擇,也可以是教師自己編寫一些簡單的練習,這能夠確保學生在以后的聽力教學中獲得更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請學生畫出一些簡易的思維導圖:
首先,教師要求學生填寫一張半開放式的思考卡,即提供一個整體框架,其余部分由學生完成;其次,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自行畫出一幅簡易的思維導圖,并總結一堂課中所學的知識;最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按照自己對本節(jié)課的培訓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選擇和制訂適當的任務,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關聯每個項目組
每個課時的作業(yè)是不同的,但它們之間存在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單元式的整體學習策略,充分考慮作業(yè)的層次,減少大量重復、沒有意義的任務,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和效率。
以第一二階段的家庭作業(yè)為例。首先,在第一堂的詞匯和語法課中,學生已經熟悉了教師教授的單詞、短語、語法。其次,在第二堂課中,口語會話以第一堂課的聽力訓練和補充對話為基礎,在完成了思維導圖、掌握了大量口語題型和常見的問答式的基礎上,學生完成了一系列的輸出練習。第三堂課的口頭報告是對學生口語的一種測試,也是對預學案進行教學的一種口頭輸出,它為后續(xù)的閱讀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并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與技巧結合起來,開展了大單元的任務。如果學生能夠長期堅持練習,那么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會減輕,其寫作熱情也會提高,教師也會對課文和大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可以通過不斷的推敲、調整,使作業(yè)更有針對性、更有趣。從這一點來看,每個課時的工作小組都與下一個課時的工作小組緊密相連,并呈現出階梯狀的關系。
(四)合成單元總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選擇適當的文字、收集資料、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與技巧,制作出一幅可以推廣自己團體的海報,并介紹自己的興趣,挑選出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從而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也是整個課程的主要任務。通過該環(huán)節(jié)的作業(yè),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yǎng)。在大單元、大概念的引導下,教師只有更注重整體教學,以及學習對象——學生,以學為指導、以教為訓、以學為先、以教為先、層層遞進,才能順利實現單元的整體目標。在每完成一課時的作業(yè)后,學生都會積極地對下次的作業(yè)進行預測,期望下次的作業(yè)更有挑戰(zhàn)性、更有趣。所以,整體教學目標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預設,也是每個階段任務完成后的必然結果。
綜上所述,新時代要求英語教師改變日常的教學模式,以擺脫隨機、分散和孤立的操作,以單元式的總體設計思想,進行針對性的操作。因此在初中英語課程的改革中,教師不能將作業(yè)設計作為“盲區(q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并將傳統(tǒng)作業(yè)設計與現代教育方法相結合,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在單元視域下設計與實施單元作業(yè),可以有效地將課后作業(yè)銜接起來,這可以增加學生的基礎知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技能,是實現單元學習目標和提高學生基礎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麥志云. “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單元作業(yè)設計——以外研版七年級下冊Module1為例[J]. 新教育,2022(28):40-42.
[2]蔡瓊. 課程視域下的初中英語單元作業(yè)設計實踐——以外研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八模塊為例[J]. 教學月刊·初中版:外語教學,2022(09):13-19.
[3]宋佳栗. 大觀念下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作業(yè)設計[J]. 新課程導學,2022(23):82-85.
[4]姜文泉. 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初中英語閱讀延展課設計與實踐——以Unit2Travelaroundtheworld主閱讀篇目Franceiscalling為例[J]. 英語教師,2021,21(22):101-103.
[5]李敏. 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的小學英語作業(yè)設計——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為例[J]. 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3(05):37-41.
[6]裴爽,向東方.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以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下冊Module 7 My past life為例[J]. 英語學習,2023(04):34-38.
[7]吳愛. “雙減”視域下初中英語單元作業(yè)設計的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3(17):98-101.
[8]詹藝媛. 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yè)的設計與優(yōu)化[A]∥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 對接京津——協(xié)調推進 基礎教育論文集[C]. 2022:2705-2708.
[9]王振. 基于單元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作業(yè)設計——以Module 7 My past life為例[J]. 英語教師,2022,22(18):167-172+190.
[10] 王雁. 基于單元目標的體驗式英語作業(yè)設計——以牛津上海版《英語》七年級第二學期U6“Hard work for a better life”為例[J]. 校園英語,2022(31):118-120.
[11] 張嬌.“雙減”目標下初中英語思維型單元作業(yè)的設計策略與實踐[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 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網絡研討會論文集:專題二[C]. 2022:302-305.
(責任編輯:廖?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