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薇
摘 要:譯林版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各單元Checkout time板塊,該板塊內(nèi)容可用于對學生課上學習成果進行檢測?;谛W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分析,其中存在學生寫作素材匱乏、詞匯量少等問題。通過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在拓展學生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聽、說、讀能力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語言運用實踐乃至寫作實踐的機會。為此,教師可基于多模態(tài)視角,整合Checkout time板塊內(nèi)容,結合生活元素開展寫作教育,從積累詞匯、豐富閱讀素材、搭建寫作框架等多個角度,制訂多模態(tài)教學計劃,以更加完善和多元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多模態(tài);小學高年級英語;生活化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張莉薇(1993.05-),女,江蘇南京人,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花神廟分校,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譯林版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各單元的Checkout time板塊主要用于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測。通過Checkout time板塊中的多元化語言實踐內(nèi)容,可充分檢驗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能在鞏固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對英語詞匯和句型的靈活運用。結合目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成長特點分析可知,學生缺乏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所積累的寫作素材相對有限。為此,教師有必要基于多模態(tài)視角,利用生活化寫作教學展開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點的融合利用,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一、多模態(tài)下小學高年級英語生活化寫作教學的意義
多模態(tài)主要指多模態(tài)生物識別,強調(diào)整合或融合兩種及以上生物識別技術,并通過數(shù)據(jù)整合的形式,確保識別和認證過程更為精準。與單一的生物識別方式相對比,多模態(tài)屬于融多種采集方式為一體的采集器,其能夠具體展現(xiàn)不同生物特征,并形成多元化分析和判斷。譯林版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中的Checkout time板塊所涉及的內(nèi)容較為豐富,涵蓋聽、說、讀、寫多個方面內(nèi)容,以多模態(tài)視角開展生活化寫作教學,可在豐富學生詞匯量積累、拓展學生寫作素材的同時,促進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時,生活化元素也能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注重綜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為此,教師應基于多模態(tài)視角,開展生活化寫作教學,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同時,將英語寫作知識點以更為多元化、直觀化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以此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全面掌握。
二、多模態(tài)下小學高年級英語生活化寫作教學的策略
(一)結合板塊練習,豐富詞匯儲備
積累英語詞匯是開展寫作的基礎,豐富的詞匯量可在拓展學生寫作深度的同時,延伸學生寫作廣度,確保學生所寫作的內(nèi)容更具完整性和規(guī)范性。但基于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學生在積累詞匯素材的過程中,多采用反復記憶的方式,此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壓力,還限制了學生對詞匯的靈活運用。在譯林版小學高年級英語教材Checkout time板塊中,包含多個以單詞為主體的填空練習題,結合板塊內(nèi)容積累詞匯量,更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為降低Checkout time板塊的學習難度,教師還可開展生活化教學,即在引導學生完成詞匯的同時,融合生活元素,以此建立生活與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使每位學生均能在掌握單詞含義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單詞的靈活運用。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3 “Holiday fun”教學為例,本單元主題圍繞假期生活,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表達豐富的假期生活。針對本單元寫作教學,教師可先以生活化問題,喚醒學生對假期生活的記憶,如:“Students, what activities do you mostly participate in during your holiday life? What activities impressed you?(同學們,你們在假期生活中大多參與哪些活動?哪些活動讓你印象深刻?)”,以此方式開啟生活化教學篇章,拉近學生與知識點之間的距離。隨后,教師便可導入Write and say板塊教學,帶領學生觀察圖片并逐步完成填空題,以增強學生對假期生活的了解。多模態(tài)視域下,強調(diào)英語教學的多樣性和精準性,因此,在學生完成填空題的過程中,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進行口頭描述,以此豐富學生的句式表達,使學生能夠在積累詞匯的同時,掌握更多句式,為寫作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在詞匯填空練習完成后,需要進行詞匯總結,如引導學生介紹所填詞匯的其他表達形式,以此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
(二)基于閱讀素材,增強語言輸出
積累閱讀材料可在豐富學生英語寫作素材的同時,促進學生語言輸出。Checkout time板塊中包含多類閱讀素材,可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拓寬學生知識視野。為此,教師有必要結合Checkout time板塊內(nèi)容,圍繞其主題展開生活化寫作教學,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針對主題內(nèi)容開展細讀研究,為寫作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3“A healthy diet”教學為例,本單元教學主題主要圍繞健康的飲食習慣。在Checkout time板塊中包含Ask and answer部分,為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素材,針對Ask and answer部分教學,教師可先引入生活元素,如“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n life?(生活中你喜歡的食物是什么?)”“What eating habits do you follow in your life?(你在生活中遵循哪些飲食習慣?)”“Can you use ‘Are there ...?‘Is there...?Sentences, to judge whether eating habits are healthy?(能否圍繞圖片內(nèi)容采用‘Are there...?‘Is there...?句式,判斷飲食習慣是否健康?)”。在遞進式問題的實施過程中,可幫助學生形成對“健康飲食習慣”的準確判斷。在學生形成自我理解后,再引導學生完成短文填空練習。為將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學課堂中,針對此部分內(nèi)容,可引導學生以“喜愛的事物”“健康飲食習慣”為主題開展改寫或是仿寫活動,將生活中接觸到的食物融入寫作中,以此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實現(xiàn)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三)基于思維導圖,搭建寫作框架
結合Checkout time板塊內(nèi)容分析,其中包含諸多寫作方法指導內(nèi)容,可形成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鍛煉,思維導圖便屬于其中一種。思維導圖屬于新課標背景下所延伸出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同時,思維導圖符合多模態(tài)教育理念,其能夠?qū)懽鬟^程中所涉及的技巧和方法、寫作思路等以更加完整且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于學生,不僅有助于開拓學生的寫作思維,更能助力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寫作主題進行思考。結合小學生英語學習情況分析,學生接觸英語知識的機會較少,大多只能通過課上學習進行知識積累。而大量的英語詞匯和句型易導致學生學習壓力過大的問題。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進一步梳理寫作思路,涉及的詞匯和句型,使學生在寫作前于腦海中搭建寫作框架,從而更清晰地掌握本次寫作主題,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升。可以說,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的寫作更有條理。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6“My e-friend”教學為例,本單元教學主題是“介紹自己的一位網(wǎng)友”。本單元Checkout time板塊的Ask and answer以及Write and say環(huán)節(jié)中,包含學生在語言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句式,更為學生展現(xiàn)了思維導圖的范例,明確學生如何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從年齡、喜愛學科、國籍等多個角度完成對網(wǎng)友的介紹。為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在組織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前,教師可詢問學生“How would you introduce your friends to others?(你會如何向別人介紹你的朋友?)”“How to introduce netizens to others more comprehensively?(如何更全面的向他人介紹網(wǎng)友?)”,以此方式拓展介紹范圍,引入“外貌”“學習成績”“愛好”等關鍵詞,以此完善學生的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繪制完成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引導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并形成優(yōu)勢互補,并根據(jù)思維導圖中所呈現(xiàn)的關鍵詞,敘述相關句式,形成自主學習,以此健全學生的寫作框架,使學生掌握多元化的寫作方法,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四)依托教學評價,明確寫作方向
評價是考查教師教學效果、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依據(jù)。評價內(nèi)容的設置明確了師生未來教學、學習的方向。但結合傳統(tǒng)寫作評價來看,多以教師為主導,而教師常采用結果性評價,即根據(jù)學生寫作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寫作能力,或是通過批注的形式將學生語法、詞匯拼寫錯誤標記出來。此評價方法不僅限制了學生寫作思維的發(fā)展,還影響了學生對語法和詞匯的掌握,易導致學生對寫作活動出現(xiàn)抵觸情緒。多模態(tài)理念下更注重多元化評價方法,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在評價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應豐富評價方法,以評價作為激勵學生開展寫作活動的“工具”,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促進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為確保生活化寫作教學的順利開展,亦為迎合多模態(tài)教學標準,教師需在改革傳統(tǒng)評價模式的同時,注入生活化元素,以此保障評價內(nèi)容更具針對性和規(guī)范性。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4“Then and now”一課為例,本單元教學主題是“變化”,其中Checkout time板塊要求學生需要以“I've grown up”為題完成寫作。為突出教學主題,教師可帶領學生分析Mike一家發(fā)生的變化,而后基于生活化教學角度,引導學生敘述自己乃至自己家人發(fā)生的變化,并結合思維導圖記錄關鍵詞,形成寫作框架。在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為避免學生思維受到束縛,影響寫作活動的開展,教師可提供一些寫作指導,如“Students, do you know the age of yourself and your family?(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和家人的年齡嗎?)”“What about hobbies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愛好和外貌特點呢?)”,以此拓展學生的寫作方向。在寫作活動結束后,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張評價量表,評價內(nèi)容包括“語法”“拼寫準確性”“是否進步”“標點符號”等,并設置“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板塊,以“三顆星”為最高標準,考查學生此次寫作是否達到了基本要求。學生可根據(jù)評價標準逐步完善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也可以圍繞標準對其他同學的寫作進行評價。此評價方式不僅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還為學生直觀化展現(xiàn)了寫作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促進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在評價量表填寫完成后,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的評價加以總結,并為學生提供一些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并感受寫作魅力。此外,結合小學生成長特點分析,以往發(fā)展過程中部分學生缺乏寫作信心,不愿與其他同學之間進行過多交流。這種互動式的評價方法,既促進了學生自我表達能力的提升,更使得學生學會了如何傾聽他人發(fā)言,真正在增強學生寫作信心的同時,使學生享受寫作活動帶來的樂趣。
總而言之,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Checkout time板塊教學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較為豐富,通過對該板塊內(nèi)容的學習,可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拓展學生英語的寫作思維。多模態(tài)視域下,更注重多元化教學方法,強調(diào)教學精準性。為此,教師應充分融合多模態(tài)教學理念,開展Checkout time板塊知識講解,并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融合生活元素,通過板塊聯(lián)系、詞匯積累等方式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結合思維導圖、評價工具,明確學生的寫作思路與框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向、了解自身優(yōu)勢及不足,以此助力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穩(wěn)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周曉琪.以話題為核心的小學英語高年級寫作教學優(yōu)化策略[J].啟迪與智慧(上),2022(11):35-37.
[2]倪昕怡.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小學生(上旬刊),2022(10):10-12.
[3]張錦.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分類話題寫作的實施策略[J].校園英語,2022(38):184-186.
[4]李艷.小學高年級英語單元教學中的寫作滲透[J].新課程,2022(28):98.
[5]徐慧雯.小學英語高年級寫作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挖掘[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5):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