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翔 王恩特
鼻噴霧劑是一種作用于鼻腔的噴霧劑,使用時按壓閥門,藥物便以噴霧的形式噴出,局部作用于鼻腔黏膜。鼻噴霧劑噴出的液滴較大,大多會停留在鼻腔,因此,鼻噴霧劑具有局部濃度較高、起效迅速、全身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是很多兒童鼻部疾?。ㄈ邕^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治療)的關鍵用藥。
那么,如何幫助孩子正確使用鼻噴霧劑呢?這方面,家長需要了解三個關鍵問題。
問題一:常用的鼻噴霧劑有哪幾類?
根據(jù)《鼻炎分類和診斷及鼻腔用藥方案的專家共識(2019)》,鼻腔局部用藥分為鼻用糖皮質(zhì)激素、鼻用抗組胺藥、鼻用減充血劑、鼻腔鹽水盥洗和其他藥物,其中前三者均為鼻噴霧劑。
1.鼻用糖皮質(zhì)激素
鼻用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強效的抗炎作用,可顯著減輕鼻部炎癥反應。鼻用激素直接噴射到鼻腔后,在鼻黏膜表面達到較高的濃度,因此起效更快。
常見藥物主要有: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曲安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噴霧劑等。
2.鼻用抗組胺藥
鼻用抗組胺藥即常說的抗過敏藥,可阻斷過敏介質(zhì)的合成和釋放,減輕噴嚏、流涕和鼻癢等過敏癥狀。
常見藥物主要有:鹽酸氮?斯汀鼻噴霧劑、富馬酸酮替芬鼻噴霧劑、鹽酸左卡巴斯汀鼻噴霧劑等?,F(xiàn)在還有了新型復方制劑,如氮?斯汀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其將抗組胺藥與激素混合使用,可減少噴藥次數(shù)。
3.鼻用減充血劑
鼻用減充血劑可收縮血管,減輕鼻腔黏膜充血、腫脹狀態(tài),迅速緩解鼻塞。
常見藥物主要有:鹽酸賽洛唑啉鼻用噴霧劑、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色甘萘甲那敏鼻噴霧劑等。
問題二:正確使用鼻噴霧劑分為幾個步驟?
正確掌握鼻噴霧劑的使用方法,是使其發(fā)揮藥效、控制癥狀的關鍵。指導兒童掌握如下4個關鍵使用步驟,可以保障鼻噴霧劑的使用效果,減少因操作不當造成的不良反應。
1.清潔鼻腔
使用鼻噴霧劑前,應先擤凈鼻涕,或可輔助使用鹽水鼻噴霧器/沖洗器清潔鼻腔。這有利于藥物均勻、充分作用于鼻腔黏膜。
2.輕搖藥物
部分鼻噴霧劑(尤其是鼻用激素)多為混懸液,每次使用前應充分搖勻,保證每噴藥物劑量的準確性。
3.噴藥
取下藥瓶上的保護帽,用拇指拖住瓶底,再用食指和中指夾住噴頭。初次使用前,應垂直拿好,撳壓幾次,直到可噴出霧狀液體。隨后,將鼻噴霧劑的噴頭伸入鼻腔內(nèi)合適位置(約3 mm,圖1),頭部稍前傾(不能后仰或抬頭)。保持瓶體豎立,噴頭應遠離鼻中隔,朝向鼻腔外側(cè)方向(即對側(cè)噴藥,圖2),輕輕地用鼻吸氣,同時按壓噴頭兩側(cè),噴出藥液,然后通過口腔呼氣。
噴藥操作時,需特別注意:
(1)第一次使用前,需預處理:振搖藥瓶,然后向空氣中噴壓藥劑數(shù)次,直至獲得均勻的噴霧。若長時間不使用,再次使用前需要再次預處理,對著空氣試噴幾次,獲得均勻的噴霧后再使用,確保給藥劑量準確。
(2)噴頭伸入鼻孔內(nèi)的合適位置:如果鼻噴霧劑的噴頭伸入鼻孔太淺或放在鼻孔外噴藥,大部分藥物都會噴到皮膚上,藥物很難被吸收,同時也容易使大部分藥物倒流出來;如果噴頭伸入鼻孔太深,則會影響噴散范圍,影響藥物吸收。
(3)噴頭朝向鼻腔外側(cè)的方向:通俗地講,就是噴左鼻孔時噴頭向左,噴右鼻孔時噴頭向右,以避免直接將藥物噴在鼻中隔上,減少鼻中隔穿孔的風險(鼻中隔穿孔即兩個鼻腔中間的阻隔糜爛穿孔,雖然只是偶見,但仍需提高警惕)。
(4)注意用藥順序:臨床上,可能聯(lián)合使用多種鼻噴霧劑及鼻腔沖洗,這時應按一定的順序用藥,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藥物療效。比如:
①如果有鼻腔血管收縮劑(賽洛唑啉、羥甲唑啉),那么首先就要用它。使用這類藥物噴鼻約10分鐘后,鼻腔黏膜體積會顯著縮小,通氣道增寬,再用激素等藥物就會更加順利地到達鼻腔最深處,充分發(fā)揮效果。
②如果需要進行鼻腔沖洗,那么應在使用鼻腔血管收縮劑20分鐘后再做。沖洗時最好采用坐姿,身體稍微前傾。清洗右側(cè)鼻腔時,沖洗頭放入右側(cè)鼻腔,同時將頭向左側(cè)傾斜一定角度,張開嘴,用嘴呼吸,用手擠壓洗鼻器(擠壓力度不要過大,直至達到較舒服的流速),反之亦然。兩側(cè)鼻腔依次交替進行沖洗,沖洗后的溶液從對側(cè)鼻腔流出即可。清洗鼻腔的過程中,不要吸氣、吞咽、說話,以防嗆水。年齡較小兒童的操作方法,應咨詢醫(yī)生或藥師。
③在鼻腔清洗后,再噴激素或抗組胺藥物。如果同時使用激素和抗組胺藥物,建議先使用激素(如布地奈德、曲安奈德、莫米松、氟替卡松),間隔10~15分鐘再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氮?斯汀、酮替芬、左卡巴斯?。?。
4.清潔與保存
每次使用鼻噴霧劑后,應用紙巾擦凈噴嘴,蓋上防塵帽,遠離兒童,垂直放置,于陰涼干燥處保存。若噴嘴堵塞,無法順利噴出藥物,應及時咨詢藥師協(xié)助解決,切忌自行用利器捅戳。
問題三:鼻噴霧劑可能產(chǎn)生什么副作用?
整體來說,在推薦劑量和用法下,鼻噴霧劑的副作用較少見,且多數(shù)輕微,但我們?nèi)孕枵J識并警惕鼻噴霧劑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結(jié)合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和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小兒學組編寫的《兒童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年,修訂版)等文獻,對鼻噴霧劑的副作用總結(jié)如下。
1.鼻用糖皮質(zhì)激素
不良反應較少,一般為輕度或中度的局部反應,如鼻腔燒灼感、干燥、刺痛、鼻出血、咽炎和咳嗽等。掌握正確的鼻腔噴藥方法(如避免朝向鼻中隔噴藥),可以減少鼻出血或鼻中隔穿孔的發(fā)生。此外,鼻用糖皮質(zhì)激素使用一般不超過3個月。
2.鼻用抗組胺藥
安全性良好,苦味和眼部刺激感為主要不良反應,其他不良反應(包括鼻腔燒灼感、鼻出血、頭痛和嗜睡等)較為少見。
3.鼻用減充血劑
根據(jù)《鼻用減充血劑的臨床應用暨藥物性鼻炎的診治專家共識(2022)》,推薦劑量下應用鼻用減充血劑,很少發(fā)生藥物性鼻炎和全身不良反應。藥物過量的常見不良反應有鼻腔干燥、燒灼感和針刺感等,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頭痛、頭暈和心率加快等反應。濃度過高、療程過長或用藥過頻可導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可發(fā)生藥物性鼻炎。兒童可選用更低濃度的鼻噴霧劑,以減少不良反應,連續(xù)用藥不應超過7天。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患者應慎用鼻用減充血劑,家長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中的年齡限制和禁忌證。一般來說,3歲以下兒童禁用賽洛唑啉鼻噴霧劑,2歲以下兒童禁用羥甲唑啉鼻噴霧劑,3~6歲兒童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鼻用減充血劑。
雖然鼻噴霧劑相比靜脈和口服給藥更為安全,但不能濫用或隨意使用,不能隨意加大劑量。長期不合理使用鼻噴霧劑,可能會導致藥物性鼻炎,反而加重癥狀。因此,當孩子出現(xiàn)鼻部不適時,應及時就醫(yī),嚴格遵醫(yī)囑用藥,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并咨詢藥師;或前往藥學門診學習鼻噴霧劑的正確使用方法。
周鵬翔,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主管藥師,兒科臨床藥師,開設兒科??扑帉W門診,負責兒科??茣\;日常開展科普宣教,參編科普書籍1部,撰寫多篇科普文章或推送。兼任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高校學組委員以及多個中英文期刊的青年編委和審稿專家。參與課題10余項,發(fā)表中英文論文60余篇。受邀在世界藥學大會(FIP)和亞洲臨床藥學大會(ACCP)進行口頭報告。榮獲2021年藥師服務技能大賽北京賽區(qū)一等獎、北中國賽區(qū)一等獎、全國三等獎。